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此時不表白,更待何時?

作者:晉余生

有聲播讀:Luke

 

 

我與她是去年因學生團契的服事而相識,在慢慢了解之後,互生情愫。我們一起準備聖誕節的主持,一起背聖經經文,互相分享每天的感恩記錄(數算上帝的恩典),在不能出校門的日子裏散步、看落日,經歷過許多美好,最後在牧者的監督和引導下,正式確定關系。如今回首,我們走過來的每一步都是祂親自的保守和帶領,我們的腳印裏,印著明明可知的主的恩典。在我們相識相知相戀的過程中如果要挑一件最特別的事情,當屬在表白的那一天祂的帶領。

 

當天是她的生日。但我並沒準備在這一天表白,即使我們已經從認識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年,也對彼此有一定的了解。

 

 

 

準備吃晚飯的時候,剛好我們的牧者也到我們這邊打球,還有一對主內的夫妻,於是就坐下一起吃飯。吃飯時聊的是婚姻戀愛的話題。之後我們就詢問牧者,兩個人的關系要到什麽程度才可以確定呢?我們牧者說:「主要在於兩個人經歷過了解階段,也就是曖昧期後,對彼此的缺點都有了解之後,對彼此的認定。你若認定對方就是你以後的結婚對象以及另一半的話,那就可以確定關系。」(當然這是在兩個人都在主裏並且信仰沒有偏差的大前提。)這對我的戀愛計劃產生了很大的挑戰,我就將我們兩個人已經經歷過將近一年的了解後現在的情況說明了一下,並坦誠講出自己的顧慮:「一是要考研,害怕沒有時間去好好經營這份關系,二來是自己的生命還不夠成熟,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對付,希望自己以更好的狀態進入戀愛。」

 

牧者說:「首先,你可能在想著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的計劃進行,你能確保你在什麽時間能解決掉自己軟弱的問題嗎?你能計劃好你什麽時候能不軟弱能剛強嗎?顯然不能。因為做主的是上帝。你有計劃,對罪有緊迫的意識這很好。但是最終的執行和權柄不在你這裏。而是在上帝手中。記住,上帝的計劃高過你的計劃,上帝的道路高過你的道路。你可以做計劃,但你要謙卑在上帝面前,跟祂說,不要照我的意思成就,乃是要照禰的意思成就,我的計劃雖然做了,但我依舊能接受下一秒就被打破,去成就上帝的計劃。上帝是你的主,若是生命的成長和萬事都照你的計劃進行,你求上帝按照你的計劃走,那你就是上帝的主。」

 

 

「關於你考慮的時間的問題,你覺得你到考完研在研究生時期就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經營一段關系了嗎?看看你的研究生學姐,她們平時有很多的時間嗎?並沒有,反而整天在實驗室裏忙得不可開交。你要到那個時候再開始嗎?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人可能都會想要追求十全十美,等我足夠好再進入一段關系,等我有足夠的準備,再結婚。有準備是很好的,也是需要的。但是若是想等自己完全準備好,那不可能。我們要做好我們自己的準備,更重要的是相信上帝的帶領,不要把你的安全感建立在你的準備上,而是建立在對上帝的信靠上。」

牧者接著講到:「以我對你們的了解,你們也認識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了,除了一些只有情侶關系能做的事情,擁抱、牽手之外,可以說現在相處的模式跟普通的情侶沒有什麽差別,你們現在單獨兩個人一起吃飯,一起學習,只是沒有一個公開的關系確定。但你們現在這種長時間處於曖昧期的狀態,在教會看來並不是一種健康的關系。它沒有承諾沒有約定,卻以情侶的模式相處。所以我希望你們認真來考慮你們對對方的認定到底如何?如果確定那就可以表白和確定關系。」

 

 

經過我們牧者的一番教導,對我的戀愛觀影響頗大。於是當晚吃完飯,我和她就一起溝通了對彼此的認定,並一起禱告後,在她的鼓勵下,我告白成功啦。

 

這件事也給我以下幾點感悟:

1.上帝是我們一切的掌控者,是我們生命的主宰。當事情的發展沒有按照你的預想和計劃時,記得上帝依舊在掌管這一切,並且祂愛你,祂為你所預備的永遠都是最適合、最恰當的,放下自己的掌控,讓祂做主,祂也本是我們的主。

 

