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信中經歷主的大愛(有聲中文)

作者:Xining Wang,愛爾蘭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從「蜜月」到失落

2017年底,我正式接受主耶穌為我生命的救主。之後的一年,我度過了與上帝的「蜜月期」, 不僅感覺整個生命得到徹底的改變,還得到了非常多來自上帝的恩典與祝福。

然而就大部分基督徒來說,靈命的成長絕不是一帆風順的,我也不例外。在我經歷了蜜月期之後,2019年新年伊始,我從國內回到異國他鄉入夢的第一個晚上,我的汽車就在自家院子里被偷走了。就在當時我沒有太過擔憂,安慰自己還有保險可以報的時候,車又被警察找到,且被告知被小偷損壞不少,而且這樣一來,保險似乎也不會賠償我了。

從那天開始,所有的事情彷彿都開始變得不順利起來。首先是車的配件無法找到,導致無法維修;其次是我同時做著的兩份工作都不順利;再有就是我在申請的PhD職位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

我的工作,生活,學習被一一打擊,信心不斷被磨損。我每天都在跟上帝禱告請求祂向我顯明祂的旨意,或者告訴我在這樣的逆境中,祂有什麼功課給我學習,可是我的禱告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後來,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我工作上新來的主管讓我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在經歷了長期工作和生活的雙重打擊後,我發現自己陷入了抑鬱。加上禱告和內心的呼求得不到回應,我無比痛苦,根本不知道未來該如何走下去。

 

我該何去何從?

漸漸地,我失去了喜樂,對身邊的人和事也都失去了興趣。在教會裡,別的弟兄姐妹看似都很開心忙碌,自己卻無法與他們交談。身處異國他鄉的孤單與無助讓我無比心灰意冷,於是我在工作簽證到期之前的半年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隨時回國不再回來。雖然回去後我也不知道能做什麼,但當時我每天都覺得活著沒有任何意義,害怕跟人交談,而且什麼也不想做。我迫使自己積極地看聖經,禱告,哭著感謝上帝,但同時卻又質疑自己的信仰。雖然上帝總是透過聖經的話語來鼓勵和提醒我,可我的內心依然煎熬。

轉機出現在6月的青年退修會。本來我決定不去,因為退修會的出發時間和我上班的時間衝突,若自己一個人跑去鄉下參加退修會路途又太遠。可當我告訴組長我不去時,他很嚴肅地告訴我名字報上去了不可更改。於是第二天,我只好硬著頭皮開著那輛修不好的車去了。退修會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天半,但沒想到內容超棒,肢體之間也有很多交流。只是我那時依然像一個倔強的孩子一樣,任傳道在上面講什麼都在心裡駁斥他。甚至當他叫我們拿出一張紙寫下自己的罪以及向上帝的懺悔,並要在聖誕節寄給自己時,我也完全沒有動筆,因為我無法得知自己到聖誕節時將何去何從。可是誰也沒想到的是上帝奇妙的安慰恰好出現在退修會最後一天。當時有一位一直不回我郵件的PhD教授竟與我聯繫!並且在回程的路上有兩位姐妹一直陪伴我,與我交談。我封閉的內心漸漸被打開,開始感到喜樂且懷有盼望。

 

意外的安慰

之後的日子我順利與教授見面並且開始準備PhD的申請。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我是在申請截止的前三天才將材料提交完畢的,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我不住地向上帝禱告,請求祂的恩典。還記得當我心情平復後打開Youtube聽到第一個講道告訴我「不要怕,只要信」(馬可福音5章36節)時,我震驚了。因為知道上帝不僅應許了我,還安慰了我;且不僅安慰了我,還因為我的心聾目盲又給了我一個印證。

回頭看來我完全承認自己是一個小信的人,我遇到試煉心裡就發怨言,還時不時質疑上帝的旨意。可是祂並沒有向我發怒,而是在那裡安靜地等待我,引導我,從來不曾放棄我。我也才明白讓我經歷苦痛是讓我能品嘗祂的恩典,祂讓我經歷試煉以至於我可以更信靠祂。接下來的日子我的生活也並非一帆風順,我依然要面對漫長的等待錄取的過程,依然要繼續工作,承受著同樣的環境和壓力,依然打包著我的行李,看機票,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可是在這段時間裡,我沒有了之前的焦慮與惶恐,而是花更多的時間去親近上帝,回歸教會,與朋友交流。在經歷了小信和軟弱之後,我又回到了上帝的懷抱,接受靈命又一次的洗禮與成長。

