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對於「信靠上帝」,我搞錯了這3點

 

作者:Kenny He,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我們都知道當我們的信任被打破或當我們發現自己辜負了別人的信任時,所帶來的傷害和失望多大。無論是為你最好的朋友保守秘密,還是在你老闆給的最後期限前完成工作,信任都是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方面——當涉及到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時更是如此。

但信靠上帝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以下是我想消除的三個常有的誤解:

 


1)「只要信!」

誤解1:信靠上帝不需要理由和邏輯。

在基督信仰環境中長大,我經常聽到這句話被用作回答對信仰有懷疑的信徒。如果對上帝的本性和祂的應許沒有清楚的認識,單單這句話會很容易被誤解為「原因無關緊要,我們應該盲目地相信上帝」。

在我年輕一些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任何看起來超出邏輯和理性的東西都必須靠信仰來接受。但在這個信靠上帝的表面背後,我仍然有很多疑問沒有得到解決。

直到我的朋友開始對我的信仰提出問題時,我才意識到我對聖經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感恩的是,有我的牧者和朋友陪我度過了那個時期,他們耐心地解決了我的疑惑並給我講了神學上的相關解釋。那之後我決定多讀聖經,在研究了經常被引用的經文的事件和上下文背景之後,我對上帝的品格和祂在祂子民中的行事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路走來,我了解到我們對上帝的信靠不是沒有理由的——而是對祂的能力和可靠性的堅定信心,這個信心1) 以聖經為基礎,因為當中顯明了上帝的品格和應許的;2)是由聖靈賦予了相信的能力(約翰一書 2章)。

我們查考得聖經越多,就越能加深對上帝的信靠——這樣我們就有信心順服祂,即使祂要求我們做我們不能理解的事情,如同亞伯拉罕那樣(希伯來書 11章18-19節 )。

2)「想想上帝賜予你的所有祝福!」

誤解2:上帝給我們的生命祝福使祂值得我們信賴。

儘管上帝確實會行神跡並在某些事情上面賜福我們,但聖經向我們表明,這只是上帝用來加強我們對祂信心的眾多方法之一。當我們把信靠和希望寄托在神跡和祝福上,而不是單單寄托在基督身上時,危險就來了。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遊戲無比著迷,以至於我只在期末考試臨近時才開始追趕功課。因為擔心我會在這學期考不及格,我開始在等成績的那周努力禱告。那時我相信上帝會行一個奇神跡將我從這種窘況中「拯救」出來。

當我通過學生賬號在網上查看我的成績時,卻看到我得了個「D」——在不及格的邊緣了。我失望極了,為自己沒有更努力地學習而生氣,我甚至也生上帝的氣。

那時我才意識到我對上帝的信靠一直都建立在上帝會如何「拯救」我脫離不利的環境上。

但也許那個沒有得到回應的禱告正是上帝要教我真正信靠祂意味著什麼的方式。

這些年來,我了解到,雖然我們的環境、情緒、甚至我們時常尋求和禱告的結果會發生變化,但上帝對我們的愛和應許卻永不改變(以賽亞書 54章10節)。與其將我們的希望建立在我們希望祂為我們的生活做些什麼(在我們的工作、人際關係等方面),不如將希望寄托在祂為我們做的最具體的事情上——為我們被釘十字架。

正是在十字架上,祂將我們從最絕望的境況——罪的轄制中拯救出來(羅馬書 5章8節)。僅憑這一點,祂就完全值得我們信靠。

3)「耶穌,請你來掌舵」

誤解 3:信靠上帝意味著我什麼都不用做了

當我們談論信靠上帝時,經常會提到「耶穌來掌舵」這句話。雖然我覺得這句話確實幫助我們承認並接受上帝的主權(羅馬書 8章28節,歌羅西書1章16節),但它也可能會扭曲我們對信靠上帝的理解,並可能助長我們的不負責任,甚至讓我們在沒有得到希望的結果時對上帝充滿怨恨。

