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眼能看見

讀經:列王紀下6章15-23節 

喬伊很擔心她的親戚珊迪,因珊迪多年來飽受酒癮和心理疾病之苦。喬伊來到珊迪的公寓,發現門是鎖著的,看似沒人在家。當她與鄰居準備到附近尋找珊迪時,喬伊禱告說:「上帝啊,求祢幫助我能看見那些我沒看到的。」就在他們要離開時,喬伊回頭看了珊迪的公寓一眼,發現窗簾微微動了一下。那一刻,她知道珊迪還活著。雖然最後他們需要緊急援助才能救出珊迪,但喬伊仍為這次禱告得到回應而開心。

先知以利沙知道祈求上帝向自己顯現的威力有多大。當亞蘭王派大軍包圍他們的城邑,以利沙的僕人嚇得發抖。但先知卻不懼怕,因他靠著上帝的幫助,看見了一般人看不見的事。後來以利沙求上帝讓這個僕人也能看見,因此「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列王紀下6章17節)。

上帝為以利沙和僕人掀開了屬靈世界和現 [....]

說再見後,重新站起來

 

作者:Nico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最近剛看完《再見機器人》。電影全程沒有一句對白,可是卻讓觀眾深刻明白相識時的感動 ,等待重逢的煎熬,和離別後的放手。電影落幕後我沒有為主角流下一滴眼淚,而是想像著如何像劇裡的小狗和機器人在該道別的時候好好說再見。電影給我最大的反思是, 原來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能換回你想要的結果。生命裡總有許多無能為力的事。

上個月,身為老師的我幸運地享受了一個月的長假。我驅車前往許多不同的地方,享受豔陽山海和美食,並在社交媒體裡上載了我精彩的行程。看似生活多姿多彩的我,只有自己才懂那時候我的心如同死去。那一個月,是心碎的一個月。也不是那個時候發生什麼了嚴重的大事,而是每個小情緒的累積。最後,某一件小事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一個月,我經歷了一個“被拒絕”的傷痛。

我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努力地做好一個女兒,一個姐姐,一個屬靈的好友,一個教人向上的老師。因為長期工作不在家,所以假期回家我都會特別地為家人做點事,好讓他們知道我是愛著他們的。可也因為長期不在家,回家後的我才發現原來我愛他們的方式會變成他們的負擔。在一次誤會裡,我經歷了崩潰。我那時想,原來被自己所愛之人拒絕是那麼地痛。我一直覺得我在盡力做到最好,可是某些關係還是發生了裂痕。

沒多久,與我認識多年的閨蜜一聲不響地與我斷了聯繫。我抓破頭皮也想不透我們關係走向終點的原因。明明好幾個星期前,我們還約定好去完成一些我們計劃好的活動。我沒有想到,一段關係原來可以這樣毫無預兆地結束。

這一系列的變故竟勾起了我過往一直想要努力忘記的傷口。我想起我在年少時非常喜歡的一個男孩。我努力地去認識他,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別人。我難過地回想起,在感情中我也是一直被拒絕的那一個。我也想起了在一年前去世的伯伯,一個我非常愛的人。可是在他去世前,我一直撥不通他的電話,我也永遠不知道他最後一句想對我說的話。我記得那晚我坐在浴室大哭的時候,耳邊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你從來不是那個被期待生出來的孩子。你的到來是個意外。每個人都拒絕你。”

那一個月的假期,上帝讓我知道,原來我一直掩飾的傷口還沒被祂治癒——那個被拒絕的傷痛。然而上帝是活著的神。在每個看似四面受敵的狀況中,上帝都猶如旋風一樣,對人的心說話。祂對我說:“女兒,我明白你被拒絕的難過。想想耶穌被釘十字架前的經歷。”

聖經裡記載著在耶穌進耶路撒冷時,全城的人高聲歡迎耶穌的到來,可不久後耶穌也是被同一群的人送上十字架。祂被猶大出賣,被彼得當著眾人的面否認。祂所愛的門徒在祂被抓後,也從祂身邊四處逃亡。再看耶穌宣教的路途,祂同鄉的人不接受祂,並且祂的家人都以為祂是癲狂的。再細讀耶穌的經歷,也許祂比誰都更明白被拒絕的痛。

我也常思考耶穌當下的心情。祂非常清楚人心,可祂是否也會對人心失望,甚至被刺痛呢? 那祂是如何面對難過的心情的呢?也許耶穌自己也有祂的期待,可祂卻願意按著天父的旨意完成在地上的一切使命。

如果我的期待落空了,我還願意如耶穌一樣繼續相信並順服上帝嗎?我如何重新站起來,並丟掉過去的失敗和羞恥感再相信上帝一次?

