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絕不忘記

讀經:以賽亞書49章13-16節 

一名男子持有價值超過4億美元的比特幣,卻一毛錢也領不出來。原因是他忘記存放裝置的登入密碼,而更糟的是如果連續輸錯10次密碼,該裝置就會自毀,這一大筆財富從此歸零。十年來,他懊惱不已,絞盡腦汁回想密碼要挽回這筆投資,藉此改變自己的人生。可惜他嘗試8次全都失敗,在2021年,他哀嘆自己只剩下兩次機會,若再不成功,這筆財富將化為泡影。

健忘是我們的天性,有時忘記的是小事,就像忘了鑰匙放在哪裡;有時忘記的是大事,就像攸關百萬金額的解鎖密碼。值得慶幸的是上帝不像我們這般健忘,祂從不忘記任何事或祂所愛的人。以色列人在遭遇患難時,深怕上帝遺忘他們,害怕「耶和華離棄了我,主忘記了我」(以賽亞書49章14節)。但先知以賽亞向他們保證,上帝始終惦記他們,並反問:「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一 [....]

靈命日糧 : 人生拼圖

讀經:腓立比書1章3-6節 

我們全家人因新冠疫情而必須在家隔離。在那段日子,我們決定挑戰一幅1萬8千片的大拼圖!雖然我們幾乎每天不間斷地拼著這幅拼圖,但總是覺得並沒有什麼進展。在開始拼圖的五個月後,我們終於可以放入最後一片拼圖,這幅長3米、寬2米,正好可以鋪滿我們家飯廳地板的拼圖,總算大功告成!

有時我覺得人生有點像是一幅巨大的拼圖,儘管已經拼湊出一部分,但仍有很多小片拼圖亂七八糟地躺在地板上。雖然我知道上帝正在塑造我,使我愈來愈像耶穌,但有時卻很難看到有什麼進展。

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使我深得安慰,特別是當我讀到,保羅因眾信徒同做善工,便歡喜地為他們禱告(1章3-4節)。但保羅的信心並非來自眾人的能力,而是來自上帝,保羅相信那「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6節)。

上帝 [....]

靈命日糧 : 訊息、磨難與得勝

讀經:希伯來書11章32、35-40節 

雖然會面對社會動盪、危機四伏和身心不適的種種狀況,傑米還是毅然前往世上一個最貧窮的國家,期望能帶給當地的幾對宣教士夫婦一些鼓勵。從他不斷傳給我們小組的一連串文字訊息,我們能夠瞭解他正在面對的挑戰。「弟兄們,開始禱告吧!我們過去兩小時大約只前進了16公里⋯⋯車子就已經過熱好幾回了。」路途上的艱難險阻,意味著將近午夜他才能抵達目的地,才能對已經等了五個小時的人們傳講信息。不久之後,我們收到一則語氣截然不同的訊息:「太奇妙了,多美好的團契時光啊!⋯⋯有十幾個人進前來,要我們為他們禱告,這是個充滿大能的夜晚!」

要忠心事奉上帝並非易事。希伯來書11章列出的這些信心偉人想必都同意這一點。這些平凡的男女信徒因堅持信靠上帝,而願意面對艱辛且難以預料的險境,就像「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 [....]

其實分享福音沒有這麼難

 

作者:Jochebed

有聲播讀:以晨

 

 

幾個月前我剛好有一個工作的空檔,我決定把握機會出國幾個月,體驗異國文化,同時也學習一門新語言。在語言學校裡我認識Astra老師,她是學校中少數幾位懂英文的老師。由於我在出國前,完全沒有學習過當地語言,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遇到Astra老師。即便老師只能用簡單的英文來表達,但老師的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總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文法與句型,也善用肢體語言來讓我瞭解課文內容。平常在課程開始前,老師總會先關心我在這裡生活情況,記得有一周氣溫下達零下30度,我的皮膚因為不適應寒冷又乾燥的氣候,兩隻手背發紅,多處手指關節裂開,出現小傷口。老師看到時非常吃驚,不僅拿出自己的護手霜給我擦,還跟我分享許多實用的保暖方法,令我倍感親切。在課堂上,老師教學非常有耐心,遇到問題時總是先給我一點時間思考,不會馬上公佈答案,對於零基礎的我來說,非常有幫助。春天來臨,語言學校有一周的假期,Astra老師竟然主動邀請我到她的夫家一日遊。我覺得受寵若驚,馬上欣然答應了。