2.一段戀愛關系的開始最好有一位有智慧的長者參與。一位長者的參與幫助歸正我們的戀愛觀,引導提醒我們的行為原則符合聖經。最好是在兩人認識時就都認識的長者,如果是這個人還剛好是你們的牧者,那最好不過。(一方認識牧者並分享也可以)這樣你們的認識階段以及戀愛階段將都會受到智慧的教導和指引。

 

3.有瑕疵有軟弱的人也值得被愛。不必等到完美才開始一段戀愛,因為人不可能完美。只要兩個人能夠彼此認定,一起面對彼此的弱點,彼此幫助對方成為更加合上帝心意的人,那你們的關系一定會慢慢牢固。當某些缺點引發矛盾和沖突時,也記得提醒自己和對方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都需要接納和包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什麽都沒發生?那就好好等待吧

作者:Philip Roa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

我討厭等待有兩個原因。

首先,這種懸念常常讓我感到困惑。我應該在等待的時候做點什麽,還是只是坐在那裏,直等到事情發生?另一件事是等待似乎是在浪費時間。要是事情能早點發生就好了,那麽我就能把待辦事項從清單上劃掉,繼續我的生活了。

 

等待就像拉橡皮筋,不知道何時需要停下來。

你能預料到的只有兩件事:一是不可避免的「啪」一聲皮筋斷了,二是當你把皮筋兩端拉得更遠時,會發現它的彈性驚人得大。

 

在我等待升職和等待向女朋友求婚的那段時間裏,我開始更多地思考等待和堅持的意義。雖然看起來什麽都沒有發生,但我意識到,等待的時間往往給我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在視角和品格上發生內在的轉變。

 

 

好好等待就是敬拜

聖經中有很多等待的例子。亞伯拉罕等了25年才有了兒子。雅各等了14年才娶了他心愛的人。約瑟等了13年,只為他的苦難得到救贖。還有耶穌,祂等待了30年才開始完成祂天父的旨意,一路走向十字架!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上帝使用等待讓我們成長,並加深我們對祂的信心。

從表面上看,等待中好像我們什麽都沒做。但在我們的內心,我們的思想、心靈和整個人都在積極地順服上帝,當我們好好等待的時候——我們的等待促使我們更加依靠祂,通過忠實地遵守祂此刻給我們的一切來愛祂。等候祂需要我們放棄自己的控製欲,轉而尋求祂的智慧,相信祂的時間。

幾個月來,我一直在計劃向女朋友求婚,但我需要時間來準備。我必須首先得到父母們和牧者的祝福。然後,我還得找珠寶商買一顆我女朋友會喜歡的獨特訂婚戒指。然而,對於戒指何時能到珠寶商沒辦法給我任何承諾,對方只說預計會延期。

我想及時拿到鉆戒,以便求婚。我本希望在我們三周年紀念日那天求婚(這一天很快就要到了)。與此同時,我還在等待關於我升職的消息,由於消息一再推遲,我花了數周時間才得到確認。

 

當我經歷這一切的時候,我讀了民數記,主用以色列人的榜樣鼓勵我。盡管他們在通往應許之地的旅途中經歷了多次挫折,但他們仍繼續前進,盡了自己的本分,接受了上帝的約,這使他們最終戰勝了敵人。

 

雖然他們的情況和我的有很大的不同,但當我看到主在他們痛苦和失敗的情況下仍然與他們同在時,我受到了鼓勵。今天與我同在的是同一位主,祂帶領我前進,就像當年祂帶領以色列人一樣。

 

因此,我決心以自己的方式保持信實,盡我所能繼續前進。我與珠寶商和我的老板跟進了最新情況。當我的經理告訴我,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將在幾周後做出最終宣布時,我決定耐心地等待,同時仍然殷勤地履行我的職責。

 

當身處一種我們無法控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我能控製的事情有哪些?什麽是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的?我怎樣才能忠實地做這些事情?

有哪些事情是我無法控製的,我該如何禱告並把它們交給上帝呢?

