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當只有你還單身時…..

 

作者:Charis Heng

翻譯:RuiQi

有聲播讀:佳音

 

“你聽說了嗎……X和Y昨天在一起了!”

“嗯? 他們什麼時候在一起的? 我都不知道他們倆認識!”

我注意到最近這種交流已經取代了“嗨,你最近好嗎?”成為了我和我朋友之間對話的新開頭。 可能我說得有點誇張了,但 “有物件”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真的變得非常重要。 每天,我和我的朋友們都發現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充滿“情侶視頻”(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牽著手,說他們是多麼高興他們擁有彼此)。 當我翻看 TikTok 和 Instagram 的評論時,我經常看到諸如“上帝啊,什麼時候輪到我……”之類的情緒表達,說實話,我在心裡也在這麼問。

每次下課後疲憊地走出校園,看到到處都是情侶——路上、回家的公車上,我內心的渴望就會變得更加強烈。 於是我會選擇低著頭,戴著耳機走路,希望音樂能淹沒我的憂慮,同時給我的朋友們發消息:“我們快約出來玩兒吧……”儘管我努力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偶爾我也會看看我的手,希望我也有另一隻手可以握住。

朋友的陪伴

我非常感謝這些年來陪伴我的朋友們。 我們共度的時光讓我意識到我並不孤單,也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 我的許多朋友也有同樣的焦慮,我們都在盡力面對——我們會互相傾訴,更加努力地報名參加社交活動,但好像還是沒辦法解決問題。我們雖不是真的孤身一人,但卻是一同孤單著。

當我與孤單作鬥爭時,我想知道這是否源於我想要被某個人專屬地瞭解和愛的渴望。 雖然有朋友可以給我帶來安慰,但我很難指望每個人都隨時有空,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先事項和排程。

我到底有什麼問題?

這是另一個常常在我腦海裡出現的問題:“我沒有那麼不受歡迎吧……?”,然而我“母胎單身”的感情經歷似乎在表示異議。 是我長得有什麼問題嗎?難不成是我的性格有問題?

我發現自己會把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情侶——尤其是那些妝容完美、卷髮、衣著時尚、身材健美的女孩——與鏡子裡的自己、鬆弛的肚子、手臂和長滿痘痘的臉進行比較。 而我家人對我的評論——“你的皮膚怎麼這麼差?”,“我感覺你又長胖了,你有在健身嗎?”就更加打擊我了。

雖然我會假裝不在乎這些評論,但它們確實刺痛了我,我常想,“這也是人們看待我的方式嗎? 也許他們覺得我沒有吸引力,也不討人喜歡。” 我經常想努力每天少吃一頓,並在閒置時間研究不同的護膚品,希望這些事情能幫助我自我感覺更好。

如果我身邊所有人都脫單了只剩下我自己怎麼辦?

當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戀愛,甚至有些人與他們的對象一起申請 BTO(新加坡政府發的預購組屋)時,這讓我感受到有一段戀愛關係是必要的,而我不想落後,成為在這個“戀愛時代”中被“剩下”的怪人。

在我們的人生階段中,似乎每到一個新階段,符合條件的單身人士就會減少一些。 一位剛剛參加工作的好朋友告訴我:“如果你覺得在大學裡都很難找到物件,那麼一旦進入工作就更難了。” 雖然有另一個朋友插話對我進行鼓勵,但我還是忍不住覺得,找到一個有相同信仰,也同樣渴望婚姻的人,非常困難。

在無助之中,我多次向上帝哀歎。 天父,你是不是忘記我了?

