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如果我能飛到地球的另一方

 

作者: 東尼叔叔

 

「 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 ,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馬太福音18章19節)

今日突然接到家人來電, 知道香港的姐姐患上急病, 已擴散到骨骼,連走動也很困難。從小到大, 姐姐舆我的關係很密切,無所不談,大家都很懂對方。  當時, 我完全接受不來 ,只是不斷告訴自己 「這不是真的」, 一定是有些地方搞錯了 !   姐姐的年紀不大,平日很注意健康飲食,為何這樣的事發生在她身上呢 !  

下一步 ,我該怎麼辦呢 ?

我立刻上航空公司的網頁, 查看訂機票的情況。 然而,我亦顧慮自己的健康 ,因身體近期 出現一些問題,醫院還需安排 一個重要的檢查 !   致電醫生後,他提議我先耐心做妥檢測,始考慮出行。

等待的時候,我又可以做甚麽呢 ?

我內心有很多疑問,想嘗試找出答案,畢竟事情發生真的太突然 !  我的情緒,亦曾經十分波動,但我知道自己必須平静下來禱告。因為來到天父面前,就是來到一個找著希望泉源的地方 ! 「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耶利米書29章12節)

我的情緒,上帝何嘗不知道呢 ?

有一天,我翻看聖經, 看到《馬太福音 》裏耶穌醫治癱子的故事耶穌對癱子說 :「 起來 !  收拾你的擔架回家去吧。」那人立刻站起來,回家去了。」(馬太福音9章6至7節)。 

其實,當時癱子有四位朋友, 因為人多,他們不能走到耶穌面前,可是他們沒有放棄或賭氣,他們 「合力」 抬著床走到屋頂上。 排除萬難,將房頂拆開,再把癱子連同床褥 帶到耶穌面前 。這四人沒有被環境和困難所難到, 因為他們的目光和希望「完全放在耶穌身上」 !

上帝如何帶領我的心思意念  ?

等待的時候,我不再被環境和困難所限制,反而看到不同的可能性 ! 首先,我開始積極向有類似病患的朋友,打聽一些可行的治療方法。此外, 我配合香港家人的需求,搜羅了 一些合適姐姐病情的餐單。最後,家人們齊心合力預備營養補充餐,幫助姐姐提升食慾和能量、改善患病後的肌肉流失。

我亦把握機會,聯絡患病的姐姐,聆聽她的需要,邀請她一起禱告。除此之外,亦邀請教會和朋友代禱,因來到天父面前的禱告,是沒有虚耗的! 「 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 ,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馬太福音18章19節)

我相信, 只要我們齊心合力, 姐姐必能更認識上帝,她必看見來自天父不一樣的希望和奇妙大能 !  

「如果」可以變成事實嗎 ?

現在我仍未有答案 ! 

然而, 上帝沒有讓相信祂的人 孤單難受, 祂藉著聖經的說話 ,提醒我的目光不應局限在環境和困難本身。反而,焦點應專注在上帝身上。因上帝必在逆境中,打開我的視野,看到更多 不可能中的可能,並願意不斷探索和跟從祂的帶領  !   

盼望姐姐在人生的低谷,亦能探索到上帝的慈爱和榮美。在遠方的我,仍可舆家人同心合力 、帶姐姐到主耶穌面前,使她得到合適的醫冶和平安 !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與上帝同行的旅程中,我學會了順服和等候

 

作者:聖夏

 

新來教會的弟兄問:“你是什麼時候信的主?”

我向他確認說:“你是問我受洗時間,還是我真正相信主的時間?”

旁邊的牧者補充道:“應該不是受洗時間,而是你真正願意讓耶穌基督成為你的主的時間。”

我思考了片刻,回答說:我受洗是在2018年聖誕節的時候,如果要說我真正信主的時間的話,我覺得應該是2020疫情那年。因為當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腦子就一直在回憶我信主的過程,從我開始接觸基督教,到我去教會,再到牧者栽培。然後記憶就在某一個片段停下,隨後這個片段就被不斷地放大,以至於變得清晰。

那是2020年的秋天,我剛返回學校不久。因為疫情我休學半年在家,就像當時的大多數人一樣,因著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迷茫,所以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滿擔憂和害怕。但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我開始學習和上帝同行,祂親自用話語來安慰我。每當我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時候,上帝也會借著我之前的靈修筆記告訴我祂與我同在。祂告訴我,祂揀選我,幫助我,到如今也不會拋棄我,丟下我。因祂說愛我就愛我到底。當我決定繼續完成我的學業,在高鐵站準備出發的時候,新聞報道我所要去的城市,新冠確診者每天都在不斷增長。我心裡又充滿了害怕和擔心。但是祂用話語告訴我:不要怕,只要信。“就這樣我踏上了與上帝同行的另一段旅程。

