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困境中的挑戰

讀經:耶利米書29章4-14節 

肯.戴爾在他86歲的時候,在最後一次的監獄主日證道中,為他三十多年的監獄事工劃下休止符。那天他給囚犯們宣講的信息是「囹圄之中服事上帝」。他列舉的很多例子都出自於囚犯,其中有些囚犯的刑期甚至是終身監禁。他鼓勵囚犯:在一個沒有人想待的地方,仍要有所長進,並與別人分享耶穌基督的福音。

猶大國的人民,由於不順服上帝,被尼布甲尼撒王擄至巴比倫時,先知耶利米將上帝的信息轉告他們說:「你們要蓋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種田園,吃其中所產的;娶妻生兒女,為你們的兒子娶妻,使你們的女兒嫁人,生兒養女,在那裡生養眾多,不至減少。」(耶利米書29章5-6節)

今天,我們可能正面臨著困境。無論這些困境是否因我們自身的錯誤所造成,我們都可以選擇熬過困境,或是靠著上帝的力量度過,而有所長進。每次 [....]

聖誕節後的生活


我從小就喜歡聖誕節,以及這節期所代表的一切。但每次在聖誕節過後的那個星期,我總是有一種因懷念聖誕節而帶來的失落感。部分原因是我那多愁善感的個性,再者就是因為我不能忘懷節期間的歡樂、溫馨與期待。每一年的這個特別時刻,世界似乎會變得更好,我也好像變得更好。每年在過完感恩節之後,家中的孩子就會吵著要開始佈置聖誕節的裝飾,裝上聖誕燈。終於,有一天,我們依照傳統,一邊聽著聖誕詩歌,一邊打開聖誕裝飾品的箱子,隨著把熟悉的聖誕裝飾拿出來的同時,我們會回想起過去的聖誕節。每個裝飾品都有其來歷及故事,孩子們高興地將裝飾品放在聖誕樹上,以及裝飾在屋子內外。

但當聖誕節過後,必須把聖誕裝飾卸下並放回儲藏盒裏時,孩子們就沒那麼興奮了。預備過節,是件令人興奮的事,但是節期一過就像要與親愛的家人、朋友道別一樣感到難過。我們曾身歷其境地在歡樂中,不希望節期就這樣結束。過了聖誕節,人們的興奮感也逐漸消失。當我們看著這空無聖誕裝飾的房屋時,不禁會想:如果聖誕節可以長久,那該有多好呀!

然而聖誕節不單只有聖誕裝飾,或和親友溫馨相聚而已。聖誕節讓我們淺嚐永生的滋味,激發我們的心靈更渴慕永生。在聖誕節期間,人們樂於撇下歧見,故而消除了許多緊張關係;家中的三個孩子,也會突然停止所有的爭吵與抱怨,彼此開始探詢對方想要什麼禮物。此時此刻,施予顯然勝過了領受。我們薛華家族,更感受到在其他時間無法經歷的聖潔、平安、喜樂、慷慨和仁愛,因此期待這同樣的經歷能夠持續。

但是隨著節期的結束,那些在節期之間刻意放下的不滿及怨恨,在新年過後又再度爆發出來。節期裏,我們會刻意不去在意別人的缺點。此時卻是無法容忍;我們在節期中的忍耐、力量和鼓舞,很快就消失了。上帝的平安對信靠祂的人是真實存在的,但彼此之間的和睦,還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雖然許多聖經的應許都已應驗:彌賽亞已經降臨、救恩已經成就,但是就如漂亮的聖誕樹在節期過後會枯死,針葉一觸即會掉落一樣,聖誕節期間被拋到腦後的痛苦、失望、憂傷和試煉,很快地又會再度出現,地球上的日子依舊。在觀察到我們對聖誕節後所感受到的失望時,就不禁讓我聯想到馬利亞、約瑟及那些聖誕故事中的人物。他們在一年後會過著甚麼樣的生活呢?牧人回到野地繼續牧羊,他們的生命被改變了嗎?這應該是肯定的。但是,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轉變嗎?或許沒有。他們會很懷念天使造訪時所帶來的驚奇、喜樂、聖潔,以及在馬槽旁的聖潔時刻嗎?他們會期待這蒙福的時刻可以長久一點嗎?