Astra老師的家離市區很遠,一路上有很長的聊天時間。雖然老師的家人都不會說英文,但大家仍努力跟我介紹本地文化與風景。漸漸地車子駛入郊區,手機失去訊號。車窗外視野非常遼闊,土地大到我難以想像。方圓百里內都沒有任何鄰居,老師的公公、婆婆與雇工就獨立在這裡生活,他們四季都要為了放牧上千頭牲口而搬家。我想起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交通方便,隨處可以乘車,甚至是走路就可以到達我社區的教會。人口密度很高,在路上、學校或公園裡,有幾次遇到有人向我分享耶穌的經驗。此外,人們習慣有一個固定的住所,不會一年四季都在搬家。基於這些條件,讓我可以穩定在同一個地方參加教會、小組,在信仰上被建造。但是這個地方的居民住得極其分散,難以接近!當我們終於抵達老師的家時,我內心無比的震撼。回程的路上我問上帝說:「這家人要如何聽到你的福音呢?」

開學後我鼓起勇氣問老師:「以後課程中的口語練習,我能不能分享『上帝如何改變我生命的故事』?」沒想到老師竟然一口答應。老實說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才學習語言一個多月,就決定來挑戰撰寫故事。幸好上帝讓我在這裡認識一些會說英文的當地朋友,她們在我撰寫故事上給我許多支持。當我每週在課堂上與老師分享故事時,老師也不吝糾正我的寫作文法,還教我更多東西,讓我從中有意外的收穫。

有一天在口語練習中,我與老師聊到,每個禮拜四晚上,是我固定與家鄉好姊妹在線上的禱告時間。老師突然問我說:「你們都禱告什麼呢?」一開始我只是回答:「我們為好姊妹正在面對的工作挑戰禱告;為小組員生病的家人禱告…等」然後我突然有一個靈感,鼓起勇氣問老師說:「你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你禱告嗎?」當下老師聽到我的話後不發一語,只是對我笑笑,我也就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

 

在旅程中我有一段時間要到鄉下參與志工服務,所以跟語言學校請了長假。在請假前的最後一次上課,我做了一張小卡片給Astra老師,謝謝她過去這段時間的教導,感謝她對我的關心,以及邀請我參加各式文化體驗的活動。那天老師下課回家後讀了我的卡片,用社群軟體告訴我她讀了卡片很感動。接著,老師突然敞開與我分享她的家人正在面對的傷痛。她告訴我,妹妹在預產期當天到了醫院,發現寶寶已失去心跳。昨天她到醫院陪伴傷心的妹妹,她自己的心情也非常複雜。這張卡片來得正是時候,她讀了卡片心情好很多。聽到老師的分享,我內心充滿對主的驚歎與敬畏。我告訴老師,我會為她一家人禱告,願上帝親自安慰她們一家人的心。

過去在傳福音的過程中,我曾苦惱應該要跟朋友分享什麼;我有時擔心遭到朋友的嘲笑或拒絕;也害怕開始傳福音以後,會破壞我們之間的友誼。但如今我明白,其實沒有我想得這麼難。當我們願意先敞開分享自己的故事;在生活中留意朋友的需要,適時地分享我們真誠的愛與關心,那麼即便是一張小卡片,都有機會為我們開啟福音的話題。當我們一點一滴地與朋友分享耶穌,上帝會親自在朋友的心中作奇妙的工作。如同哥林多前書 3章6-8節: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上帝使它生長。所以,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乎那使它生長的上帝。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只是各人要照著自己的勞苦得著自己的報酬。」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