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暴風雨中的基督

讀經:馬可福音4章33-41節 

荷蘭畫家林布蘭特(Rembrandt)在二十七歲的時候,根據馬可福音4章的故事,畫了基督在加利利海暴風雨中的情景,名為「加利利海的風暴」。林布蘭特透過光與影的鮮明對比,畫出了在狂風大作中的小船是如何受到風浪的攻擊。當門徒們奮力對抗翻騰的風浪時,耶穌卻泰然自若,安穩入睡。這幅畫裡最特別的景象,是船上出現了藝術鑑賞家認為長得很像是林布蘭特的第十三位門徒。

馬可福音生動地描述了門徒的經歷,他們從中更認識這位耶穌,以及祂的大能。當他們瘋狂搶救一艘快被淹沒的小船時,耶穌卻正在睡覺。難道祂都不在乎他們快死了嗎?(38節)耶穌平靜了風浪之後(39節),問了門徒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40節)過後,門徒更加害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4 [....]

靈命日糧:尖銳的問題

讀經:彼得前書3章8-17節 

美國內戰結束的幾年後,聯合軍的華萊士將軍(Lew Wallace)在搭乘火車時,遇見了同僚尹格索陸軍上校(Robert Ingersoll)。尹格索是十九世紀不可知論者的先驅,而華萊士將軍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當他們談到屬靈上的不同見解時,華萊士發覺自己無法回答尹格索的提問與懷疑。為此,華萊士看到自己對信仰的認識不足,也深感慚愧。自此,他開始在聖經裡面尋求答案。從他寫下的經典歷史小說《賓漢:基督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救主堅定的信心。

對於那些懷疑論者所提出的尖銳問題,我們無須覺得自己的信仰受到威脅。這反而能夠激發我們,尋求更深地認識上帝,並且裝備我們以智慧和愛心,來回應那些質疑我們信仰的人。使徒彼得也鼓勵我們在聖經裡尋求上帝的智慧。他在彼得前書3章15節寫道:「有人問你們 [....]

靈命日糧:學習去愛

讀經:哥林多前書13章4-13節 

在1721年,當漢斯·艾吉提(Hans Egede)去格陵蘭島當宣教士的時候,他還不懂得因紐特人的語言。當時的他常常態度傲慢,不懂得如何以恩慈對待當地人。

在1733年,天花肆虐格陵蘭島,奪走約三分之二因紐特人的生命,連漢斯的太太也無法逃過這一劫。這共同的傷痛融化了漢斯原有孤傲的態度,並開始堅忍地照顧當地人在生活上與心靈上的需要。由於他這時的生命比先前更能展現出他從前所說那些上帝之愛的故事,因紐特人終於明白上帝也愛他們。雖然身處痛苦之中,他們的心卻轉向了上帝。

也許你也像故事裡的因紐特人,無法在你周遭的人身上看見上帝的作為;也或許你像漢斯一樣,不懂得如何向人表達愛,幫助他們認識上帝。上帝知道我們的軟弱與需要,所以祂以實際的行動向我們表明什麼是愛。祂差了自己的兒子 [....]

靈命日糧:降卑下來

讀經:歷代志下12章1-8節 

兩歲的孫女彬彬走起路已經很平穩,但她卻非常害怕下樓梯。無論我們在樓梯下面給她多少的鼓勵,她就是沒辦法自己走下來。雖然她很想和我們在一起,但是恐懼使她只能在樓梯平台徘徊。這時五歲的孫兒威威跑上階梯,再跑下來,想要告訴彬彬這其實很容易,但是她仍然未被說服。威威又示範了一遍,這次動作更慢一些,可是彬彬還是太害怕!於是,威威又上到階梯最上方,在一旁陪著她走下來。彬彬這回終於敢讓自己的左腳跟著右腳,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下來。最後,她成功了,每個人都為她歡呼喝彩!

這是一幅生動的門徒培訓畫面!我們花很多時間教導別人如何往上爬,但更重要的、也是那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要如何學習「向下走」。在聖經中我們一再發現,上帝要我們謙卑。因著猶大子民的謙卑,主說:「我必不滅絕他們。」(歷代志下12章7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