得到了答案

最終,我在臨近開學的時候等到了錄取通知。9個月的壓抑與煎熬在這一刻都得到了釋放。我無比感恩,上帝不止在我難過的時候陪伴著我,還應允了我的禱告,給了我希望和祈求的結果。最終,祂也把答案告訴了我。當我不知道上帝是否帶領我走學術研究這條路時,曾跟祂求了兩個印證:1:申請到名校;2:導師為男性。結果一一都實現了。此刻,我將安心地重新回到校園,開啟一段新的征程。
當然,直到現在我也不能確定,我是否能完全堅定信心,毫無畏懼地走下去,因為即使在這9個月漫長的煎熬結束後,我仍然懼怕與人交流,仍然會擔憂下一步該怎麼做。但在經歷了上帝的大愛之後,我知道了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祂也應許我祂永遠都不離開我。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以賽亞書 54章10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對於敬拜,我的3個誤解

作者:Daniel Hamlin,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我環顧四周,看到媽媽努力控制不讓自己笑出聲來。我敢肯定,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實在是太想笑卻要努力控制自己不能笑出來。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最不合適的時間和場合。我媽媽那天就是這種情況。我們在教會裡,敬拜樂隊在舞台上帶領會眾唱歌。媽媽就站在我旁邊,努力控制不讓自己笑出聲。我看著她,想弄明白什麼事情那麼好笑。她最終控制住了自己,我們繼續唱歌。聚會結束後,我問媽媽,是什麼讓她在敬拜中大笑。

她說:「你。」

我驚訝地回答:「我?我做了什麼?」

「Daniel,」她說,又開始大笑,「我不知道我是否見過像你這樣能夠唱錯一首歌中每一個音的人。」

我缺乏音樂天賦的事實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因此我們又為此笑了一番。(我應該提一下,我和媽媽的關係很好,我們之間只有對對方的愛和支持,我們可以互相取笑,而不會因此感到被冒犯。)

值得慶幸的是(至少對我而言),上帝不是按照我們的歌唱水平來接納我們的敬拜。因為敬拜絕不僅僅是唱歌。

耶穌說:「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翰福音4章24節)。多年來,我發現為了使我能夠用誠實來敬拜祂,主不得不除去我對敬拜的一些嚴重誤解。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經過很多的禱告和讀經。我並不是在說自己是敬拜領域的專家,但如果你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我希望我分享的經歷能夠對你有幫助。

 

誤解一:只有宗教人士才會敬拜

我曾經以為只有宗教人士或有信仰的人才會參與敬拜。我將敬拜視為純粹的宗教或屬靈行為。但是我現在相信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其實每個人都會敬拜。我們都在敬拜某物或某人;因為我們被造就是如此(詩篇86篇9-10節)。

我們會敬拜生命中最珍視的東西。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工作,愛人,某件物品或是自己。敬拜這些事物可能與宗教或信仰毫無關係,但這仍然是敬拜。當我們放在這些事物上的精力超過上帝時,我們就是在敬拜它們。

可悲的是,我一生中敬拜過很多事物。我敬拜自己,敬拜我的夢想,敬拜我的時間,敬拜我的人際關係——這些事物本身並不壞,只是當我們給了它們高於對上帝的關注時,它們就變成了偶像。我應該敬拜的是賜給我祝福的上帝,而不是那些祝福。

當我發現自己把生命中本應屬於基督的位置讓給了其他人事物時,我以謙卑悔改的心來到祂面前懇求祂奪回我心中的寶座。祂寬容地接受了我的悔改,並邀請我與祂建立更深的關係。

誤解二:只有宗教活動才是敬拜

敬拜並不僅僅是在教會裡唱歌,禱告或獻上感恩。這些確實都是敬拜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我對敬拜的一個最大誤解就是,以為我只有在參加某些宗教活動時才是在敬拜。