上帝在哪裡

仁慈的是,聖靈輕輕地將我遊蕩的心推向祂自己的話語,特別是馬太福音6章28-33節: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上帝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馬太福音 6章28-33節)

上帝仿佛在告訴我,祂看透了我憂慮的心——祂知道我一直在追求什麼(“有物件”的狀態),也知道我一直在極力逃避的(孤獨感)。 自始至終,祂想讓我定睛在祂身上,讓我看到,如果連祂造物中最小的那個都被祂看顧,那麼祂肯定會更加看顧我這個祂心愛的孩子的。

在我渴望陪伴——被認識、被記得、被愛的過程中——祂向我保證,我已經完完全全獲得了祂豐盛的愛(約翰福音3章16節)。即使我渴望獨一無二的瞭解,祂也提醒我,創造我內心深處的那位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加瞭解我(詩篇 139篇2-4節, 13節)。

當我與自己的不滿足感作鬥爭時,我想起我是按照祂的形象被造,並且我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 139篇14節)。 當我意識到我已經被基督深深地愛著並且因著祂變得有價值時,我的心裡充滿了安慰。

被煉淨的季節

這段在單身中博弈和等待的時期,是對我煉淨的季節。 當上帝向我揭示我內心深處渴望被需要、被人喜歡和被浪漫地追求時,祂也引導我思考:如果我們是按照祂的形象造的,也許我們的這種渴望也是祂對祂子民渴望的一瞥。 祂的心也想念祂的子民。 祂也渴望與我們建立親密關係!

因為祂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8節),所以只有祂才能完全徹底地滿足我們對於被愛的渴望。

因此,在我的等待中,祂賜予我喜樂和盼望,因為我知道我可以將憂慮卸在祂腳前,並在祂裡面得安息。 當我再次被提醒祂是誰時,我就想起祂使我成為那個值得被愛的人。 我想起了約翰·埃爾德雷奇和斯塔西·埃爾德雷奇所著的《迷人》一書中的話:

一個充滿榮光的美麗的女人,是不用去努力追求外表美麗、和證明自己有價值和值得的女人。 因為她知道,上帝內住在她內心,祂認為她很美麗,認定她有價值,在祂那裡,她是完全的。

孤獨的感覺仍然時不時地爬進我的心底,尤其是當我在深夜獨自一人走出校園時。 但我內心也有一種飽足的平安感,當我張開和合上我的手,想知道握住別人的手是什麼感覺時,我想像上帝在握著我的手。 我將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交在祂手中,因為我知道祂已應許會看顧我,從現在直到永遠(詩篇 121篇5-8節)。

同時,我會花時間享受單身生活,因為這也是上帝的恩賜!我可以繼續在生活中走下去,笑著,哭著,和我所愛的人在一起。 當上帝帶領我去往祂為我預備的地方時,我祈禱祂能使我繼續學會安息,並在祂的豐盛和喜樂中成長。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當約會不成功時,上帝如何幫我振作起來

 

作者:Rachel Tso,根據 Emma*口述記錄

翻譯:秋雨

有聲播讀:Joya

 

 

當他(暫且叫他約翰吧),約我出去時,我激動不已。

我們相識已久,一同參與服事。他有一顆愛上帝、愛人和宣教的心,和他相處非常愉快。朋友們覺得我們之間很來電,我也想盡辦法多和他待在一起,有時甚至提議一起組織一些活動。

後來,他主動提出是否可以和我獨處以瞭解彼此,因為之前我們都只是在集體場合互動。這段約會期是為了確認我們之間是否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我們在幾個月內接連約會了幾次,每次我都非常享受與他一起的時光。後來,有一天晚上,他說他並不確定對我的感覺,而且他那陣子也很忙。他的這一番話搞得我一頭霧水,因為這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約會,因此我覺得他至少是喜歡我的。但他說想先分開幾個星期。

然而,分開幾個星期後,他決定徹底結束這段感情。最讓我崩潰的是,他說他對我沒有心動的感覺。我從未有過如此被拒絕的感覺。

那次經歷讓我非常痛苦。但在痛苦中我與上帝奇妙地相遇,並且永遠地改變了我與祂的關係。

  1. 祂幫助我完全誠實地面對祂

因為我想讓上帝更多地參與到這段經歷中,因此我決定從一開始就把約會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

