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怎樣才能去愛不可愛的人(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830092923

作者:雪倫,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容易相處的人。雖然我很想遵行上帝的教導,學習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9節),但不可否認,有時候我也需要面對一些令我感到討厭或很難去愛的人。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發生在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因為當時即將將前往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為此我需要在短時間找到房子落腳。後來,經過一位牧師的介紹,一位主內的姐妹答應把她的房間租給我。我們見面洽談,我也去看過房子。所有的過程都很順利,而且對方開出的租金也不會太貴。因對方也是主內姐妹,為此我很放心,也很期待接下來要開始的新生活。沒想到,搬過去合住之後,由於兩人的生活模式相差甚遠,問題接二連三地來。我自認不是一個有潔癖的人,可對方生活上的衛生問題卻嚴重到讓我無法忍受,也影響到了我的生活。出於關心,我多次提醒對方,卻被對方以她是房東為由而拒絕改善。我們的關係也一下子降到冰點。即使我想要立刻搬離那裡,但一時間無法很快找到新的住處,因此短期內還得繼續跟她同住。既然如此,我勢必要找到彼此和睦相處的方法。我開始上網查詢這方面的意見,看到關於處理困難關係的一句話,「只關注你可以改變的事情——你對他們的態度。」既然我們無法改變對方,那麼能改變的就只有我自己了。至於對方就交給上帝掌權吧!

我採取了各樣的方式嘗試解決問題,包括迴避對方、到朋友家借住等等,然而這些都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漸漸地,我才領悟到按照上帝的教導來正視問題,即或過程可能困難了點,卻得以在各個方面都能很好地妥善處理:

1.禱告交託

對基督徒來說這是必須的,而且禱告真的很有用!姑且不論禱告之後事情是否有被解決,但每當我選擇來到上帝面前禱告時,心裡頭再多的憤怒,會大大地減少許多,使自己能夠冷靜下來,思考接下來該採取怎樣的行動。當我們把這段關係、這個問題交託給上帝時,祂也必定會引導我們,加添給我們力量去做出討祂喜悅的事情。

我本來以為我無論如何都無法諒解這位姐妹。但有時候光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去愛一個人的,可透過禱告,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上帝的教導,其中一個是我要去愛這位姐妹。一開始我很不願意去做,感覺就像是被逼要去愛對方,這樣的愛很虛偽。但隨着時間一點一滴過去,關心的行動卻可以化為了一種「習慣」。一開始我在教會看見對方時,會想立刻調頭走人,甚至在家也會盡量避開與對方碰面。但沒辦法,這是上帝的提醒,我只好「勉強」地主動去關心對方。可能是簡單的一句「你吃飯了嗎?」。後來習慣了,才突然發現,其實跟對方說說話、給予關心,似乎也不是那麼難嘛。

2.避免衝突

偶爾,我還是會因為對方的行為而感到不滿,甚至好幾次在對話中感覺脾氣快爆發了。網路上也提過一個方法,就是在感到自己脾氣快要爆發時離開現場。於是我都會先深呼吸,然後說「我還有事情,我們下次再談吧!」一來,可以離開現場避免衝突,二來也不會因直接轉身離去,而惹怒對方。這是不容易的,在過程中,我們也要祈求上帝給我們智慧,知道該怎麼在言語行為上跟對方相處,避免衝突,就如箴言25章11-12節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里。智慧人的勸誡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裝飾。」上帝要我們「愛鄰舍」,而這些鄰舍當中還包括了這些難相處的人。

3.適當地與對方溝通,從中了解對方

其實,不易相處的人有時是有原因的。他們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童年的影響、或曾經受過傷害等等因素所造成。就在我快搬離該房子前,我邀對方一起共進晚餐。期間有了機會與對方聊天,也更了解對方。藉着聊天,我才知道原來對方不久之前,在她的前段婚姻中受過怎樣的傷害,所以才搬出來一個人住。當了解之後,對於她之前的行為和情緒也就變得不難理解了。雖然對方可能還是沒太大的改變,但至少我變得比較可以理解對方了。在禱告中也能更好地為對方禱告,祝福對方。

4.學習謙卑

我承認我因為對方是主內姐妹,而對對方有較高的期望,以至於當她的行為跟我所期待的不符時,失望也變得更大。但我忘了我們成為基督徒前還有個身份,就是罪人。馬太福音7章3節,「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這經文大家都很熟悉,但這真的是我們很多人都要學習的功課,我也是。當對他人發怒時,我們可以注意一些細節:在勸說對方時,我是否帶着驕傲的心態?言詞是否有不妥的地方?

