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為自己打算或成全他人,上帝的故事未完待續……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木木

 

 

這個學期,有一位畢業回國工作了5年的姊妹,又重新回來念書,也回到教會來。我有這位元姊妹的聯繫方式,只是沒有聊過天,所以當牧者問我們,是不是還記得有這位姊妹的時候,我是知道的,只不過之前沒有聊過天,只是記得在小組分享的時候短暫地接觸過,並沒有什麼過多的認識和瞭解。但是這個學期因著我和她是同一所學校,而且住得也很近,我和她的交流便多了起來。除了每週的敬拜,還會約飯,約學習。也得知她很多的事情,比如經濟上的壓力,她希望能夠在上學期間找一份助教的工作,也希望假期能有合適的工作,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同時我們也為這件事禱告。

只不過學校助教的位置確實是少,我心裡覺得有這樣的想法很好,只是不見得如她所願。因為我剛開始讀研究生的時候也像她這樣想,如今我最後一個學期都結束了(從下個學期開始,我不需要再交學費,只需要寫完論文就可以畢業),上帝並沒有按照我的想法供應我。只是我心裡確定上帝會用自己的方式供應她,像供應我一樣。“因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翰福音13章1節)

隨著我們這個學期尾聲的到來,我和這位姊妹也開始盤算假期要如何度過,如何在假期找到合適的兼職(我還是要賺取生活費和房租)。在和她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她的壓力和焦慮。我便安慰她,說我會幫她聯繫,詢問認識的人關於助教的事情。在上帝真的沒有難成的事情(創世記18章14節) 第二天,我認識的朋友給我打來電話,問我下個學期能不能幹助教,因為她下個學期要開始寫論文,沒時間做助教的工作,想讓我來替她。但是工資是以獎學金的方式,免學費,需要在校生。並且這個專業假期也會有集訓,需要課堂翻譯,也可以一起做。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心裡真的激動,迫不及地想把這個消息告訴那個姊妹。我和朋友說,自己應該是做不了,但是我有朋友可以做,想給她推薦。

一番溝通瞭解之後,我掛斷朋友的電話,想要撥通那位元姊妹的電話,但是卻一直沒有人接聽。隨著對方的無人接聽,我的心情也有了異樣。不再是一開始的為姊妹感謝上帝,而是上帝啊,為什麼?為什麼她禱告就得應允,但是你卻不聽我的禱告。我感受到我的嫉妒,我憤怒,在那一瞬間好像爆發了。我知道我沒有辦法去隱藏我的感受,我知道我要說出來,所以我當下,就給主內的姊妹發語音,講述事情的經過,還有我的感受。因為這幾年我是怎樣的跟隨上帝,我心裡有怎樣的掙扎,她都知道,所以我知道她會明白我的感受。

當我在慢慢地講述整個事情的時候,我的心情得以平靜,雖然主內姊妹並沒有及時地回應我,但是我卻有了安靜自己的時間。當我回想上帝對我的帶領,雖然上帝沒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式為我成就,但是上帝確實供應了我,而且也還在供應我。我心裡就向上帝禱告:“我知道祢的恩典夠我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我知道祢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我知道祢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以賽亞書55章9節)祢知道我的前途,祢知道什麼是適合我的,我感謝祢所賜的一切。主啊,其實我也知道這份工作,如果不是我介紹給這位姊妹,我知道你也會使用其他人將這個祝福給這位姊妹。所以主啊,我感謝讓我能夠參與到祢的計畫中,見證祢的大能。”

我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我覺得自己整理得很好,也很快,我也覺得自己被說服了。雖然後來我收到主內姊妹的消息,她說明白我的感受,也告訴我不用太快去整理自己的心情,慢慢來。但是我覺得我真的沒有什麼要整理的了,因為我覺得我都參與到上帝的計畫當中了,還有什麼比這更榮耀的事情呢?我還有什麼好糾結好委屈的呢。

