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紛擾中的恩典

讀經:詩篇107篇23-32節 

當睡意來襲時,我不覺地打了個盹,但從地下室傳來兒子撥弄電子吉他的樂聲。響聲迴旋不絕,令人不得安寧,也無法入睡。片刻之後,另一個樂聲也同時在我耳邊響起,那是女兒用鋼琴彈奏《奇異恩典》。

我向來都喜歡聽兒子彈吉他,但那一刻卻令我感到刺耳和煩躁。幾乎在同一時刻,約翰·牛頓寫的讚美詩,那熟悉的旋律立即提醒了我,在紛擾不安時,上帝的恩典越顯豐富。無論生活的風暴多麼喧囂、多麼討厭,多麼讓人感到迷茫,上帝恩典的旋律仍清晰真實,時刻提醒我們祂對我們的眷顧。

聖經告訴我們這個事實。詩篇107篇23-32節記載,船員們奮力抵抗足以吞噬他們的滔天巨浪,他們的心因危難而驚慌(26節)。但他們沒有絕望,並「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領出他們來」(28節)。最後,我們讀到「風息浪 [....]

靈命日糧 : 像我這樣

讀經:馬太福音10章1、5-10、16-20節 

夏洛特·艾略特(Charlotte Elliott,1789-1871年)實在無法入睡。癱瘓多年的她,隔日將在教會為高等教育募款的義賣會中成為焦點,但她心想:像我這樣,實在不配!她輾轉反側,懷疑自己的資歷,質疑自己的屬靈生命。第二天,她仍坐立不安,最終她寫下一首詩,就是傳唱至今的經典聖詩《照我本相》﹕「照我本相,無善足稱,惟祢流血,替我受懲,並且召我就祢得生;救主耶穌,我來!我來!」

夏洛特寫於1835年的詩,呼應了耶穌對祂門徒的接納。耶穌呼召他們來服事祂,並不是因為門徒已經準備好了,其實他們都還沒準備好,但耶穌接納他們這樣的人,賦予他們權柄。祂的12個門徒可說是一群烏合之眾,其中包括稅吏、猶太教狂熱信徒、野心勃勃的兩兄弟(參閱馬可福音10章35-37節),以及出賣耶穌的加 [....]

靈命日糧 : 待人處世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12-16節 

在1524年,馬丁·路德指出﹕「凡是商人都有一個共通點,而且也都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則,那就是……不在乎鄰里鄉親;只要獲得利潤,滿足一己之私。」二百多年後,居住在紐澤西州霍利山的約翰·伍爾曼(John Woolman),卻堅持以基督信仰的原則來經營他的裁縫店。他支持解放奴隸,拒絕向使用強迫勞動的供應商購買任何棉花或染料。他秉持無愧的良心關懷親朋好友,以正直誠實的態度待人處世。

使徒保羅努力活出「上帝的聖潔和誠實」(哥林多後書1章12節)。當哥林多教會裡有人反對保羅,試圖削弱他使徒的權柄時,保羅就為自己在他們當中的行為辯護。他寫道,他的言行經得起最嚴格的審查,更表明自己行事為人是倚靠上帝的能力和恩典,而不是憑著自己(12-13節)。簡而言之,保羅待人處世都是以基督信仰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