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所有的單身弟兄…(有聲中文)

 

作者:Jeffery Siauw,印度尼西亞

翻譯:LOMO,中國

有聲播讀:呂傑,中國

 

單身並沒有錯。是的,你沒看錯:你沒結婚也沒有處於一段戀愛關係中,甚至你從來都沒有談過戀愛,都是沒關係的。

是的,上帝在創造我們之時就將對愛和伴侶的渴望放在我們裡面。因此渴望結婚和戀愛是完全正常的。只是,你作為一個人本身就是有價值的,這並非取決於你的婚戀狀態。

誠然,單身人士需要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孤獨。 (在我還單身時,我也同樣在孤獨中掙扎過)。有些人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找事情讓自己忙起來,並經常和朋友們待在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有些人會去買最新潮的玩意兒,或者參與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也有一些人會用扭曲的方式來尋找親密感,像是看色情影片或是招妓。

對於戀愛和婚姻,我們當中許多人都有「如果」或者「應該」的思維模式。如果我有女朋友,如果我結婚了,我就不會孤單了!人人都應該結婚(至少我應該結婚)。有女朋友、結婚、生子……這些是我的基本權利。如果我沒有,那就太不公平了。

但這種思維模式很可能會造成苦毒。當我們只關注我們沒有什麼時就會看不見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和祂在我們生命中的做為。我們只會看到我們的缺乏,而看不到上帝慷慨的饋贈。我們也會忘記,我們的單身身份恰恰可以讓我們參與到許多事工中。使徒保羅自己就是一個單身弟兄,他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單身信徒可以專心愛主並全身心地投入到祂的事工中(哥林多前書 7章32-35節)。若我們認定只有當有了女朋友後我們才會開心的話,我們就會失去單身時才有的喜樂。更糟糕的是,我們甚至有可能會讓性方面的罪侵蝕我們。這不僅會破壞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會破壞我們跟未來配偶的關係。

我想要鼓勵所有的單身弟兄:請換一種眼光看待單身。不要讓孤單主導你的人生,不要讓苦毒在你心中紮根。要記住:感到孤獨並非是因為你沒有女朋友或妻子才產生的。孤獨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不論結婚與否。

當耶穌的門徒在祂最掙扎的時候卻睡著了時,就連祂也經歷了孤獨感。不要忘記:孤獨是試煉,並非是罪。只有當我們讓孤獨控制我們的生活時,它才變成了罪。

因此,當孤獨感再次來襲時,讓我們把它當做一種提醒。是時候和家人與朋友們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了。除此之外,用你的單身時光去追求聖潔吧。聖潔不僅僅是不犯罪,而是過一個上帝喜悅的人生。學習在你沒有伴侶的情況下,都信靠上帝的恩典。求上帝把你塑造成為一個愛主又愛人的人。

如果你真的在未來的某一天遇到了你的人生伴侶,你會發現學習愛他人會幫助你更好的愛你的伴侶。這是我從自己的經歷中發現的:當我用上帝教導我的方式去愛別人的時候,我發現我就可以更好地且無條件地愛我的妻子,就像基督愛教會一般。

即便你沒有結婚,也請記住,你的人生依舊可以成為上帝之愛的完美見證,也依然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祢的話語so yummy!-www.ya-mi.org”

當我感到孤獨的時候(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919095128

作者:勇者,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親愛的我自己:

前陣子,我寫了一封生日卡給朋友。內容除了問候他個人的近況之外,也順帶附上了箴言19章6節的經節來鼓勵他。把信交給他的兩天後,他和我分享說我給他的生日卡內容竟無意中激勵了他周圍許多陷入「屬靈荒漠」而感到孤獨的弟兄姊妹。

躊躇了一會兒,我決定也寫一封信給你,希望你能在陷入孤獨的境況時打開來閱讀,從而得到激勵,更多尋求上帝的面。

心理醫生萊斯·卡特(Les Carter) 在他的著作《Minds over Emotions》如此定義「孤獨的感覺」:

「孤獨是一種與人疏離、隔絕,和分離的感覺。孤獨通常影射情緒上的痛楚、空虛感,和一種想被被別人了解和接受的渴望。」

我知道當你還是單身的時候,你很容易會感到孤獨。就像有一次我和一個弟兄聊天的時候,他向我坦誠,沒有女朋友他的生活就不完美。他甚至申明他願意和一位非基督徒交往來滿足他情感上的需要。