過了一周之後,有另外的念頭出現在我腦海中:雖然助教幹不成,不是還有翻譯嘛,我能幹翻譯的呀(因為我也需要經濟收入)。我心裡想的是,我都把助教的機會介紹給那位姊妹了,而且我不是要翻譯全部,我只翻譯三分之一,這個她都不能分給我嗎?當我得知這位姊妹的計畫是想要全部翻譯,因為她只有接了所有的翻譯才夠交付她的學費、生活費、宿舍費。我心裡開始有了很大的掙扎,我的理性知道這是上帝給她的份,我不能和她去“爭”,但是我的心裡,我的感受是:我也需要,我想要去做。我向上帝坦白說,我真的很想去體貼姊妹的難處,我也真的想去祝福她,但是我真的做不到,我接受不了這個結果。我也不斷地在用經文說服我自己“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 要愛人如己”(利未記19章18節) 但是我還是放不下自己心裡的想要。

當我陷在艱難的時候,我看到了約翰福音13章6-9的一段經文,上帝用祂的話親自安慰我,讓我看到我裡面的標準,上帝也仿佛對我說:如果你不放下你的標準,如果不允許我干涉你的事情,你就和我沒有關係了。

“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耶穌說:“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聯手和頭也要洗”(約翰福音13章6-9節)。

當我看到彼得和主耶穌的對話的時候,我也仿佛看到了自己和上帝的對話。

起初我嫉妒,我憤怒,是我向上帝發怨言說:“上帝啊,祢在做什麼?我都畢業了,你才安排助教的位置給我,但是我卻做不了,這就算了,什麼?祢還要通過我把這個工作給別人。上帝,我真的不明白,我甚至是搞不懂祢。“

上帝說:“你現在不明白,但是你之後會知道。”

我說:“我想要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上帝說:你若是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我就和你沒有關係了。”

我說:“上帝我願意順服,願意按照你的話去行,因為祢比一切都貴重,求祢幫助我。”

我知道在一開始的時候上帝就幫助我。因為當我決定要做翻譯,並且想向我的朋友詢問翻譯的事情的時候,上帝讓我看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和我競爭這個工作的是我的姊妹,我也知道我如此掙扎的原因,也是因為對方是我的姊妹,不是別人。如果是別人我或許不會有這麼大的掙扎。因為我知道我如果做了,我的這個行為就不體貼我的姊妹(我明明知道她如此需要),這絕對不是上帝喜悅的事情。因為主給的命令是,彼此相愛。主也說:“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章17節)。而且洗腳就是彼此相愛,彼此服事的象徵。主給門徒洗腳,服事門徒,給我們做了榜樣,我們也應該照著主所作的去行(約翰福音13章14-15節)所以我也要愛我的姊妹。

上帝也讓我看到我的眼光只是單單注視我想要的眼前的利益,而沒有看到上帝背後的心意。我總是覺得所有的好事情都應該臨到我,我對上帝的心意是既要又要,我知道我是不滿足的,我看到我自己裡面的醜陋、嫉妒、貪婪,我所有的愛心不過是偽裝的。但是上帝給我機會,讓我重新從心裡願意接納姊妹,去愛姊妹,不光因為這是主耶穌的命令,主耶穌也是這樣的愛我們。

後來我也從這位姊妹的口中得知,當年和她畢業的還有另外一位姊妹,也重新申請了留學並且被錄取了。只是因著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她還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讀書。這位姊妹希望借著這個見證能夠鼓勵到另外一位姊妹。因為我們曉得“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書2章9節)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我看到上帝的故事,未完待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上帝帶領我走過的這一年

 

作者:阿哲

有聲播讀:Luke

 

 

2023年是滿有上帝帶領的一年。我的經歷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但我確實因為這些經歷變得更加倚靠上帝,回頭看去只有無盡的感恩。因為我與上帝的關係借著這些事情再次拉近。這一年的時間裡,我比任何時候都能體會到這句話:主的恩典是夠用的。

父母吵架

二月份,我在聽了一篇關於家庭禮拜重要性的講道之後,就一直有負擔要開始。我們家雖然全家都信,但是卻一直沒有家庭禮拜。有一次,父母大吵了一架,其中的種種細節讓我意識到我們家已經陷入試探如此之深。媽媽給我打來了視頻,和我哭訴她和我爸吵架的過程。她說完之後就一直在擦眼淚。我不知道怎麼安慰她。但聖靈感動我賜我該講的話。我永遠記得那天,我用聖經中的經文,再通過這三年的聽道,向她解釋人是如何敗壞,婚姻如何被上帝祝福,遇到夫妻吵架時應當如何去做。似乎我這三年的聽道就是為了此刻。終於媽媽止住了眼淚。