寫下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幫助我將某一時刻的情緒和心思用文字表達出來,使我能夠請求上帝進一步顯明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或想法——我內心藏的到底是什麼(恐懼、懷疑還是來自魔鬼的謊言),也讓我悔改,祈求上帝重新調整我的內心和動機,與祂保持一致。

在與約翰“分手”期間,我更加親近上帝,向祂傾訴那種被拒絕和配不上別人的感覺(我不夠好、不夠有吸引力、不夠可愛),在祂面前流了許多眼淚。我如此坦誠地向祂述說因著祂沒有賜給我我所想要的而來的憤怒與失望,對此我並不感到羞愧。我意識到,在那位瞭解我的本相(詩篇 139篇4節),完全愛我的上帝面前,我不需要任何偽裝。

向上帝傾訴並沒有改變我的處境,但這一過程卻改變了我,因為祂提醒了我兩件事:一是祂是誰,二是祂創造我的旨意是怎樣的。

向祂表達我內心深處的需求,讓我比以前更靠近祂。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會了誠實地面對他人,不掩蓋自己脆弱的一面,由於害怕別人的論斷,這些是我以前難以做到的。

我也經常去跑步,這樣我思考和禱告時頭腦可以保持清醒。有一天,我沿著熟悉的路線跑步,在一個休息區停了下來。附近有一棵樹,當我坐下來凝視這棵樹時,腦海中浮現出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的畫面。我覺得這是上帝邀請我到十字架前安息,耶穌為我獻出了生命,現在又在我痛苦時與我相遇,我得到了極大的安慰。

承認痛苦是得療愈的第一步。正是通過這次經歷,我親身體會到詩篇147篇3節: “他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 這節經文的含義。

  1. 祂在我周圍安置了關愛我的一幫朋友

就在約翰決定和我結束關係的當天晚上,我打電話給教會裡的好友,告訴他們所發生的事。我驚恐無助時,他們的傾聽和理解讓我倍受安慰。朋友們甚至組織了一次郊遊,陪伴我、安慰我、幫我厘清思緒,振作起來。

通過和朋友們交談,我更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情況,於是鼓足勇氣與約翰見了最後一面。

見面時,我坦率地講出了對我們約會的看法,以及對他處理我們之間關係的感受。這樣做幫助我瞭解他是如何作出分手的決定,也讓我將我的想法一吐為快,從而為此事做出了結。

幾個月後,我通過交友軟體認識了一個人,我們決定約會。然而,那天晚上,我感到迷茫和傷感。我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完全忘掉約翰,於是給我的一個朋友打了通電話,朋友安慰我說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我向剛認識的男士解釋了我情緒波動的原由,幸好他對此表示理解。

反思這次約會,我一個朋友的真知灼見讓我獲益良多,那就是不要在饑餓、憤怒、孤獨或疲憊時做決定。

與約翰的過往仍讓我感到有些憤怒和孤獨,這種感覺促使我在還未完全從上一段感情走出來之前就重新開始約會。

我非常感謝那些在我身邊,陪我渡過人生低谷的朋友,他們成為上帝安慰我,享受祂同在的重要管道。

  1. 祂幫助我與單身的朋友產生共鳴

目前,我在一個專門針對單身慕道友的事工中服事,也經常幫助單身的基督徒弟兄姐妹。

 

我熱衷於説明他們擴大社交圈,於是參與組織各種聚會。當看到人們走出舒適區,參加這些活動時,即便活動是他們自己組織的,我也倍受鼓舞。在這些活動中,他們不僅結識了可能成為他們人生伴侶的人,還建立了新的友誼,真是太棒了。能夠陪伴他們,傳遞我從上帝和朋友那裡得到的愛和鼓勵,我感到無比喜樂。

因著能夠與單身朋友們產生共鳴,我竭盡所能地幫助他們。作為過來人,我理解他們的掙扎,儘量鼓勵他們在信仰上不要動搖(或者不要退而求其次),在這方面繼續依靠上帝。我還喜歡與他們分享一些關於單身生活指南的好播客或書籍。