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這個比喻。方向盤的功能是將汽車轉向某個方向。 「耶穌,你來掌舵」暗示既然耶穌是駕駛者,我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後排座椅上,等待祂帶我們到下一站。在我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我很愛這種想法。

在理工學院的最後一個學期,為了完成學業要求我在尋找實習機會。要做決定進入哪個公司(哪個決定才是「對的」)讓我不堪重負。當時我沒有向我的老師們尋求幫助,而是決定讓「耶穌掌舵」,通過做一個簡短的禱告,告訴上帝我會選擇某一天給我發送第一封電子郵件的那個公司。

到了那一天,我沒有收到任何郵件和實習邀請,這讓我意識到我所做的是一種非常荒謬的「信靠上帝」的方式。從那時起,我開始做自己需要做的功課。當我剛巧遇到我的一位老師時,我鼓起勇氣向他尋求建議,並在之後的多次考慮和努力後找到了一個實習機會。然後我就開始準備面試,並最終獲得了那個實習機會。

我並不是說我們做決定的時候不要禱告和祈求上帝。而是信靠上帝——將我們生命的主權交給祂——的同時,也要做祂的好管家,忠於祂所託付給我們的(馬太福音 25章15-30節)。

這意味著使用祂給我們的恩賜(經驗、技能、教育經歷和我們朋友的建議)來做出榮耀祂的決定,然後將結果交在祂的手中。

信靠上帝不是我們立刻就能弄清楚的事。但正是通過我們的失誤、試煉和經歷,我們才知道每天信靠上帝真正意味著什麼。當我們經歷人生的起起落落時,讓我們不要忘記我們從不孤單,而且在聖經中,上帝已經將認識祂和信靠祂所需的一切事告訴我們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如果沒有良善的上帝,我為什麼要給女兒裝飾房間?

作者:可悅,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我經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上帝是良善的,世界上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苦難?」我很能明白和理解,當我們看到無辜的人受到欺凌,美好的生命被災難掠奪或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我們很想知道,如果有,那位良善的上帝在哪裡,祂為什麼不去阻止這些事情。

但有一天早上,我卻突然冒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問題:「如果沒有良善的上帝……」

因為女兒要過生日,我四處搜羅資料,想幫她把房間裝飾成最美好的狀態。我考慮用雲朵掛件掛在她的天花板上,營造出天空的樣子;也想安裝星星燈,這樣晚上有星空的效果;我當然還想給她鋪地毯,讓她和小夥伴在上面玩或坐著很舒適;甚至還想在哪裡擺一些花束,或者貼一些壁紙,讓她的房間看起來像開滿鮮花的小山坡。

想法永遠美好,但實際操作好難。搜索了一晚上加一個早上,仍然沒有什麼特別裝飾方案的我,只好先抬起頭望向窗外,暫時休息一下。猜我看到什麼!蔚藍的天空中掛著像棉花糖一般的雲朵,每一個的造型都可愛又不同;遠處山巒青翠,海水也呈現出溫柔的顏色。這樣的裝飾實在比我能想像到的浪漫1億倍!如果不是愛與良善,我為什麼會想到要給女兒裝飾房間?我完全可以不理她,只顧自己休息嘛。

同樣的,如果不是有一位愛與良善的上帝,是誰把這個世界創造得如此美好給我們生活呢:陽光剛剛好那麼溫暖,不會讓植物或我們被烤焦;遍地都是食物,只要我們稍微動一下手就有無數美味可以享用而不會餓死;山川、河流、星空都那麼那麼的美,讓我們可以欣賞,讓我們放鬆;並且,我們所做的城市、房屋設計也都井然有序。如果沒有一位良善的上帝,是誰將這個世界裝飾得那麼美好呢?如果沒有良善的上帝,人類社會的秩序和美從何而來?

