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在祂懷中

讀經:詩篇131篇 

一日中午,我跟姐姐以及她的孩子們共進午餐。過後,姐姐告訴三歲的外甥女安妮該睡午覺了。但安妮皺著小臉,含淚反對:「可是阿姨今天還沒有抱過我耶!」姐姐笑著說:「好吧!阿姨可以抱妳。但妳想要抱多久?」安妮馬上破涕為笑,開心地說:「五分鐘!」

當我抱起安妮,心裡感激她在不經意間提醒了我,何謂愛與被愛。有時候,我們似乎也忘了信心的道路是要我們學習經歷上帝的愛,經歷祂那遠超過人所能理解的愛(以弗所書3章18節)。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一點,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就像耶穌所說的浪子比喻中的哥哥,拼命想贏得天父上帝的認同,卻沒看到祂早已將一切賜給我們(路加福音15章25-32節)。

詩篇131篇是聖經中的一篇禱詞,能夠幫我們「變成小孩子的樣式」(馬太福音18章3節),我們不再因無法明白 [....]

靈命日糧 : 填補空虛

讀經:約翰福音10章1-10節 

美國心理學家瑪德琳.萊文(Madeline Levine)注意到這個15歲女孩試圖掩飾自殘的行為。這女孩把長袖T恤的袖子拉至一半以掩蓋自己的手臂,而這正是自殘者慣用的方法。當女孩拉高袖子時,萊文大吃一驚,她竟用剃刀在上臂刻了「空虛」一詞。萊文非常難過,但又感到欣慰,這個女孩終於願意接受必要的協助。

其實許多人的心靈都像這女孩一樣,刻著「空虛」一詞。使徒約翰說,耶穌來是要使我們的生命不再空虛,並要使我們得著「更豐盛」的生命(約翰福音10章10節)。上帝把對豐盛生命的渴求放在每個人的心裡,並渴望人能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祂也警告說,「盜賊」會嘗試用各種人事物摧毀人的生命(1、10節),他們宣稱會提供生命的說詞都是偽裝和假冒的。相反地,耶穌所賜乃是真實的──「永生」;祂已應許,誰也 [....]

靈命日糧 : 繼續前行!

讀經:耶利米哀歌3章21-23節 

父親在2006年被診斷出患有神經系統疾病,以至逐漸失去記憶、說話和行動能力。他自2011年起便臥病在床,一直由母親在家照顧他。對我來說,父親剛生病的時候是一段黑暗時期,我終日惶惶不安,因為我對照顧病人一無所知,而且也擔心財務問題和母親的健康。

有好多個清晨,一睜開眼就看到灰濛濛的晨光,正如我的心境一般。那時,我常是靠著思想耶利米哀歌3章22節才有辦法起床。「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希伯來文「消滅」的意思是「完全耗盡」或「走到盡頭」。

上帝的大愛使我們能繼續前行,可以起身去面對新的一天。我們所面對的試煉也許讓人難以承受,但我們不會被這些困難擊垮,因為上帝的愛大過一切!

一路走來,我能細數上帝曾多次向我的家人顯明祂的信實和慈愛。我看到上帝 [....]

靈命日糧 : 醫治破碎

讀經:以弗所書2章1-10節 

柯林和妻子曉丹在一間賣工藝品的商店,準備買一幅畫掛在家裡。隨後,柯林覺得找到了合適的藝術品,便叫曉丹過來看。那件陶瓷藝術品的右側刻著恩典兩個字,但左側有兩條長長的裂縫。曉丹一邊說:「可惜,破了!」一邊重新在架子上找一個完好無缺的。但柯林卻說:「不,這才是重點!我們都有破碎之處,直到恩典臨到我們,事實就是如此。」他們決定買下這個有裂縫的藝術品。當他們結帳時,店員驚呼:「糟糕,這個已經破裂了!」曉丹輕聲地說:「對啊,我們也是。」

人怎麼會「破碎」呢?有人這樣解釋:當我們越來越意識到,無論自己多麼努力想讓生命變好,卻只會變得更糟。這使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需要上帝,也需要祂介入我們的生命。

使徒保羅用「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以弗所書2章1節)來形容我們破碎的生命,並進一步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