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站在水邊

讀經:約書亞記3章9-17節 

我的小女兒神情擔憂地站在水池邊。她還不會游泳,正要開始學習如何適應水性。她的教練在水池裡張開雙臂,正等著她跳下來。然而,女兒卻躊躇不前,我從她的眼中看出她的疑慮:「你會接住我嗎?如果水淹過我的頭怎麼辦?」

以色列人站在約旦河的岸邊時,可能也曾懷疑,當他們過約旦河時會發生什麼事?上帝會讓河床出現乾地嗎?上帝是否引導他們的新領袖約書亞,如同祂引導摩西一樣呢?上帝會幫助祂的百姓打敗住在對岸那些強悍的迦南人嗎?

要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以色列人就必須接受信心的考驗,付諸行動。因此,他們「離開帳棚,要過約旦河的時候,抬約櫃的祭司乃在[他們]的前頭」(約書亞記3章14節)。這信心的一步讓他們看見上帝與他們同在,並知道祂仍然引領約書亞,並將幫助他們安居在迦南地(約書亞記3章7, [....]

靈命日糧:祂引導我

讀經:詩篇23篇 

在2005年,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發生了綿羊集體跳崖的事件。首先有一隻綿羊從山崖一躍而下,接著近1500隻綿羊也跟著跳下去!結果三分之一的綿羊就這樣摔死了。這群綿羊只是盲目地跟著其他同伴,根本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聖經將人比喻為羊,真是非常貼切,我們實在需要一位可靠的引導者。如以賽亞書所說,我們都如羊走迷(以賽亞書53章6節)。我們往往想要走自己的路,然而我們迫切需要牧羊人為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

詩篇23篇描述了我們這一位可靠的好牧人。祂關心我們(詩篇23篇1節);祂供應我們身體的需要(詩篇23篇2節);祂教導我們如何過聖潔的生活(詩篇23篇3節);祂喚醒我們的心靈、安慰我們、醫治我們,也大大地賜福我們(詩篇23篇3-5節),而且祂永不撇棄我們(6節)。

[....]

與主同行

作者:留芳, 中國廣州
road

「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你已將至高者當你的居所,
禍患必不臨到你,災害也不挨近你的帳棚。
因祂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
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詩篇91章9-12節

上帝給予我們的教導,有時是直接的,就如雨點鞭打在大地; 有時則放任誘惑的事物,在人後看著我們。讓人類直接面對充滿誘惑、也充滿挫折的前路,一步一腳印去探尋道路,用心去體會冷暖人生。

08年1月開始,我正式踏上和另兩位夥伴合作的創業之旅。大股東是一位香港人,也是之前曾有良好供應夥伴關係的廠商負責人。起初的合作是愉快的,習慣做外單的工廠在現實環境需求下,對內地業務升級轉型,而我們兩位創始人小股東則在摸索中全力負責對國內新產品的開發與大客戶銷售的運作。

在公司逐漸穩定之後,大股東的妹妹——即為我們的財務總監——也慢慢在大股東的授意下,利用手頭緊握的財務權,逐步為大股東的個人投資項目虧空、擅自挪用公司資金。而我們申請要做新拓展的資金卻每每被諸多理由否決。

我們逐漸發現了這一問題的苗頭,並不斷地以真誠的態度希望和大股東面對面坐到桌前攤開問題,商定解決之道。但大股東的表現令我們非常失望。最後的結局,是我們倆與大股東忍痛分離。我們重新釐清產權關係,獨立出來一個小公司;屬於我們辛苦付出、本來應得的許多分紅也化為泡影。

在這件事的走向上,我曾向上帝不住地禱告。在內心深處,我期盼上帝給我所應許的公義,讓惡人遭報。我們當時另開分行之初,情況並不好,大股東還惡意到處去詆毀我們的功績、扭曲事實。而我們仍選擇以誠行事,對信任我們、跟隨我們腳步、支援我們重新開始的客戶夥伴保持一以貫之的負責態度,默默地調整自我,重新出發。

而僅僅過了一年,我們從原本夥伴那裡,聽說了大股東的『新聞』:他所引以為傲的工廠,倒閉了;他所依賴的跟班們『樹倒猢猻散』了。而許多之前的客戶也一直在關注著我們的重新發展,並在此後逐步與我們聯繫,開始新的合作歷程。真相已經不言自明。

『因祂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
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感謝主,我知天父一直與我們同在,在我前行的道路上,陪我吃苦,引導我成熟,引導我進入更深的思考,並在祂認為合適的時機,將祂的救恩顯明於我,使我得著見證,得著滿心的溫暖與向上的力量。

“Some Journeys cannot be put into words.”(一些經歷無法用言語訴說。)我們有時可能會抱怨,為何不能快速抵達我們想要的目標?前路有時迷茫而失落,全身似乎籠罩著黑暗。但請相信,這樣的時候,天父並不是忽略了我們;相反地,祂讓使者在我們所行的路上穩穩地托住我們,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大膽放心地去『向前邁開步伐』!用腳去行當行的道,即便在荒野,即便有荊棘滿布,我們也無所懼怕,我們會在親身經歷中不斷得到祂智慧的啟示-因信我有上帝。阿們!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靈命日糧:可能延遲

讀經:約翰福音11章21-35節 

我兩個兒子的生日一個在12月初,一個在月底。童年時,安格斯就已經知道如果他在月初沒收到期待已久的生日禮物,那禮物可能會出現在他的聖誕襪子中。而大衛也知道如果聖誕節沒收到他想要的禮物,它可能會在4天後的生日那天出現。他們知道可能會遲收到禮物,而不是沒有禮物。

當拉撒路病重時,馬大與馬利亞自然趕快託人去請耶穌來(約翰福音11章1-3節),或許她們還焦急地往路上觀望,盼望看到祂的身影,但是耶穌卻遲遲沒有出現。直到喪禮後的四天,耶穌才抵達(約翰福音11章17節)。

馬大直截了當地說:「祢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翰福音11章21節)。接著,她的信心從猶疑轉向堅定說:「就是現在,我也知道,祢無論向上帝求什麼,上帝也必賜給祢」(約翰福音11章22節)。究竟她希望發生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