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堅持不懈
讀經:
羅斯頓的女兒涵娜因腦出血而昏迷不醒,他們全家人不斷向上帝禱告。在長達幾個月的等待中,他們彼此緊緊相依,也緊緊倚靠上帝。在這場磨難中,他們的信心猶如從沉睡中甦醒一般,正如羅斯頓回憶說:「我從未感覺與上帝如此親近,我們在禱告中,心靈甦醒,信心被更新。我們堅持不懈地禱告,就像路加福音18章耶穌在比喻中所說的那位寡婦一樣。」
這個比喻是描述一位寡婦不斷哀求城裡的法官為她申冤,耶穌藉此教導門徒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1節)。那位寡婦一再向法官申訴,最終法官因不堪其擾而為她申冤。耶穌將這位冷漠的法官與上帝作對比,說:「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豈不終久給他們申冤嗎?」(7節)
在比喻中,那位不公義的法官最終為寡婦申冤,這激勵羅斯頓全家人為涵娜禱告,向真正公義且慈愛的上帝 [....]
靈命日糧 : 避風所
讀經:
有一次我們全家開車去旅行,我花好幾個小時駕車穿過人煙稀少的蒙大拿州和南達科他州。我在行駛途中,留意到一個重複出現的景象:廣闊的農田上點綴着一片片樹叢,而一棟房子被樹木圍繞,坐落在樹叢中間。當我開着車、頂着強風,緊抓着方向盤不讓車子偏離車道時,我突然意識到,那些屋主種植樹木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精心栽培一片防風林,為要保護房屋和居住者免受強風的侵襲。
先知以賽亞曾將有上帝眷顧的未來,描述為躲避風暴的避難所。以賽亞呼籲上帝的子民悔改之後(以賽亞書31章6-7節),寫道將來「必有一王憑公義行政」(32章1節),所有與祂一同掌權的人都將成為「躲避狂風暴雨的庇護所」(2節,當代譯本修訂版)。如此一來,人們就能在安全有保障的情況下,看到、聽到、明白並述說真理(3-4節)。
縱 [....]
靈命日糧 : 歌頌讚美祂
讀經:
雅娜的視力開始衰退時,她非常憂慮,而且她也有思緒混亂的問題,經常重複說同樣的話。醫生根據這些症狀,判斷問題不是在於她的眼睛,而是她的大腦。經過進一步檢查,醫生發現她腦中有一顆巨大的腫瘤,必須動手術切除。雅娜擔心手術會影響她的歌聲,因她熱愛唱歌,也是她與家人共同的樂趣。於是,她的外科醫生做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也就是讓雅娜在無痛的手術中保持清醒,持續唱歌,以確保沒有損傷發聲的神經系統。雅娜與外科醫生甚至在手術期間錄製了一段二重唱。
雅娜熱衷唱歌,大衛王也是如此。他寫下多首詩篇,常在悲傷和喜樂中歌頌上帝。當他蒙拯救、勝過強敵的時候,他明白是上帝讓他「脫離仇敵」(撒母耳記下22章49節)。因上帝美善的作為,大衛宣告說:「耶和華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祢,歌頌祢的名。」(50節) [....]
靈命日糧 : 按真理而行
讀經:
美國權威字典《韋伯字典》2023年所選出的年度單字,翻譯為中文就是真實的(authentic),意即「不造假、冒充或仿造」、「忠於自己的個性、理念或性格」。人們尋求真理和真相,尋找真實可靠的事物,但要分辨真假、虛實卻不容易。特約編輯彼得.索科羅斯基(Peter Sokolowski)說:「我們能相信這篇論文真的是學生自己寫的嗎?⋯⋯政客是否真的發表過這樣的言論?我們不再總是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有時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耳朵。現在我們已經察覺所謂的『真實』本身只是一個假象。」
隨着真假越來越難以分辨,許多人都渴望能尋得真理,找到真實無偽的事物。但只要我們領受並實踐聖經的智慧,便可以避免陷入這種無法分辨真理或事實的危機。約翰福音13-17章記載,耶穌在自己即將被捕、受審並且受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