 

 

 

數算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良善

這一切的等待都讓我想起我以前遇到過的類似情況。兩年前,我還在等著正式成為全職員工,也在等著表白Larisse請她做我的女朋友。當然對於這兩種情況我都不確定是否會發生。但上帝借著約書亞記1章9節給了我確信。這信心穿透了我的心,我當時正處在懼怕驚惶中。

所以,一個周五的晚上,我向Larisse表白了,謝天謝地,她答應了。令人驚訝的是,在接下來的周一,我得知自己被全職雇用了。

回憶這些經歷幫助我專註於信靠上帝。我認識到讓事情結果是上帝的工作,而我要做的部分是遵守祂的話。

我也想起了約書亞在最終征服應許之地後向以色列人告別的那段話。雖然花了將近50年的時間,但主最終實現了祂的每一個應許。

看哪,我現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你們是一心一意地知道,耶和華-你們 上帝所應許賜福與你們的話沒有一句落空,都應驗在你們身上了(約書亞記23章14節)。

 

每當你發現自己懷疑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工作時,提醒自己祂過去是如何信實地帶領你和給你力量度過最困難的時刻的。

要知道,上帝總是會把最好的給你

在漫長的等待之後,我終於向Larisse求婚了(她答應了!)。戒指的長時間延遲迫使我重新考慮了求婚場景,最後我在我們祖屋的花園裏求的婚,這比我最初想到的地點要有意義得多。

 

我也得到了升職。雖然我沒有得到自己一直關註的管理職位,但我卻得到了一個職業發展機會更多的職位。我本以為自己最初的計劃是最好的,但上帝卻給了我更好和更有意義的。

通過學會積極地認識到等待的過程,我能夠比以前更加感恩主了。最近一位牧師提醒我:「我們必須考慮到永恒,記得這是上帝的計劃,不是我們的。我們只不過是作為祂的孩子有幸成為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因為祂是慈愛的天父,而我是祂的孩子,我必須相信祂最關心我,並且比我更知道什麽對我更好。

如果你在等待上帝回應你的禱告,那就好好地等待吧。在你能控製的範圍內做你該做的事,把剩下的交給主,祂會按照祂的時間表工作,而非你的。要相信,即使在「幹旱」的季節,上帝也總是在背後做工,增加我們的信心,並按照祂的旨意成就一切。

不論最後的結果是什麽(成就了,沒成就,還是讓你再等一等),都請記住上帝總是會把最好的給你(路加福音11章11-12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你離開之後

作者:予希

有聲播讀:Melody

 

 

《我離開之後》,我剛看個開頭,悲傷之情就蔓延全身。共情能力太強了也不是什麽好事,會讓自己不知不覺就陷進去。本書的作者應該也是一個共情能力強的人,不然也不會將那種失去摯親的傷痛刻面的那麽淋漓盡致!這本書也再一次將我帶回外婆過世的那段艱難時光。

因著信仰的緣故,我不能向人跪拜,而外婆去世的那段時間,也是我抑郁最嚴重的時期。母親知道我對信仰的堅守,擔心如果我去見外婆最後一面,作為外婆最喜歡的外孫女,若不向外婆磕頭,對不信上帝的人而言就是不孝順。母親害怕我到時候遭到親友的圍攻,同時也擔心我的抑郁會加重,所以勸我不要去外婆的喪禮。 就這樣這個世界上除了母親之外,另一個最愛我的人離我而去了。我沒機會見她最後一面,也缺席了她的葬禮!

每一個無眠之夜,我都痛恨我自己,為什麽偏偏這個時候就抑郁加重,為什麽我就不能勇敢一點去面對現實?當我越是痛恨自己,那種負罪感就越重。慢慢地,我開始無法做飯,不能正常與人交流,因為無人能體會我的悲痛! 那段時光裏我開啟了否定模式,不光是自我否定也否定一切人事物。 甚至,我開始痛恨我的外婆,我不明白為什麽小時候她讓媽媽把我送人,難道為了一個城市戶口就可以拋棄我嗎?我開始覺得是因為外婆,才導致我到高二都過著那種分裂的生活,也漸漸在那種環境中練就了討好型人格。

我覺得似乎周圍一切不好的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我!別人可以不在乎我,但我卻常常無法拒絕他人無禮的要求,因為害怕失去那段關系。 越是痛恨過去的種種越是讓我無法饒恕自己的自卑懦弱。若不是因為基督徒不能夠自殺(因為自殺得罪的是以自己形象造人的上帝),我可能我又會像不信主的時候,面對生命中的某種幻滅,想要一了百了。

 

感恩的是今年復活節我遇見了主耶穌,祂十字架上的流血犧牲刺痛了我的心。那無條件的愛與揀選臨到我這渺小不配的罪人,那一刻一直模糊不清的真理,猶如一道大光照耀進我的心房。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祂甘心樂意的,為的是將我從死亡的毒鉤下拯救出來,進入光明的國度!祂三天後死裏復活是為了給我生的盼望,祂不光拯救我乃是要拯救我到底!

