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面對過去

讀經:使徒行傳9章20-30節 

查克.寇爾森(Chuck Colson)是監獄團契的創辦者,他用40年的時間向犯人傳福音,並幫助他們認識耶穌基督。當他在2012年4月過世時,一篇新聞報導的大標題這樣寫道:「尼克森水門案的共謀──查克.寇爾森逝世,享年80歲。」這實在是很出人意料,試想一個人因信仰而生命被徹底改變之後,人們竟然還用他在未信主以前,就是擔任總統副官的期間,所犯下的錯誤來為他「蓋棺定論」。

使徒保羅的決志和他早期的基督信仰見證,遭到了眾多質疑的聲浪,人們甚至對他感到懼怕。當保羅開始傳揚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時,人們議論紛紛:「在耶路撒冷殘害求告這名的,不是這人嗎?並且他到這裡來也是為此嗎?」(使徒行傳9章21節)後來,當保羅去到耶路撒冷,且試圖加入門徒行列時,他們都懼怕他(26節)。在接下來的年日中, [....]

靈命日糧:被人遺忘

讀經:以賽亞書40章25-31節 

我的朋友珍在職場的會議中發表意見,但無人理會。於是她又重複了一遍,但仍然沒有人回應。同事們的置若罔聞,讓她意識到他們並不重視自己的意見。她感到自己被同事們漠視,覺得自己被人遺忘。或許,你也嚐過箇中滋味。

上帝的百姓以色列民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以賽亞書40章)。他們埋怨上帝漠視他們,不了解他們每天死中求生的掙扎!當南國曾被俘虜到巴比倫時,這個被放逐的民族抱怨道:「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我的冤屈上帝並不查問。」(27節)

雖然以賽亞認為,萬民與上帝相比,「都像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塵」(15節),他還是想讓百姓們知道,上帝賜能力給軟弱的人;賜力量給有需要的人(29節)。以賽亞告訴以色列人,如果他們等候耶和華,耶和華會更新他們的力量。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 [....]

靈命日糧:內在美

讀經:羅馬書8章1-11節 

這一幢不起眼的房屋,坐落在一條繁忙的大道上。因它沒有任何特色,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有一天我開車經過時,看見這幢房子的院子裡有一個「出售」的告示牌,在那個告示牌上有一行字體稍小的文字,驕傲地宣稱著:「我有內在美!」雖然我不想買房子,但這個告示牌還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是什麼可以讓這幢看似平凡的房子擁有內在美?

這也讓我不禁想到:這個告示牌和基督徒的生命是否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想想看:不論我們的外貌如何,我們是否都具有一種內在美,可以把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愛及作為都顯現出來呢?

聖經是如何論及內在美的呢?從羅馬書7章22節,我們可以看到:「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喜歡上帝的律。」在羅馬書8章6節,保羅談到被聖靈掌管的意念,擁有「生命和平安」。並且在加拉太書,我們看 [....]

靈命日糧:見證人

讀經:使徒行傳1章1-9節 

我在十多歲時,曾目睹一場車禍。這是一場令人心驚膽戰的經歷,但隨之而來的也一樣可怕。身為車禍現場唯一的目擊證人,在接著下來的數個月裡,我得不斷地向一群律師和保險理賠員述說我所目擊的一切。他們不是要我解釋失事的物理原理,也不是要我解釋醫療創傷的細節,只是單單要我述說所見的案發經過。

身為基督徒,我們也是見證人,蒙召見證耶穌在我們身上的作為,以及為我們成就的工作。我們領人歸主,不需要高言大智,解釋每個神學議題,或解答每個問題,我們只需要分享藉著十架和救主的復活,我們的生命經歷了什麼改變。更棒的是,我們不需要單靠自己的力量這麼做,因為耶穌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

當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