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慷慨捐助

讀經:哥林多後書9章6-11節 

我妻子蘇珊在學校的課外聖經社團服事,每週一次。最近,社團鼓勵孩子們捐錢救助飽受戰爭蹂躪的烏克蘭孩童,於是蘇珊把這項捐助計劃告訴我們11歲的孫女瑪姬。約一週之後,我們收到瑪姬寄來的一封信,裡面裝著美金3.45元,信上面寫著:「我把自己全部的錢都捐給烏克蘭的孩童,以後我還會再寄。」

蘇珊不曾要求瑪姬捐助,但或許是聖靈感動了瑪姬,而瑪姬愛耶穌並願意為祂而活,因此做出了回應。

若想到這微小的禮物其實是出於一顆慷慨的心,我們便能從中學到許多功課。這也讓我們想到在哥林多後書9章,使徒保羅對於捐助的一些教導。首先,保羅建議我們要「多」種(6節),那麼將「全部的錢」都捐出去,無疑是多的。保羅還寫到,我們應隨從上帝的引導,按自己的能力,捐得樂意,「不要勉強」(7節)。保羅還引用詩 [....]

靈命日糧 : 除掉偶像

讀經:創世記35章1-5節 

這查經小組中的弟兄們都已年近80,所以當我得知他們仍因情慾而痛苦掙扎時,感到非常訝異。這場從他們年少時就開始的爭戰,至今仍在進行。每一天,他們都立志要在這件事上堅守耶穌的教導,也在失敗時祈求赦免。

敬虔的人到了晚年還在抵抗情慾的試探,或許會讓我們感到驚訝,但或許也無需感到意外。在你我的生命中,任何取代上帝之地位的事物,都會成為我們的偶像,而這些偶像很可能在我們以為早就擺脫了之後,又再次出現。

創世記35章記載,雅各蒙上帝拯救脫離舅舅拉班,並且與哥哥以掃和解之後,準備回伯特利去敬拜上帝,慶祝他得了許多祝福。然而,他的家人卻還留著外邦的偶像,所以雅各必須除去那些偶像(2-4節)。在約書亞記的結尾,以色列人打敗敵人,定居迦南時,約書亞仍敦促他們:「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 [....]

靈命日糧 : 喜樂地付出

讀經:使徒行傳20章17-24、34-35節 

凱莉的小兒子有肌肉萎縮症,在兒子將再次接受相關的手術治療時,凱莉想藉著為其他人做點事來轉移注意力,免得一直掛慮家裡的情況。於是,她把兒子穿不下但保存良好的舊鞋收集起來,捐給了一個機構。她的舉動帶動了親朋好友甚至鄰居一同參與物資捐贈,很快地,他們就捐出了兩百多雙鞋子!

雖然這場捐鞋活動本意是要祝福他人,但凱莉卻覺得她的家庭更加蒙福:「這個經歷確實讓我們充滿喜樂,幫助我們將注意力放在家庭以外。」

使徒保羅知道對於基督徒而言,慷慨付出是多麼重要。在前往耶路撒冷途中,保羅在以弗所待了一段時間。他知道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探訪這群弟兄姐妹,而這也是他親自建立的教會。臨別前,保羅提醒教會的長老們,他是如何殷勤地服事上帝(使徒行傳20章17-20節),並鼓勵他們也這麼做,最後保 [....]

靈命日糧 : 感謝上帝

讀經:路加福音24章28-35節 

我朋友在結束一整天醫院高壓的工作之後,匆忙地趕回家,希望在同樣辛苦工作的丈夫下班之前,先把晚餐準備好。在過去的星期天,她煮了雞肉,然後星期一他們把剩下的雞肉全吃完了。接著星期二,她又煮了雞肉,這次是用烤的。這一天,她在冷凍庫裡找到兩片魚排,但是她知道老公並不太喜歡魚排。可是她一時之間無法找到其他食材,就只好做魚排了。

把晚餐端上餐桌時,她懷著歉意告訴剛到家的丈夫:「我知道這不是你最喜歡的。」她丈夫抬起頭看著她,說:「親愛的,我很高興我們的餐桌上有食物。」

她丈夫的態度提醒了我感恩的重要性,我們當感謝上帝賜下每日的供應──不論是什麼。為日用的飲食、三餐感謝上帝,就是效法耶穌的榜樣。耶穌在復活之後,與兩位門徒共進晚餐,祂首先「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路加福音2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