那一刻突然發現以前的自己是多麽無知,以為神學能解決我的一切,卻忘記真正的信仰乃是去學上帝,效法主耶穌基督一樣去愛上帝並愛人如己。因而使我感慨萬千:與主耶穌相遇,勝過世間一切的美好,更能抵擋人性中一切的幽暗! 被主耶穌的大愛環繞的我,也開始了與周圍一切人事物的和解之旅。

 

我開始發現原來以前看似不美好的事情,背後卻有著上帝無限的憐憫與恩典。也許三十多年來那種因著抑郁非人的生活很煎熬,但正是經歷了這種黑暗人生,當那道天光臨到,照耀我全身,溫暖我每個毛孔,直至照亮我幽暗的心房。那一瞬間呼吸的每一口空氣仿佛都是甜的!我可以安靜地看夏日早晨的清風,吹拂過小草的葉尖,它隨之搖曳多情的身姿;也可以欣賞陽光穿過樹葉的發梢,投射在水泥地上的橘黃色微光;更可以肆無忌憚地享受著,披第一道曙光在肩膀的美好暖意! 這些曾經對於一個重度抑郁,整天心神不寧驚恐萬狀的人而言,就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童話!

如今這個童話因著信仰的大光照進現實,使那個一直活在黑暗死蔭幽谷的女孩,重新感受到活著的氣息與生的美好! 縱使這個世界依然那麽敗壞,但嘗過主恩的味道的我,仍然熱愛生活擁抱生命中的一切。 正是在這段時光我偶爾看到《我離開之後》這本書,讀完之後有感而發就寫了一個簡短的推薦語:值得一讀的人生經歷,妙趣橫生的語言魅力。談及死亡,這一刻不再是洪水猛獸,而是無盡的期盼與思念。

 

也恰在那時,我開始從外婆離世的這件事中釋懷。《我離開之後》那位母親在書中寫到:「第8天:滑旱冰,你今天要做的就是:不要思考,活在當下。尤其是在滑旱冰的時候,除非你是滑旱冰的高手,否則你肯定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其他問題。 但如果你滑旱冰的水平跟我差不多,那你腦子裏只會想著:「完蛋了!要摔了!要摔了!要摔了!」棒極了!這麽一來,你就不會一味沈浸在不好的回憶中,被悲傷或焦慮淹沒。你也沒時間再去想:「哦,不,為什麽我在最後一次跟媽媽說話的時候,還要沖她大喊大叫。」 沒關系的,你又不知道那會兒是最後一次跟我說話。別傷心,別難過,繼續往前滑吧。」

看到這我瞬間淚目。原來面對親人的猝然離世,活著的人都是那麽脆弱,感到措手不及。同時我也被那句話深深撫慰:沒關系的,你又不知道那會兒是最後一次跟我說話。讀到這裏我崩潰大哭,淚水開始拼命往外湧。是啊,我也不知道那天早上是最後一次跟外婆正常交流,最後一次將熱騰騰的炒飯端給她,最後一次給她擰開飯前要喝的藥蓋子,最後一次將藥小心地倒在她的手心,最後一次給她倒熱水並且按需加涼水,最後一次看著她喝完藥接過茶杯……

我知道我其實並不是恨外婆當初把我送人,我深深知道她是希望我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在她那個年代的人可能骨子裏就認為城市戶口就是比農村好。 所謂的愛恨情仇都是由這個墮落的世界造成的,人在時代的洪流中只不過是一顆塵埃。但只有上帝才是真正的公平和公義,也只有在基督裏生命才有新的可能,人生才有真正的意義! 《聖經》裏面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是啊,真理就是這麽的簡單明了!而我只要去信靠順服上帝的帶領就好,每天盡好一個人之為人的本份。盡人事,聽上帝命! 我不知明天該如何,但我知誰掌管明天!

