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復活

 

作者:一勤

 

 

昏暗的夜,

我站在陡峭的海邊,

等待光明如潮來臨。

 

 

四野鴻蒙,

海風呼嘯,波濤砰轟。

等待著,

仿佛永夜無望,

身在絕望中彷徨。

 

 

岸邊暴雨突至,

如萬箭齊發,自海上澆來。

遠天的黑雲中,

光與暗交鋒,

血染紅了雲。

 

 

望過承載萬事的大海,

看到你背著十字架走在去往各各他的路上,

一步一個血印,蹣跚,無怨。

 

 

遼闊的大海,告訴我,

那是怎樣的天地灰暗,日月無光,

你怎樣把憤怒的浪濤卷向天,

又是怎樣傷心無助地哽咽吞聲。

 

 

他,黑洞中的光明,

喧鬧中的寧靜,

一份無條件的愛,

系住我孤舟漂泊的心。

 

 

多少次想離去,

為海浪般聲聲柔情的低訴留住。

永夜無望時,

我在那裡;

天邊第一抹雲變白時,

我在那裡……

 

 

暴雨的黑暗,

雨水澆淋的淚眼,

雲中光明的空墳墓,

烈日噴薄而出,

主如這般復活,

光彩烈烈……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生與死

讀經:

約翰福音12章20-27節 

在刑場上,俄國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面對著執行槍決的行刑隊伍,心裡默默數算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杜斯妥也夫斯基是基督徒,是世人公認在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巔峰之作《卡拉馬佐夫兄弟》探討了有關上帝、生命和死亡的主題,有人評價他熱切、興奮地談論基督。回到刑場一幕,這時行刑隊舉起步槍:「預備!瞄準!」

耶穌說:「時候到了」(約翰福音12章23節),這是暗指祂自己將被處死,藉此向門徒和我們講述了生命與死亡的永恆價值。我們的生命就像一粒「麥子」,必須落在土裡死了,才能結實纍纍(24節)。耶穌告訴我們,不要過度愛惜今生的生命,因為願意犧牲今生的人才能找到「永生」(25節)。

要成為耶穌的門徒需要犧牲,但耶穌的話能使我們有盼望:「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26節)< [....]

靈命日糧 : 糕點戰爭

讀經:

傳道書7章3-9節 

在引發兩國開戰的所有愚蠢事件中,糕點會是最糟糕的導火線嗎?在1832年,法國和墨西哥關係緊張,一群墨西哥軍官走進墨西哥市的一家法國糕餅店,嘗遍了店內所有的糕點,然後不付錢就離開了。事後,這名氣急敗壞的法國店主向墨西哥政府要求巨額賠償,其他的法國店主也紛紛效尤,事情越演越烈,結果引發了第一次法墨戰爭(1838-1839年),又被稱為糕點戰爭。這場因一時的憤怒而掀起的戰爭,造成三百多名士兵喪生,實在令人難過。

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例如婚姻破碎或朋友決裂,很可能是源自沒有善加控制的憤怒。自私地爭權奪力、尚未澄清的誤會、受到輕視而做出反擊,這些都是不明智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不理智的看法或反應會引發憤怒,帶來破壞。傳道書提供智慧之道﹕「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 [....]

靈命日糧 : 忠誠陪伴

讀經:

路得記1章6-17節 

在《鐵幕行動》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中,身為間諜的男主角格雷維爾面臨一個艱難的決定。他得知一位親密的朋友即將被逮捕,並可能遭到監禁和折磨,如果格雷維爾立即逃離這個國家,並否認與這個朋友有聯繫,就能幸免於難。但格雷維爾動了惻隱之心而拒絕離開,還設法營救朋友,結果自己也被囚禁,與他的朋友一同受折磨。他們對彼此忠誠、沒有背叛。格雷維爾最終被釋放,即使身心飽受創傷,他仍是一個真正忠誠的夥伴。

拿俄米需要這樣的同伴。在她丈夫和兒子去世後,拿俄米困苦窮乏,預備踏上漫長的返鄉之路。拿俄米告訴她守寡的媳婦路得留在摩押,為自己尋找新的生活(路得記1章8-9節)。路得回答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妳。妳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16節)。路得忠心地陪伴拿俄米到異國他鄉,並且奉養拿俄米。路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