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上帝的膀臂

讀經:出埃及記6章1-8節 

我的朋友喬恩渴望成為一位鋼琴演奏家,她希望可以擔任獨奏或伴奏到處巡迴演出。在大學時,她主修鋼琴演奏,但由於右手臂得了肌腱炎,使她無法完成畢業演奏。結果,她得到的學位不是鋼琴演奏而是音樂史及音樂文學。

雖然她知道耶穌是她的救主,但她遠離耶穌已經有好幾年了。經過了幾次的挫折後,她感覺到上帝伸手幫助她,於是回到了上帝面前。後來她的手臂恢復強壯,她巡迴演奏的夢想也成真了。她說:「現在我能為榮耀上帝而演奏,而不是為了自己。祂的雙手堅固了我的靈命,並且恢復了我手臂的力量,讓我能用祂所賜的恩賜來榮耀祂。」

上帝應許摩西,將要伸手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出埃及記6章6節)。即使祂的子民常常悖逆不信,上帝仍然持守祂的應許(出埃及記14章30-31節)。上帝大能的雙手仍向我們張開,不論 [....]

靈命日糧 :真抱歉!

讀經:馬太福音5章21-26節 

每當去看球賽的時候,我和女婿不只是看球賽,還喜歡觀察周圍的人。

有一次,在看球的人群裡,我們看到一個人表現了人性好和壞的一面。這位先生很顯然地忘記他的座位在哪裡,當他在找位子的時候,就大模大樣地擋在大家面前。坐在我們前面的人跟這位先生說:「你能不能讓開,我們被你擋住了。」

這位先生用嘲諷的口氣說:「喔,算你倒霉囉!」另一個人也跟這位先生抱怨了一次,這一次他的回答更不客氣了。後來,這位先生走開了。不久,他又折返回來,態度的轉變讓人出乎意料。他對剛剛那個被擋住的人說:「真抱歉,我剛才是因為找不到我的位置而生氣啦!」他們握手言和了。

他們的互動引發了我的省思。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而感到沮喪時,我們的表現往往一點都不像基督徒。因此,我們要祈求上帝給我們勇氣 [....]

人生苦短

作者: Matthew Koh, 美國

“人生苦短”(YOLO-you only live once)是一個現代流行語,也是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的座右銘。

這個名詞本身有自己的簡易邏輯:人生苦短,所以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單調無趣的事情上呢?為什麼不把每一分鐘都當作人生最後一分鐘來度過?如果人總有一死,那麼就不在乎是死於20歲還是80歲了。重要的是有沒有最大程度、最刺激地享受了活著的每一刻!畢竟,人生苦短。

但基督徒的邏輯卻不是這樣。因為在基督信仰中,人生並不苦短。某種意義上來說,基督徒有兩次生命——在世上的生命,以及復活後與耶穌基督在天國永遠的生命。正如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照樣,在基督裡我們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15章20-23節)

因此,我們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是照『人生苦短』及其代表的人生觀那樣活,還是選擇為上帝而活並遵循由此帶來的人生觀?這個抉擇,並不是一個新的挑戰。

使徒保羅曾引用以賽亞書22章13節:「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來支持他的觀點:如果沒有復活,那我們也盡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實際上,保羅是厲聲喝道:「斷不是這樣的!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那就讓‘人生苦短’來掌管我們的生命吧。但是,死人已經復活了。」所以保羅寫道:「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你們要醒悟為善,不要犯罪,因為有人不認識上帝。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愧。」(哥林多前書15章33-34節)

最後,『人生苦短』的想法是短視的,就好像在馬拉松比賽中前100米衝刺一樣。而人生的終點並不是死亡。對於基督徒來說,等待他們的是那榮耀的復活和對死亡的終極毀滅。正如哥林多前書15章26節「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但是,對於不信之人,等待他們的是最終的審判和定罪。

即便如此,基督徒還是會發覺要擺脫屬世的生活方式,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給上帝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好像我們錯失了生活的良機,只能羡慕地、眼巴巴地看著我們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同年齡層的人。

但生命遠不止如此。死後還有更多的收穫,或更多的失落。我們有兩次生命,這是你完全可以信靠的應許。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靈命日糧 :繫緊鞋帶

讀經:約書亞記7章1-12節 

一個人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團隊。當戰地記者賽巴斯汀.榮格(Sebastian Junger)跟著一隊美國士兵,拍攝戰地紀錄片時,他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榮格看到一名士兵的鞋帶鬆了拖在地上,另一位士兵便上前質問他。他並不是擔心那個士兵的造型,而是擔心他鬆脫的鞋帶,會使他在關鍵時刻跌倒,讓整個軍隊陷入險境。這件事讓榮格領悟到,牽一髮則動全身。

亞干的「鞋帶鬆了」,我們從他的故事中學到,個人所犯的罪也會牽連他人。在打完耶利哥城的勝仗之前,上帝明確地告訴約書亞該如何處置該城及虜物(約書亞記6章18節)。約書亞告誡百姓「不可取那當滅的物」且將所有的金子和銀子都「必入耶和華的庫中」(18-19節)。但他們違背他下達的命令(7章1節)。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以色列民都犯罪,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