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日日復活日

讀經:希伯來書10章11-18節 

一位在幼稚園當老師的朋友,無意中聽到學生一段生動的對話。小明敏問同學們:「誰愛上帝?」同學全都爭相回答:「我愛!我愛!我愛!」而東東說:「我愛耶穌。」荳荳抗議說:「但祂死了!」東東回答:「是沒錯,但每次復活節祂都會從死裡復活啊!」

當然,年幼的東東未能完全理解復活節的意義。我們知道,耶穌只一次為眾人而死(羅馬書6章10節;希伯來書10章12節),然後也只需從死裡復活一次。祂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無罪的耶穌勝過死亡,從墳墓裡復活,掙脫了罪的權勢。耶穌以寶血獻上最終的贖罪祭,為我們打開了唯一的道路,讓我們如今與上帝和好,且能夠永遠與耶穌同在上帝家中。

「就是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第三天復活了」(哥林多前書15章3-4節)。祂應許我們,祂會為 [....]

靈命日糧:聚光燈下

讀經:羅馬書5章1-11節 

我永遠忘不了1993年的復活主日。那天蘭格(Bernhard Langer)贏得高爾夫球美國名人錦標賽。當他離開第18個洞,前往領取高爾夫球界最教人夢寐以求的綠夾克獎時,一位記者對他說:「這必定是你生命中最重大的日子吧!」蘭格卻毫不猶豫地回答說:「贏得世界上最重大的錦標賽固然美好,然而更有意義的是,能夠在復活主日贏得,以此慶賀救主耶穌的復活。」

蘭格本可藉機自我誇耀一番,然而他卻將聚光燈轉向耶穌基督。這正是保羅所說的:「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和好,也就藉著祂以上帝為樂。」(羅馬書5章11節)

我們時常想盡辦法引人注意自己的成就,也經常在腦海中回想自己的豐功偉業。即使是保羅,也承認他有許多事可以拿來誇耀,但在他認識基督之後,他卻將那一切看作「糞土」(腓立比 [....]

靈命日糧:我活著

讀經:以弗所書2章1-10節 

羅菈今年52歲,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並不知道在美國政府2011年的資料庫中,自己是被誤列為已死亡的14,000人中其中一位。她不清楚為何不再收到傷殘補助金支票,而她的分期付款和付房租的支票也被退回。於是,她到銀行處理這事情,但銀行職員竟然說她的帳戶已被註銷,因為她已經死了!很明顯,是他們弄錯了。

然而,使徒保羅說以弗所的信徒原本是死的,卻說得沒錯,他們是靈命上死了。在還沒信主之前,他們是死的,因為他們與上帝隔離,並且做了罪的奴僕(以弗所書2章5節),更要在上帝的怒氣下接受懲罰。那是多麼無望的景況!

但上帝是良善的,祂為了拯救以弗所信徒和我們,把這景況扭轉過來。這位永活的上帝,能「叫死人復活」(羅馬書4章17節),將祂的獨生子耶穌派到世上來,藉此賜下祂豐富的憐憫 [....]

靈命日糧:各樣幫助

讀經:創世記41章46-57節 

在美國康乃狄克州新鎮一所小學發生槍擊事件之後,許多人都從心底萌生一股強烈的助人意願。有人捐血給傷者;有餐廳老闆提供免費午餐和咖啡給工作人員;還有人以寫信或只是簡單的擁抱來安慰受難家屬。有些人送上禮金和玩具熊給學童,也有人提供心理輔導。人們都根據自己的特質、能力與資源,以不同的方式伸出援手。

聖經記載了約瑟的故事,告訴我們他如何運用上帝所賜的才能,幫助埃及人度過七年的饑荒日子(創世記41章53-54節)。當時,由於約瑟事先知道前面會有一段艱困的時間,所以他可以好好預備。在約瑟向埃及法老王提出旱年將至的預警後,法老王任命他負責這段為期七年的準備時間。約瑟運用從上帝而來的智慧與洞察力,為埃及做好準備(41章39節)。後來,當「饑荒遍滿天下……約瑟開了各處的倉」(56節),他甚至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