我決定在週六就開始我們的家庭禮拜,而第一次的家庭禮拜從他們雙方的道歉開始。在此之前我也問了爸爸,給他發了好長一段文字,最後問他願不願意道歉以及在以後的每週六參加家庭禮拜,感恩!他的回復只有六個字卻很有力:我願意,感謝主!那一刻我真的相信他的這六個字是因為聖靈動工,而非人的行為。在我們的第一次家庭禮拜上,我提到了家庭禮拜的重要性,也通過創世紀第2章講了上帝賜給人婚姻的初衷。他們互相道歉之後,我卻說道歉是不夠的,爸爸要去摸媽媽的臉(因為之前動手打了她),我說這意味著丈夫的手永遠是用來呵護而非攻擊妻子。而媽媽要去擁抱爸爸,代表妻子願意饒恕丈夫的行為並且繼續愛他。從那時直到現在,父母再也沒吵過一次架,我們的家庭禮拜一週一次也從來沒斷過。大半年時間過去了,我要說的是,雖然我們每次分享的內容都不是很長,我父母的關係真的更加和睦了,他們做許多的事都開始思考這是否是合上帝心意的,而且我爸爸的面相都變得和善了許多。

畢業論文

我的畢業論文到了後期還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但是當時我已經離開學校去學車了,沒辦法只能上午去練車下午改論文,但對我這個學渣來說這件事真的好難。在這這期間我修改後又提交論文給導師,來來回回有五六次。我覺得我的論文肯定是寫得不好,但是老師看我態度還蠻端正的,因為他一次又一次給我退回,我卻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更改,他就也沒有故意刁難我。感恩,總算在拿到畢業證之前順利把論文提交了上去。

考駕照

學車可能是這幾個事情裡最順利的一個,也是讓我最沒有壓力的一個了。科目一二三都是一次過的,雖然教練比較凶,但是總算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我也因為怕掛科要多花錢,所以就一直為這個事情禱告。感恩上帝也保守我前三個都過了,但是到科目四我卻兩次都沒過,我瞬間像泄了氣的皮球,我覺得自己太驕傲了,沒有把科目四放在眼裡。第二次考試的時候,我刷了好多次題。雖然每次都能過,但是第一次的不合格已然給我留下了陰影,我就在考試前默默禱告說,:“主啊我不該依靠自己的聰明,考完科三當天下午就去考科四,我覺得自己行了的時候,我陷入驕傲的時候,是祢及時阻止了我,主啊求祢讓我有單單仰賴禰的心,不計較得失只在乎祢”。感謝上帝!最後我的科四只錯了一道題。

找工作

說實話我對自己本專業的工作並不感興趣,我的呼召在哪裡呢?上帝究竟要把我安置在何處呢?我不住地向上帝禱告,求上帝動工帶領我的工作。終於在拿到駕照的兩周後,也就是7月底,我嘗試著面試了一家輪滑俱樂部的教練工作(這是我投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感恩上帝讓我一擊命中)。他們的授課對象是一二三年級或者幼稚園的小孩。開始我只是以為這份工作可能只是偏向于教小孩子一些簡單的輪滑基礎。我對自己的技術還是挺有信心的,我進公司之後才知道挑戰才剛剛開始。一大堆的困難撲面而來:教學的專業性,如何對孩子講要學的內容,既要有一定的專業,也要讓他們能理解。還有遇到難管教的孩子應該怎樣去妥善解決,上課的整體的節奏如何把控,教學的秩序等等。我一邊學習工作上的知識,一邊讀《工作的意義》,不得不說,在工作上我更能體會到上帝對我更深的引領。這是在學校裡感受不到的,也難怪上帝如此看重工作。

