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分享福音
讀經:
使徒行傳記載,保羅與其他人一起到聖殿行潔淨的禮(21章26節),但一些猶太人認為保羅的教導違背律法,就煽動群眾毆打保羅,甚至想取他性命(31節)。羅馬士兵迅速介入,並逮捕了保羅。士兵把他捆綁起來,抬著他離開聖殿,鬧事的群眾還跟在後面,高喊:「除掉他!」(36節)
使徒保羅如何回應呢?他對千夫長說:「求你准我對百姓說話」(39節)。在獲得准許之後,遍體鱗傷的保羅轉向憤怒的群眾,與他們分享自己如何相信耶穌(22章1-16節)。
那是大約兩千年前的事了,這個古老的聖經事蹟或許我們難以體會。但最近,在某個迫害基督徒的國家,一個名叫彼得的基督徒去監獄探視一位被監禁的基督徒朋友,竟然當場遭到逮捕。彼得被扔進一間黑暗的牢房,在審訊的過程中,被蒙上眼睛。就在眼罩被摘下的那一刻, [....]
詩篇29篇靈修筆記——耶和華坐著為王
作者:懷子蕙
各位讀者,當你舉目看向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一股沉重的無力感?世界上的許多地方,比如巴以地區、俄烏衝突的地區,正有無數平民承受著流離失所和家破人亡。即使在總體和平的國家地區,我們仍然看到人對人的迫害和惡意。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詩篇》29篇10節,“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是的,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上帝的法度最嚴明,上帝的命令最的確。但既然上帝一直坐著為王,為什麼這個世界上仍然有那麼多不公義的事情正在發生?為什麼人們會被炸得四分五裂,為什麼婦女會被強暴兒童會被拐賣,為什麼人們會互相算計甚至謀害身邊人的性命。即使是上帝的百姓也不能夠倖免,我們看到上個世紀有許多的傳教士在異國他鄉或染疾病,或遭逼迫,悲慘地客死在異國他鄉,在今天,上帝的百姓也常常被看為是愚拙的。
這些事的發生使我們常常看不到上帝作為王的作為?洪水氾濫之時,上帝的榮耀被踐踏之時,難道祂的手也縮去了嗎?
《詩篇》第29篇一開始,詩人呼籲人們一起加入對上帝的敬拜,要將上帝所當得的榮耀和能力歸給他。高屋建瓴,鋪墊了聖潔莊嚴的情感。接下來第二部分,具體地強調了這位上帝的大能和偉力,本詩的核心詞“耶和華的聲音”重複了七次,不斷地闡述了上帝大能的作為,祂能使火焰分叉,發動巨雷,引起大水的呼嘯和曠野的震動。不禁讓人想起約伯記中,上帝回答約伯的話“你知道天的定例嗎?能使地歸在天的權下嗎?你能向雲彩揚起聲來,使傾盆的雨遮蓋你嗎?你能發出閃電,叫它行去,使它對你說:我們在這裡?”
詩人看到如此大能的上帝,也就看到了自己身為人的局限和渺小。視野決定認識,我們看到詩篇中的上帝,祂所做的事情都是何等得浩大,那發出雷聲,震碎樹木,撼動曠野的力量,正是上帝在運行和維護這個世界的日常工作。相比之下我們人所做的就太過渺小了。前一段時間某城市搞人工降雨,結果因為雨量和範圍出了偏差,反而導致了市區範圍內的洪水氾濫。可見這運行自然的能力是何等的奇妙和浩大。
因此在本詩的第三部分我們看到,詩人讚頌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因為他看到無論洪水氾濫成什麼樣,上帝的力量總能對它說“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約伯記38章11節)。所以面對這樣一位上帝,詩人沒有疑惑沒有懼怕,反而做出了祝福的宣告,宣告上帝必賜福給祂的百姓,賜福給敬拜祂的人。
那麼現在再來看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這個世界一如既往充滿了強暴和不公的事呢?為什麼上帝的百姓在世上總要受到奚落,羞辱甚至傷害呢?其實這就是人在犯罪墮落之後的本相。自從始祖犯罪後,人所配的本來就只剩下在罪中受審判,在無盡的罪帶來的強暴和不公義中沉淪。然而我們現在看到這個世界依然還有秩序被維繫,自然界依然能夠供應人類的需要,依然有上帝的話語被傳講,依然有上帝的帳幕在人間,這難道不就是耶和華坐著為王的明證嗎?
詩篇29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敬拜的視角,就是注目於上帝廣闊大能的作為,看到祂依然維繫這個世界的能力,想到祂在永約之中的應許,那我們就不再會只是看到眼前的不公義就陷入懷疑。我們的年歲不過是一聲歎息,或許這個世界上的強暴人依然我行我素;或許這個世界上的驕傲人依然逼迫教會,但我們看到那轟隆的雷聲,看到傾盆的大雨,看到搖曳的樹木,就知道他們與這些力量相比不值一提。無論洪水如何氾濫,耶和華坐著為王。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主啊,你是永遠掌權的上帝。我們舉目望天,看到祢運行自然的能力,就知道祢的榮耀和大能。無論發生何事,請祢賜給我們忍耐到底的力量和盼望,因為祢坐著為王直到永遠。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團隊力量大
讀經:
在一場倫敦馬拉松比賽中,一名選手親身體驗了在大型比賽中有人相伴的重要性。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備戰,這名選手希望自己能堅持到最後,可是在他步履蹣跚地邁向終點線時,他已經精疲力盡,幾乎走不動了。就在他將要倒下之際,有兩位馬拉松參賽者立時上前,一左一右地勾起他的手臂,幫助這位虛脫無力的選手完成這場比賽。
傳道書的作者所羅門提醒我們,在奔跑人生的賽程時,像這位選手一樣有人相伴,確實會有幾個重要的好處。所羅門王提出了「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的原則(傳道書4章9節),強調共同努力、一起工作的好處。他還提到,朋友同甘共苦能「同得美好的報償」(9節,和合本修訂版)。當有人身陷困境,另一人就「可以扶起他的同伴」(10節);在漆黑寒冷的夜晚,朋友們相聚一起「就都暖和」(11節);危難臨到時,眾人協力 [....]
靈命日糧 : 選擇順服
讀經:
荷蘭的冬天雖不常下大雪,但寒冷的天氣仍會使河面結冰。我丈夫湯姆自幼在荷蘭長大,當他年幼時,父母就訂下家規:「在河面冰層厚到足以讓一匹馬行走之前,不准踩在冰面上。」那時,路上常常會有馬匹走過時留下的馬糞,某一天,湯姆和他的幾個玩伴就決定從路上取些馬糞,將馬糞投擲到薄冰上,一邊探路一邊冒險走到河面上。雖然最後他們平安歸來,此事也沒被人發現,但他們都心知肚明,自己不聽話,沒有遵守父母的規定。
順服並非人的本性,有時選擇要不要順服、遵守規定,可能是出於責任感或害怕受罰。但我們也可以因為愛和尊重長輩或上位者,而選擇順服。
約翰福音14章記載,耶穌告訴眾門徒:「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23-24節)。順服並不總是一個容易的選擇,但內住在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