雖然這麼說有點老套,但上帝真的很了解我們,所以才賜下這寶貴的經文一再提醒我們,當我們謙卑自己,卸下驕傲時,很多我們在自身上看不清的事實也都隨之清晰,以至於我們以為無法做到的事,其實也就不是那麼的難了,譬如去愛那不可愛的人。

總而言之,我不是說身為基督徒,我們就沒有生氣的權利。我們都是人,也會生氣、會討厭,會有不喜歡的人、事、物。其實我認為上帝允許這些情緒的存在,就像主耶穌基督也會生氣。情緒,可以幫助我們把怒氣發泄出來,而不是憋着,但這必須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但重點是我們要怎麼在生氣、失望、討厭的情緒來到的同時,還能選擇去愛對方?我們為什麼要去愛這些不可愛的人?因為這是上帝所喜悅的,且祂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章19節)。如今,我仍在學習,過程很不容易,甚至有時候可能會失敗,但是我相信,當我們願意為主這樣去做的時候,上帝必會紀念這份心意,到時祂超自然的大能會臨到我們,因為只有基督的愛可以賦與我們能力,使我們能去愛這些不可愛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

求職失敗,上帝卻另有安排(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824175053

作者:Aryanto Wijaya,印度尼西亞
翻譯:Tutu , 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上大學以來我一直夢想成為一名記者。對寫作和旅行的熱愛是我選擇新聞專業的主要原因。

但畢業在即,我徘徊在兩個選擇之間,難以抉擇:是選擇喜歡的工作還是錢多的工作?這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在日惹這座城市,記者工資水平很一般。經過一番思考,我決定選擇後者。 如果想要找高薪的工作,就必須去一家大公司。

於是在論文答辯后的第一個星期,我就去了附近蘇臘卡爾市的一個招聘會。我高興地騎着我的摩托車,帶着30份簡歷出發了。但到了那裡之後我很失望,因為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令我感興趣的工作。招聘會上大部分的公司都只提供營銷職位。

但我不會這麼快放棄的,於是我加入了一個由數百名求職者組成的LINE聊天小組; 我們每天都會在線收到新的工作機會和招聘會信息。不過,我依舊沒有看到讓我感興趣的工作信息。在第一次招聘會過去一周后,我又去了另一個招聘會。這次有兩個國際大公司讓我很感興趣。於是我把簡歷投給了這兩家公司,希望能通過初試。

第一家是煙草公司。儘管這是一家大公司,但我還是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去,因為我並不吸煙。最後我還是決定試一試,雖然我通過了最初的行政考核階段,但我在接下來的性格測試環節中失敗了。300個候選人中,只有75人通過了性格測試。

然而,我並沒有氣餒。我開始為第二家公司的性格測試做準備。但我再次失敗了。好在跟我一起去面試的朋友也失敗了,所以我也沒有很失望。

發現招聘會沒有起色后,我也開始了網申之路。我網申了五家不同的公司,但沒有一家公司給我回復。

重新思考我的意義和目標

說實話,這幾次的失敗並沒有讓我失望。相反,它們讓我更加認真去思考我工作的原因和意義。我僅僅是為了錢而工作嗎?是不是因為虛榮和驕傲,我才去追求大公司的呢?難道我不想施展所長把大學所學的新聞技能和知識付諸實踐嗎?

