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固的保護—詩篇91篇

作者:Nike, 印尼
lock-170872_640

我要論到耶和華說:「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詩篇91篇2節

一位傳教士的家遭非法侵入與盜竊。不止手提電腦和平板電腦被偷,連在保險箱裡準備用在聖工上的錢也被拿光了。我們都清楚,保險箱被視為堅固的保障,可以保護貴重物品不被火燒,不遭盜竊。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

感謝主,我們的上帝和保險箱不一樣。詩人清楚知道上帝是可以依靠的避風港,是逃避壞人或仇敵,躲避疾病或災害的避難所。祂吩咐了祂的天使照顧我們,使我們在世上有平安,得著救恩進入永生。哇,我們的上帝真不可思議!試問有哪個保險公司能給這樣的保障呢?哪一位保安人員能保護得如此周全呢?沒有。即便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也無法給予如此確定的應許。

但可惜的是,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接受。許多人把希望寄託於錢財、權力和世界所應許的事物。不少人把生命獻給世上暫時性的事物,為了那虛構的安全感,不惜付出各樣代價。那麼,你呢?你投靠誰,向誰尋求保護呢?

將心交托給上帝,祂的保護必環繞。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

靈命日糧:分享漢堡

讀經:雅各書2章14-17節 

國際希望會的主任蓋斯別克說過一件事。一位女士到外國去探訪她所資助的孩子,見面之後,她決定帶這個住在赤貧地區的孩子去餐廳。

男孩點了一份漢堡,而那位女贊助人則點了一份沙拉。當食物送來時,這個從來沒有嚐過這種餐點的男孩,看到自己那份巨大的漢堡,又看看他的贊助者的小份沙拉。接著,他拿起餐刀,將漢堡切了一半分給對方,揉揉自己的肚子,問她說:「餓嗎?」

一個生來幾乎一無所有的孩子,竟然願意將他一半的食物,分給他覺得更需要的人。下次當我們遇到在身體、情感或是靈命上有需要的人,這個孩子將成為我們很好的提醒。身為耶穌的門徒,我們對祂的信心,應該在我們的行為上反映出來 (雅各書2章17節)。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有需要的人。有的在世界的另一端,有的就在我們身邊。他們有些人 [....]

並非自然景觀

作者:陳明惠, 新加坡
It's-not-a-freak-of-nature
今年三月中旬的日食的確是令人驚歎的奇觀。全球數百萬觀賞者見證了這一奇觀,而其中一小部分在北歐法羅群島及冷岸群島的人們還有幸觀賞到了日全食—月亮將太陽完全遮擋起來。

由於我與那些可以看到日食的地方相隔十萬八千里,我就只好通過網路影片和圖片來瞭解整個過程啦。看著看著,我驚呆了 !當月球一點點越過太陽,將其遮擋起來時,萬道耀眼的光芒穿透天空。緊接著,就在上午9點14分的時候,早上明亮的天空突然變暗,彷彿黃昏來臨,黑夜將至。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不真實。我心裡想:「多麼『奇怪』的自然景觀!」我實在是無法搞懂裡邊的科學定律。

這次日食讓我想起,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後,也有類似的黑暗佈滿天空。馬太福音27章45節是這樣描寫當時的情景的:「從正午到下午三點鐘,遍地都黑暗了。」整整三個小時!雖然有些人推測這是日全食所致,但另外一些人則反駁說,那時月亮所在的位置不可能導致這麼長時間的日全食。

而我更感興趣的卻是人們對這兩件奇事不同的反應。2015年3月20日那天觀看日食的人們,無論是天文愛好者還是露營愛好者,應該都是滿懷期待,並且興奮地等待日食發生的那一刻。相反,當天空在耶穌受難後暗下來時,在場的人們則恐怕無不充滿悔恨、內疚、憤怒與恐懼 。「百夫長和跟他一起看守耶穌的士兵,看見了地震和所發生的事情,就十分懼怕,說:‘這個人真是上帝的兒子。」 (馬太福音27章54節)於是我想,如果當時我在場,我的反應會是怎樣呢?

雖然我們不知道當時的黑暗是籠罩了全世界還是只有部分地區,但我們確知上帝因此而獲得了榮耀。這樣神奇的現象展現了上帝的大能,並且也顯示了耶穌受難對全世界的影響。

當我們回顧受難節及復活節時,讓我們花一點時間思考耶穌為我們所做的犧牲。祂洗去我們的罪惡及羞恥,白白地原諒我們,讓我們得以與上帝和好。如果沒有基督帶來的光,這個世界還停留在黑暗之中呢。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靈命日糧:泥潭

讀經:詩篇119篇1-8節 

朋友艾德告訴我關於他兒子的一個故事。艾德看到年幼的兒子站在一個小泥潭裡,便趕緊叫他出來。但小男孩反而開始在裡面跑來跑去。艾德說:「別在裡面跑!」於是,小男孩就在泥潭裡走。艾德又說:「也不可以在那裡走!」小男孩就在水裡踮著腳尖,以挑釁的眼神看著他的父親。這個孩子清楚知道他父親的要求,不過他不願意照做。

有時候,我就像那個頑固的小男孩。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並不討主喜悅,但我還是做了。上帝告訴以色列的兒女,要「留意聽從耶和華祢上帝的話」(申命記28章1節),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違背上帝的旨意。詩人在詩篇119篇中,承認自己的掙扎:「但願我行事堅定,得以遵守祢的律例。」 (5節)

忌妒、憎恨、反叛,都是我們常犯的罪。然而,上帝藉祂兒子主耶穌基督的犧牲來救贖我們。在我們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