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得著喜樂
讀經:
佩妮是一名照顧臨終病人的護士。她在部落格中,提到了她從臨終者口中聽到的各種遺憾。其中包括「我真希望以前沒那麼拼命工作」和「我希望以前和朋友保持聯絡」。或許最耐人尋味的是「真希望我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
佩妮寫道:「正視我們自身無可避免的死亡,是讓生活充滿喜樂的最佳方法!」這是個明智的建議,但這樣的喜樂要從何而來?我們要從哪裡尋找生命的終極意義?
門徒約翰年輕時,對生命的意義看法有所偏差。他和他的兄弟向耶穌祈求:「賜我們在祢的榮耀裡,一個坐在祢右邊,一個坐在祢左邊」(馬可福音10章37節)。他們的請求挑起了門徒之間的爭端(41節)。
數十年後,約翰對生命意義的看法已截然不同,他更看重愛耶穌和主內肢體。他將耶穌的生命、受死與復活,看作是一切的基礎。他寫道 [....]
靈命日糧 : 耶穌接納
讀經:
莉莉是一棟辦公大樓的清潔工,大家都知道她走路很快,真的非常快。因為這樣,她才能輕易避開人群。她出身貧窮又總是被人瞧不起,所以當她從別人身旁走過時,都會本能地用一隻手遮住自己的臉龐。她說她不像一般人那樣,又漂亮又受過教育,所以她有很深的羞恥感。直到一位女同事主動接近她,與她做朋友,莉莉才開始改變。
有個痲瘋病人或許比莉莉有更深的羞恥感。按照摩西律法的標準,他的疾病使他令人厭惡,在宗教禮儀上被視為不潔淨,這讓他成為社會邊緣人。這人不僅身體飽受痛苦,他的心靈更是飽受折磨。這個痲瘋病人帶著傷痛靠近耶穌,乞求說:「祢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馬可福音1章40節)。他不僅求耶穌醫治他的疾病,更是求耶穌除去他的羞恥。
耶穌的回應不是厭棄他而是憐憫他。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 [....]
靈命日糧 : 深掘智慧
讀經:
佛羅里達州的建築工程隊在進行一項4,200萬美元的排水工程時,意外挖掘出一個珍貴的寶藏。他們在地下深處發現一艘保存完好的19世紀漁船。在這艘船上有許多有趣的文物,包括殘缺不全的煤油燈、用椰子殼做成的水杯,以及一些硬幣。目前專家們正在對這艘船進行研究,希望能進一步瞭解一百多年前那個地區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一位海洋考古學家表示:「這不僅僅是一艘船,它還見證了一代人的過去。」在深入挖掘的過程中,人們會獲得寶貴的知識與智慧。
當我們研讀傳道書,便會發現書中蘊含寶貴的智慧,這些古老的智慧不僅適用於昔日的生活,也適用於現代的日常生活中。所羅門提到「智慧人的心知道⋯⋯各樣事務都有時機和過程」(傳道書8章5-6節,和合本修訂版)。他寫到智慧來自謹記「上帝一切的作為」(17節),以及明白祂是 [....]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同在
讀經:
傑夫牧師的教會在我家附近的營地舉辦秋季退修會。一天,傑夫牧師和我兒子一起散步,我兒子帶他走過一條林間小徑,來到露天的禮拜堂。忽然,他們看到了一個約櫃!當然,那不是真的約櫃,而是一個按實際大小製作的金色複製品。多年前我丈夫在傑夫牧師的鼓勵下開始製作這個約櫃,最近沒想到我的兒子竟能將之完成。
傑夫牧師看到後興奮不已,連忙找人幫忙將這個約櫃搬到營地的餐廳裡。看著那些人一邊走一邊抬著約櫃,牧師的兩個小孫子手牽著手跟在後面,真是令人感動!
撒母耳記下6章記述眾人歡慶的時刻。那時,以色列民把象徵上帝與百姓同在的約櫃,從一個人的家裡抬出來,一路抬到耶路撒冷,也就是「大衛的城裡」(12節),要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大衛王興奮地「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百姓大聲歡呼,吹響號角(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