我相信如果上帝沒有讓我經歷約會方面的失敗,我的服事就不會如此富有成效。上帝的確在我們的每一次困境中都有祂的美意。

仍然感到苦惱也無妨

最近我又開始上交友軟體,但這一次我有了全新的視角,如果對方不鐘意我,那就沒有必要強求交往。我還認識到,我覺得自己配得一個喜歡我並有意追求我的人,這並沒有什麼錯。

有時,我仍為單身而苦惱,有時甚至會感到很絕望。當我看到身邊的朋友成功地找到另一半時,一方面我會為他們高興,但另一方面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久而久之,我因為總是流連于交友軟體,卻仍然沒能找到追求我的人而產生約會疲勞。

在這種時候,我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在接受單身的命運,和盼望上帝總會結束我的單身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要找到這種平衡真的很難,因為我很難接受自己會一直單身下去。

但也許這兩種願望都不錯,因為它們都指向我們內心深處對上帝的渴望——不僅僅在關係中,也是在整個生命中(羅馬書 8章22-23節)。

透過這些疑惑,上帝總是安慰我。祂創造了我——以及整個宇宙——祂深愛著我,以永不改變、永無止境的愛愛我。

當我學習安息在這樣的確信中時,我會竭力信靠祂,無論處於什麼狀態或是人生的哪個階段,都盡情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我雖然仍希望上帝會為我預備另一半,但我已不把這種願望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了。

我屬靈導師的忠告讓我深受啟發:“不要等到結婚後才開始生活。現在就去做你喜歡的事情。”我有一份喜歡的工作,我在教會和單身事工的服事中深得其樂,我也喜歡和我那一幫總是很有趣又鼓勵我的朋友們一起玩。如果上帝呼召我進入婚姻,我一定會做好準備。在那之前,我現在就要找到喜樂。

我相信上帝的旨意和計畫比我想的更好。即使另一半不會出現,我祈求在我獨身的歲月裡,在我需要的時候能夠經歷上帝的恩典。

詩篇給了我許多盼望和鼓勵。閱讀詩篇27篇13節的經文讓我更加堅信上帝的美善: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在等待的季節,祂與我同在,永遠不撇棄我。

Emma*為化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新婚妻子寫給丈夫的一封信 | 親愛的,總有一天你會離我遠去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小七

 

 

親愛的,今天是我們結婚的日子,我會說這或許是我人生的高光時刻,可能就是最美好的時刻了,但我想你會反駁我說the best is yet to come, the best is coming,the best is already but not yet.你總是樂於去看待未來,相信以後會有更美的福分,謝謝你那麼有信心,我想這是我也要去相信的。進入戀愛和婚姻,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充滿信心的旅程。這一路上都有上帝步步帶領。

回望我們交往的這段過程,上帝其實一步步轉變我的心。就如你知道的,我是那麼強調自主性、獨立性的人,我不喜歡“心不自由”的感覺。就像保羅說的,結了婚以後妻子和丈夫就免不了要花時間精力想著如何取悅對方,而我內心對這樣的狀態是抵觸的。我還一直有“仗劍走天涯”的那種幻想,在年輕還不懂事的時候也就想著將來如果能成為一位宣教士去服侍多好。所以對於身邊突然多了一個人(以後還可能會有很多人)這件事對我而言,就好像是多了一個羈絆,我就不再自由了。

但是上帝的心意顯然不是要我仗劍走天涯(上帝的意思常常都是逆著人的心意來的)。所以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後,我不得不學習去信任你,去依賴你,去相信你會接納我,不嫌棄我,相信你愛我;學習接受以後我的情緒、思想、行為都會牽制另一個人,也會被另一個人牽制。這一切都是從單身到進入親密關係的轉變,也是我直到今天都不斷要去學習的。後來進入戀愛關係後,我也還是在學習信任這個功課,除了學習如何坦然無懼地接受你愛我和你接納我這件事;我還要學習把事情、難題、生活瑣碎的事交給你去處理;學習相信你能處理好我們的關係; 相信兩個人確實比一個人好,相信我和你在一起是更好的決定。

