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成功與犧牲

讀經:約翰一書3章11-18節 

在一個暑期課程中,我兒子按老師的要求讀了一本書,書中講述一個男孩想要攀登瑞士阿爾卑斯山。這男孩用了大部分的時間為此目標而勤奮練習,當他終於動身出發,準備登山時,事情卻未能如計劃進行。在登山途中,一位隊友生病了,這個男孩決定留下來照顧他,而不是達成自己的目標。

在課堂上,我兒子的老師問道:「書中主角因為沒有成功登頂,就是個失敗者嗎?」一位同學說:「是啊,因他是天生的失敗者。」但另一位同學卻不同意,他認為男孩並不是失敗者,因為他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放棄了自己所看重的事情。

當我們擱置自己的計劃,轉而關心別人時,便是效法耶穌。耶穌離開溫暖的家,放棄可靠的收入和社會的認可,走遍各城各鄉向人傳講上帝的真理。最終,祂犧牲自己的生命,救我們脫離罪惡,向我們彰顯上帝的愛(約翰一書3 [....]

靈命日糧 : 想要更多

讀經:列王紀上1章5、32-37節 

阿龍·伯爾(Aaron Burr)焦急地等待著美國眾議院的投票結果能夠打破僵局。在1800年的總統選舉中,伯爾和對手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獲得同票數,伯爾有理由相信眾議院會宣布自己勝選,但最終卻飲恨敗選,苦毒啃蝕著他的靈魂。他對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沒支持他而懷恨在心。結果約四年後,他在一場決鬥中槍殺了漢密爾頓。伯爾因殺人引發眾怒而遭人厭棄,最後鬱鬱而終。

政權的鬥爭常是歷史悲劇。大衛王即將離世時,兒子亞多尼雅聯合了將軍和祭司想要自立為王(列王紀上1章5-8節),但大衛已選立所羅門繼承王位(17節)。後來,先知拿單幫助平息了叛亂(11-53節)。儘管亞多尼雅逃過一劫,但他竟再度謀劃奪取王位,最後所羅門將他處死( [....]

靈命日糧 : 睡得香甜

讀經:箴言3章19-24節 

我的朋友洛思深夜睡不著時,常會默想聖詩《主耶穌,我愛祢》的歌詞,並將這首詩歌稱為她的「午夜之歌」。因為這能幫助她想起上帝的應許,以及她愛主的許多理由。

睡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有時想睡也睡不著。有些時候,我們會察覺到聖靈在心中提醒我們那些未認的罪;有些時候,我們開始擔心工作、人際關係、財務、健康或孩子。很快地,我們的腦子裡盡是揮之不去的慘淡未來。我們常以為自己已經睡了好一陣子,但一看時鐘,才發現與前一次看時鐘的時間根本沒隔多久。

在箴言3章19-24節,所羅門王指出,當我們擁有上帝所賜的智慧、知識和謀略時,就能得到睡眠帶來的益處。事實上,他還宣稱:「它們必使你的生命有活力,⋯⋯你躺下,必不懼怕;你躺臥,睡得香甜。」(22、24節,和合本修訂版)

或 [....]

靈命日糧 : 不為安樂

讀經:羅馬書5章1-11節 

有一天,當振宇正騎著摩托車時,一輛汽車突然切入振宇的車道,使他連人帶車飛向迎面而來的車流。兩週之後,當振宇在創傷中心醒來時,情況糟透了,他的脊椎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了。振宇祈求能得醫治,但卻未能如願。儘管如此,他相信上帝滿有憐憫地教導他一個功課:「生命的目的乃是使我們越來越有基督的樣式。可惜的是,這不會發生在一切看似美好的生活中,而是發生在生活艱困的時刻。這時,我們不得不藉著禱告倚靠上帝好度過每一天。」

使徒保羅闡述與上帝和好的兩個益處,就是在患難中能忍耐和歡喜(羅馬書5章3-4節)。這兩個益處不是要人百折不撓地忍受痛苦或苦中作樂,而是邀請我們對上帝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倚靠基督就能「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3-4節)。這全都源於信心,即相信天父不會離棄我們,祂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