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在祂手中

讀經:約伯記38章4-21節 

威廉·沙特納(William Shatner)在電視影集《星際迷航》中扮演柯克艦長,但他從未料到真正的太空之旅讓他如此震撼。他經歷了11分鐘的太空火箭飛行之後,在步出火箭時,驚嘆道:「這是我能想像最深刻的體驗⋯⋯從藍色星球飛上去之後,眼前就是一片漆黑。就是這樣,你往下看是藍色的,往上看就是黑色的。」他補充說:「那種藍色充滿美感。只是一個小小的藍點,轉眼之間你就從它旁邊飛過去。」

想到我們的星球是一個被黑暗完全包圍的藍點,實在令人有些不安。沙特納形容從藍天飛入黑暗,就像飛入死亡。他說:「在那一瞬間,你會說『哇,這就是死亡!』這就是我所看到的,深深觸動了我。這真是一種難以置信的經歷。」

沙特納令人震撼的飛行之旅,讓人正確看待生命。我們不過是宇宙中的微塵,但那位創造了 [....]

常常感恩使我越發感恩,更加明白上帝對我的愛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小七

 

雖然疫情三年了,但是我仍然記得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休學在家第一次開口讚美感恩上帝的經歷。

在我的成長背景中,總覺得感恩和讚美是需要條件的,是必須要有值得我感恩讚美的事情發生,我才覺得自己可以說出感恩讚美的話。所以在我信主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秉承著這樣的原則。我每次感恩都是因為上帝幫助我解決了問題,要不就是我的禱告得到回應,這時我心裡才會由衷地感謝上帝。我還會在心裡對感恩的事情進行分類,我自己定義這件事是需要感謝上帝的,那一件事是我自己努力做成的不需要感謝上帝。在我信主的過程中細數感謝上帝的次數,事實上寥寥無幾。

 

 

休學在家的我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出國讀書,我也不知道我不上學,我還能做些什麼。所以,當時的我每天在家都陷入巨大的恐慌當中,這樣的狀況差不多持續了兩個星期。有一天我突然認識到自己之前也經歷過這樣的焦慮,就是當我申請心儀的學校失敗,不知道要何去何從的時候。在那兩個月的時間中,我學習將眼光轉向上帝,而不是專註我眼前的環境。所以我通過讀經靈修和上帝溝通,明白上帝的心意。在那段時間裡,上帝親自安慰我,給我平安,之後也帶領我申請了別的學校。

當我想到上帝與我同行的那段時間,在我孤獨無助的時候,上帝仍然不放棄我,安慰我,這讓我相信上帝現在也不會丟下我。在我還不知道會發什麼的時候,上帝已經看到我的需要,祂幫助我、訓練我,一步步帶領我,讓我學會依靠他,讓我現在也不至於跌倒,反而被祂建立。這也讓給我想起,「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當我回看那段經歷的時候,我為自己的這段經歷感謝讚美上帝,因為我清楚地看到上帝在我灰心失望的時候,一直在我身邊。

 

 

當我對上帝讚美感恩的時候,祂也建立了我的信心,讓我相信上帝必會帶領我前面的方向。讓自己能夠平安地來到祂的面前,將心裡的重擔和焦慮交託給上帝。

感恩也讓我更加清楚上帝的帶領。當我重新申請簽證,準備出國的時候,又再次陷入了迷茫。當我環顧四周的同學朋友,大部分都已經有穩定的工作,有的也已經結婚生子,人生開始進入下一階段,似乎只有我還在原地踏步,停滯不前的時候,我心裡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是不是正確的。

那時的我每天在家躊躇,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一天心裡突然有個聲音對我說:出去走走吧。當時的我有些驚訝,心裡著急地想著:這都什麼時候了,我還哪有心思出去走走。但是我還是聽從了這個聲音,出了門。

 

 

當我在外邊一邊走著,一邊感概今天天氣真好的時候,我心裡一時很受感動,甚至感到眼眶有些濕潤。我心裡也便不由自主地再次開始感謝讚美上帝,我感謝上帝賜這麼好的天氣;我感謝上帝讓我可以享受這樣好的天氣;我感謝上帝,讓我在本該就業工作的年紀,仍然有繼續上學的機會;在大部分人被工作重擔,生活瑣事所纏累的時候,我感謝上帝讓我可以有自由的時間,讓我有選擇的機會。當我感謝讚美上帝的時候,我心裡也感受到上帝明白我所有的掙扎,明白我所有的感受,知道我的需要,並且祂告訴我,不要被別人的生活,別人的選擇影響自己,因為我的人生從來不是被別人帶領,而是主親自帶領。祂透過經文告訴我: 「不要怕,只要信!」(路加福音8章50節)

在學習感謝讚美上帝過程中,我被上帝改變,不再因為上帝為我成就什麼,回應了我什麼,而是因為知道了「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詩篇145篇3節)我明白了讚美感恩的力量,明白讚美感恩本身就是一種恩典。

 

 

當我為自己每天能夠正常呼吸,每天能夠被供應,每天能夠學習,每天能夠休息等等這樣的日常感謝上帝。當我為習以為常的事感謝上帝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來感恩,心裡越來越平安喜樂。這些經歷也讓我明白,感恩和讚美,要經常性去做,而且具體感恩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與上帝的關係變得更加親近,更加能夠明白上帝對我的愛。

最後如果可能,「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我還活的時候要歌頌我的上帝。」(詩篇146篇2節)因為感恩使我更加明白我需要上帝,我需要感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人生意義

讀經:哥林多前書15章50-58節 

阿根廷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寫的短篇小說,講到一位羅馬士兵馬庫斯·魯弗斯因害怕死亡而飲用了使人不死的水源。但隨著時日流逝,馬庫斯意識到不死並非像人們所追捧的那樣:萬壽無疆其實毫無意義。事實上,正是死亡本身使生命有了意義。後來,馬庫斯找到解藥,那是一股清澈的泉水。他喝完之後,用手在一根刺上抓撓,結果流出了一滴血,這也表明他恢復了必死之身。

像馬庫斯一樣,我們有時也會對生命必會衰敗和死亡感到絕望(詩篇88篇3節)。我們同意死亡讓生命有了意義,但與馬庫斯不同的是,我們知道因著基督的死亡,使我們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義。基督在十架上流血捨命,戰勝、吞滅了死亡(哥林多前書15章54節)。對我們來說,害怕死亡的解藥就是耶穌基督的「活水」(約翰福音 [....]

靈命日糧 : 聽聞鐘聲

讀經:詩篇43篇 

《聖誕鐘聲》改編自1863年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所寫的詩(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是一首很不尋常的聖誕歌曲。這首歌的第三節並沒有描述聖誕的歡樂和欣悅,而是悲嘆地哭泣道:「我垂低頭無限失望,我說平安蕩然無存,頑強眾生嘲笑、憎恨:地上平安歸與世人。」但到了第四節,這樣的哀嘆卻轉為盼望,並向我們保證:「神不死亡,也不睡眠,邪惡必敗,正義必勝,地上平安歸與世人。」

聖經中詩篇的哀詩也呈現出從悲嘆轉為盼望的模式。就像詩篇43篇,詩人一開始就向上帝呼求,自己遭遇仇敵的攻擊(1節),以及上帝似乎早已忘了他(2節)。但這位詩人並沒有停留在悲嘆中,他仰望著這位自己無法完全理解但仍然深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