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愛慕真理

讀經:

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7-12節 

傑凱討厭上學。他不喜歡代數、文法及化學,但他喜歡蓋房子。傑凱的父親會在傑凱放暑假時,帶他一起去工作,而他總是樂此不疲。雖然他只有16歲,但卻熟悉水泥磚瓦,也知道如何砌牆。學校和建築工地有何區別?區別在於愛。傑凱不愛上學但熱愛建築,而這份愛激發他學習了許多有關建築的知識。

身為基督徒,我們要「愛真理」(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10節)。保羅指出,「不法的人」會用撒但的伎倆「行各樣的異能、神蹟」,欺騙「那沉淪的人」(9-10節)。他們為何會沉淪呢?「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10節)。他們不愛慕真理,而無法認識真理,以致受人欺騙(11節)。

我們有哪方面的知識?這取決於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們愛慕什麼?我們的熱忱會影響我們心之所向,左右我們的思想。我們所愛的,我們 [....]

在上帝的幫助下,我不再痴迷於奢侈品(有聲中文)

 

作者:Feifei

有聲播讀:Joya

 

 

作為基督徒的我,時不時會在心裡飄過這樣的疑問:上帝喜悅我購買奢侈品嗎?然而,聖經中並沒有這樣的明文規定,說上帝禁止我購買奢侈品。

幾年前,我也像大部分女孩子一樣,渴望擁有各式各樣的奢侈品包包和衣服。我堂而皇之的認為,我購買奢侈品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並且在我心中,購買奢侈品就像是在欣賞藝術品,因為奢侈品凝聚了這個世界最高端的品質與設計。我深深相信,喜歡買奢侈品和虛榮心沒有半點關係。

於是,我用盡各種方式購買奢侈品,哪怕這些奢侈品的價格與我的收入水平不相匹配。那時,我內心中的一個渴望就是賺更多的錢,購買更多、更貴、更高檔次的奢侈品。

我沒有意識到的是,只有穿著奢侈品牌的衣服,背著奢侈品牌的包包,我心裡才更有“自信”,我也才能更加接納自己的形象,走在街上腰板才挺的更直。同時,我也因此會不自覺地把他人劃分為三六九等,內心暗暗羨慕那些渾身奢侈品的人,並看不起無力購買奢侈品的人。

直到最近幾年,我開始用更多時間親近上帝,與祂同行。祂藉著聖經中的話語照亮了我的內心。 “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以弗所書 2章2節)。上帝讓我看到,我是如何活在今世的風俗中的,表面上我購買奢侈品的理由正直而高尚,其實不過是為了遮掩內心的自卑和虛榮感。而且,我活在這種狀態中並不自知,與世人別無兩樣。

我開始問上帝:主啊,我該怎樣做呢?難道你希望我在家裡進行一個大掃除,丟掉自己手中的奢侈品嗎?這時,上帝告訴我,祂並不是一位只求表面好行為的神,祂渴望的是我內心裡真實的更新和迴轉,“因為外面做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唯有里面做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裡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這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上帝來的”(羅馬書2章28-29節)。因此,我開始到上帝面前悔改自己的內心,很奇妙地,祂真的漸漸把我對奢侈品的那種渴望逐漸地挪去了。

經歷了這個轉變,我很感恩。因為我不再需要靠奢侈品來定義自己的價值,而是擁有了來自上帝的接納和因著信仰而來的自信。我看待人的眼光也改變了,我不再給人貼上價格的標籤,而是看重人內心自然流露的品質。

當下,我們經常會看到新聞報導,一些年輕人為了購買奢侈品而欠下巨額,還不起借款,更有極端的甚至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我想,上帝的心也必時常為沈溺在奢侈品消費的年輕人而傷痛。其實,無論擁有多少奢侈品,都無法真正填滿我們內心虛榮的黑洞。唯有來到上帝面前,體驗祂的饒恕和接納,才能將虛榮的毒根拔除,不再被奢侈品所捆綁。我由衷地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可以擺脫這樣的悲劇和死循環,來到上帝的面前體驗真正自由的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

靈命日糧 : 值得獻上

讀經:

馬太福音16章21-28節 

十九世紀英國主教湯樸威廉(William Temple),有一次在牛津大學講道時,以讚美詩《奇妙十架》的歌詞作為結束。他提醒學生們不要輕忽歌詞的含意,並且說:「如果你真心認同歌詞的含意,就盡情大聲唱;如果你不是真心的,就保持沉默;如果你只是稍稍認同,想要更加認同,那就輕聲地唱。」於是,大家都安靜下來,認真地看著歌詞。漸漸地,成千上萬人開始輕唱,並莊嚴地吟唱最後一句歌詞:「神聖大愛奇妙難測,願獻我命、我心、我身。」

那些牛津大學的學生們明白,相信並跟隨耶穌是一個嚴肅的決定,因這意味著我們接受上帝無比的大愛,這愛要求我們奉獻一切,跟隨基督需要我們整個生命的投入。耶穌明確地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太福音16章24節)。因此,任何人都不應輕 [....]

靈命日糧 : 善待外來者

讀經:

利未記19章9-10、33-34節 

我朋友的妻子是一位縫紉大師,她在久病離世之前,擬定了一個充滿愛的計劃。她把自己所有的縫紉設備,全數捐贈給我們鎮上的縫紉工會。她提供的縫紉機、裁剪桌以及其他設備,能幫助參加縫紉班的新移民學習縫紉技巧。我朋友告訴我們:「單單布料就有28箱,有6位婦女搬走所有的物品。這些學習縫紉的人都非常勤奮,渴望學習一門技能。」

但有些人對這些新移民卻有負面的看法,移民的問題已經在社會中造成許多的分歧。

然而在聖經中,摩西傳達了上帝的看法:「不可欺壓寄居的,因為你們……作過寄居的,知道寄居者的心情」(出埃及記23章9節,和合本修訂版),他還進一步講述上帝命令百姓善待移民:「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