不只如此,我也能夠了解你身為你生活圈子裡唯一的基督徒,即使身處在一群人當中,孤獨的感覺也會不自覺地油然而生。比方說被同僚排擠,亦或是不被家人、朋友和同事諒解的時候。我了解這感覺不好受,但我亦深信你孤獨的感覺只是暫時的。其實你知道你該採取些行動,只是你卻不知道要採取什麼行動去應付或解決這來勢洶洶的感覺。

所以我才寫了這封信,想與你談談當孤獨的感覺來襲時,我們可以有哪些解決方案。

相信你也明白,如今世人已經全然敗壞,並「死在罪惡過犯中」(以弗所書2章1節)。因此,我們只能夠懇切的仰望樂於在主權中施恩於我們的上帝,信靠祂,認識到即使我們感到孤獨,上帝仍是美善的,因為“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

所以,當你因孤獨而感到混淆、舉棋不定時,或許你可以從主耶穌基督、以利亞和一位神學家的身上找到啟發。

你看,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看起來有許多同伴。祂不僅有有十二個門徒,而且講道時也有許多人前來聆聽,跟隨者眾多。然而在祂被釘十字架的期間,所有祂認識的人都逃跑了,就連聲稱「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加福音22章33節)的彼得都三次不認主。並且,在上帝將對罪的忿怒完全傾倒在祂身上時,耶穌基督大聲喊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27章46節)。那麼,主耶穌在祂感到極其孤獨的時候卻做了些什麼呢?

第一,祂向父上帝禱告,坦然地向父上帝傾吐自己的心意。

第二,祂懇求父上帝成就祂的旨意。

第三,祂靠着上帝差來的天使所加添給祂的力量順服上帝到底。(路加福音22章42-44節)主耶穌基督的舉動固然簡單明了,但是我們又是否願意像祂那樣完全降伏在創造我們、認識我們的上帝面前呢?

當你因自己是工作圈和家裡面唯一的一個基督徒而感到孤獨時,你不妨回想一下以利亞的故事。以利亞在孤獨的時候,認為整個以色列只剩下他一個先知尚未向巴力屈膝。儘管在真假先知比試之後,他仍然感到自己似乎是在孤軍奮戰。在耶洗別威脅取下他的性命之後,他逃之夭夭,甚至向上帝求死(列王記上19章4節)。上帝隨即把以利亞召來何烈山,並且在那裡讓以利亞知道祂為以色列留下7千個未曾敬拜巴力的人(列王記上19章18節)。原來以利亞並不是在孤軍奮戰。

你最近不也讀了賓克(A.W Pink)的自傳嗎?他是二十世紀初的一位神學家。那你肯定也知道儘管他本人在在世的時候名不見經傳,但在他去世之後,他的許多著作開始在英國以至於全世界廣為流傳。因為不擅於社交,他在世的時候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在極度孤單的時候,他向上帝禱告,希望有一個了解他的姐妹會嫁給他。上帝垂聽他的禱告,賜給他一個愛主的妻子。賓克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找不到一間傳揚聖經真理的教會。請別誤會,我並非說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不去教會了! 這是因為他不認同當代教會的神學立場。儘管他感到“真教會”難找,但在他太太的協助之下,他專心撰寫了許多影響一整代神學家的巨作。

賓克對教會絕望,因而陷入孤立的處境,但他仍藉著超乎常人的自律、讀經和禱告來尋求上帝,因此減少孤獨的感覺。我知道現在你在一間願意貫徹聖經教導的教會聚會。穩定在一間教會聚會,並且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團契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孤獨的情緒。別單顧自己的事啦!記得使徒保羅要我們也顧別人的事啊!你也要記得以上帝的話語勉勵彼此呢!

