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不要計較

讀經:馬太福音20章1-16節 

舞台戲劇阿瑪迪斯又名「莫札特謀殺案」,描述了一個十八世紀的作曲家,尋求明白上帝的心意。其中提到,虔誠的作曲家安東尼奧•薩列里,渴望以自己的音樂創作來頌揚上帝,但卻沒有天賦來創作不朽的作品。反之,桀驁不馴、放浪不羈的音樂天才莫札特,卻擁有最偉大的音樂恩賜,這使得安東尼奧感到忿忿不平。

這部戲劇提出了和約伯記一樣的問題,只是以相反的方式呈現。約伯記的作者不明白上帝為何懲罰世上最正直的人;阿瑪迪斯的作者則納悶上帝為何賞賜像莫札特如此不配得的人。

耶穌說了一個葡萄園的比喻,談到工人非常不公平的工資制度,讓我們可以解答這些質疑。有些人整天都沒工作,到下午五時才被園主雇用(馬太福音20章6-7節),最後卻與其他已經工作一整天的人,領到一樣的工資,讓這些勞碌一天的人感到震驚和 [....]

靈命日糧:檢查機油

讀經:詩篇5篇 

以前當我教女兒學開車時,我也教了她們一個汽車維修保養上的基本概念。我們到當地的加油站,我教她們在加汽油時要同時檢查機油。許多年後的今天,她們常提到我當初所教導的那六字箴言:「油便宜,引擎貴。」比起替換整個引擎,花錢加一公升的機油實在算不了什麼。

維修保養對我們的靈命生活也一樣重要。每天花時間讀聖經、禱告、聆聽上帝的話,是防止故障的關鍵。在詩篇第5篇,大衛說:「耶和華啊,早晨祢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祢陳明我的心意」(3節),在接下來的章節裡,他傾心讚美、感恩並求告上帝。

許多人都覺得,以親近主來開始每一天是很重要的。在開始查看郵件、關心新聞或吃早餐之前,他們花一些時間獨自安靜下來,讀一段上帝的話語,讚美祂的美好,感謝祂的愛,並尋求祂的引導。有些人則習慣在不同的時 [....]

靈命日糧:名中意義

讀經:約翰福音1章35-42節 

朋友喜獲麟兒,便寫了一封信,讓兒子長大後閱讀:「親愛的兒子,爸爸媽媽希望你會尋見耶穌,專心仰望這生命之光,因此為你取名為信暄。『信』代表信實、滿足和正直,『暄』代表溫暖和光明。」基於對兒子的期望,他和妻子精心挑選了這個名字。

耶穌給西門重新起名為彼得/磯法(約翰福音1章42節),也不是個隨便的選擇。「彼得」是「岩石」之意,但他經過了一段時間才活出與新名字相稱的生命。在記載中,彼得本是個行事魯莽的漁夫,脾氣急躁多變。他曾和耶穌意見相左(馬太福音16章22-23節)、用刀攻擊人(約翰福音18章10-11節),並曾否認耶穌(18章15-27節)。但在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上帝在他裡面動工,且藉著他建立上帝的教會,彼得真的成了堅固的岩石。

如果你也像彼得一樣跟從耶穌,那麼 [....]

靈命日糧:你有一良友

讀經:詩篇23篇 

勢不可擋的社群網站急速成長,許多人都透過網路平台分享、討論和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似乎增加了,但我們卻感覺更加孤單,這樣的結果真是一大諷刺。有篇網路文章提出警告:「有些人不贊成過著成天上網或依賴網路的生活,他們認為網路上虛擬的朋友並無法替代真實世界的朋友,而且……那些以虛擬朋友取代真人朋友的人,比以前感到​​更加寂寞、沮喪。」

且不論科技發達與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寂寞孤單的時刻,都會納悶是否有任何人知道、明白並在乎我們所背負的重擔和面對的掙扎。但基督的跟隨者有個確據,那就是救主的同在,能安慰我們疲憊的心靈。我們透過聖經看到祂確實的應許,因詩人大衛寫到:「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篇4節)

我們的孤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