慢慢地,我開始寫工作日記,也可以說是成熟日記,每週一次我都會記錄一點內容來反思自己在這周工作上的欠缺和感恩,裡面也有與上帝的互動,我逐漸愛上了在日記中與上帝相交的過程。漸漸我體會到了《工作的意義》裡工作即是服侍,而服侍是帶有喜樂的心。我也清楚我的喜樂並不是因為工作,而是因為這是上帝賜給我的,是祂把我放在了這個位置上,是祂讓我有機會去在工作中服侍別人。一個月後,我轉正了,我深知自己是不配的,但我更不應該把上帝看小了。“上帝都賜給了你這樣好的一份工作,祂肯定會持續帶領你接下來的路程”,我時常這樣告訴自己。在之後的工作裡,我逐漸如魚得水,能很好地配合主教練完成工作,也能在課後解答家長的一些疑惑,幫他們解決一些問題。領導和同事更是經常誇我有進步,工作在上帝一步步帶領下步入正軌。雖然賺得不多但足以養活自己,而且我能每週都參加主日也是很滿足了。感恩上帝竟如此恩待我。不知不覺已經到年底了,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去年這時候我還是為考專升本焦頭爛額的學生,今年年底工作已經穩定下來了。

從家庭禮拜,順利畢業,拿到駕照,找到工作並愛上工作,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每一個都是上帝的成就。把這些經歷寫下來的時候,真的有種 “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這就是2023年,我前半生以來經歷最多的一年。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一位“好基督徒女孩”的自白——對抗有毒的信仰觀

 

作者:Sarah Tso

翻譯:秋雨

有聲播讀:佳音

 

“一位好基督徒女孩的自白”——當我和我會寫歌的朋友Evangeline坐在一起促膝交談時,這句話突然閃現在我的腦海裡。

我們共進晚餐時,她跟我分享了服事中所經歷的起起伏伏,我對她所說的深有感觸。於是我們向彼此講述了各自的故事,發現我倆都是常常在服事中帶著美好的願望開始,但到最後卻落得身心疲憊的那一類人。

在我們的朋友圈裡,我和Evangeline經常被稱為“好基督徒女孩”,我們確實常常以此為傲。然而,我們也在反思他們所說的“好”到底意味著什麼。世界給我們設定了“完美的基督徒”形象——無論走到哪裡,我們的所作所為、言語、我們的生活方式都要無可指摘,而且總是要與人為善。畢竟,我們的上帝不也要求我們像祂一樣完全嗎(馬太福音 5章48節)?

對於Evangeline來說,做“完美的基督徒”意味著要有以下這些表現:

每個主日忠心地服事;

對牧師和長老所說的每一句話言聽計從;

遵循聖經中的每一句話,從不產生疑問;

行為舉止 “超級得體”,並且

認為自己需要保證信仰在狀態穩定。

她的這些看法使我陷入沉思。我會覺得遵從聖經的某些部分很困難(有時甚至會與牧師對經文應用的看法相左),這算不算異端呢?而且,有時我會感到心力交瘁,無法表現出別人所期望的喜樂。當我們倆因著這些想法而糾結時,我們決定把這些掙扎寫成一首歌。[1]

追逐完美會帶來有毒的信仰觀

當耶穌要求我們像天父那樣完全時,祂並不是要求我們做無用功。馬太福音 5章48節 的上下文中,“完全 ”一詞意味著完成或成熟。以完全的方式生活,意味著讓上帝的愛在我們裡面變得完全,並通過我們的生命傳遞到他人——包括我們的敵人那裡。

至於 “良善”,我們往往把這個概念與表現或行為聯繫起來。然而,在聖經中,良善是指披戴基督的良善(或 “義”)。只有接受祂,我們才能成為上帝的義(哥林多後書 5章21節),從而變得良善。

以耶穌為良善的典範意味著,有了耶穌在我們裡面,我們就會越來越多地效法祂的僕人之心和行為,效法祂讓所有社會群體之人都有尊嚴,效法祂對敵人犧牲的愛,甚至效法祂接受上帝對祂的旨意時人性的掙扎。

效法基督,成為祂的樣式,肯定會與我們有罪的肉身相抵觸,因此這需要內心的真正轉變,而不只是行為上暫時的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不能完全理解上帝命令的原因,只關注“如何做”,會導致我所說的 “有毒的信仰觀”。

什麼是 “有毒的基督信仰觀”?