然而與上帝同行的旅程,其實是不斷被更新,改變的過程。在那段時間我感到自己被上帝完全地破碎,感覺自己受到了“束縛“。因為我覺得自己被要求,就是在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需要向上帝禱告,然後等待,需要用上帝的眼光判斷這樣做是不是正確、合適的。其實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常。因為我們需要通過禱告和上帝建立關係,和祂溝通;通過聖經來認識上帝,明白上帝的心意,順服祂,討上帝的喜悅。但是這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實在有些艱難。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我習慣先行動後思考結果,或者邊做事情邊想問題。所以我總是做事毛躁,有的時候因為太快去處理事情,也有很多傷害別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只是讓我什麼都先不做,先向上帝禱告,太難了。而且我從來沒有想過等待和忍耐這兩個詞有一天能和我自己聯繫起來,好像這個兩個詞天生和我不沾邊的。其次,用上帝的眼光去看待事情,我想這需要建立在我對上帝有很多認識和瞭解的基礎上,才能正確知道出上帝的心意如何。所以當我看到自己裡面的問題,以及自己和上帝的相處模式,我才知道上帝是要我學習順服祂,學習等待,學會慢下來。

但是這我來說絕對是一個挑戰,當然我有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這個挑戰。但是其實我面臨的是一個選擇,是要選擇放下自己的想法,去順服上帝的旨意;還是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基督徒,嘴上說信靠上帝,行事為人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說實話,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然而上帝並沒有放棄我,也沒有讓我馬上做決定。祂給了我時間,也幫助我看到自己不能順服的原因,是因為心裡的害怕。

其實在與弟兄姊妹的相處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矛盾,每當矛盾發生時,我總是想快快地解決問題,然後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事情。而不是在上帝的面前安靜自己的心,向祂禱告祈求,求上帝給我謙卑柔和的心,心平氣和地面對問題。然而當我看到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方式去處理矛盾時,反而讓誤會變得更多,事情也好像被我變得更加糟糕。後來在牧者的幫助下,我意識到問題所在。原來當我與他人發生矛盾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判斷這件事情是誰的過錯,因為我很擔心自己做錯事情,所以心裡充滿害怕。以至於我沒有辦法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也不能做到憑著愛心去理解對方。當我向上帝坦白我內心的擔心和害怕之後,祂用話語安慰我,祂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原文作“磨朋友的臉”),也是如此(箴言27章17節)。也不用害怕發生矛盾,沒有人會指責你們,“因為審判是屬乎我的”(申命記1章17節) 。“只要你們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4章2-3節)。我就與你們同在,你們就是合我心意的兒女了。”上帝幫助我,讓我因著祂的愛得赦免,讓我脫離自己對自己的判斷,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對方,幫助我更多可以聆聽對方,明白對方。通過這些事情上帝讓我知道在面對矛盾的時候,其實我的重點是要放在更多地瞭解對方的想法,而不是解決問題,更不是為了爭輸贏;而是為了更好的認識彼此,與弟兄姊妹有更好的關係,然後繼續同行,走上帝讓我們走的路程。

當我在上帝的面前坦白,被赦免之後,我也發現自己的心裡除了害怕之外,還有很多的驕傲。就是我認為我自己比上帝知道得多,自己比上帝更瞭解自己,事實上我的肺腑由祂所造我未出母腹祂就認識我,知道我。(詩篇139篇13節)甚至在內心深處我驕傲地認為,我自己能處理好這一切的事情。當我向上帝承認我裡面有驕傲的罪,有褻瀆上的罪,有悖逆的罪的時候,祂沒有責備我,而是讓我看到了順服的美好和果效。就是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之前,向上帝禱告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22章42節)。主耶穌基督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8節),然後藉著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主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上帝和好了(歌羅西書1章20節)。我的牧者當年在被呼召的時候,雖然對未來感到擔憂,但是憑著信心願意順服到如今。他也成為我的榜樣,教導我,帶領我認識上帝,得美好生命和祝福。

於是我知道,“順服”在歷代信徒的見證中,比比皆是,他們的順服因為主耶穌先順服了天父,因著主耶穌先愛了我們。就如聖經所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伯來書12章1節)。這些見證人都鼓勵我學習順服,學習等待忍耐,期待上帝的工作。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信主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小七

 

 