然而事實是,我們的一生都是在敬拜(羅馬書12章1節,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在舊約中,掃羅王就因認為宗教活動才是敬拜而犯了錯。然而上帝回應說,宗教活動並不能用來衡量一個人的敬拜,因為真正的敬拜是發自內心並彰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記上15章22節)。

這使我更加認識到與基督相交的重要性。我明白了真正的敬拜是與上帝建立關係,而不是假裝服從一套規則。

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我們在吃飯、工作、學習、度假、洗衣服時,都是在敬拜。我們要麼讓耶穌在我們心中做王掌權,要麼把王位讓給其他人或事物。我正在學習問自己:我有在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愛上帝嗎?

誤解三:敬拜是為了上帝的益處

可能我對敬拜的最大誤解是認為敬拜是為了讓上帝得益處,好像祂在某種程度上需要我們敬拜一樣。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敬拜的受益人是我們,而非上帝。

大衛宣告說:「敬畏禰、投靠禰的人,禰為他們所積存的,在世人面前所施行的恩惠是何等大呢!」(詩篇31篇19節)。上帝喜悅我們敬拜祂,但祂並不需要我們這樣做。祂是全豐全足、永恆存在、自有永有的。祂不需要任何什麼,祂自己就是一切生命和歡樂的源泉(詩篇16篇11節)。

上帝創造我們是為了讓我們認識祂並經歷祂賜給我們的生命和喜樂,而敬拜是進入這生命和喜樂的門。

詩人說:「在禰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因為耶和華-上帝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篇84篇10-11節)。上帝渴望祝福我們並給我們平安。當我們敬拜時,我們就是在打開祂平安與祝福的大門。這並不是說因為我們敬拜上帝就一生都不會遇到困難,但祂確實向那些信靠祂的人保證,祂在患難之日必成為他們的保障(那鴻書1章7節)。

上帝珍視我們的敬拜。祂知道人類很難敬拜自己看不到的東西,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敬拜能夠如此觸動祂的原因。我知道在敬拜方面我仍然有很多需要學習的,但是我很感恩主糾正了我曾經對敬拜的這些誤解。現在,我比以往都更加認識主並與祂有了更深厚的關係。也許未來有一天,或許是當我在天堂時,我可能會在從心而發地唱敬拜歌曲時唱對曲調。在那之前,我很高興自己可以通過每一個行動來敬拜上帝,並且無論我的歌唱水平如何,上帝都喜愛我的敬拜。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5種方法幫你更好地敬拜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Xining Wang ,愛爾蘭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最近,我以最喜歡的方式之一——約會——度過了一晚。我並不想過於煽情,但我不得不說,能與自己最好的朋友結婚我很感恩。我喜歡看電影的時候依偎在他的懷抱里;和他在書店裡漫步,一起笑著那些稀奇古怪的書名;在吃我們最喜歡的沙拉時進行一場改變彼此的真摯談話。大多時間裡,我們只想享受這樣的感覺,沉醉在屬於「我們」的氣氛之中。這就是約會之夜的美麗所在——有一種奢侈叫只是跟我們所愛的人在一起。

與在約會之夜滋生的親密關係類似,我們和上帝的親密相處也是這樣。我們應該拋開一切忙亂和所謂的效率,單單享受與祂同在。用我們的所有來愛祂,應該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不是嗎?

但是經常性地,作為一個進取的人(更不用說還是個「屬靈博主」),我往往希望即使在與上帝相處的時候也能夠高效——我將它視為了另一件待辦事項,而不像是享受與我所愛之人的甜蜜時光。還記得那些古老的教理問答書中所講的我們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嗎?也就是那所謂的核心問題。他們說我們的存在是為了要榮耀上帝並永遠享受祂的同在。

我必須承認,這個「享受」需要我刻意去體會,尤其是當我需要打包午餐,又頂著工作截止日的時候還聽到孩子喊「媽媽,你看到我的記號筆了嗎?」。在生活的這些混亂之中,我需要找到一種能夠體會上帝同在的方法——令與祂在一起成為我期待、令我無比喜悅、又能重新得力的時刻。