幾個星期後,我在網上看到一個位於雅加達的非營利組織網站在招編輯。我很感興趣,因為雖然提供的職位不是我夢寐以求的,但它仍然與新聞密切相關。不過我依然有點猶豫,因為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在一家給我高薪的大公司工作。所以,我還是申請了另一家有名的公司——即使我申請的那個職位與新聞無關。並且在我內心深處,我真的很希望我能被錄用並留在那家大公司工作。

但是,申請非營利組織編輯的想法卻仍然在我腦海中縈繞。所以我決定花一點時間理清我的思路,並去拜訪一位住在近郊的朋友。我禱告求上帝告訴我該怎麼做。每次禱告完,我都有感動要去申請那個非營利組織的編輯職位。我也詢問了我的朋友,他也支持我這樣做,因為我沒有什麼可損失的。

最後,我向那個非營利組織提出了工作申請。一個星期之後的同一天我收到了兩封電子郵件。出乎意料的是,那個著名大公司和這個非營利組織都希望我第二天去雅加達參加後續的面試。

就在幾個月前,我還在擔心我找不到工作。突然間我就有了兩次面試機會。我感到很困惑,因為我必須做出選擇。我害怕做錯決定,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向上帝禱告,也向我的朋友們諮詢意見。最終,我決定選擇那個先錄用我的工作——只要薪水可以支付我的必要開支就可以了。

第二天早上我去了雅加達。面試結束后,非營利組織向我提供了網頁編輯的職位,於是我接受了這個工作——正如我前一天所決定的那樣。然後我發送了郵件給另一家公司取消面試,並道歉。

享受我作為編輯的工作經歷

在我接受了編輯工作后,我停止了尋找其他工作。而且我也離開了LINE聊天小組。但要真正開始工作時,我開始感到害怕。我能適應新的環境嗎?我能做好我的工作嗎?之後我想起了這節經文,“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章34節)。我日復一日地禱告,希望我能越來越順服上帝。

開始編輯工作的第一個月是極具挑戰性的。除了要適應新環境以外,我還需要從頭開始學習所有關於編輯的知識。我在大學學到的那些還是不足以應付我工作的方方面面的,因為我不光要編輯,還要寫作並且需要與投稿者們聯絡。

作為一個編輯,我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印尼各地的投稿者寄來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是表達作者的觀點想法的,另一些則是寫他們的生活經歷。在這些作者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有一個作者在生活中遇到了許多事故,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並仍然讚美上帝的良善。還有另一個作者分享了她毫無緣由被分手的心痛經歷。還有一名71歲的女作者分享了她的身體狀況以及視力減退的見證。

這些文章給我帶來了很多喜樂和鼓勵,並讓我相信,是上帝為我預備了這份工作。現在,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七個月了,我真的很享受這段經歷。

我以前認為一個理想的工作應該是一份薪資很好的工作。我以為高薪可以帶給我幸福,因為那樣我就可以買到任何我想要的東西,還可以去我從沒去過的新地方旅行。但我目前的編輯工作改變了我以前的觀點。

以我目前的薪水,我能夠滿足我的日常需要,接濟我的父母,也可以在爪哇島四處旅行。我還可以存一些錢。但是,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榮耀上帝,正如保羅所說:「無論你做什麼,都要全心而作,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節)。

作為應屆畢業生,我仍然希望有一天能繼續深造學習,但我相信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在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侍奉上帝。當我將上帝放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時,我相信祂會供應我的一切所需。 「不要為別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馬太福音6章25節)

你還在苦苦掙扎努力找工作嗎?不要放棄,繼續禱告吧。將你所有的憂慮交託給上帝,讓祂來指引你的生活,終有一天,當你回顧你的經歷時,你會看到祂為你生活安排的美好計劃。

「我知道你萬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阻攔。」(約伯記42章2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

自憐也會讓人遠離上帝?怎麼辦?(有聲中文)

3-Ways-to-Stop-Self-Pity

作者:Tracy P.,新加坡

翻譯:Penny Lau,新加坡

語音播讀:佳佩,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有一年,就在聖誕節的前幾天,我的父親突然中風進了醫院。正值歡樂時節,大家的心情肯定都是愉快的。為了不要讓親戚們掃興,我的家人決定等到聖誕節過後再把父親的事告訴他們。