—————————————————————————————————————————

備註:《我離開之後》是由一位美國作者蘇西·霍普金斯所寫,同時也是由其女兒哈莉·貝特曼手繪插畫,英文副標題是「what to do when I』m gone」(中文翻譯為:一個母親寫給女兒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以為嚴厲無情的上帝,原來是良善的

 

 

作者:Valorie Wang

有聲播讀:Joya

 

 

2020 年間,我的母親確診肺類癌和乳腺癌兩個大病。但是蒙 上帝憐憫,兩個大病都是早期,我也不住地感謝 上帝。後來母親的復查一直都很好,直到今年的八月份。因為乳腺癌要吃內分泌的藥物,而這個藥物副作用之一就是子宮內膜增厚,甚至可能導致內膜癌。而這一次我母親內膜增厚了兩倍,我害怕了。焦慮取代了所有,我開始因為這個事情極其擰巴,鉆牛角尖地想來想去:我不明白為什麽上帝救了我媽之後又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父母雖然都還不認識上帝,可都是很高尚的人。

我開始從聖經尋求答案,去反復讀約伯記,結果我更鉆牛角尖了。我覺得約伯好可憐,也不明白為什麽上帝要和魔鬼聯合起來,只為考驗他;不明白為什麽要犧牲約伯的孩子。我滿肚子對上帝的不解、質疑、失望和無奈。我甚至自己在家裏,在十字架底下宣泄我心裏的憤懣。我拒絕讀經、拒絕靈修,我當時想:上帝啊,如果禰要試煉我,為什麽要從我母親開始?禰為什麽對我這麽嚴厲?


後來可能是我糾結累了,也可能是因為聖靈的工作,我漸漸平靜。我想了想,我是生氣,但是我依然相信上帝是好的,我只是不服氣這樣的說法:祂隱秘的旨意我們無法知道。我就想:那天上的那位爸爸禰嚴厲就嚴厲吧,我哆哆嗦嗦的信總比真的離開禰要好對吧?於是,我不再糾結那些事情,很快也就忘記了。

 

然而就在我尋找教會 的過程中,不可思議的事情開始了!

我偶然聽到了一次證道,講道者講的是耶利米哀歌。在那次證道中我發現,原來我的這些糾結、軟弱和脆弱,是被允許的,我甚至可以在上帝面前唱一曲哀歌!然後我就淚流滿面在祂面前唱了我的「哀歌」,我記得最後我結束禱告的時候,我對上帝說:請禰愛我,請禰溫溫柔柔地愛我吧!


自那以後,我每次聽道,上帝都溫柔地把我之前不明白的所有的事情一一向我解答。哪怕我已經決定不糾結了,我都遺忘了,但是祂還是向我解答了!祂先告訴我可以唱一曲哀歌,後來又把基甸的事情擺在我的面前,告訴我其實膽小也沒關系,膽小也有可能是「大能的勇士」。基甸總是要證明主和他同在,而當主告訴他以後,他就什麽都可以做了!最後贏得戰役是基甸手中上帝的刀。 上帝的膏抹、帶領和恩典,再加上我們順服、信靠和跟隨作為回應,才是我們致勝的法寶!

再後來,又一次的講道中,上帝仿佛在問我:你真的相信我是良善的嗎?馬太福音中那個著名的三個仆人的故事回答了我曾經問過無數遍的那個問題:上帝是嚴厲的嗎?我覺得我就是第三個仆人,他看主人是嚴厲的、是難搞的,所以以他就害怕。亞當犯了罪以後,也是因為失去與上帝親密的關系,「就害怕」。


但是我們是照著上帝的樣子被造的,我如果看祂是嚴厲、無情的,那我當然也就對祂產生”害怕”,因為這樣的害怕,其實是對上帝的一種不信任。我覺得祂一味嚴厲,一點也不覺得祂良善。所以我有了自己的反應,開始用我自己的方法,我自己的情緒開始處理事情,也不知道如何交托。在這樣和上帝「擰巴吵架」的關系裏,我其實是很累的!

其實到這裏,我已經確信祂是真真正正與我同在的!祂是以馬內利(Emmanuel)的上帝。所以我知道只有在祂那裏有屬天的平安。在不管什麽境遇裏,我都願意相信祂是良善的!

 


最近,我的父親也病倒了。然而現在當我在禱告的時候,我不會直接說:「哎呀,上帝啊!禰就救救我爸吧!」我只說 :「上帝啊,我確定禰與我同在,我確定禰永永遠遠良善。因為禰看顧這個世界,禰也看顧我,禰量過我,禰知道我能承受的程度到哪裏,也知道我這顆種子是否可以再次被播種。我也求禰親自醫治和開路。讓我以及我的家人在禰那裏無論什麽情況看到屬天的平安,得到心裏的平靜。當然我有罪,我還不能在這個情況裏喜樂。我都交托給禰。主啊,我以前對禰的不解、憤懣、失望的情緒,我全部交托給禰。

 

接下來我的母親和父親還要有很多次的復查,但是我內心升起了巨大的平安和安全感,我知道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處境,祂永遠都是良善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