假期回家的時候,有一次我和朋友們在一起聚會,朋友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我知道你信了主,我想知道信主是一個什麼感受,你怎麼就相信了呢?”其實我知道她的疑惑,因為我倆一起長大,從幼兒園到高中都在一個學校,我們一直接受的是無神論教育,所以對於我信主她雖然表示尊重,但是存在很多疑惑和不理解。對於朋友問我的這個問題,我思考了片刻,並且自己小聲嘀咕了好幾次問題,我在心裡想,信主是一個是什麼感受,這要怎麼回答。對我的經歷來說,信主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中間交雜了喜怒哀樂,你問我什麼感受,我想說這個感受可不是只用一個詞就可以說得清楚的。

沉默許久之後,我回答到:“如果你現在問我感受的話,我能想到的一點是被接納,被完全地接納。就是當你信主之後,上帝會幫助你更加認識祂是怎麼樣的一位上帝,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當你更加看清自己裡面的一些真實想法的時候,你會認識到原來自己是如此糟糕的一個人。但是有一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祂愛你並且為拯救你選擇被釘十字架,你會覺得自己如此的不配,但是祂願意接納你。當你知道這個事實之後,你就會用接納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其他人,而不再用判斷的眼光去判斷人,也不會用比較的眼光去抬高自己,或者嫉妒其他人。你心裡會有平安,知道自己的價值是從上帝而來,不是在乎自己所擁有的。”

我說完,看向我的朋友,但是我不確定她有沒有聽懂我在說什麼。但是當我說完的時候,我心裡似乎在對我自己說,原來我心裡有這樣的感受啊!這幫助我重新整理了我對上帝的認識。

但是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卻逐漸走偏,把上帝對我的接納,最終理解成了我很好。我把眼光從上帝轉向了我自己,忘記自己是祂從灰塵裡抬舉的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的窮乏人(詩篇113章7節)。我變得“隨心所欲”,我想的是:我只要活出我自己的個性就好,我只要隨著自己的心情就好,只要我開心快樂就好。所以當我和人打交道的時候,我時常是按照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人,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對待人;當她們做得不合我意的時候,我首先反應的是因為他們是沒有禮貌的人;當她們對我有要求的時候,我也會覺得是她們在找我的麻煩。

我感到筋疲力盡,我覺得我自己的裡面在搖搖晃晃,被很多的聲音困擾,被很多的事情影響,一點都沒有平安。我心裡有一個感覺:感覺自己就是主說的那種人,根基沒有建立在磐石上,而是建立在了沙子上(路加福音6章49節)。於是我開始來到上帝的面前,向祂禱告說:主啊,我不是被禰接納了嘛,怎麼變成了現在這樣呢,究竟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事情怎麼就走到今天這一步了呢?當我讀聖經約翰福音十三章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內容的時候,上帝借著這段聖經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心,提醒我的所作所為:

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嗎?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得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這讓我看到主耶穌所作的是接納門徒,服事門徒,主耶穌為門徒作榜樣,是希望他們能夠彼此服事,是能夠服事其他的人,跟隨主的人照著祂所做的去做,才是合祂心意的人。當上帝幫助我看懂這段經文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的錯誤。

原來我只是接納了主對我的服事,並沒有把主對我的服事作在其他人的身上,我沒有學習主耶穌的樣式,像祂一樣愛人,我還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對待人。

我感謝主,幫助我看到我自己的問題,理解祂向我顯明的心意,讓我可以被潔淨,脫離卑賤的事。(提摩太后書2章21節),重新賜我平安。按照祂的教導去理解祂的話語,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給我指明祂要我走的路,就是學習祂的所作的,成為一個真正在跟隨祂的人。

或許當下次再和朋友見面的時候,如果朋友又問起關於信仰對我的意義,信主的感受,我可能會這樣回答:信主讓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從來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對待他人,而是從對方的角度為對方的好處去理解,明白Ta。而我向主認罪悔改,被主耶穌接納這很重要,但是這僅僅才是第一步。因為基督信仰不是只停留在被主耶穌接納這一階段,而是將主耶穌賜給自己的接納行出來,傳遞給其他人,實踐主耶穌給我們的愛。在這個過程中,你漸漸發現自己裡面原來根本沒有愛,甚至自己根本不具備愛人的能力。但是你知道“彼此相愛,愛人如己”是主耶穌的命令,然而當你願意這樣去遵行主的命令的時候,祂就會賜給你愛人的能力,與你同在,使你的人生因為有主而變得不一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說再見後,重新站起來

 

