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你做得到!

讀經:使徒行傳14章21-28節 

有人說,鼓勵就像氧氣一樣,我們沒有它就活不下去。對美國加州一名9歲的小男孩薩維吉而言,確實如此。他因著他人的鼓勵,從舊金山海岸游泳到阿卡特茲島再折返,來回超過3公里,創下完成此壯舉最小年齡的紀錄。其實,下水30分鐘後,薩維吉就因洶湧冰冷的海水而想要放棄。但是,有一群在附近划獨木舟的人對他大聲喊著說:「加油,你做得到!」這些鼓勵帶給薩維吉動力,完成了目標。

當磨難有如洶湧冰冷的海水衝擊初代教會的信徒,使他們信心軟弱時,保羅和巴拿巴鼓勵他們要繼續奔走天路。保羅和巴拿巴在特庇城傳講福音後,「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使徒行傳14章21-22節),幫助信徒繼續堅定相信耶穌。苦難使信徒軟弱,但鼓勵的話使他們為基督而活的決心更加堅定。他們明白倚靠 [....]

即使我求了石頭……

作者:寄居的奔跑小羊     有聲播讀:木木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馬太福音7章11節

找工作和婚戀都是人生大事。當我還不認識上帝,連聖經都還沒讀完第一卷書的時候,我經歷了祂在兩件事上奇妙的帶領。

那一年我22歲,正值大四就業季,也是那一年,我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一個當時看來 「一見鍾情」、「無法高攀」的男人。

他有著一個性格強勢的母親和一個沉默寡言、不務家事的父親。這樣家庭出生的他,已經習慣去容忍和順從母親。但是和他戀愛後,連帶著我也必須服從他母親對我的要求。他母親不喜歡我黑長直的髮型,我就得做短捲髮髮型;不喜歡我「土氣」的打扮,我每次買衣服前都要先發圖片詢問她的意見。

他對母親的做法從不表態。他認為父親軟弱無能,母親為這個家付出了全部。他愛他的母親,哪怕我覺得不舒服,他也不說什麼。

為了迎合他的母親,賺得他多一點的愛,我的生活、思想、價值觀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而是以他們為中心。我為他們改變了大大小小很多事,因此當他們試圖「插足」我的職業規劃時,我也同樣順從。

他們要我找一份看起來體面的工作,我就開始熬夜複習到凌晨,買書籍、報課程,只為儘快找到一份「配得上」他的體面工作。即便如此,我還是無法令他們滿意。他們也常常拿我和他的前女友、相親對象比。我自認已經儘力了,但我好像永遠做不好,永遠無法得到他們一家的認可和喜愛。

時間一晃,終於到了我人生的重要關口——如果我順利考上那個崗位,他的母親就極有可能因為我有了一份他們滿意的工作,而同意我們訂婚。

當時的我,一心想要得到那個崗位,然後和他結婚。於是我真誠、迫切地跪下來求祂給我那份工作,求祂賜我與他的婚姻。

之後發生的事情,真的很難用語言敘述。那是祂大能的作為,對我生命的反轉。是我一生都會銘記,無法忘懷的經歷。

我會告訴你結果:我得到了那份工作,但不是在他期望我所在的那個地點,而是在異地。而他以異地工作太遠、不便為由,與我分手。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他也只是想找一個能順應他母親的女友。原來,他並不愛我。

但是因為這兩件重要的事,我經歷了上帝的慈愛。上帝垂聽了我的祈求,應允了禱告中的第二件事——給了我工作。雖然最後的結果和我當初所求的不一樣,但是卻是更美好的。

我們也許會有求錯東西的時候,但是天父從不會給錯東西。「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馬太福音7章9-10節)天父深知我們的需要,因此即使我求了石頭,祂也會給我餅,甚至給我麵包、牛奶、餅乾、饅頭;我求了蛇,祂也會給我龍蝦、鮑魚、各種海鮮貝類,還有魚。

時至今日,回想起這段封塵的往事,無限感慨,心中充滿感恩。我親身經歷嘗過主恩的滋味,現在也告訴你:祂給你的一定是超過你的所求所想,並且是最適合你的、最好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智慧和理解

讀經:箴言2章1-11節 

在公元1373年,英國諾里奇市的朱利安年約30歲,她患上重病,瀕臨死亡。當她的牧者與她一同禱告時,她看到了幾個異象,她認為這些異象都是關於耶穌的受難。在她奇蹟似地病得痊癒之後,她就獨居在教堂的一間邊房長達二十年,為這個經歷持續禱告,思索其中的含意。最後她的結論是「愛就是上帝的意思」,也就是說,基督流血捨命是上帝的愛至高的展現。

朱利安的啟示廣為人知,但人們經常會忽略,她為了明白上帝給的啟示所付出的時間與努力。在那二十年當中,她迫切尋求上帝的智慧與幫助,好讓她能明白這段上帝同在的經歷有何意義。

正如上帝啟示朱利安一樣,上帝也藉著不同方式向祂的子民啟示祂自己,例如藉著聖經的話語;藉著祂微小的聲音;藉著縈繞心頭的詩歌;甚或只是察覺祂的同在。當我們領受上帝的啟示,我們可 [....]

靈命日糧 : 最大的愛

讀經:約翰福音15章9-17節 

在2019年紀念諾曼第登陸75週年的儀式中,有超過156,000位軍人受表揚。這些人參與了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海上進攻行動,讓西歐地區的人重獲自由。在1944年6月6日的一個廣播節目中,美國羅斯福總統為這些軍人禱告,求上帝保護他們。他在禱告中提到:「這些軍人不是為了滿足征服的慾望而戰。他們是為了終止戰爭而戰,是為了讓人得自由而戰。」

這些人為了遏止邪惡權勢的擴張,讓受壓制者重獲自由,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這讓我們想起耶穌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章13節)。當耶穌說這些話時,正教導門徒要彼此相愛。祂要門徒明白這種愛的代價與深度:這是一種願意為別人犧牲自己性命的愛。耶穌吩咐我們要「彼此相愛」(17節),祂所指的就是這種願意為他人捨己的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