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側耳傾聽

讀經:詩篇66篇10-20節 

魯益師(C. S. Lewis)於1963年安息主懷。一週後,他的朋友和同事在英國牛津莫德林學院教堂,為他舉行追思禮拜,向這位著作甚多的巨擘致敬。他的著作,無論在孩童和學者的心中,都燃起信心的火焰與豐富的想像。 在追思禮拜中,魯益師的好友范瑞亭(Austin Farrer)指出,魯益師總是親筆回覆來自全球的讀者來函。范瑞亭說:「他對待人總是那麼體貼與尊重,他看重別人寫來的信,並加以回覆。」

魯益師的態度正是上帝側耳傾聽我們禱告的寫照。在艱難困苦時,詩篇66篇的作者向上帝呼求(10-14節)。稍後,他感謝上帝的幫助而稱頌:「但上帝實在聽見了,祂側耳聽了我禱告的聲音。」(19節)

當我們祈求時,耶和華必聽我們話語,也深知我們的心意。我們確實能與詩人一同頌讚:「上帝是 [....]

靈命日糧:第一印象

讀經:撒母耳記上16章1-7節 

有一天我去購買生活用品時,被人誤認為小偷,卻又被另一人誤為英雄。

當我正要離開超級市場時,一位雇員攔住我說:「先生,對不起,推車上有許多的物品,沒裝在超市的袋子裡。」顯然,他誤以為我順手牽羊。但是,當他看到那些物品大到無法放進袋子時,立刻向我道歉,讓我離去。

走到停車場時,一名婦人看到我頭戴著繡了金邊的運動帽,誤以為是軍帽,就對我說:「感謝你保家衛國!」然後便走開了。

超市雇員和停車場的婦人都草率地對我下結論,可見我們很容易憑第一印象來判斷人。

當撒母耳從耶西的眾子中揀選下一任以色列國王時,也憑第一印象來判斷。但是,上帝不揀選年長的眾子,聖靈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撒母耳記上16章7節)。上帝揀選了耶西的幼子大衛,雖然 [....]

靈命日糧:享受資財

讀經:傳道書5章13-20節 

作者韋約翰(John White)在所著的《親眼見袮》(Daring To Draw Near)一書中,敘述幾年前上帝讓他買到一棟設備齊全的豪華家園,為此他是喜憂參半。

當他想到這房子是上帝的美好恩賜,就滿心歡喜與感恩。若與朋友的房子比較,他會因擁有美宅而感到自豪。但一轉念,他的喜樂消失無蹤,因為,這房子其實是個重擔,有許多圍籬與樹木需要照顧,還有無止盡的瑣碎雜事。韋約翰說:「當虛榮蒙蔽雙眼、重壓心頭時,惟有感恩能清澈眼目,減輕重軛。」

傳道書的作者指出,人們之所以能享受資財,都是上帝的恩賜。能夠享用勞碌得來的成果,能取得自己當得的報酬,在勞碌中喜樂,都是上帝的恩典(5章18-19節)。

上帝是那位創始成終者,祂不斷賜下生活一切所需用的。我們本不配得 [....]

靈命日糧:泉源之地

讀經:詩篇42篇1-5節 

東非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而當中一個城市的名字「奈洛比」(Nairobi)在這地區內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這名字是由當地馬賽族的話而來,意思是「冰涼的水」,字譯是「泉源之地」。

縱觀歷史,人文發展以及文明都是與水的存在息息相關。不論住在乾旱之地或雨林,水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乾旱不毛之地,知道從何處找到水源,是決定生死的關鍵。

水也是我們屬靈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耶穌在井旁遇到一名心靈乾渴的婦人,就宣稱惟有祂能賜下活水。祂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4節)

正如詩篇42篇1-2節描述的鹿切慕溪水,我們的心渴想並切慕上帝(詩篇63篇1節)。只有耶穌基督能夠供應我們急切的需要,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