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供應需要

讀經:出埃及記22章22-27節 

菲利普的父親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曾離家出走並流落街頭。當時,年少的菲利普和母親辛迪花一天的時間尋找父親之後,不禁擔心父親的處境。菲利普問母親:「爸爸和其他無家可歸的人有沒有保暖的衣物呢?」於是,他們母子倆開始號召民眾捐贈毯子及禦寒衣物,分發給當地的街友。十多年來,辛迪將這件事當作一生的工作,她認為是她的兒子和她所信靠的那位上帝,讓她意識到沒有溫暖的地方可以睡覺,是何等淒苦的事。

聖經早就教導我們要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在出埃及記中,我們看到摩西記錄了一套原則,讓我們明白如何對待那些缺乏資源的人。當我們有感動去供應他人的需要時,就「不可如放債的」一樣,也不應從中取利(出埃及記22章25節)。但若是必須拿一個人的外衣作抵押,就必須在日落前還給他,「因為他只有這一件用來作被子,是他 [....]

靈命日糧 : 上帝的智慧

讀經:箴言11章24-31節 

美國有位郵差在發送郵件時,看到一位住戶的信箱裡塞滿了郵件,不禁感到擔憂。因為她知道這位住戶是獨居的老婦人,而且老婦人通常每天都會去信箱收取郵件。於是,這位郵差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她向老婦人的鄰居講述自己的擔憂,而這鄰居就通知另一個鄰居,因後者有老婦人家的備用鑰匙。他們一起進入這位老婦人的家,發現她竟然躺在地板上。原來她在四天前跌倒,自己站不起來,也沒辦法向人求救。這位郵差的智慧、關懷和果斷的行動,及時挽救了這位老婦人的性命。

箴言11章30節說﹕「有智慧的必能得人。」當我們按照上帝的智慧來生活、做正確的事,所產生的洞察力,不僅能讓我們自己蒙福,還能讓我們遇到的人得到祝福。當我們的生活能榮耀上帝、順服祂的旨意,便能帶來美好、活潑的生命。這樣的生命會促使我們關心他人,要讓他人得 [....]

落盡千帆後,我看見祂對我美好的計劃

作者:畅然

有聲播讀:枝子

 

 

一、真神找人

我第一次接觸基督教信仰是在美國,那時我遇到了一個困難,而這個困難是靠著人的努力無法解決的。當時我不認識上帝,但卻因著渴望解決這個問題的心願而誠懇禱告說:「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上帝,求祢啟示我。」上帝是信實的,祂幫助了我。不過那個時候,我認為基督教信仰只是西方的傳統信仰罷了。回國後,我的大學舍友——一位基督徒將我帶去了教會。教會裡,我竟有些不知所措,為何這些基督徒如此熱忱?聚會結束後,教會裡的傳道人為我禱告,他知道我即將去香港留學,便祝福我能夠在香港信主。當時我只是一笑而過,回去的路上,我還對一位姊妹誇誇其談:「所有宗教都是向善的,你們的信仰和其他宗教有什麼不同?」

來到香港,在開學的導覽上,坐在我旁边的女生竟然也是基督徒,更巧的是,她也是我的同學,我们后来更是成为了朋友和舍友。與此同時,為了學習粵語,我便參加了教會的廣東話班。一段時間後,粵語班的長輩邀請我去參加崇拜。為了學粵語,我參加了教會崇拜。剛開始聚會的時候,我什麼都聽不懂,全靠別人給我翻譯,漸漸地,隨著聚會次數的增加,我能聽懂的粵語越來越多了,更奇妙的是,在講道的時候,我可以聽得懂,回歸生活中時,反而沒有講道時聽懂得那麼多了。

初信主,屬靈的長輩給了我許多栽培,知道我喜歡看書,就送給了我好多本書,光是聖經就有兩本,除此之外,長輩還送給我《標桿人生》、《心靈的重塑》、溫偉耀博士的神學書籍等等,這些基督教書籍幫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屬靈的長輩還常常組織大家一起靈修、行山,我的舍友也常常和我一起去教會,我們一起讀經、禱告。對我來說這就是個溫暖的家庭,我也真正感覺到了主是何等美好。回望過去,我想,這就是主的安排,因為祂如此愛我。一直在尋找我這迷失的小羊。

二、點亮明燈

決志信主後的我,凡事都會交託給主,向祂祈求。即使是像丟鑰匙、手機沒電這種小事我都會向祂祈求。主是信實而且慈愛的真神,每當我真心實意地呼求的時候,祂都會幫助我。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祂的奇妙大能。當然,剛信主的我也有軟弱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我信心低落,那天也正下大雨,弟兄姊妹們都來到我家附近和我一起吃飯,陪伴我、安慰我,還和我一起禱告,幫助我戰勝我的軟弱。禱告結束後,暴雨停歇,我的心靈也充滿平安和安慰。

《出埃及記》裡講到,上帝將以色列人從法老王的統治下釋放出來,為的是叫他們來侍奉上帝。重生得救對我而言的意義也是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罪人,即使在信主之後也會面對許多內心的攪擾和軟弱,也會遇到逆境和艱難,更會面對靠自己無法戰勝的罪惡,這都會讓我們時常處於一種掙扎和痛苦的狀態。我們會恐懼、失落、對自己不滿、懷疑人生。然而,一旦重生得救,我們就成為了上帝的子民,主的寶血不但潔凈了我們的罪,醫治了我們的疾病,遮蓋了我們的軟弱。同樣也賜給我們諸多恩典和盼望。在內心擾動不安的時候,我時常默念《馬可福音》五章三十六節的:「不要怕,只要信。」