有毒的基督信仰觀與有毒的大男子主義相似,都是為了迎合社會對 “強者”的定義,而否認或是拒絕任何的軟弱和怯懦。但由於每個人都有其軟弱的一面,所以一直 “堅強 ”並不是我們所應當承受的重擔。

以下是有毒基督信仰觀導致的兩個後果:

  1. 不切實際的信仰

注重外在表現,對基督徒寄予不健康的期望,要求他們總是能夠有“信心的表現”,比如:每次教會聚會都要全勤,不質疑聖經中的疑難經文,只分享感恩和“可接受的”代禱請求(不去涉及與罪掙扎相關的坦誠分享)。

只注重外在表現而不改變內心,是與聖經中關於成長的教導背道而馳的。

耶穌說,常在祂裡面才能多結果子(約翰福音 15章),而保羅則解釋了聖靈如何帶來成長(哥林多前書 3章6節,加拉太書 5章22節)。對我來說,常在基督裡意味著優先安排時間與祂親近,敬拜祂、寫靈修日記、默想經文和禱告。

  1. 不寬容的心

不寬容的心是指對那些處在信仰成長過程當中的人缺乏恩典,對他人的某些罪妄加論斷。比如說把自己屬靈生命的成長軌跡,自己的長處或屬靈恩賜投射到他人身上。聖經中記錄了耶穌曾譴責那些不向天父所接納的人施予恩典的人(比如路加福音 15章28-32 節中的大兒子)。

我們該如何應對有毒的基督信仰觀?

為了擺脫有毒的信仰觀,擁抱聖經中的良善,我們要反思和遵守以下兩點:

  1. 完全建立在耶穌犧牲之上的真實信仰

當我們接受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大工時,我們就不再需要憑著自己的努力向天堂邁進,也不需要害怕別人對我們的論斷。

相反,當我們沉浸在祂豐盛的愛中時,我們就能自由地用我們所得到的恩典去祝福他人。

我和Evangeline意識到,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如果我們 “為上帝做得更多”,上帝就會 “為我們做得更多”的期望(例如,賞賜給我們更多的社會接納度和穩固的戀愛關係等)。我們認為的 “做得更多 ”包括報名參加聖經學習、聽講道或信仰播客,以及每當我們覺得自己在信仰的某一方面有所欠缺時,就想方設法加強我們較弱的屬靈操練。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忘記了做這些事情並不是我們與上帝建立正確關係的必要條件。基督已經完成了所需的一切。

2.擁有一顆倚靠上帝成聖的寬容之心

知道耶穌是我們信仰的創始者和成全者,有助於我們明白是上帝賜給我們順服祂的心志(希伯來書 12章2節)。當我們與上帝親密同行並順服祂時,我們就能確信祂會在我們身上動工,讓我們更像基督。

在教會中,彼此恩待的方式可能是為因工作勞累,而暫時不能來小組的弟兄提供一個傾聽他訴說的機會,或者陪伴對聖經中敏感話題的內容有疑問的姊妹。提出問題(表明我們在使用分辨力)、產生疑問(作為我們信仰成長的一部分)和表達疲憊(因為我們只是凡人)都是完全可以的。

通過向基督裡值得信賴的弟兄姊妹公開分享我們的軟弱,我們可以彼此分擔重擔,提醒對方上帝的應許,並在禱告中彼此扶持。

今年早些時候,當我與一位基督徒同事聊天時,我想到了哥林多前書3章6 節中關於成長的描述。一粒種子通常被種在泥土之下,對它來說只有一件事最重要——就是接受養分,使自己能夠存活和生長。它不會有意識地考慮如何結果子,甚至不會考慮結出果子的品質。

同樣,上帝把祂的話語種在了我們心裡。如果我們憑著信心接受了它,我們就會讓祂的真理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並將我們信心的結果留給上帝。

[1]歌曲《一位好基督徒女孩的自白》描述了歌曲作者為成為 “好基督徒”的掙扎,以及她們重新發現只有依靠上帝才是“好”所代表的真正意義的心路歷程。你可以在Spotify 上找到這首歌。