這個過程對我而言其實非常艱難,因為我對夫妻關係尤其悲觀,我也一次次想要放棄,一次次想要從你身邊逃開。因為我害怕所謂的愛情在日復一日平淡無奇柴米油鹽偶爾爭吵中被消磨殆盡。親愛的,我想我最害怕的,是失去愛你的能力,和失去你的愛。我還怕有一天我們不再愛對方,而是充滿怨恨、厭倦、冷漠甚至背叛。我甚至可以預想婚後你一定就會對我慢慢淡了,然後我們不再那麼相愛,只剩下責任。所以我只能告訴自己,我無法掌控你的心,我只能努力讓自己在基督裡去愛你,同時保護好自己的心不被你傷害,至於你會變得如何,我只能交給上帝。

然而既然戀愛了,就不會是原來的那個我了。所以我發現我越來越依賴你,信任你,直到我發現當我想到你有一天會離開我的時候,我感覺到不知所措。發現這個轉變令我惶恐,我害怕自己從此就離不開你,我害怕自己越來越愛你,直到超越我自己,然後我就消失了。於是我才終於明白,原來這正是上帝要我進入婚姻的意義,就是學習如何去愛人,超過愛自己。因為愛就要有舍己和犧牲,愛就意味著我必須繳械投降,我必須卸下所有防備和武裝,把那個脆弱的、破碎的的自我交出去。基督接納這樣破碎的我,然而你願意嗎?你在認識到我的本相之後還會愛我嗎?整個戀愛交往的過程,我都在學習相信你給我的回答,

直到今日,我們在上帝面前立下誓約。因為聖經上說“愛裡沒有懼怕”,能夠說出這句話,是因為我們的王耶穌基督親自成全了愛,彰顯何為愛,更新我們愛的眼光,賜予我們愛的能力。我愛上帝,然後愛你,愛其他人,因為基督的愛充充滿滿在我(們)裡面,所以我才能去愛你。我的愛殘缺、不完全、帶著許多瑕疵,正如我本人,也是一個殘破的、可憐的、有生理缺陷的人,但基督接納我,我體會了他愛的長闊高深,這給了我信心和勇氣去接納你對我的接納和愛。從始至終我都無法相信會有人愛這樣的我,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上帝的心意。婚姻是一個讓我更加明白愛和活出愛的平臺,也是一個我更深理解基督愛教會的平臺。因為在你身上,我能看見基督如何接納屢次退縮屢次想要逃跑的教會。我也曾經如此,骯髒、污穢,不敢奢望有誰真正愛我,也一次次想要回到不被愛約束的自然裡面。是上帝感動你一次次呼喚我,也是上帝一步步安頓我的心,帶領我終於接受你。

但是正如我們婚姻的誓約提到死亡,我也想對你說一說死亡。因為從今天開始,我想我需要學習的是終有一天你會離開我這件事。是的,我當然要信任你,然而現實是我們總會面臨離別的那天。從今天開始,我要預備自己面對離開你的那天來到。從前我努力設想你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會是什麼樣子的,二人成為一體會給我的生命帶來什麼影響;而如今我會設想當你不在我生命中時,我應該如何生活。我想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仍會感謝上帝,並且堅定相信我們上帝是慈愛的。因為祂願意藉著我們短暫的、不完美的、在這地上的婚姻來彰顯永恆的、完全的、在天上的基督與教會的婚姻。當然,這都是建立在對永恆的盼望之上我這麼說的。我知道將來在天上我們還會再見,就像將來在天上我們也還會見到大家,有一個更大的宴席在等著我們。經上說天上沒有嫁娶,沒有婚姻關係,我們的牧師說到時候所有的愛都會昇華聖化。我猜想,到時候我看到榮耀的你,應該會非常驚喜的說:原來這就是榮耀的你!而使你榮耀的過程我也有份參與,那應該會非常開心吧!