作者:Nico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最近剛看完《再見機器人》。電影全程沒有一句對白,可是卻讓觀眾深刻明白相識時的感動 ,等待重逢的煎熬,和離別後的放手。電影落幕後我沒有為主角流下一滴眼淚,而是想像著如何像劇裡的小狗和機器人在該道別的時候好好說再見。電影給我最大的反思是, 原來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能換回你想要的結果。生命裡總有許多無能為力的事。

上個月,身為老師的我幸運地享受了一個月的長假。我驅車前往許多不同的地方,享受豔陽山海和美食,並在社交媒體裡上載了我精彩的行程。看似生活多姿多彩的我,只有自己才懂那時候我的心如同死去。那一個月,是心碎的一個月。也不是那個時候發生什麼了嚴重的大事,而是每個小情緒的累積。最後,某一件小事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一個月,我經歷了一個“被拒絕”的傷痛。

我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努力地做好一個女兒,一個姐姐,一個屬靈的好友,一個教人向上的老師。因為長期工作不在家,所以假期回家我都會特別地為家人做點事,好讓他們知道我是愛著他們的。可也因為長期不在家,回家後的我才發現原來我愛他們的方式會變成他們的負擔。在一次誤會裡,我經歷了崩潰。我那時想,原來被自己所愛之人拒絕是那麼地痛。我一直覺得我在盡力做到最好,可是某些關係還是發生了裂痕。

沒多久,與我認識多年的閨蜜一聲不響地與我斷了聯繫。我抓破頭皮也想不透我們關係走向終點的原因。明明好幾個星期前,我們還約定好去完成一些我們計劃好的活動。我沒有想到,一段關係原來可以這樣毫無預兆地結束。

這一系列的變故竟勾起了我過往一直想要努力忘記的傷口。我想起我在年少時非常喜歡的一個男孩。我努力地去認識他,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別人。我難過地回想起,在感情中我也是一直被拒絕的那一個。我也想起了在一年前去世的伯伯,一個我非常愛的人。可是在他去世前,我一直撥不通他的電話,我也永遠不知道他最後一句想對我說的話。我記得那晚我坐在浴室大哭的時候,耳邊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你從來不是那個被期待生出來的孩子。你的到來是個意外。每個人都拒絕你。”

那一個月的假期,上帝讓我知道,原來我一直掩飾的傷口還沒被祂治癒——那個被拒絕的傷痛。然而上帝是活著的神。在每個看似四面受敵的狀況中,上帝都猶如旋風一樣,對人的心說話。祂對我說:“女兒,我明白你被拒絕的難過。想想耶穌被釘十字架前的經歷。”

聖經裡記載著在耶穌進耶路撒冷時,全城的人高聲歡迎耶穌的到來,可不久後耶穌也是被同一群的人送上十字架。祂被猶大出賣,被彼得當著眾人的面否認。祂所愛的門徒在祂被抓後,也從祂身邊四處逃亡。再看耶穌宣教的路途,祂同鄉的人不接受祂,並且祂的家人都以為祂是癲狂的。再細讀耶穌的經歷,也許祂比誰都更明白被拒絕的痛。

我也常思考耶穌當下的心情。祂非常清楚人心,可祂是否也會對人心失望,甚至被刺痛呢? 那祂是如何面對難過的心情的呢?也許耶穌自己也有祂的期待,可祂卻願意按著天父的旨意完成在地上的一切使命。

如果我的期待落空了,我還願意如耶穌一樣繼續相信並順服上帝嗎?我如何重新站起來,並丟掉過去的失敗和羞恥感再相信上帝一次?

後來,在某一天,上帝溫柔地對我說:“孩子,你要學會放手。”那時候的自己完全沒有預料到上帝會這樣地回答我。那我要學會放下什麼才能重新站起

來呢? 我看到自己過去有著許多的期待。我有著一套我自己的人生劇本。我總覺得這件事情在哪個時間點發生會是最好的。於是,我用力規劃我的人生和與別人之間的關係。在禱告裡,我也常把自己的計劃說給上帝聽。可當上帝叫我放下的時候,我才知道,我需要放下的是自己的努力。

當一次次的期待落空後,我發現原來很多事情,你就算再努力也沒有用。我努力經營關係,可也是這些關係帶給了我很多的失落與眼淚。但如果你叫一個已經習慣努力的人突然放下,不要再為這件事努力了,安靜坐好,那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度的挑戰。因為安靜比努力需要更多的力量。

那陣子上帝一直不厭煩地提醒我,要我把在乎的東西放下,交給祂,因為唯有祂才能做成萬事。放下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這件事情的主權已經不是在我的手裡了,這件事情的發展可能會是在我的預料之外的。劇本已經不會再照著我的方式走了。想到這裡,我就非常掙扎,也常逃離上帝,並不想再和祂多說什麼。

那當⼀個個的期待落空,你還願意相信你的導演和編劇,好好繼續你的人生嗎?

