靈命日糧 : 森林暗房

讀經:

撒母耳記下22章1-7、29-30節 

在二戰期間,雖然美軍拒絕托尼.瓦卡羅(Tony Vaccaro)當戰地攝影師,但卻不能阻止他。當德軍與美軍在黑暗的許特根森林激烈戰鬥時,身為步兵的他在槍林彈雨中依舊拍攝許多照片。入夜之後,戰友們都休息睡覺時,他就用他們的頭盔調和化學藥劑沖洗底片。夜間的森林成為瓦卡羅的暗房,讓他為這場艱辛漫長的許特根森林戰役留下永恆的記錄。

大衛王經歷了多場戰役,也走過人生低谷。撒母耳記下22章記載:「耶和華救大衛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1節)。大衛記錄這些經歷來紀念上帝的信實,正如他說:「曾有死亡的波浪環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5節)

但是大衛很快就從絕望轉為盼望。大衛回憶說:「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祂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7節)。大衛定意要讚美上帝,因為上帝是他隨 [....]

靈命日糧 : 天堂歡唱

讀經:

啟示錄19章1-8節 

中學合唱團演唱一首阿根廷歌曲(El Cielo Canta Alegría),他們的歌聲喜樂洋溢。我雖然陶醉其中,但因為不諳西班牙語,所以也不明白歌詞的意思。但沒過多久,我就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詞語,合唱團開始重複歡欣高唱:「哈利路亞!」我聽到了好幾次的「哈利路亞」,這讚美上帝的宣告,在世界上大多數語言中聽起來都很相似。我很想知道這首詩歌的背景,音樂會結束後便上網查詢,發現其歌名被翻譯為《天堂歡唱》。

從啟示錄19章歡慶的章節,我們得以一窺這首合唱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整個天堂都歡聲雷動!新約的最後一卷書記載了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到未來的情景,在天堂裡有一大群人與四活物齊聲稱頌感謝上帝。約翰寫道,這合唱的聲音是讚美上帝的全能勝過罪惡與不義,祂掌管全地,以及基督徒永遠與祂同在。天國的 [....]

靈命日糧 : 互相幫忙

讀經:

腓立比書2章1-5節 

在大學籃球錦標賽中,當費爾利狄金森大學(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籃球隊上場時,看台上的球迷為這支不被看好的球隊歡呼,沒有人預期這支球隊能闖過第一輪,但他們居然脫穎而出。比賽時,他們沒有樂隊隨同,因此聽到看台上傳來自己球隊的戰歌,令他們感動不已。原來戴頓大學(University of Dayton)的樂隊在比賽前幾分鐘,已預先學會了他們的戰歌。其實樂隊大可演奏熟悉的曲目,但他們卻願意為另一所學校的球隊練習新的歌曲。

這個樂隊的舉動展現腓立比書所描述的合一。使徒保羅勸勉在腓立比的初代教會(也勸勉我們)要合而為一,「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腓立比書2章2節),特別是他們已經在基督裡相互連結。有鑑於此,保羅敦促信徒摒除自私的念頭,先考慮 [....]

靈命日糧 : 不只是家人

讀經:

馬可福音6章1-6節 

卓恩獲聘成為一所知名大學的正教授。他哥哥大維雖然替他高興,但就像許多哥哥那樣,還是忍不住取笑弟弟說,小時候他總是能輕易地就把卓恩摔倒在地上。儘管如今卓恩已頗有成就,但在大維眼裡,卓恩始終只是他的弟弟。

要讓家人對你刮目相看並不容易,即使是彌賽亞也面對同樣的問題。拿撒勒是耶穌自幼成長的地方,因此當地人很難相信祂有什麼特別之處。但他們對祂的作為感到詫異,說:「祂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嗎?」(馬可福音6章2-3節)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4節)。這些人熟識耶穌,但卻無法相信祂就是上帝的兒子。

也許你生長在敬虔的家庭,從小就去教會和唱詩歌,一直覺得耶穌就像自己的家人。的確,若你相信並跟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