[2]參見Zondervan NIV Quest Bible(馬太福音 5章48節 注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落盡千帆後,我看見祂對我美好的計劃

作者:畅然

有聲播讀:枝子

 

 

一、真神找人

我第一次接觸基督教信仰是在美國,那時我遇到了一個困難,而這個困難是靠著人的努力無法解決的。當時我不認識上帝,但卻因著渴望解決這個問題的心願而誠懇禱告說:「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上帝,求祢啟示我。」上帝是信實的,祂幫助了我。不過那個時候,我認為基督教信仰只是西方的傳統信仰罷了。回國後,我的大學舍友——一位基督徒將我帶去了教會。教會裡,我竟有些不知所措,為何這些基督徒如此熱忱?聚會結束後,教會裡的傳道人為我禱告,他知道我即將去香港留學,便祝福我能夠在香港信主。當時我只是一笑而過,回去的路上,我還對一位姊妹誇誇其談:「所有宗教都是向善的,你們的信仰和其他宗教有什麼不同?」

來到香港,在開學的導覽上,坐在我旁边的女生竟然也是基督徒,更巧的是,她也是我的同學,我们后来更是成为了朋友和舍友。與此同時,為了學習粵語,我便參加了教會的廣東話班。一段時間後,粵語班的長輩邀請我去參加崇拜。為了學粵語,我參加了教會崇拜。剛開始聚會的時候,我什麼都聽不懂,全靠別人給我翻譯,漸漸地,隨著聚會次數的增加,我能聽懂的粵語越來越多了,更奇妙的是,在講道的時候,我可以聽得懂,回歸生活中時,反而沒有講道時聽懂得那麼多了。

初信主,屬靈的長輩給了我許多栽培,知道我喜歡看書,就送給了我好多本書,光是聖經就有兩本,除此之外,長輩還送給我《標桿人生》、《心靈的重塑》、溫偉耀博士的神學書籍等等,這些基督教書籍幫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屬靈的長輩還常常組織大家一起靈修、行山,我的舍友也常常和我一起去教會,我們一起讀經、禱告。對我來說這就是個溫暖的家庭,我也真正感覺到了主是何等美好。回望過去,我想,這就是主的安排,因為祂如此愛我。一直在尋找我這迷失的小羊。

二、點亮明燈

決志信主後的我,凡事都會交託給主,向祂祈求。即使是像丟鑰匙、手機沒電這種小事我都會向祂祈求。主是信實而且慈愛的真神,每當我真心實意地呼求的時候,祂都會幫助我。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祂的奇妙大能。當然,剛信主的我也有軟弱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我信心低落,那天也正下大雨,弟兄姊妹們都來到我家附近和我一起吃飯,陪伴我、安慰我,還和我一起禱告,幫助我戰勝我的軟弱。禱告結束後,暴雨停歇,我的心靈也充滿平安和安慰。

《出埃及記》裡講到,上帝將以色列人從法老王的統治下釋放出來,為的是叫他們來侍奉上帝。重生得救對我而言的意義也是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罪人,即使在信主之後也會面對許多內心的攪擾和軟弱,也會遇到逆境和艱難,更會面對靠自己無法戰勝的罪惡,這都會讓我們時常處於一種掙扎和痛苦的狀態。我們會恐懼、失落、對自己不滿、懷疑人生。然而,一旦重生得救,我們就成為了上帝的子民,主的寶血不但潔凈了我們的罪,醫治了我們的疾病,遮蓋了我們的軟弱。同樣也賜給我們諸多恩典和盼望。在內心擾動不安的時候,我時常默念《馬可福音》五章三十六節的:「不要怕,只要信。」

信仰是一條並不容易走的路,需要將全心擺上,而不是只有儀式。需要放下自己,而不是只體貼自己的需要。需要將眼睛從世界傳遞給我們的許多價值觀以及好處上挪開,卻只定睛在主——這位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的真神。做一個基督徒就是不能把主當做是哆啦A夢,而真的要讓祂做我們的生命之主,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祂就會給我們生命所需。