親愛的我自己,最後我還要再提醒你,孤獨是一種情緒,更是我們沒有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時的其中一個徵兆。因為內心空虛,所以就去找其他的東西來尋求滿足感。倘若如此,願你記得耶穌基督的宣稱:「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 6章35節 )。願上帝給以賽亞先知的安慰也成為你的安慰:「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以賽亞書 41章10節)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

我是否應該繼續單身 (有聲中文)

作者:Daniel Hamlin,美國

翻譯:PattySong, 中國

有聲播讀:Luke,中國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戀愛。但當我確定和她不合適時,我決定結束這段關係。唯一的問題是我以前從未認真戀愛過,所以一想到要和她說分手,我就害怕。在極度恐慌中,我做了一個不成熟的小男生做的事——電話分手。我知道這個做法一點都不酷,但別擔心,因為後面的情況比這更糟。

傷害她的內疚感像一堆磚頭一樣壓在我心裡,我覺得我必須做些什麼來讓她知道我內心因此有多痛苦。所以在談話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做了一件現在想來仍羞於承認的事——我假裝哭了。是的,我都已經成年了,卻在跟別人提分手的時候假哭了。那一刻,我意識到我真是個可憐蟲。同時,我也意識到感情相處真非易事。(註:我們早就和好了而且我再也沒有假裝哭過)。

傷害我關心之人的痛苦和因自己沒能處理好這件事帶來的羞恥感,讓我在經歷那次分手事件後的幾年時間裡,發誓不再陷入潛在的浪漫關係里。我下定決心,不願再去面對潛在的風險,也不願再經歷一次像這樣的分手。

我意識到感情需要費力經營和維護而且也會需要冒險——傷害別人和被人傷害的風險。有時,甚至和維護與風險無關,而是生活方式的問題。簡而言之,單身比戀愛和結婚簡單容易多了。

但即使我們認為感情值得付出努力和犧牲……對基督徒來說,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考量。在哥林多前書7章7節中,保羅談到他的單身時說:「我願意眾人像我一樣,只是各人領受上帝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在同一章中,保羅談到單身階段如何專心為主做工(哥林多前書7章32-34節)。這會讓單身的基督徒不禁想到:「如果我繼續單身,是不是更能為上帝所用呢?」畢竟,這意味著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為天國做工。

我們是否應該繼續單身取決於我們自己,更重要的是,取決於我們與創造我們的天父的關係。

我們常常忘記福音最美妙的一點之一是它很個人的那一面。上帝創造我們每個人都有祂原本而獨特的旨意。這一真理改變了我看待戀愛和婚姻的方式。

一位滿有成就的年輕單身女性辭職離開了那個位於海邊社區的高薪護理崗位,選擇搬到烏干達去收養一個孤兒。她曾在一次短宣中探訪過這個孩子,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感到上帝託付她回去領養這個孩子。她單身的狀況並沒有影響她對上帝的順服。反倒在這種情況下,單身的狀態讓她很快就做出了決定——順服上帝的感動。

保羅曾在哥林多前書7章7節中寫到很重要的一點,他提到自己的單身是上帝給他特別的禮物,他總結說,我們每個人都從上帝那裡領受了不同的恩賜,他的獨身恩賜並不是誰都能得到的。

所以,作為單身基督徒,我們需要回答的問題不是:「如果我繼續單身,是不是更能為上帝所用?」而是:「上帝對我的生命有什麼旨意?」。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獨身不是上帝給你的旨意,那麼保持單身不會讓你更為上帝所用。事實上,你某種程度上反而是在妨礙祂的工作。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一對我父母認識的傳教士夫婦經常來我們家拜訪。他們是攝影記者,經常出差,把他們所在的機構所做的福音工作,以及其他傳教士的故事記錄下來,分享出去。丈夫是攝影師,妻子是作家。他們在世界各地將福音工作用文字和照片創作成各樣美麗的故事。他們兩個人各自就像是拼圖的一半,當拼在一起時,恩賜如此互補,配合得天衣無縫。很顯然,是上帝把他們配合在一起的。

福音中的個人獨特性和上帝對每個個體生命的獨特計劃,使得人們對於進入婚姻或保持單身哪一個更好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要回答這個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和彼得最終明白了捕魚不是他生命的意義一樣——通過靠近耶穌知曉。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也不再是單身是否比婚姻更好,而是我是否處在上帝的心意裡面。我不再害怕感情,也不再害怕面對感情中的各種不確定性。雖然我也不能確定最終我是否會結婚。但不管怎樣,我都會盡心儘力地過好當下每一個人生階段。