電影《再見機器⼈》裡面的機器⼈⼀直等待著它的主⼈回來尋找它。在無情的現實面前,它做了⼀個個有關它和它主⼈重逢的夢。可夢醒後,陪伴它的只有那空無一人的海灘。在屏幕前的我也隨著它在虛與實之間掙扎。我回想過去的自己對生活抱著許許多多的期待,可那些期待就如幻夢,被現實的巨手刺破。當⼈對未來沒有期待和盼望,他就再也找不回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生命中有許多的傷痛,有些傷痛可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些則是別人導致的。可這些傷痛不能成為你一直癱倒在地的理由。當你勇敢地和過去的人和事好好說再見,你才能再次站起來。過去的兩個星期,因為在人際關係上的破裂,我一直無能為力地繼續前進。我覺得我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的。有些東西我越緊緊抓住,就越會失去它。

在復活節的前一天,我終於來到上帝的面前,脫去自己偽裝很好的盔甲,把一切的委屈、憤怒和傷害向祂傾倒。在安靜的時候,我在心裡列出我想要與之道別的清單:一段不值得的關係;心裡的自卑和驕傲;甚至裡面對自己的控訴。我想像著在幾千年前的受難日,耶穌同樣地背起這些壓制著我的重擔,上了十字架。這些羞辱已經隨著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了。於是現在的我可以自由。

在耶穌上十字架的那一刻,祂需要和祂愛的門徒和母親說再見,並且祂需要承受天父轉臉不看祂。一路走來,耶穌把祂自己的一切都交了出去,最後換來一個復活的生命,也因此才有了後來被赦免的我們。在禱告裡面,我也試著一併把我自己的期待,在乎的人與事都放手交給祂。

雖然我按著天父的旨意放手交給祂,可直到現在我的心還是會難過,偶爾還是會消沉,也可能需要花一段時間,心裡的傷口才會慢慢癒合。可是我也知道,我是上帝的女兒。看似在原地打轉,可天父會讓我繼續好好成長,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天用心生活。

電影《再見機器人》的編劇沒有按照觀眾和主角們的想法,讓小狗和機器人重逢,可卻預備了彩蛋,讓他們各自擁有了一個最美麗的結局。親愛的,也許你還沉浸在一段遺憾的失去中,無法走出來。在重新站起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次次地面對上帝,放手把我們自己設計的劇本交還給上帝。

上帝並沒有把我失去的朋友帶回來給我,如今我們已經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上帝也沒有把那個我喜歡很久的男孩帶到我的身邊,他就只是我生命的過客。我仍然還在慢慢修復和家人的關係,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接受救恩。我也永遠不知道已經去世的伯伯最後一句想要對我說的話。所有的失去我都沒有答案。也許上帝會在未來用更好的補償給我,可現在的我確實什麼都不知道。

但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所有的期待都交給上帝。放手不是放棄,而是我知道祂會替我保守,相信祂在掌管並且已經開始動工。因此,我能好好活著,好好做每件我喜歡做的事情,享受每一個祂給我的日子,活在當下。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心意。當我們好好做上帝放在我們手裡的事,不管最後我們是否會得到答案,我們都仍然有盼望。

兩千年前看似在十字架上死透的耶穌在三天后復活。電影《再見機器人》看似將會有個悲催的結局,可編劇卻在預料之外,為兩位主角預備了驚喜。只要電影還沒演到最後一分鐘,彩蛋就有機會出現。況且,我們的上帝是最有創意的編劇。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祂會為你預備,而你此刻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

好好對過去的遺憾說再見,好好對已經回不來的人說再見。學習接受不得已的失去,重新找回愛與被愛的能力。也許不容易,可上帝會在過程中保守我們的心。

“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 47節)

如果我們要得到那個超過人所能理解的平安,就必須放下想要知道每件事

情背後的答案的想法。不是每個為什麼都有一個解答,可上帝應許我們在問題裡面,祂會賜平安給我們,好讓我們可以堅持走下去。有一天我們將會發現那些錯過和失去會成為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新養分。

耶穌明白失去的痛,可不要忘記了,祂已經復活了。靠著祂,我們那顆因為失去而死了的心也可以再度活過來,我們可以重新站起來,奔跑不放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