讓我能夠說出:「就讓我和上帝在一起並因此喜樂。讓我看見和經歷上帝的同在並陶醉在其中吧。」

對我而言,這意味著在我忙碌的生活中,每天都要有意識地仰望和敬拜上帝。 我希望這五個要求不高的小技巧可以幫助你做同樣的事情。

1.讚美上帝創造了我們

以弗所書2章10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工。 當我們花時間在一起,我們就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上帝的品格:瞧你! 即使在極深的罪和破碎中,那上帝的形象仍然存在,讓我們去探究和體會。 例如,作為一個妻子,我看到了丈夫對我的支持;他對真理的熱情和他的溫柔。 在我兒子對大自然的熱愛中,我看到了上帝在大自然中的設計之美。 在我女兒對舞蹈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喜樂中,我看到了上帝的愛融入於各種藝術形式之中,以及祂對所造之物(人類)無盡的愛。

 

2.陶醉在上帝的表達方式——大自然中

最近在一個難得的休息日,我做了很久以前就應該做的事情:去國家森林公園徒步。那天有一些橫向突出的,又帶階梯狀的樹根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我研究這些樹根時,我非常興奮,因為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所有的這些自然景觀都像是我們的創造者上帝在帶我參觀祂自己的藝術長廊,都是用祂精緻又慷慨的手筆創造的。羅馬書也提醒我,上帝在自然界中展示了祂永恆的能力和神性(羅馬書1章20節)。

那天,我非常震驚。因為從那開始,我發現自己會因為祂創造的純粹的美和對世界的關愛而感動地流淚。

如果你走進大自然,你就可以看到祂在大自然中彰顯祂的美,並以此讓你去敬拜祂。

3.用音樂來表達靈魂

音樂於人來說是非常獨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高級藝術形式。當我們想要深刻地表達某種情緒或者述說什麼時,我們經常會用藝術——特別是歌曲。無論是在iTunes上聽歌,在洗澡時清唱,還是演奏某樣樂器——請試著將自己沉浸在音樂中。

在我與上帝獨處的時間裡,我常常會邊彈鋼琴邊唱歌。有時,我會用音樂為朋友祈禱以及表達我自己無法用語言述說的內容與情緒。比我的音樂是否好聽更重要的是我從心而發的讚美之音如何(參見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創作和享受音樂。或許你喜歡一個人聽歌或跟著唱,又或者你喜歡自己填詞。讓我們思考,音樂可以如何為我們個人的敬拜帶來不同以往的新方式?

4.把眼目放在主身上

我們很容易盯著生活中的不如意看。如何在痛苦中依然保持感恩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感恩是可以讓我們保持向上看的最持久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幫助我們在爭戰中看到上帝的美意。

就個人而言,感恩能讓我看到上帝在我身邊放置的各樣恩典,而不是盯著那些未能順應我心意的事情。感恩讓我不再陷入沮喪中,而是向上看,看到大能而無限的上帝測不透的旨意。

它也提醒了我過去上帝是如何信實地恩待我的。感恩讓我想要敬拜祂。我可以不再把自己和自己慾望視為宇宙的中心。感恩將我指向那個更偉大的創造者,這直接促使我去敬拜祂。

5.了解你最好的敬拜方式是什麼

想一想你個人最喜歡敬拜上帝的方式。像Gary Thomas這樣的作家探索了我們的「神聖之路」:我們的心與上帝有著特別的聯繫方式。也許是通過大自然、某些運動、某些感官,也許是通過某種傳統或者克服己心,也許是通過服侍,默想或者學習真理知識。但是除了這些類別之外,我還喜歡更具體和滿有創造性地思考什麼能讓我的信仰真的活起來。我能做哪些事情讓自己感受到與上帝相連?