沒過多久,我就開始自憐了。我想都沒想就把問題憤怒地拋給上帝:為什麼我的父親會中風?這樣的事為什麼非要發生在我的家人身上?為什麼在我已經把年假都安排妥當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看着我的朋友們在Instagram和臉書上發的狀態,我感到更加難過。大家都在幸福地慶祝聖誕節,只有我一個人要經歷這樣的事。然而,當我在病房裡看着爸爸以及其他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時,上帝突然提醒了我我這樣的想法多麼自私和不成熟。我羞愧地向上帝禱告,懇求祂引導我遠離那些吞食我的自憐情緒。
上帝就給了我下面這三個提醒。

1.重新定睛上帝

很多人都說:“當我們定睛在生活中的困難身上時,往往會跌倒和失敗。但是,當我們把眼目定睛在上帝身上時,那些難題就會被打倒。”當我專註地仰望上帝時,我心裡得到了安慰和平安,天父也給我智慧,引導我渡過這個難關。這也提醒我上帝的主權高過一切,我相信一切都會按照祂的時間安排發生。因此,我能夠藉著禱告把父親的病情仰望交託在上帝的手中,也祈求上帝的旨意成就在父親身上。

2.關心其他人的需要

在自憐中,我忽略了父親和家人的感受。然而上帝讓我看到,父親在這個時候特別需要鼓勵和支持。在父親的家人朋友知道他的病情后,很多人都馬上到醫院來探望他——即便當天是聖誕節。 我看得出父親真的被他們的關心感動了,他也很感恩今年的聖誕節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凄涼。進醫院的是父親,我卻只盯着我要面對的困難,這實在是太不成熟了。我忽然意識到我的那些自憐想法實在是又蠢又沒有意義。

3.向他人尋求幫助

在爸爸剛住院的那幾天,我一直悶悶不樂。當我再也無法忍受那些消極的念頭時,我終於放下了我的自憐,開始敞開自己,向身邊的人分享我的感受。事實證明,這樣做使我宣洩了內心情緒的同時也讓我學習謙卑。我很感恩一直有家人和朋友在我身旁並隨時願意聆聽和幫助我。

到現在爸爸中風已經三周了。回想起來,這期間我每天都在學習順服和憐憫的功課。我和家人也一起學習了如何信靠上帝的時間安排以及繼續等候祂。

爸爸恢復得很好。通過每天的理療,他慢慢地能夠再次行走,雙臂也漸漸地恢復了力量。現在爸爸在小事上都可以很喜樂。例如,當他可以自己用手機打一條短信和可以自己吃東西時,他都會非常開心。

這次經歷讓我學了一門寶貴的功課,那就是自憐和嫉妒以及淫慾一樣都是毀滅性的——它們都使我們遠離上帝。

所以,別再自怨自艾了!讓我們轉向上帝,感謝上帝無盡的恩典,豐富的供應以及慈愛的信實!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撥雲見日)

當看起來沒有盼望時,我們該怎麼做?(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714124521

作者:Tay Boon Jin,新加坡
翻譯:JC,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小盒,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當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大災難來臨或無辜的百姓身處險境時,我們都會屏住呼吸期待着電影的轉折點出現——救援人員及時趕到或者某個超級英雄前來營救 。這就像是黑暗中的燈塔一般給人盼望。然而當這樣的盼望停留片刻卻又消失時,留給人們的絕望也會更深刻。

