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詩篇》靈修24 | 榮耀的升天之詩

讀經:詩篇第24篇

大衛的詩。

1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

2 祂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3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

4 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

5 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上帝使他成義。

6 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雅各。(細拉)

7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

8 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在戰場上有能的耶和華。

9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把頭抬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

10 榮耀的王是誰呢?萬軍之耶和華,他是榮耀的王。(細拉)

 

榮耀的升天之詩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多年前,我和一群弟兄姐妹一起登山,當時正值秋天,沿途的草木都褪了色,秋風颯颯。當我們費了一番氣力抵達峰頂,大家眺望遠方,晚霞正好隨著落日漸漸染紅天空,天空呈現出漸變色。我們看見城市裡的高樓大廈,看見遠處的農田,耳邊似乎聽見整個秋天都在以它謙和的姿態頌贊大地之主。於是,我們一行人在山頂上唱起了詩篇24篇,激昂的歌聲隨著秋風飄向遠處,我們的心也仿佛和歌一起升到了天上,看見榮耀的王坐在天上的寶座上!

詩篇24篇就是這樣一首雖短,但是卻能把人“提到天上”的詩,在歷史上的‘耶穌升天日“(使徒行傳1章9節)也常朗誦這首詩篇。我們也能想到當耶和華的軍隊隨著祭司和約櫃進入錫安,也就是大衛的城時,百姓都歡呼歌頌,唱詩讚美上帝。

這首詩十分恢弘,因為它在第1和2節就宣告全地和萬物都是屬於耶和華,耶和華建立地的根基,彰顯了祂的全能。第3-6節以反問的方式來表明尋求上帝的人是何等正直和有福。他們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手潔心清”指的是他的行為和內心都是正直的,他們不尋求偶像,因為偶像都是虛妄的,他們在言語上也是沒有過失,心裡也沒有詭詐。並且這樣的人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上帝使他成義。

第7-10節以城門擬人的方式來進一步地表達對上帝的讚美和順服。城門都要因為王的榮耀而歡呼,順從地開門迎接得勝的王進來。這也讓我們想到當主耶穌受難那一周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人們都歡呼雀躍,拿樹枝和衣服鋪在地上迎接耶穌,並且歡呼喊道“和撒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是的是應當稱頌的!”然而當時的他們並不知道,這位榮耀的王是要去受苦受死,為了拯救自己的百姓。

全地都是屬於耶和華的,那位上帝就是主耶穌基督,祂是榮耀的王,而祂的榮耀是借著祂為百姓受苦受死,並且復活升天而來。如今祂正坐在天上,為我們代求,聖靈使我們心被恩感,知道萬事萬物連同我們自己都是屬於上帝的,因此我們要甘心順服,並要頌贊祂!

讓我們一起禱告:

榮耀的父,全地都是屬於禰的,我要稱頌禰。求禰使我成為手潔心清的人,尋求和倚靠禰。好叫主耶穌基督得榮耀。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尋求上帝的人應該有哪些品格?
  2. 主耶穌基督的榮耀如何在聖經中彰顯?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紅衣禮服

讀經:出埃及記28章1-8、40-41節 

英國藝術家克里斯蒂·麥克勞德(Kirstie Macleod)構思了「紅衣禮服」計劃,如今成品已在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畫廊輪流展出。這件紅衣禮服費時13年,由84片酒紅色絲綢縫製而成,經手的刺繡師遍及全球,有超過300名女性和少數男性參與。最後這些絲綢被拼接成一件禮服,講述了每一位刺繡師的故事,其中許多人是貧困或被人忽略的弱勢群體。

亞倫及其日後作祭司的子孫所穿的聖衣,就像這件紅衣禮服一樣,是由許多巧手的裁縫師縫製的(出埃及記28章3節)。在上帝指示如何製作祭司服裝的細節裡,也講述了以色列民的故事,包括將各支派名字刻在瑪瑙石上,然後縫在祭司雙肩的肩帶上,「在耶和華面前作為記念」(12節)。當他們事奉上帝,並帶領人們敬拜上帝時,他們的內袍、腰帶和頭巾都顯出祭司職分的「榮耀」和「華 [....]

靈命日糧 : 有問題嗎?

讀經:路加福音18章35-43節 

安妮到口腔外科醫生那裡做一項初步檢查,她跟這位醫生已是多年舊識。醫生問她:「妳還有問題嗎?」安妮說:「我想請問你,上週日有沒有去參加主日聚會?」她提出這個問題不是要批評,而是希望能與對方談談信仰。

其實這位醫生年輕時去過教會,可是印象不太好,後來就沒有再去了。但因安妮提出的問題,他們談到信仰,使這位醫生重新思考耶穌和教會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後來,安妮送他一本印有他名字的聖經,他熱淚盈眶地收下了。

有時候,我們不敢對人有話直說,或是不希望別人覺得我們在信仰上步步進逼。那麼,我們可以用一種靈巧的方式來為耶穌做見證,那就是提出問題。

耶穌是真神且無所不知,但祂卻問了很多問題。雖然我們不明白祂的用意,但祂的提問卻顯然引發了人們的回應。耶穌問門徒安得烈:「你們 [....]

靈命日糧 : 像耶穌

讀經:羅馬書12章1-2節 

在2014年,幾名生物學家在菲律賓捕獲一對橘色的豆丁海馬(pygmy seahorse,或稱侏儒海馬)。生物學家將這種海洋生物,連同一小部分牠們棲息的橘色珊瑚海扇,一起帶回舊金山的加州科學院。科學家們想要瞭解豆丁海馬生下來時,身體的顏色是源自父母,還是受棲息環境的影響。因此,在橘色的豆丁海馬產下暗棕色的海馬寶寶時,科學家就在水族箱裡放入紫色的珊瑚海扇。結果,這些海馬寶寶雖然有著橘紅體色的父母,卻變成跟珊瑚海扇一樣的紫色。這些豆丁海馬因為天生脆弱,為了生存就必須倚靠上帝所賜的能力,讓自己與棲息環境融為一體。

融入環境是自然界中很實用的防衛機制,然而,上帝邀請人們接受救恩,卻是要我們活出與這世界不同的生活。使徒保羅鼓勵眾信徒,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要尊榮上帝,藉著獻上自己「當作活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