最最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有一位良善的上帝,我們為什麼還會知道「良善」這個概念,並如此渴望它?如果沒有良善的上帝,一個人傷害另一個人應該是很正常的現象吧?如果不是有一位良善的上帝,我們憑什麼去說有些人的行為好,有些人的行為不好,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底氣是什麼呢?如果沒有良善的上帝,我們在人類社會所見的星星點點的良善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父母為什麼會愛孩子,鄰里之間為什麼彼此相顧?人類自身的偉大嗎?可是如此偉大的我們有誰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要到哪裡去呢?

聖經當中的羅馬書1章20節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誰說不是這樣呢?只要我們稍微去看一看,去思考,就無法迴避這個世界一定有一位良善的上帝這個事實吧!

親愛的天父,謝謝您是一位良善的上帝,把那麼多對人類的愛寫進了您對這個世界的創造之中,也寫進了我們的心裡。求您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您對我們的愛,就像孩子去感知父母的愛。更願您在我們的心中工作,使我們可以去留心您的良善與愛,也因此去回應您的愛。禱告是奉耶穌基督之名,阿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兩次血癌,祂從未放棄我

作者:Melody,加拿大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很多年前,有一部非常熱播的韓劇,名叫《藍色生死戀》。劇中的女主角因為得了血癌,在最後離開人世。這部劇大概是在20年前拍攝,那時候的我還小,對癌症也不是很了解,這部劇給我的印象就是得了這種病好可怕,竟然無葯可醫。

沒想到,那時候印象深刻的病會在某一天會找上自己。

2014年的2月份開始,我身上出現很多血點,但我總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過幾天就會消失。後來我的同事看到我胳膊上一塊塊的淤青,提醒我一定要看醫生。我就去了家附近的診所,還以為身上的血點和瘀青是過敏,可是在檢查中心驗了血之後,確診為血癌。就是和韓劇《藍色生死戀》里女主角一樣的病。聽到這個小心,我的眼淚唰一下就流出來。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我又做了很多檢查。急診科的護士告訴我,明天就要開始化療了。那幾個小時里我大腦是空白的,覺得一切都那麼不真實。在我意識模糊的時候,醫生們已經開始要給我做骨髓穿刺了。但就在我醒來的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安,我很確定上帝安慰我,讓我不再害怕,不再恐懼,並且讓我變得很喜樂和平安。

接下來我開始了漫長的化療,媽媽也因為我的病情很快拿到了簽證來照顧我,教會的弟兄姐妹每天輪流來看我,有的姐妹來時,還帶著紙巾,怕我哭,但最後他們看到我之後,他們哭得更厲害,他們一邊心疼我,一邊也因著上帝賜給我喜樂和平安而感動。

化療的日子雖然不輕鬆,但上帝在聖經里教導我們:「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章22節)靠著這樣的應許,在長達快一年的治療中,上帝給我很大的平安,並保守我順利完成治療,病情也得到了緩解。一年半以後,我再次回到了工作崗位,如果不告訴別人,沒有人能看出來我生過這麼嚴重的病。上帝給我的超過我所求所想,在回去工作一年內,我連續漲薪3次,並且升了職位,我買的房子很快也要交房了。

然而,就在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我的驗血結果顯示我複發了。

當我知道複發的消息,我徹底崩潰了。我感受不到上帝同在,感覺上帝放棄了我,因此開始埋怨上帝:既然醫治我,為什麼還要讓我複發?無數個為什麼讓我一直埋怨上帝,不再相信上帝愛我。就在我抱怨埋怨上帝的時候,我的保險金額出來了,是我第三次漲薪後的保險,而這些錢正好可以負擔房貸和基本生活。要知道,我複發前的一個月才漲了第三次薪,如果沒有這次的漲薪,我是沒辦法負擔房貸的。原來上帝早就為我預備好了。雖然心裡非常清楚這些是上帝的預備,但我還是很怪祂,我寧願不要漲薪,也不要生病。我第一次生病的喜樂和平安都沒有了,剩下的只有埋怨,害怕和恐懼。