現在,單身的階段對於我而言,意味著我有更多時間來服侍上帝,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建立友誼上。我也可以尋求祂在創造我的目的和給我的使命上的指引。我可以在教會中參與更多服侍,也可以去服侍當地衝浪俱樂部的人。但最重要的是,我想在單身階段把我的時間花在和耶穌相處上。

但我有一點需要澄清:我已經清楚知道上帝對我人生當下和以後階段的旨意里……肯定不包括假哭。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上帝用孤獨來滋養我信心的三種方式

 

作者:JT Chen

翻譯:RuiQi

 

如果晴朗無雲的天空能化成一朵花的話,那它一定看起來就像喜馬拉雅藍罌粟一樣。

藍罌粟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因其美麗和稀有而被一些人視為花卉中的“聖杯”,並以其精確而苛刻的生長條件而聞名。

藍罌粟是一種獨特的花朵,只能在極少數環境適宜的地方才能看到,以其不尋常的可愛而略顯孤獨。

就像藍罌粟一樣,如果我們看待得合宜,其實會發現孤獨也有一種特別的美。 因為上帝的主權和良善,孤獨不再只是一種負擔。 祂能把孤獨變成祝福。

然而,往往只有回頭看,我們才能意識到上帝在孤獨中陪伴我們,並為我們特意制定了祂美好的計劃。

上帝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將我生命中的孤獨變成了滋養我信仰的肥沃土壤。

孤獨讓我能夠表達忠誠

我是家裡唯一的基督徒。 我的父母和姐姐會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祭拜祖先並尋求僧人的祝福。在我十幾歲成為基督徒後,我就不再參加他們的這些活動。

儘管我的父母和姐姐尊重我信仰基督,但我感覺到(並且持續感覺到)因著我的信仰和日程安排我與他們不再那麼親近,例如我每個週末要參加教堂禮拜,而全家除了我,他們會在一起做其他事情。

這種分離還帶來了其他後果,例如在節日期間為了避免社交性的賭博而產生的尷尬和誤會,以及很大的壓力來自於知道我的言語和行為可能會影響家人對基督和福音的印象。

對於大多數出生在崇尚孝道和注重家庭和諧價值觀的亞洲家庭孩子來說,他們首先要效忠的是家庭。 然而,對於那些想要跟隨耶穌作為他們救主的人來說,對耶穌的效忠應優先於血緣關係和家庭紐帶(馬太福音10章37節)。

孤獨的時光給了我表達我最忠誠所在的機會。 耶穌與祂地上家人的經歷既給我安慰,又給我挑戰。 祂知道作為一個局外人的感覺,因為祂的母親和兄弟最初並不理解祂對上帝的奉獻(馬可福音3章20-21節)。 儘管家人心存疑慮,耶穌還是選擇忠於上帝。 我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每次我選擇效法基督為榜樣,我對祂的忠誠就加深了。 我仍然會感受到身為局外人的刺痛,但我也體驗到了與耶穌合而為一的特權。

如果連耶穌的家人都認為祂瘋了(馬可福音 3章20-21節),那麼我的家人不理解我按照上帝旨意生活也是很正常的。

我沒有隱藏我的信仰,而是向我的家人表明,我對基督的效忠不只是在青少年階段,而是一生的承諾。 我邀請家人參加禮拜、嫁給了同是基督徒的丈夫、報名參加神學課程、並在教會全職工作了近九年。

當我依靠上帝的恩典來活出對基督的效忠時,我從上帝的話語中得到安慰,那就是我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孤獨,因為我作為祂心愛的孩子,在祂的家裡佔有一席之地(約翰福音1章12-13節)。

孤獨為我的職業奠定了基礎

然而儘管如此,成為上帝家裡的一員並不能完全讓我免受孤獨。

當我還是一名年輕的基督徒時,我一直在思考有關上帝和信仰的問題。 例如,舊約中關於亂倫、一夫多妻和暴力的記載讓我感到不安,尤其是上帝考驗亞伯拉罕,命令他獻上以撒作為祭品的記錄(創世記22章2節)。 雖然後來上帝阻止亞伯拉罕砍向他的兒子,並提供了一隻公羊代替以撒(創世記22章10-14節),但我不禁想:“上帝怎麼能讓亞伯拉罕經受如此殘酷的信心考驗呢?”

