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良好根基

讀經:馬太福音7章24-29節 

我繼承了一間老房子,負責整修的建築商對我說:「我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我們正要把車庫的後半部分改建為你的辦公室,卻發現牆底下幾乎沒有根基。現在我們必須要把這些牆拆除,然後奠下根基,再重新建造。」

「非得這樣做嗎?」我一邊懇求他,一邊默默計算額外的整修開支。「你難道不能修補一下嗎?」但是建築商堅持說:「除非有適當深度的根基,否則無法通過建築審核人員的檢測。有良好的基礎,是極為重要的。」

事物能否經得起考驗,在於是否有良好的根基。耶穌知道,房子的根基極其重要,雖然埋在土裡看不見,但可以使房子更穩固,經得起風吹雨打(馬太福音7章24-25節)。同時,耶穌也明白聽道者的心態,他們會想要選擇容易的方法、走捷徑或是偷工減料以達到目的。

要把我們的生命建立在正確的根 [....]

靈命日糧:真摯朋友

讀經:撒母耳記上20章32- 42節 

小說《原野奇俠》(Shane)記述美國邊境的農夫喬•史塔瑞特(Joe Starrett)與尚恩(Shane)成為朋友的經過。尚恩是個獨來獨往的神秘遊俠,暫時在史塔瑞特家中停留。當尚恩協助史塔瑞特移除他農場的一座大樹樁時,兩人的友誼便開始萌芽。隨著史塔瑞特拯救尚恩脫離一場鬥毆,尚恩幫助史塔瑞特改善和保衛他的農場,兩人的友情也日益加深。他們互相尊重,彼此忠誠,正反映聖經所說的:「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傳道書4章9-10節)

約拿單和大衛也是這個原則的典範。當大衛懷疑掃羅王意圖致他於死地的時候,他們的友誼就受到嚴峻的考驗。約拿單不信,大衛卻相信這是真的(撒母耳記上20章2-3節)。最後兩人決定,大衛藏在田間,約拿單則當面質問他父親這件事。當他 [....]

順服的呼召:聰明人或愚昧人

作者:Joyce Peh, 新加坡
glasses
新加坡的學生享有很多不同的優惠,如:享有公共交通優惠價、電影優惠價、餐飲優惠價等等,甚至在臨近學校的商場裡購物時,也能享受一些折扣。

有一天,我在眼鏡店配一副新的眼鏡。我看中了一副我非常喜歡,但是也非常昂貴的鏡框。我猶豫是否該買下來。正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店員問我是否在校學生,因為學生能享有折扣。我二話不說就回答:『是的!』雖然我在半年前就已經畢業了。

當時因為省了一筆錢,我很開心。但是在回家的路途中,一直到我回家後,我整晚都無法入睡。腦海裡不停重播所發生的事情。我很清楚感受到上帝的責備和聖靈的催促,讓我知道,我做錯了。

我怎麼能自認我是跟隨一位誠實不說謊的上帝,卻同時說謊呢?我知道我必須糾正錯誤,向店員說出真相,但我很害怕他會責駡我…因為我不誠實。
經過了兩個失眠的晚上,我下定決心,要向他坦誠認錯並道歉。

來到眼鏡店,我看見店員站在裡面,但我還是很害怕,在門外徘徊了一個半小時。跟我一同去的朋友,輕輕地推我一下,鼓勵我做正確的事情。我走了進去,來到他的面前,向他承認我對他撒謊,並且願意補足鏡框的餘款。

當他原諒我時,我覺得心中的重擔被挪開了。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順服上帝和得到祂原諒的喜樂。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靈命日糧:坦然尋求

讀經:約拿書1章1節-2章2節 

在女兒凱瑟琳很小的時候,還不會走路或爬行。當她想躲避他人,或要我行我素時,她的方法就是乾脆閉上眼睛。凱瑟琳以為她看不見別人,別人也就看不見她。當她坐在車子的座椅上,有不熟悉的人想逗她玩,她就耍這一招;坐在兒童專用的高椅上,面對她不喜歡吃的食物,她也使用這個伎倆;甚至當我們說睡覺的時間到了,她也會用這個方法來應付。

約拿躲避的方法似乎不那麼幼稚,不過也好不到哪兒去。當上帝吩咐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就往相反方向跑。然而,他很快就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讓他躲避上帝。其實,聖經已經有多處記載,有些人不希望被找到,但上帝仍然找到了他們(出埃及記2章11節-3章6節;列王紀上19章1-7節;使徒行傳9章1-19節)。

或許你也想要躲避上帝,或許甚至以為上帝看不見你。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