後來,在某一天,上帝溫柔地對我說:“孩子,你要學會放手。”那時候的自己完全沒有預料到上帝會這樣地回答我。那我要學會放下什麼才能重新站起

來呢? 我看到自己過去有著許多的期待。我有著一套我自己的人生劇本。我總覺得這件事情在哪個時間點發生會是最好的。於是,我用力規劃我的人生和與別人之間的關係。在禱告裡,我也常把自己的計劃說給上帝聽。可當上帝叫我放下的時候,我才知道,我需要放下的是自己的努力。

當一次次的期待落空後,我發現原來很多事情,你就算再努力也沒有用。我努力經營關係,可也是這些關係帶給了我很多的失落與眼淚。但如果你叫一個已經習慣努力的人突然放下,不要再為這件事努力了,安靜坐好,那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度的挑戰。因為安靜比努力需要更多的力量。

那陣子上帝一直不厭煩地提醒我,要我把在乎的東西放下,交給祂,因為唯有祂才能做成萬事。放下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這件事情的主權已經不是在我的手裡了,這件事情的發展可能會是在我的預料之外的。劇本已經不會再照著我的方式走了。想到這裡,我就非常掙扎,也常逃離上帝,並不想再和祂多說什麼。

那當⼀個個的期待落空,你還願意相信你的導演和編劇,好好繼續你的人生嗎?

電影《再見機器⼈》裡面的機器⼈⼀直等待著它的主⼈回來尋找它。在無情的現實面前,它做了⼀個個有關它和它主⼈重逢的夢。可夢醒後,陪伴它的只有那空無一人的海灘。在屏幕前的我也隨著它在虛與實之間掙扎。我回想過去的自己對生活抱著許許多多的期待,可那些期待就如幻夢,被現實的巨手刺破。當⼈對未來沒有期待和盼望,他就再也找不回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生命中有許多的傷痛,有些傷痛可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些則是別人導致的。可這些傷痛不能成為你一直癱倒在地的理由。當你勇敢地和過去的人和事好好說再見,你才能再次站起來。過去的兩個星期,因為在人際關係上的破裂,我一直無能為力地繼續前進。我覺得我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的。有些東西我越緊緊抓住,就越會失去它。

在復活節的前一天,我終於來到上帝的面前,脫去自己偽裝很好的盔甲,把一切的委屈、憤怒和傷害向祂傾倒。在安靜的時候,我在心裡列出我想要與之道別的清單:一段不值得的關係;心裡的自卑和驕傲;甚至裡面對自己的控訴。我想像著在幾千年前的受難日,耶穌同樣地背起這些壓制著我的重擔,上了十字架。這些羞辱已經隨著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了。於是現在的我可以自由。

在耶穌上十字架的那一刻,祂需要和祂愛的門徒和母親說再見,並且祂需要承受天父轉臉不看祂。一路走來,耶穌把祂自己的一切都交了出去,最後換來一個復活的生命,也因此才有了後來被赦免的我們。在禱告裡面,我也試著一併把我自己的期待,在乎的人與事都放手交給祂。

雖然我按著天父的旨意放手交給祂,可直到現在我的心還是會難過,偶爾還是會消沉,也可能需要花一段時間,心裡的傷口才會慢慢癒合。可是我也知道,我是上帝的女兒。看似在原地打轉,可天父會讓我繼續好好成長,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天用心生活。

電影《再見機器人》的編劇沒有按照觀眾和主角們的想法,讓小狗和機器人重逢,可卻預備了彩蛋,讓他們各自擁有了一個最美麗的結局。親愛的,也許你還沉浸在一段遺憾的失去中,無法走出來。在重新站起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次次地面對上帝,放手把我們自己設計的劇本交還給上帝。

上帝並沒有把我失去的朋友帶回來給我,如今我們已經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上帝也沒有把那個我喜歡很久的男孩帶到我的身邊,他就只是我生命的過客。我仍然還在慢慢修復和家人的關係,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接受救恩。我也永遠不知道已經去世的伯伯最後一句想要對我說的話。所有的失去我都沒有答案。也許上帝會在未來用更好的補償給我,可現在的我確實什麼都不知道。

但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所有的期待都交給上帝。放手不是放棄,而是我知道祂會替我保守,相信祂在掌管並且已經開始動工。因此,我能好好活著,好好做每件我喜歡做的事情,享受每一個祂給我的日子,活在當下。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心意。當我們好好做上帝放在我們手裡的事,不管最後我們是否會得到答案,我們都仍然有盼望。

兩千年前看似在十字架上死透的耶穌在三天后復活。電影《再見機器人》看似將會有個悲催的結局,可編劇卻在預料之外,為兩位主角預備了驚喜。只要電影還沒演到最後一分鐘,彩蛋就有機會出現。況且,我們的上帝是最有創意的編劇。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祂會為你預備,而你此刻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

好好對過去的遺憾說再見,好好對已經回不來的人說再見。學習接受不得已的失去,重新找回愛與被愛的能力。也許不容易,可上帝會在過程中保守我們的心。

“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 47節)

如果我們要得到那個超過人所能理解的平安,就必須放下想要知道每件事

情背後的答案的想法。不是每個為什麼都有一個解答,可上帝應許我們在問題裡面,祂會賜平安給我們,好讓我們可以堅持走下去。有一天我們將會發現那些錯過和失去會成為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新養分。

耶穌明白失去的痛,可不要忘記了,祂已經復活了。靠著祂,我們那顆因為失去而死了的心也可以再度活過來,我們可以重新站起來,奔跑不放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不同的恩賜