我常想這些牧羊人,會不會彼此就懷抱著期望,常去仰望天空:天使會再度出現嗎?會再帶來另一個榮耀的信息嗎?牧羊人的夢裏會充滿了天使的造訪嗎?東方博士回到家鄉,恢復原本的生活;雖然親自見證了偉大的神蹟,但還是必須面對每天的生活。引導他們的星星已經消失。雖然他們的個人生命已全然改變,但世上的生活還是一成不變。他們會像牧羊人一樣期待神蹟再現嗎?還是會有新的天象出現嗎?他們會竭盡餘生地去了解所見證的神蹟真義嗎?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逐漸轉移了他們對這個神蹟的關注呢?

殘酷的統治者希律王,為了鞏固王位,不斷濫用權力去滅絕所有的挑戰者。對於「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嬰孩,希律王是否能高枕無憂?或者他還是為此事煩惱呢?他會擔憂那位逃過死劫的嬰孩,總有一天會威脅到他的統治王權嗎?祭司長和文士向他分享的聖經話語,會讓他每天惡夢不斷嗎?當時馬利亞和約瑟為了躲避希律王對嬰孩的追殺,必須如難民般地逃往埃及避難。最後回到了家鄉拿撒勒。約瑟回歸木工本業,馬利亞成為家庭主婦及全職母親。雖然,他們的生命已因這個經歷而大不一樣了,但是每天的生活依然如昔,仍然面對艱難、困苦,及日常瑣事等,當然這其中也會伴隨喜樂和成功的歡笑。

因此,雖然一切似乎都回復到原本的生活狀況,但是,實際上,一切都已經不一樣了。

本文節錄《探索叢書:世界之光-經歷聖誕的光輝》,如需此書,請洽各地辦公室索取

靈命日糧:安靜陪伴

讀經:約伯記2章3-13節 

在美國康乃狄克州一所小學的二十名孩童及六名教職員慘遭殺害之後,全國上下對於發生如此慘絕人寰的事件,感到震驚不已。人人都關注此事,想知道「是什麼樣的人竟會做出這般冷血的事?」「究竟是為什麼?」「我們如何才能防止悲劇再次發生?」「我們怎樣才能幫助這些倖存的人?」然而就在這混亂之際,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團隊,帶來了一些幫助。

那是一群來自芝加哥的黃金獵犬,牠們受過特殊的訓練,能給人們提供情感上的安慰。狗兒不會說話,牠們只是靜靜地待在孩童的身邊。受到暴力創傷的孩童們卻能向這些狗兒敞開心門,表達無法跟大人說出的內心恐懼與情緒。路德慈善會的會長提姆表示:「這些狗兒受的訓練,主要就是學習安靜。」

正如我們從約伯記中學到的一樣,悲痛中的人們並不總是需要話語上的安慰。有時他們只需要 [....]

靈命日糧:耶穌之光

讀經:約翰一書1章1-7節 

在捷克和一些其他的地方,點燃「耶穌之光」是慶祝聖誕節的一種方式。「耶穌之光」就是用一顆橘子來代表世界,頂端插著一支蠟燭,代表基督是世界的光。再以一條紅絲帶環繞橘子,象徵耶穌的寶血。另外還用串著乾果的四支牙籤,穿過絲帶插在橘子四周,表示世上所結的果實。

「耶穌之光」透過簡單的視覺效應,生動地表述了基督來到世上的目的,就是為黑暗帶來光明,流寶血以贖回這敗壞的世界。

使徒約翰在記載基督生平時,形容耶穌是世上的光。他這樣描述基督:「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翰福音1章9節)。基督的光不僅驅散世上的黑暗,而且祂也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29節)

想想看!伯利恆的嬰孩成為復活的基督。祂為我們受死,拯救我們脫離罪惡。因此約翰教導我們「在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