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平凡人

讀經:士師記6章11-16節 

基甸原本是個平凡無奇的人,他的事蹟記載在聖經士師記6章,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他原是個農夫,而且還是個膽怯的農夫。當上帝要差遣他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對上帝說:「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士師記6章15節) 。但耶和華應許會與他同在,而他必能完成任務(16節)。基甸的順從為以色列帶來勝利,且被列為信心偉人之一(希伯來書11章32節)。

在上帝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強敵的計畫裡,除了基甸以外,還有許多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上帝供應基甸三百名英勇的士兵,助他取得勝利。雖然篇章中未逐一列名,但他們勇敢和順從的表現都記錄在聖經中(士師記7章5-23節) 。

今天,上帝依然呼召平凡的人來為祂工作,並應許祂會在 [....]

靈命日糧:耐心陪伴

讀經:約伯記16章1-5節 

五歲的家樂患上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造成暫時性的癱瘓,他焦急的雙親將此事禱告交託。過了一段時間,家樂的病情逐漸好轉,幾個月後,醫生終於確認他可以回學校上課,但這場病導致他動作緩慢、行走困難。

有一天,父親到學校去探視家樂,看到他蹣跚地下樓,費力地走到遊樂場,在他身旁的是他的同學泰勒。整個休息時間,別的孩子盡興喧鬧玩耍,泰勒卻陪著這位虛弱的朋友在遊樂場緩慢地散步。

約伯一定極其渴望能有一位像泰勒這樣的朋友,但他有的卻是三位將他定罪的朋友,以利法問道:「無辜的人有誰滅亡?」(約伯記4章7節) 面對這樣的控訴,約伯悲痛地回駁:「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16章2節)

耶穌對朋友並不是這樣。在被釘十架的前夕,祂特地安慰門徒,應許聖靈永遠與他們同在(約翰福音1 [....]

靈命日糧:黑暗與光

讀經:詩篇91篇1-8節 

在少年時期,我有一份送報的工作,每天我都得將報紙派發給140多戶人家。這些住家分佈在兩條街,中間隔著一個墳場。我送的是早報,因此在凌晨三點就需要出門。在逐家派報時,我需要步行穿越那一片漆黑的墳場。陰森可怕的墳場總是讓我毛骨悚然,有時候我還會因為極度恐懼而拔腿狂奔,直跑到另一條街的路燈下,那時,心中對黑暗的恐懼才被亮光驅散。

詩篇的作者明白恐懼與黑暗之間的關係,也知道上帝勝過一切恐懼,所以詩人寫道:「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詩篇91篇5-6節) 。不論是黑夜的恐懼或陰暗的邪惡勢力,都不足以令我們驚慌畏懼,我們有上帝差派祂的獨生子,成為世界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

在上帝的慈愛、恩典與真理,如光照耀之下,我們便能得著勇氣、支援與 [....]

靈命日糧:到我這裡來

讀經:約翰福音6章30-40節 

耶穌在世上時邀請人到祂那裡,今天祂仍如此行(約翰福音6章35節) 。我們能從耶穌和祂的天父那裡得到什麼呢?

得拯救。耶穌是使我們罪得赦免進入天堂應許的唯一途徑。耶穌「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

得目標。我們必須全心、全意、全性、全力來跟隨耶穌。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福音8章34節)

得安慰。在試煉或哀傷中,「賜各樣安慰的上帝⋯⋯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哥林多後書1章3-4節)。

得智慧。我們需要超越自己聰明的智慧來做決定。「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1章5節)。

得力量。當我們疲憊時,「耶和華必賜力量給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