讀經:羅馬書12章4-8節 

幾十年前,我參加了一個大學生的退修會,當時大家都興致勃勃地談論性格測試。有人說:「我是ISTJ型。」另一個接著說:「我是ENFP型。」我大惑不解,開玩笑地說:「我是ABCXYZ型。」

從那時候開始,我學到了許多有關他們所提到的MBTI測試,以及其他各種性格測試。我覺得這些測試相當有趣,因為它們讓人以有益與啟發的方式,知道自己的喜好、長處與弱點,幫助人瞭解自己與他人。這些測試只要不被過度使用,便能成為上帝幫助你我成長的有用工具。

聖經沒有為我們提供性格測試,但卻清楚指出在上帝眼中,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見詩篇139篇14-16節;耶利米書1章5節)。聖經也向我們顯明,上帝讓我們每一個人具備獨特的性格,以及獨特的恩賜,可以去服事祂國度裡的其他人。在羅馬書12章6節, [....]

詩篇靈修 53 | 從愚頑人到自由的兒女

讀經:詩篇53篇

大衛的訓誨詩,交於伶長。調用麻哈拉。

1 愚頑人心裡說:“沒有上帝!”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罪孽,沒有一個人行善。

2 上帝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他的沒有。

3 他們各人都退後,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4 作孽的沒有知識嗎?他們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飯一樣,並不求告上帝。

5 他們在無可懼怕之處,就大大害怕,因為上帝把那安營攻擊你之人的骨頭散開了。你使他們蒙羞,因為上帝棄絕了他們。

6 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上帝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

 

從愚頑人到自由的兒女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其實我也沒有那麼糟糕”,“總體來說,我還是個好人,即使上不了天堂,也不至於下地獄吧”,這樣的想法,在我還沒有真正信主的時候,根深蒂固地存在在我對人,對自己的觀念裡。所以當聖經說:“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沒有一個人行善”,我覺得有些難以接受,行善的人還是有的啊,為什麼聖經說沒有一個人行善呢?

詩篇53篇第1和2節告訴我們,上帝從天上查看世人,然而並沒有人尋求祂,甚至明知道有上帝,卻故意說“沒有上帝”。人都按著自己的意思去生活,他們不想要有一個神來管轄他們,告訴他們對錯是非,指出他們的善惡。他們不明白神,也不想明白,面對需要他們作出公義的證明的時候,“他們各人都退後,一同變為污穢”,誰也不想麻煩自己去尋求公義,使公義彰顯,而是保住自己的利益為上。我們可以從詩篇14篇的第5和6節來對照(詩篇53篇和詩篇14篇的內容基本一樣),惡人寧願看著窮苦人被欺壓,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詩篇14篇6節),也不願意作出公義的證明。然而,耶和華上帝是在“義人的族類中”(詩篇14篇5節),並且耶和華上帝是“他的避難所”(詩篇14篇6節)

詩篇53篇進一步強調上帝會如何對待這些故意無視上帝的人,第5節說,雖然這些人“安營攻擊”義人,但是上帝卻使“他們的骨頭散開”。那些作惡的人有計劃有謀略有行動地要來攻擊義人,他們像殘暴的野獸張牙舞爪地要“吞吃”上帝的百姓,然而上帝卻使他們的努力淪為笑柄,因為他們連自己的骨頭都保不住!他們蒙羞,因為上帝棄絕了他們。

詩篇53篇和第6節和詩篇第14篇的第7節都特別宣告救恩要從以色列而出。那些被擄的百姓,能夠因為上帝的拯救回歸,上帝的百姓要高興歡喜!而這不只是指在波斯年間以色列人回到自己的土地,更是指向主耶穌基督把我們從罪惡的奴役和轄制中解救出來。我們這些被罪“擄去”的百姓,因著大衛的後裔耶穌基督的拯救,就得以回到與上帝的關係中。我們被收納為兒女,不再被罪捆綁,是自由的兒女了!這真是屬￿上帝百姓的歡喜和快樂!

這世界並沒有尋求上帝的“好人”或是“善人”,耶穌告訴我們,“只有一位是善的”(馬太福音19章17節),那就是上帝自己。在上帝眼中我們都是罪人,就算在人看來有些好行為,但我們終究是已經被罪擄去了。因此任何哲學和宗教宣稱人可以靠著好行為好功德來逐漸成為一個好人的,都是徒勞無功的。我們唯有靠著錫安的救恩,那位大衛的後裔耶穌基督的救恩才能恢復與上帝的關係。得著救恩的人,就有真正的福分和喜樂。

讓我們一起禱告:

天父,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禰的榮耀,我也向你犯罪,唯獨得罪了禰。感謝禰藉著耶穌基督賜我救恩,使我可以從罪惡的轄制中脫離,成為自由的兒女。如今,我有了真正的喜樂,感謝禰救恩的作為。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認為愚頑人為什麼會堅持“沒有上帝”,他們對上帝是怎樣的心態?
  2. 耶穌基督的救恩如何給你帶來喜樂和平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