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不同眼光

讀經:馬太福音8章1-4節,9章9-12節 

我在印度時,曾與痲瘋病人一同崇拜。當地醫治痲瘋病的先驅,幾乎全是宣教士醫生,他們不畏惡疾,與病人一同生活。因此,教會在痲瘋病盛行的地區特別興旺。我也拜訪了緬甸的愛滋病孤兒院,看到基督徒義工撫慰這些被病魔奪去父母之愛的棄兒。在智利和秘魯的聯邦監獄,我看到最振奮人心的崇拜。在被世人所棄絕的族群當中,那些卑微、不幸、受欺壓的人心裡,正是福音種子扎根生長之處。

倘若我們要達成上帝給予我們的使命,就要像耶穌一樣,以截然不同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我們尋找的,不是能幫助我們的富豪,而是貧窮的人;不是強者,而是弱者;不是健康的人,而是有病的人;不是屬靈的人,而是罪人。這不正是上帝與世人和好的方式嗎?「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來不是要召義人,而是要召罪人」(馬太福音9章12-1 [....]

靈命日糧:長相聚

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16節-5章8節 

朋友凱西與她女兒及四個月大的外孫奧利佛,一起度過一週的歡樂時光。假期過後,凱西便需要和他們說再見了。凱西寫信給我說:「甜蜜的團聚使我心嚮往天堂。在那兒,我們不需要特意保留美好的回憶,也不用祈求好景常在。在那兒,我們不必說再會,在天堂只有長相聚,我真渴望那日子快點來到!」凱西第一次當外婆,她渴望能時常與外孫見面!她也為這些相聚時刻和天堂的盼望而感恩,因為在那裡,美好的時光將永不消逝。

人的一生苦多歡愉少,這使我們盼望明天會更好。使徒保羅說他與哥林多的信徒渴望「穿上屬天的身體,好使那必朽的被生命取代」(哥林多後書5章4節,現代中文修訂版)。雖然活著的時候主與我們同在,我們卻不能親眼看見祂,與祂面對面。我們活著是憑信心,不是憑眼見(7節)。

上帝創造我們的目的,是讓我 [....]

靈命日糧:適時話語

讀經:箴言25章11-15節 

你可能聽過一句諺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聖經說,我們說話也應當選擇適當的時機。有時上帝會藉著我們一句合宜的話,以甦醒人心;有時保持沉默,閉口不言則更有智慧。

聖經提到說話有特定的時機(傳道書3章7節)。所羅門將合宜的良言比作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美麗奪目,價值連城,有如精雕細琢的妝飾那樣可貴(箴言25章11-12節)。在適當的時機開口,無論是出於愛、鼓勵或責備的話語,都將使聽的和說的人同蒙益處。然而,有時我們卻必須保持緘默。所羅門說:嘲笑、藐視或詆毀鄰居的話,都極為不智,聰明人卻會選擇保持沉默(11章12-13節)。有時,多話或生氣都會使我們得罪上帝、傷害別人,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不要急於發言(10章19節;雅各書1章19節)。

要說出合時合宜的話,雖然並非易事, [....]

靈命日糧:避難所

讀經:馬太福音11章25-30節 

當我進入馬來西亞巴生一所教堂時,牆上的歡迎牌引起了我的興趣,上面寫著「擔重擔者的避難所」。

這的確顯明了耶穌基督的心懷,因為祂的教會是使擔重擔者得解脫,疲倦者得安息之處。這是耶穌事工的重點,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耶穌應許背負我們的重擔,換上祂輕省的軛,「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29-30節)。

這應許有祂的大能作為後盾,不論我們背負什麼重擔,在基督裡我們會找到上帝兒子強而有力的肩膀,祂已應許,擔當我們的重擔,並將祂輕省的擔子交給我們。

基督以永遠的愛來愛我們,祂深知我們的掙扎,我們可以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