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不白白受苦

讀經:

出埃及記3章1-4、7-10節 

我朋友很坦誠地對我說:「不要白白受苦。」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她剛成年的兒子因車禍喪生,我為她兒子主持追悼會。她知道自己說什麼,她瞭解什麼是哀痛,但她也明白上帝能讓苦難使祂自己得榮耀和使人得益,而她的確也藉此幫助了許多人。當時我被診斷罹患癌症,病情不樂觀,她的話安慰並鼓勵了我。這提醒我上帝聽見我的哭泣和哀聲,祂在我的痛苦中與我同在,也能藉我的經歷以不同的方式使別人得幫助。

摩西也瞭解上帝與受苦的以色列百姓同在。上帝說:「我確實看見了我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也聽見了他們⋯⋯所發的哀聲;我確實知道他們的痛苦」(出埃及記3章7節,和合本修訂版)。以色列民和我們一樣,有時會在苦難中感到孤單無助。但上帝向他們保證,祂已聽到他們內心的「哀聲」,並且計劃要拯救他們(8-9節)。上帝最終要用以 [....]

短詩六首-遇見

 

 

作者:一勤

 

清晨

 

遙遠而鄰近的溫暖,

人心底自有的共鳴,

于此時這浩然初啟的天地,

見證光明本是一體。

 

孤獨

 

人在孤獨的時候,

是會祈禱的。

在禱告中,

得到一種交流的滿足。

 

遇見

 

在歌聲中禱告,

在禱告中遇見主,

在等待中

遇見活水的泉源。

 

境界

 

光在擴散之中,

如同信心,

生命的境界自然變得寬廣。

 

旋律

 

光明落在枝葉間,

彈奏著來自永恆的旋律,

帶給地上一些天國的氣息。

 

 

一棵沉默的樹,

像是大地信心的顯露。

當聖靈的風經過,

枝葉與風共舞。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慷慨給予

讀經:

哥林多後書8章1-7節 

在2024年於某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億萬富翁黑爾(Robert Hale Jr.)對1,200名畢業生演講時說:「在艱困的時刻,我們更加需要分享、關懷和給予。我和我的妻子想要送給你們兩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我們送給你們的;第二份禮物是讓你們去送給別人。」他話一說完,在場的畢業生每個人都意外地拿到兩個信封,一個信封內的五百美元可以自己保留,另一個信封裡的五百美元則要送給有需要的人。

雖然黑爾的財富讓他能多次這樣給予他人,但慷慨並非有錢人的專利。古代馬其頓的基督徒在貧困中仍然慷慨解囊,以供應在耶路撒冷信徒的需求。保羅談到馬其頓的基督徒時說:「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考驗的時候,仍然滿有喜樂,在極度貧窮中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慷慨」(哥林多後書8章2節,和合本修訂版)。保羅稱讚他們,因為「他們 [....]

靈命日糧 : 可怕的事

讀經:

創世記23章1-4、17-20節 

「愛上那終必死亡的,是一件可怕的事。」這是一首古詩的開頭,由一千多年前的猶太詩人哈勒維(Judah Halevi)所寫,後來在20世紀被翻譯出來。詩人解釋了恐懼背後的原因:「去愛……,哦,所愛的最終會失去。」

創世記23章記載,在撒拉離世時,亞伯拉罕因失去愛妻而極度悲痛,「為她哀慟哭號」(2節)。這一章展開一個淒美哀傷的故事,描述聖經裡令人難忘的一位人物的離世,即亞伯拉罕忠實的妻子撒拉。這位婦人在年老時,曾因聽聞自己將為人母而暗笑(18章11-12節),卻在生以撒時疼痛哭泣。

約翰福音裡有一節簡短的經文,富含情感、令人動容:「耶穌哭了」(11章35節)。耶穌這位彌賽亞在拉撒路的墳墓前流淚,凸顯了祂對朋友離世的哀傷。「愛」確實是一件可怕的事,詩人哈勒維稱之為「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