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痛苦有意義

讀經:約翰福音16章17-24節 

我問過一些朋友,在他們的生命中,有哪些最艱難、最痛苦的經歷。他們的答案有戰亂、離婚、手術和失去摯愛。而我太太的回答是:「我們第一個孩子的出生。」那是在一個寂靜的軍方醫院裡,分娩過程極漫長而痛苦。但是,她回想起來,覺得那是美好的,她說:「因為那痛苦的背後有極大的意義。」

耶穌在上十字架之前,祂告訴門徒,他們將經歷一段極痛苦憂愁的時間。耶穌形容這情況就像是婦人生產,孩子出生後,她的痛苦就轉為喜樂 (約翰福音16章20-21節)。祂說:「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 (22節)

在人生的道路上,沿途總有憂愁臨到我們。然而,耶穌「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希伯來書12章2節),祂付上贖價,讓所有 [....]

靈命日糧:為什麼揀選我?

讀經:馬可福音14章10-21節 

曾有人問英國的約瑟夫·帕克牧師說:「耶穌為什麼要揀選猶大成為祂的門徒呢?」這位牧師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但卻無法回答。他說當他思想這個問題時,腦海總是浮現另一個更讓人困惑的問題:「祂為什麼要揀選我呢?」

幾十個世紀以來,人們都一再問這個問題。當人們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的罪、自覺罪孽深重時,他們便呼求耶穌,祈求憐憫。他們就這樣奇妙地經歷了上帝的愛,就是上帝藉著耶穌為他們受死,赦免了他們一切的罪孽。罪就這樣得到赦免,實在是令人無法理解!

我也曾問上帝:「為什麼揀選我?」我知道自己過去那些暗昧罪行,我的心更是邪惡,但是上帝竟然還愛我(羅馬書5章8節) 。我本是不配、污穢和無助的,但上帝卻向我展開雙臂,接納我、憐恤我。我幾乎可以聽到祂的低語:「我愛你,比你愛你的罪 [....]

為什麼是我?

作者:陳佳正, 台灣台中
Why-me-

盧俊義牧師所寫《為什麼是我》一書的書名相當有意思,也勾起我許多回憶。

本書的書名是一個質問:上帝為什麼要讓人經歷這些難以接受的苦痛?曾經,我也問過上帝這個問題,當我同時面臨摯親離世、家庭紛爭、課業壓力、情感困難、人際問題、信仰偏差、身體不適以及心理疾病(恐慌症、懼曠症)帶來的痛苦時,我整個人幾乎完全崩潰,彷彿陷入了無盡的漩渦,無法自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白天,我變得畏避人群,因為在人群中時,我會感覺自己快要窒息,害怕眾人的目光注視著我,甚至食不下嚥;夜裡,我感到寂寞、空虛且恐慌,在睡夢中時常驚醒,因而失眠。我發現沒有人能夠明白我的心聲、體會我的感受,連我都不認識自己。

當時,有人對我說,「當把一切煩惱交托給上帝」。但我不明白,什麼是「交托」?我又該如何「交托」?又有人說「凡事都要禱告、讚美」,誰說我沒有禱告呢?我只覺得自己走進生命的絕望谷,我流淚、跪在床邊,仰望著救恩的十字架祈求,只盼望上帝救贖我脫離淤泥與禍坑;但禱告完後,我感覺到一切毫無改變,心中依然毫無平安,我不斷顫抖並在心底呼求:「主啊,救我!我已經快要崩潰,我精神已經開始混亂,我覺得自己就快要發瘋,好像正在從高處墜落,好像即將面臨死亡……主啊,求祢向我顯明,並且盡快回應我的禱告,究竟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我一再地質問上帝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恰巧是這本書的書名。

然而,時至今日再回首,我發現自己竟是得到了最為寶貴的一課──等候上帝。

在我呼求卻沒有回應時,祂教導我等待;在我失去了自己的力量時,祂教導我完全交托;在我看不見未來和希望時,祂教會我安然信靠祂。原來救主看似沒有即刻回應我的呼求,卻為我預備最好的,讓我得到最寶貴的滋養,身、心、靈都變得更加茁壯。

「你們當先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上帝的應許未曾落空,當我在逆境中學習順服上帝,並努力追求祂的國和義的時候,祂悄悄地帶領我認識真理。祂幫助我學習面對親人離世、家庭紛爭、課業壓力等等問題,也醫治我的心病,又使我皮包骨的身軀長出肉來(目前已經從55公斤增加到67公斤),讓我的信心變得更加堅定,並且將基督的愛分享給我的家人,讓我原本充滿紛爭的家庭,竟多了幾分包容及歡笑,甚至有機會邀請家人一起到教會聚會。

回想這個過程,我都忍不住讚嘆上帝的奧妙和偉大。或許我們都曾問過上帝,但換個角度想想,祂讓我們在逆境中學習順服,在無力時學習交托,在軟弱中學習信靠;說不定哪一日,我們在回顧過往經歷時,會不禁讚美上帝,對祂說:「主啊,謝謝祢,是祢揀選了我。」

靈命日糧:這是美事!

讀經:馬可福音14章3-9節 

結束外地出差的工作後,泰瑞想為他的孩子們選些小禮物。機場禮品店的店員向他推薦了一些昂貴的商品,但泰瑞說:「我沒帶那麼多錢,我需要便宜一點的禮物。」店員試圖讓他覺得自己有點小器,但泰瑞知道無論他送的禮物是否貴重,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因為這禮物表達了他對孩子們的愛。最後證實了泰瑞是對的,孩子們都很喜歡父親帶給他們的禮物。

當耶穌最後一次來到伯大尼時,馬利亞想表達她對耶穌的愛(馬可福音14章3-9節) 。於是她用「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澆在主耶穌頭上(馬可福音14章3節) 。門徒看了很生氣地說:「為什麼這樣浪費呢?」(馬太福音26章8節) 耶穌卻叫門徒不要責備馬利亞,祂說:「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耶穌喜愛馬利亞的禮物,因為這是出於一顆愛主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