對我來說,服侍窮人、寫作、與他人真誠的溝通、園藝、創造性活動,跨文化交流……還有一系列其他事情都使我感受到上帝的同在,並讓我找到祂創造我的價值所在。

我發現自己並不能總是自然而然地去敬拜,所以我需要刻意地訓練自己去敬拜祂,把自己緊緊地和上帝系在一起就像藤蔓纏繞在木架上那樣,這樣我的靈命才可以不斷地向上成長。

但敬拜並不單單是種刻苦己心的訓練,在訓練自己敬拜的過程中我也更加喜樂了。最終,我可以照著祂創造我的本意去敬拜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被生活打敗的無奈感曾讓我對信仰動搖(有聲中文)

作者:Rachel,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一段感情的結束,友誼的破裂和學業上的壓力讓我感覺自己被世界打敗了。當我的生命中不斷出現各種問題和壓力時,我會感到非常無奈。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真的由不得我做主,也不在我的掌控中。禱告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或回應,也讓我漸漸不想禱告,認為我只能屈服於這些問題,只能「認命」。

這樣的想法讓我在生活中漸漸失去了盼望和喜樂。一旦我受到了傷害,不論是在感情上受傷還是身體有什麼病痛,我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時,便會感到失望。似乎受傷後我只能望著疤痕,愛莫能助。我改變不了什麼,上帝似乎也轉臉不看我的無助。因此,我憂鬱了。

這樣的情緒甚至動搖了我的信仰。而我只能與妹妹以及一位主內的姐姐分享,來尋求答案。在與她們的聊天過程中,我逐漸反省到我的問題所在。

 

1.我信仰的根基轉變了

我從小成長在基督教背景家庭,從接受耶穌基督是我救主的那刻開始,我的根基是基督。我知道我是罪人,而罪的工價是死,但耶穌基督卻釘在十字架上讓我因著祂受的刑法得平安,因祂的寶血得醫治(以賽亞書53章5節),我唯有倚靠祂才能得拯救。但是在生命旅程中,自私的我漸漸在自己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轉變了信仰的根基,我慢慢地把上帝視為 「幫我達成願望的神」。因此在禱告沒得到答案時我就失望,感情結束後沒得到回應就開始懷疑。這樣的我實際上已經把基督變成了自己的「願望盒」,把自己擺在了上帝的位置,忘記了基督才是我生命的主宰。也忘記了耶穌基督在我不配得時為我釘在十字架上,讓我出死入生。甚至不記得我作為一個已經在罪中死了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也沒有能力拯救自己。羅馬書8章28節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當我把自己擺在中心位置上時,我根本就看不到祂的愛和美好的旨意。祂是我軟弱中的幫助,祂的旨意大過我的旨意。我應該順服禱告後的答案和回應,因為知道祂掌權,知道祂的旨意是叫我得益處。

 

2.在疤痕中看不到恩典

 

我發現自己被傷害後留下的疤痕一直不能痊癒,這是因為我只專註在傷害上而看不見祂的恩典。「為什麼我需要經歷這些?」 是我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時常常會問的問題。直到我的朋友提醒了我,「那些傷害留給你的疤痕一定有祂的恩典。問題是你專註於疤痕還是恩典呢?」 的確,因著疤痕很痛又很醜,所以我總盯著它看。而忘了在這些幽谷時,上帝如何帶領我,讓我成長。哥林多後書12章9節記載,「祂對我說:『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我應該定睛在基督身上,不讓經歷的傷害模糊了我的焦點,乃要心系祂的恩典。

 

3.認為祂不愛我了

當我經歷了被傷害卻沒有看到上帝的保護時,我理所當然地以為祂不愛我了。然而其實這些失敗的經歷能讓我生命得以成長,並讓我更加信靠祂。有些經歷是主給我們的管教。我們總要經歷一些管教,才能夠健康地成長。希伯來書12章5-6節寫道,「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祂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祂在管教我們時就不愛我們了嗎?萬萬不是,正是因著祂愛我們,才管教我們,要我們結出聖靈的果子。另外,有些經歷是種試煉。雅各書1章2-3節也這麼說到,:」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在試煉中我們才能成長,才能變得更有基督的樣式。

我知道自己之所以會對生命沒有盼望,認為自己被生活打敗是因為我把自己當成了生命的主宰,而我真的是無能為力。我生活中的大大小小都應由上帝來掌權。我要學習順服,學習在疤痕中看見祂給我的恩典,也在信仰中堅定不移。如同希伯來書12章1-2節所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 雖然生命中依然有許多我不能改變的事,但是當我認定上帝是我生命的主宰時我就可以交託和順服並不再背負痛苦。

 

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