最近的新聞讓我們看到以上情形離我們的現實生活並不遙遠。我們幾乎每一天都會聽說某些人正處於生命危險的處境中:一些人遭受到自然或人為災害的侵襲;另一些被恐怖分子劫持當作人質(他們只不過是在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還有些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國籍、信仰甚至生活方式)。這些時候我們會有跟在看電影時相似的反應,在看着新聞報道關於受害者的最新情況時,我們提心弔膽地祈禱事情會朝好的方向發展。若救援取得成功,我們會高興地歡呼。而當慘劇發生時,我們搖搖頭,痛苦地哭泣。再也沒有盼望了。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這種無法確定事情是否會得好轉的情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也許你被某種疾病拖累了很久,所以你特別想知道是否有最新的藥物根治你的疾病。或者你有一個破碎和關係複雜的原生家庭,因此你迫不及待地想要結婚,盼望你的另一半能帶你脫離這一切,過上幸福的新生活。
無論我們的遭遇多麼的不同,盼望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只是有些時候,它似乎難以捉摸。有什麼盼望是我們可以緊緊抓住的嗎? ——某個不會消失的盼望?

大約在兩千年前,這個盼望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了耶路撒冷城裡(而不是在電影中)。

對門徒來說:耶穌的死意味着失去了所有的盼望

祂並沒有犯罪,卻被釘在十字架上,而當時他的門徒們都離他而去。他們不光是從耶穌死亡的現場逃離,而是離棄了和他們朝夕相處了3年的老師。他們最初追隨耶穌的動機很簡單 ——因為祂能夠行神跡。他們盼望耶穌是上帝派來拯救猶太人脫離羅馬統治者的。他們跟隨祂,看祂行神跡,聽祂講上帝國度的道。他們對耶穌所做的一切都感到驚奇不已。耶穌的確有能力使以色列復國。他們就盼望耶穌成為那個新的國王。他們甚至為將來誰做最大的官兒而爭論。對門徒們和整個以色列來說未來指日可待!

但上帝的計劃和人的計劃截然不同。祂的國不是通過戰爭而是通過耶穌基督流血犧牲而建立的。

當士兵們把耶穌帶走的時候,門徒們嚇壞了。耶穌被審問,鞭打,並背着十字架穿過城鎮,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他像一個罪犯一樣被處死,怎麼可能是君王或者救主呢?如果耶穌是上帝派來的新王,他是不會被打敗的!在門徒的眼裡,耶穌失敗了。他們原本的盼望忽然消失殆盡了。

仔細想一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將盼望寄托在某個東西或某個人身上,因此我們才能夠有信心地活在當下。也許是某個我們認為會永遠愛和照顧我們的人;也許是某個我們一直想要得到的物件;也許是某個可以使我們免於疾病和死亡,甚至失去親人痛苦的藥物。然而,當我們發現沒有人愛我們,也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最後仍然在病痛中掙扎時,我們就開始懷疑我們寄予盼望的對象是否可靠了。當我們意識到這些都只會帶給我們更多痛苦時,我們就不再相信它們了。我們要麼沮喪,要麼抑鬱,要麼絕望。我們認為要擺脫這一切的方式只有一死了之。

對上帝來說:耶穌的死帶來了永恆的盼望

但是真正有大能的盼望並非如此。正當門徒們感到沮喪時,耶穌基督就出現在了他們面前。死了的人已經從死里復活了,這是意義非凡的——它證明耶穌真的是上帝之子。這絕對是門徒看到過最大的神跡。耶穌已經戰勝了死亡!這意味着這個盼望不僅是在今生,而且是永恆的。

耶穌的復活和重現刷新了門徒們的認知。一直以來,他們都聚焦在了錯誤的問題上,把精力花在了錯誤的方向。 他們原以為,讓以色列復國才是最重要的。 但人們面臨的真正問題是罪。耶穌為靈魂得救開闢了道路,祂才是我們真正的盼望。 耶穌來了,為我們的罪付上了死的代價,祂又復活了,給了我們新的生命和在上帝面前新的地位。

當我們身處絕境,感覺到實在太沮喪和絕望時,想一想耶穌為什麼死亡和復活吧! 上帝如此愛我們,甚至舍了祂唯一的兒子,祂難道不會伴我們走過人生的起伏帶領我們平安回家嗎?因着耶穌的死亡和復活,這至暫至輕的苦楚必不會把我們壓倒使我們絕望,而是會使我們滿懷期待地盼望耶穌的再來好使一切更新和完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