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促進合一

讀經:箴言6章16-19節 

聖經箴言6章16-19節,以強烈的措詞羅列了耶和華所恨惡的七件事,其中一件是在「弟兄中布散紛爭」。這被視為罪,原因是它破壞了耶穌對門徒合一的渴望(約翰福音17章21-22節)。

當然,那些散佈紛爭的人起初未必有意挑起爭端。他們可能是過於看重個人的需求,或是他們所屬之團體的利益(雅各書4章1-10節)。就好像羅得的牧人和亞伯拉罕的牧人相爭(創世記13章1-18節);耶穌的門徒爭論誰最大(路加福音9章46節);哥林多教會的分派結黨,使教會的紛爭加劇,破壞了聖靈所賜的合一(哥林多前書3章1-7節)。

那麼,促進合一的最佳方案是什麼?這要從改變心思意念開始。當我們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我們就有了謙卑的態度,且將焦點轉向服事別人(腓立比書2章5-11節)。唯有靠著那加給我力 [....]

靈命日糧:快來了!

讀經:啟示錄22章7-21節 

當新的娛樂或運動節目即將登場,或最新科技即將推出時,經常出現「快來了!」這個標語。目的是讓人引頸期待,以興奮的心情準備迎接即將發生的事,即使可能等待數月之久。

當我在閱讀啟示錄時,發現「快來了」這刻不容緩的感覺遍及整卷書,讓我印象深刻。經文並不是說「在遙遠未來的某一天,耶穌基督將回到世上來」,而是多次出現「必要快成的事」(1章1節),以及「日期近了」(3節)的字眼。在最後一章,主一連說了三次:「我必快來」(啟示錄22章7、12、20節)。有些英文聖經譯本甚至將這句翻譯為「我立刻來」,「我必速來」,以及「我已動身」。

怎麼可能呢?啟示錄撰寫迄今已超過二千年。這段經文中「快」這個字眼,似乎與我們的時間觀念不符。

主要我們全心仰望祂必要成就的應許,而非關注 [....]

靈命日糧:仍能服事

讀經:馬太福音25章14-21節 

薇薇和唐恩已年逾九十,結婚也超過七十年了,他們夫婦兩人向來熱心愛主。最近,薇薇因為髖骨骨折,讓她感到格外沮喪。早在前幾年,他們已察覺自己的體力日漸衰退,對於參與教會生活和服事,總是力不從心。這讓他們感到難過,如今更是倍覺艱辛。

不過,薇薇和唐恩仍然殷勤服事主:他們成了代禱勇士。縱然他們不能經常出席或親身參與教會各樣的活動,但他們卻可以「退居幕後」,以禱告忠心地服事主。

在馬太福音25章論到才幹的比喻,提醒我們必須善用上帝賦予我們的「才幹」。上帝賜給我們每一個人不同的才能和恩賜,我們不應埋沒這天賦,棄而不用。

上帝不單在我們年輕有力時使用我們,在年少或年老,甚至疾病纏身和年老體弱時,祂一樣要用我們。薇薇和唐恩就藉著禱告持續地服事主。我們應當效法他們,善 [....]

靈命日糧:愛錯對象

讀經:詩篇115篇 

作家暨演說家馬丁.林斯特龍(Martin Lindstrom)認為,對很多人來說,手機就像是他們最好的朋友,不可或缺。他利用核磁共振做了一個實驗,發現只要受測試者看見或聽見自己手機有來電,他們大腦中連結愛與憐憫的區域神經元就會十分活躍。林斯特龍說:「這種反應就像是摯愛的女友、男友或家人站在他們面前一樣。」

誠然,世界上有許多我們喜愛的事物,會佔據我們的感情、時間和心思,看來我們需要不斷衡量生命的焦點。約書亞告訴以色列人,要全心敬拜上帝,專心地事奉祂(約書亞記24章14節)。他所說的,跟當時鄰近國家拜偶像的做法完全相反。那些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詩篇115篇4節),與上帝相比,它們根本毫無能力。因此,上帝告誡祂的子民,要得安穩就該單單求告祂,而不是那些偶像(士師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