信仰是一條並不容易走的路,需要將全心擺上,而不是只有儀式。需要放下自己,而不是只體貼自己的需要。需要將眼睛從世界傳遞給我們的許多價值觀以及好處上挪開,卻只定睛在主——這位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的真神。做一個基督徒就是不能把主當做是哆啦A夢,而真的要讓祂做我們的生命之主,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祂就會給我們生命所需。

三、在感情上經歷引導

研究生畢業後,我要抉擇究竟是留在香港或是回到內地。家人催我回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給我介紹了一個相親對象。那位男生非常優秀,我的父母不想錯過這段好姻緣,我的姑姑也勸我放棄信仰,但因為男生的背景,他不可能來香港,那就只好我回去追隨他。

在我最掙扎軟弱的時候,我的朋友勸服了我:「如果你回去是為了有更好的發展和陪伴家人,這當然是好。如果你回去只是為了同這個男生結婚,我勸你謹慎想一想。而且,你是基督徒,跟這個男生的價值觀全然不同,他的家人暫時還未能有信仰,將來在許多事上或許有衝突。」我覺得朋友的話很有道理,我便坦然和父母說了我的決定。

而上帝最後也使我和相親對象停止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原本以為自己會有遺憾,但很奇妙,我完全放下這段感情,竟然有一種平安和解脫,我相信主必為我預備更合適我的人。

四、在工作上經歷恩典

畢業後,我在一間國際化的線上教育公司入職。上帝透過這份工作糾正了我許多的毛病,例如粗心、拖沓等主更讓我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和過失,放下自我,順服在上的權柄,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體貼他人的需要,並且重視自己的承諾,還要有智慧去明辨話語······ 我感謝主,管教我的過程雖然痛苦,但是一宿雖然有流淚,清晨便必歡呼。

在『飽受管教』後,我轉到了第二家公司——一家基督教中文補習機構工作。但是試用十天后,領導認為我不合適,因而辭退了我。在我丟了工作後,上帝通過弟兄姊妹們給了我真實的安慰,他們給我講述了他們的信主經歷,更堅固了我的信心。一位長輩在為我禱告時說:「上帝對你說,你是上帝的掌上明珠,祂必為你預備。」

除此之外,教會的傳道也來探訪我。看著我在他面前深深地歎氣,聽著我向他傾訴生活中的瑣事,他仍然笑著對我說;「你為什麼不想想,你馬上就要受洗了?這是你和主的婚禮,難道你不應該為此而好好預備嗎?主是如此深愛你,祂給你這段時間好好的預備和休息,來親近祂。給你時間好好準備下一份工作,你應該喜樂等候。你知道嗎?你現在就在為主背十字架呢。」我沒好氣地問;「這只是我自己的事而已,這也能算是為主背十字架嗎?」他認真地說;「當然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世界上的路包括工作、感情等等,以及主的路,這條是和世俗的路完全不一樣的。凡是跟從主的人,都要背起十字架走主的道路。」他還教我如何禱告;「你每天在找工作之前,要先禱告,求主為你預備,你亦要禱告,求主將你的前路引導你,指教你人生的終點是在哪裡。」

聽了傳道的話,我醍醐灌頂,連媽媽都說我像變了一個人。我開始每天早晨都唱讚美詩,讀經、禱告,跟主的關係真的越來越親近。在向主尋求祂的話語時,主更以傳道書以及以賽亞書向我說明:「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傳道書7章14節)、「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以賽亞書55章9-10節)奇妙的是,就在這天,我收到了入境處的通知,我拿到了工作簽證,可以留兩年。

兩年來,我經歷了疫情期間找工作、換工作、公司倒閉、老闆欠錢等「波折」,最終在一所中學當助教,服事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們。記得剛信主時,我對上帝說,「我將我的工作交託給你」。沒想到,這一交托,就是漫長的學習過程。我工作的經歷並非一帆風順,但每一份工作裡,在每一天,我都看到上帝的同在。我認為,基督徒的工作就是與上帝同工,我們就是祂手中的工作。父啊,你是陶匠,我們是泥土,願祢通過我們賜下奇妙的祝福! 

五、谦卑顺服,悔改等候

在我信主的歷程,我學習到如何去做一個基督徒,那就是要謙卑順服、常常禱告,在主面前悔改,亦要等待上帝。我相信,如果你認識上帝,就會和我一樣,在生命中看見上帝對你的美好計劃。上帝的信實也是人們無法測透的,但願每個人都能得著這恩典!

最後,我以我最喜歡的詩篇139篇11-18節做結束:

  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

  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祢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祢看來都是一樣。

  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遮蔽我。

  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祢隱藏。

  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

  上帝啊,祢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

  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祢同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聖誕節隔天

讀經:路加福音2章15-20節 

在度過了充滿歡樂的聖誕節之後,隔天卻讓人感到洩氣。我們在朋友家過夜,但都沒有睡好。當我們開車回家時,車子竟半途拋錨了。接著開始下雪,我們只好把車停在路邊,在雨雪夾雜的天氣裡,搭計程車回家,真是令人沮喪。

但不是只有我們會在聖誕節過後,感覺心情低落。無論是因暴飲暴食,電台停止播放聖誕頌歌,還是聖誕節之前的禮品現在全以半價出清,都有可能讓聖誕節的歡樂立即煙消雲散!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耶穌出生隔天發生了什麼事。但我們可以想像,隔天馬利亞和約瑟都疲憊不堪,因他們步行到伯利恆,到處去找住宿的地方,馬利亞經歷生產的痛楚,牧羊人又突然造訪(路加福音2章4-18節)。我也可以想像,當馬利亞抱著嬰孩耶穌時,她會想起那位天使所說的話(1章30-33節)、伊利莎白的祝福(42-45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