我相信上帝是真實的,但我對祂意想不到和難以理解的作為感到困惑。而正因此,我無法跟上朋友們對教會活動的熱情。

我會向其他人提出我的疑問,但大多數時候得到的卻是沉默。 我感覺自己是個奇怪的人,不斷的被這些問題困擾,這真是令人沮喪。

有些人可能在懷疑中感到孤獨,以至於他們以兩種方式來回應:他們要麼滿足於膚淺的答案,例如“不要想太多,只要相信上帝”,要麼他們想平息上帝的行為方式與他們認為上帝應該如何行事之間的不一致。 這兩種回應對人的屬靈成長都是無益的。

還有第三條路:我們在困惑中轉向上帝,孤獨也可以引導我們獲得屬靈上的豐富。

我對更深入的答案或解釋的渴望驅使我研究上帝的話語。 因此我開始去神學院讀書,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程、作業和考試中,這幫助我審視自己的信仰並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我在教會從事教導事工,與其他信徒分享我從上帝的話語中學到的東西。

當我回顧過去,那些被問題困擾的孤獨時刻為我作為神學教師的職業奠定了基礎。 上帝利用我的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維,迫使我學習祂的話語,並最終將其教導給祂的子民。上帝利用我所經歷的孤獨來培養我對信徒的同理心,他們可能像我一樣感到孤獨,正在信仰的難題上掙扎。

接受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上帝的想法和道路這一現實(以賽亞書 55章8-9節),我現在的信心不是建立在我有能力理解上帝在做什麼之上,而是建立在上帝知道祂在做什麼上(耶利米書 29章11節 )。 真正的信心並非來自於知道所有的答案,而是來自於知道答案的那一位上帝。

孤獨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

在新冠疫情蔓延之初,當我生下第一個孩子時,我從未感到過如此慌張。 我一直擔心會因為我的經驗不足或無知而傷害到我的孩子。新冠疫情的到來更是讓我的神經變得過度緊張。

我因恐懼和脆弱而感到孤獨。 在從產後大出血的創傷中恢復的同時,我也在努力掌握母乳餵養的竅門。 儘管我得到了丈夫和祖父母的關愛支持,但我不相信他們能夠完全理解我的軟弱和無助。

上帝利用那些孤獨、謙卑的時刻來吸引我走向祂充足的恩典(哥林多後書 12章9-10節)。

當我不知道如何讓寶寶含乳或如何在寶寶難受時幫助他時,我會絕望地、‘不優雅’地祈禱,比如“上帝啊,幫幫我!” 不知怎的,上帝總是通過突然的頓悟或其他人及時的建議來回答我。晚上,當我的丈夫和孩子進入夢鄉,而我獨自一人面對著焦慮時,當我聆聽讚美和敬拜歌曲時,我在上帝的同在中找到了確據。

意識到自己如此不足,很多事情都超出我的能力範圍讓我變得謙卑。 很多時候,我只能即興發揮,祈禱自己不要搞砸! 但上帝看到了我的恐懼和不足,祂一直在幫助我。

我一直堅信聖靈可以在任何情況下賦予我力量,我作為母親的掙扎更加堅定了這一信念。 作為一個母親,我可能會猶豫不決,犯下無數的錯誤,但上帝的力量永遠足以讓我超越自己的極限去愛我的孩子。

仰望園丁上帝

我們可能認為所有開花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溫暖和光照才能茁壯成長。 但喜馬拉雅藍罌粟卻並非如此。 為了使蔚藍的花朵茁壯成長,光線需要明亮但不能直射。 溫度需要涼爽,但不能太冷。

儘管孤獨的季節可能缺乏溫暖和光明,但這些不太舒適的環境可能正是我們與上帝同行成長所需要的。

上帝,這位專業的園丁,清楚知道如何照顧我們,直到我們有像基督一樣豐盛的生命。

下次當我們發現自己孤獨和憂鬱時,我們可以仰望上帝,祂可能會修剪我們,以便在祂的時間裡,我們會以意想不到卻美麗的方式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