新的一輪化療結束的時候,骨髓穿刺的結果顯示病情得到了緩解,這樣我就符合骨髓移植的標準了,但還需要等配型。就在我還沒有開始第二輪化療時,醫院通知我,找到了百分之百的配型,我可以做骨髓移植了。聽到這裡,你們可能覺得我是幸運,不,那不是幸運,是神跡啊!我在國外居然找到了百分之百的配型,連血型都一樣,也就是說我移植後血型不需要改變。這確實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就這樣,我開始進行清骨髓的大化療,緊接著就進行了移植。移植後痛苦的日子接踵而來,沒有任何免疫力的我要防止各種感染。大概兩周後,捐獻者的細胞開始在我體內生長,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排異反應,那種痛苦的感覺讓我好幾次都想放棄。我沒有力量禱告,我覺得上帝不愛我。然而正是這樣的我,上帝一次次地帶領我我闖過一道道難關。在移植兩年後,我終於可以和捐獻者聯繫了。之前醫生和護士都告訴我,我需要和亞洲人配型,但我的捐獻者發來她的照片,一看竟然是一名27歲金髮碧眼的歐洲人。

在我們交流的過程中,她說在她23歲的時候就被通知有人和她配型成功,但後來醫院通知她說病人暫時不需要了。3年以後,醫院又和她聯繫,說病人現在需要,可否再次做配型的檢查,而那個人就是我。似乎冥冥之中,她一直在等我。如果那幾年她和其他人配型,也我也就沒法和她配型了。她等了3年,等到了我。原來上帝在我第一次生病的時候就把我的天使預備給我了。

上帝從來沒有放棄我,祂聽到了弟兄姐妹的禱告,聽到了我父母的懇求,聽到了我的埋怨,但依然愛我,讓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神跡中見證祂奇妙的作為。現在,我住在上帝為我預備的家裡,調養上帝醫治的身體,和教會愛我的兄弟姐妹互相鼓勵支持。我和我的捐獻者也有著非常美好的交流。雖然我還沒有機會見到她,但希望以後我有機會能夠去她的國家看望她。

詩篇 103篇1-5節說:「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祂的聖名!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祂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祂救贖你的命脫離死亡,以仁愛和慈悲為你的冠冕。祂用美物使你所願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鷹返老還童。」

也許現在的你也經歷著別人無法體會的痛苦和掙扎,但請你相信,不管你是否放棄,天父都不會放棄。祂會用祂的方法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你的委屈和無助天父都知道,祂的應許是真真切切的,你需要做的就是緊緊的抓住祂,抓住祂一切的應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關注流量博主時,要小心這三方面的負面影響

作者 :Mary Ann, 印度尼西亞

翻譯 :Eric,中國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自從新冠疫情開始蔓延,我們許多人就被迫禁閉在家,並養成了新的習慣來豐富我們的居家生活。以我為例,我開始在社交媒體上關注更多網紅。結束了在家工作的一天(通常是漫長而平淡無奇的),通常我會瀏覽網紅更新的最新內容來放鬆一下,例如他們會做一些有趣和使生活效率高的事情、推廣一件新產品或分享一些有建設性的竅門——所有這些都讓他們的生活看起來很棒很精彩。

期間,我在 Youtube 視頻中了解到了「生活美學」。視頻博主(通常是女性)會拍攝她的日常生活——從準備早餐到料理家務——全程高效並且提供了自助的小竅門。這些視頻很簡單,但拍攝和剪輯卻很精美,甚至還在背景配有舒緩的lo-fi音樂。

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畢業生,我發現這些視頻看起來很有藝術感,並且也很立志——想像著這種「完美」的生活體驗,幫我忘記了因新冠疫情而面臨的種種限制。所以一開始,我並沒有覺得看這些視頻有什麼不妥之處。然而,當它已成為我的一種習慣時,我開始發現這些視頻如何消極地影響著我的生活。原因如下:

1、我們再怎麼努力都做不到完美

當觀察那些網紅和他們「完美無瑕」的生活時,我會下意識地將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我自己的進行比較,這會令我變成完美主義者——從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天中的每一分鐘到確保從工作到家務的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每當覺得自己沒有達到完美時,我就會責怪自己沒有做得更好。這成為我證明自我價值並向他人展示我如何努力生活的方式。