三、在感情上經歷引導

研究生畢業後,我要抉擇究竟是留在香港或是回到內地。家人催我回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給我介紹了一個相親對象。那位男生非常優秀,我的父母不想錯過這段好姻緣,我的姑姑也勸我放棄信仰,但因為男生的背景,他不可能來香港,那就只好我回去追隨他。

在我最掙扎軟弱的時候,我的朋友勸服了我:「如果你回去是為了有更好的發展和陪伴家人,這當然是好。如果你回去只是為了同這個男生結婚,我勸你謹慎想一想。而且,你是基督徒,跟這個男生的價值觀全然不同,他的家人暫時還未能有信仰,將來在許多事上或許有衝突。」我覺得朋友的話很有道理,我便坦然和父母說了我的決定。

而上帝最後也使我和相親對象停止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原本以為自己會有遺憾,但很奇妙,我完全放下這段感情,竟然有一種平安和解脫,我相信主必為我預備更合適我的人。

四、在工作上經歷恩典

畢業後,我在一間國際化的線上教育公司入職。上帝透過這份工作糾正了我許多的毛病,例如粗心、拖沓等主更讓我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和過失,放下自我,順服在上的權柄,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體貼他人的需要,並且重視自己的承諾,還要有智慧去明辨話語······ 我感謝主,管教我的過程雖然痛苦,但是一宿雖然有流淚,清晨便必歡呼。

在『飽受管教』後,我轉到了第二家公司——一家基督教中文補習機構工作。但是試用十天后,領導認為我不合適,因而辭退了我。在我丟了工作後,上帝通過弟兄姊妹們給了我真實的安慰,他們給我講述了他們的信主經歷,更堅固了我的信心。一位長輩在為我禱告時說:「上帝對你說,你是上帝的掌上明珠,祂必為你預備。」

除此之外,教會的傳道也來探訪我。看著我在他面前深深地歎氣,聽著我向他傾訴生活中的瑣事,他仍然笑著對我說;「你為什麼不想想,你馬上就要受洗了?這是你和主的婚禮,難道你不應該為此而好好預備嗎?主是如此深愛你,祂給你這段時間好好的預備和休息,來親近祂。給你時間好好準備下一份工作,你應該喜樂等候。你知道嗎?你現在就在為主背十字架呢。」我沒好氣地問;「這只是我自己的事而已,這也能算是為主背十字架嗎?」他認真地說;「當然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世界上的路包括工作、感情等等,以及主的路,這條是和世俗的路完全不一樣的。凡是跟從主的人,都要背起十字架走主的道路。」他還教我如何禱告;「你每天在找工作之前,要先禱告,求主為你預備,你亦要禱告,求主將你的前路引導你,指教你人生的終點是在哪裡。」

聽了傳道的話,我醍醐灌頂,連媽媽都說我像變了一個人。我開始每天早晨都唱讚美詩,讀經、禱告,跟主的關係真的越來越親近。在向主尋求祂的話語時,主更以傳道書以及以賽亞書向我說明:「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傳道書7章14節)、「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以賽亞書55章9-10節)奇妙的是,就在這天,我收到了入境處的通知,我拿到了工作簽證,可以留兩年。

兩年來,我經歷了疫情期間找工作、換工作、公司倒閉、老闆欠錢等「波折」,最終在一所中學當助教,服事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們。記得剛信主時,我對上帝說,「我將我的工作交託給你」。沒想到,這一交托,就是漫長的學習過程。我工作的經歷並非一帆風順,但每一份工作裡,在每一天,我都看到上帝的同在。我認為,基督徒的工作就是與上帝同工,我們就是祂手中的工作。父啊,你是陶匠,我們是泥土,願祢通過我們賜下奇妙的祝福! 

五、谦卑顺服,悔改等候

在我信主的歷程,我學習到如何去做一個基督徒,那就是要謙卑順服、常常禱告,在主面前悔改,亦要等待上帝。我相信,如果你認識上帝,就會和我一樣,在生命中看見上帝對你的美好計劃。上帝的信實也是人們無法測透的,但願每個人都能得著這恩典!

最後,我以我最喜歡的詩篇139篇11-18節做結束:

  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

  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祢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祢看來都是一樣。

  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遮蔽我。

  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祢隱藏。

  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

  上帝啊,祢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

  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祢同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