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讀經操練

讀經:提摩太後書3章1-9、14-17節 

在19世紀後期,許多地區的人都在相同的時間開始了相似的事工。首先是加拿大的蒙特婁在1877年開展了一項事工。在1898年,美國的紐約市也推行類似的事工。到了1922年,估計每年夏天約有五千個這類的事工於北美各處進行。

這就是假期聖經學校(Vacation Bible School,簡稱VBS)早年的發展歷程,而這些先驅者之所以會熱情投入,是因為他們衷心期盼兒童和青少年能明白聖經。

保羅對他的年輕門生提摩太也有相似的熱切期盼,他指出「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並裝備我們「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但保羅不只是告訴我們閱讀聖經是一件好事而已,他在先前就已經提出警告:「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1節),會有讓人「終久不能明白真道」(7節)的假教師。所 [....]

靈命日糧 : 靜止不動

讀經:詩篇46篇 

史上第一張拍到人的照片,是法國發明家路易·達蓋爾(Louis Daguerre)於1838年所拍攝的。照片顯示了一個人在中午時分,站在巴黎空蕩蕩的大街上。但這其中顯然有令人不解之處,因在那段時間,人行道和車道上應該是熙來攘往的行人與絡繹不絕的馬車,可是在照片中都沒有看到。

其實,照片裡的這個人並不是單獨一人。這張照片拍攝於巴黎繁華熱鬧的聖殿大道,當時一定有許多人與馬匹在那裡,只是沒有出現在照片中。達蓋爾發明的銀版攝影法需要七分鐘的曝光時間才能捕捉到影像,而且在七分鐘內,拍攝主體必須保持靜止。顯然人行道上的這個人之所以能被拍到,乃因他是當時唯一靜止不動的人,他正站著讓人給他擦皮鞋。

有時候,靜止不動所帶來的結果是行動和努力無法達到的。在詩篇46篇10節,上帝告訴祂 [....]

靈命日糧 : 改變

讀經:路加福音6章27-31節 

那是意義深刻的一次握手。在1963年3月的一個晚上,來自兩間大學的籃球隊員(一位黑人,一位白人)不顧種族隔離主義者的仇恨,相互握手。這是密西西比州歷史上的頭一遭,純白人的男子球隊與有黑人的球隊進行較量。當時該州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白人球隊不准與有黑人球員的隊伍比賽。所以密西西比州立大學隊為了與有四個黑人球員的洛約拉大學比賽,用替補球員以掩人耳目的方式避開禁令,進行了這場象徵著「改變」的比賽。而洛約拉大學的黑人球員則在整個賽季忍受著種族歧視,被觀眾丟爆米花和冰塊且處處遭排斥。

但這些年輕球員沒有放棄。當晚洛約拉大學隊以61-51擊敗密西西比州大學隊,後來還贏得了全國冠軍。但那晚真正勝利的是什麼?是化仇恨為友愛。正如耶穌的教導:「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路加 [....]

靈命日糧 : 存心忍耐

讀經:希伯來書11章39節-12章3節 

看見我朋友艾拉在社群網站的動態更新時,我忍不住哭了。2022年,烏克蘭首都基輔遭敵軍圍困,住在那裡的艾拉不得不逃離家園。幾天後,她分享了一張自己過去完成跑步項目後舉起烏克蘭國旗的照片。她寫道:「我們都在盡最大的努力,為一場名為生命的馬拉松而奔跑。這幾天,讓我們帶著永遠不滅的盼望,竭盡所能地奔跑吧!」在接下來的日子,艾拉不斷發布消息,讓我們瞭解如何為她的國家遭受苦難的人們禱告並給予支持,她正以多種方式繼續跑這場馬拉松。

希伯來書12章呼籲信徒在奔跑前面的路程時要「存心忍耐」(1節),艾拉的一番話讓我對此有更深的體會。這個呼籲對應了第11章中對諸多信心偉人的生動描繪。「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12章1節),以勇敢、堅定的信心生活,甚至必須冒著生命危險(11章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