我本來就已經有強迫症傾向了,追隨這種生活美學只會讓我更加焦慮。

當我們觀看這些漂亮的完美視頻時,會經常忘記,我們所看到的大多只是這些「網紅」們所扮演出來的人設。和我們許多人一樣,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有自己的掙扎,他們只是選擇不在鏡頭前展示出來而已。

希伯來書10章14節 說:「因為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 當唯一完全的人耶穌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時,祂不僅為我們的得救開闢了道路,也使我們能夠在祂裡面變得完全——在上帝面前稱義。

2、關注外表可能會讓我們忽視內在生命

為了看起來更漂亮,化妝技巧、時尚資訊、照片濾鏡和特效預設現在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有一天,當我不經意地將一些新的小技巧保存到我的記事本應用程序中時,我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一節經文,讓我思考自己這些努力的意義:

「你們不要以外面的辮頭髮、戴金飾、穿美衣為裝飾,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裝飾,這在上帝面前是極寶貴的。」(彼得前書 3章3-4節)。

儘管這節經文的上下文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敬虔的妻子的,但此刻卻讓我意識到它同樣適用於我與上帝的關係。我是存著一顆溫柔、安靜的心嗎?我真的相信上帝的話並付諸實踐嗎?還是我只是看起來像一個好基督徒,卻沒有反思內心的真實景況?

遵循網紅的建議來努力過「完美」的生活,還是聆聽聖經教導,最終還是由我們內心的動機來決定(撒母耳記上 16章7節)——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好,還是取悅並榮耀上帝(歌羅西書3章23-24節)。我意識到,即使事情沒有像預期的那樣,並且我能做的也很有限,但只要我知道我是全心全意為上帝而做的,就沒關係。 

3.我們需要從所看和所聽中操練辨別力

網紅們提供的建議範圍從簡單的自我保健技巧到複雜的主題,如新時代冥想、占星術、命理學等。這其中的大部分,很明顯看得出,認為幸福的源泉在於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努力——通過自我提升成為「最好的自己」。

其中一些建議也許看起來無害,比如一些引言的精美圖片、分享他們正在閱讀的暢銷自助書籍或正在使用的一款新應用程序,或只是建議你嘗試一下某個新的日常活動。我記得自己就曾經因為我最喜歡的博主之一一直在推薦一本關於整理術的自助書籍而買來讀了。這本書有很漂亮的封面設計,它的摘要也很吸引人。但是當我開始閱讀之後,卻發現它實際上講了很多關於萬物有靈論和其他不符合聖經教導的話題。

正如馬太福音 6章22-23 節警告我們的,「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這些經文提醒我,我需要謹慎決定每天所看、所讀、所聽的內容,而不是僅僅因為別人分享了就決定去了解。

如果我們真的想走「自我提升」的正路,其實我們已經有了最好的源頭了——那就是聖經!

詩篇 119篇97-99 節說:「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你的命令常存在我心裡,使我比仇敵有智慧。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因我思想你的法度。」

意識到這一切後,我決定通過使用app限時器、禁社交媒體幾天、甚至取消訂閱某些頻道來限制我的屏幕瀏覽時間。取而代之的是,我努力自律,拿出固定的時間安靜靈修。

起初確實會感到不舒服,因為聖經的確讓我的許多缺點顯露出來,就像面對一面大而清晰的鏡子一樣。 但漸漸地,我開始讓祂介入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工作到我所做的決定,甚至是我在與他人比較上面的掙扎。上帝的參與使我變得更加平靜,並對上帝所賜給我的生活感到滿足。

親愛的朋友們,通過我上面的分享,希望我們都可以更加註意我們所看的內容和所關注的對象。讓我們不被這個世界影響,而是被上帝的話語影響,讓我們邀請聖靈在我們一切的事情上引導我們,使我們可以取悅那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