所以,因為基督愛我,所以即使有一天你不再愛我,或者面對死亡和離別,我想我仍然能稱頌上帝。因為祂的慈愛和信實存到萬代,我也確信自己在基督裡已經被赦免,與上帝和好,並且有奪不去的兒女身份。我無法掌控你愛不愛我,但我願意進入婚約,意味著我願意在愛和約中約束自己,並且努力愛你和讓你愛我。我有許多的不好,但為了基督也為了你,會嘗試改變。每一個時刻都是活在基督面前的時刻,今日這番話是在你,在大家,也是在上帝面前這麼說。願祂旨意成就。阿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們是否過分屬靈化我們的愛情生活了?

 

作者: Jess McDonald Ragg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枝子

 

 

在聖經學院(也被稱為“新娘學院”),我被一個男生邀請出去約會,而我顯然已經把他列入了只是朋友的範圍。但我的朋友們鼓勵我們倆在一起,因為我們“太適合彼此了”。無論我走到哪裡,他似乎都會出現——這肯定是上帝的“信號”了。

所以,幾周後,我告訴他“好”,我願意和他約會。

我的朋友們很高興,告訴我們,我們會永遠在一起,會一起創作令人驚歎的屬靈音樂。

在他甩了我之前,我們約會了整整三個月。分手讓我徹底崩潰。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從我這段第一次正式卻短暫的戀愛中恢復過來。

“但是上帝告訴我是可以的?”我向傾聽的人哭訴。“如果不是這個人,祂為什麼要告訴我可以和他交往呢?祂曾給了我信號,甚至還給了我經文。”

為什麼我們會過度屬靈化我們的愛情生活

這不是我第一次向上帝祈禱,請求上帝告訴我這個人是否是我的“真命天子”,或者求祂給我一個“信號”,看看這個人是不是我應該與之約會的人。

過去還有另外兩個男生,我也曾迫切地向上帝禱告,並看到了“信號”,證明他們就是我的“真命天子”——但他們最後都和別人在一起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了幾個會令年輕基督徒傾向於過度屬靈化他們的愛情生活並陷入絕望或麻木情緒的原因。

一方面,與“太多”人約會確實會讓人感到羞恥。我記得人們對我認識的一個女孩的冷嘲熱諷和竊竊私語,就因為她在一年內和兩個男生約會過。人們想知道她對待約會是否足夠認真,並把她對對方是否合適的好奇心和犯罪等同起來。

許多人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某些宣導特殊約會文化的流行基督教書籍。這並不是說這些書是完全錯誤的,但它們確實促成了這樣一種觀點,即你約會過的人的數量與你的“聖潔”或“純潔”程度有關。

所以,在一些教會次文化中,青年事工創造出了這種約會到結婚的版本——如果你沒有和你約會的第一個男孩或女孩結婚,你一定沒有聽上帝的話,或者你在某處犯了錯誤。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你決定尋求網上約會,也會被視為是失敗案例。在某些圈子裡(至少在我所知道的圈子裡),當你們正式成為男女朋友的時候,有人拋出“結婚”這個詞是很正常的——即使你們才剛剛正式進入關係幾周而已。

不想搞砸的單身基督徒們

由於所有這些關於約會的期望和“不言而喻”的規則,年輕的單身基督徒們孤注一擲地想要避免“搞砸”和不要去和那些不是他們“未來配偶”的人約會,所以當一段關係不太順利時,他們要麼最終完全陷入優柔寡斷,要麼在感情上大受打擊。

我記得曾經聽說過有一對戀人,多年來他們輪流迷戀對方,最後才終於出去約會了一次。之後,他們再此碰面聊了對約會的看法(是否達到了他們的預期?他們的關係到底有未來嗎?),但他們被約會所帶來的未知和不確定性嚇壞了,最後退回各自的“洞穴”裡,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約會過(也沒有和其他人約會)。

還有一次,我從我當地教會的青年牧師那裡聽到一個令人生畏的資料。在18歲至30歲的年輕基督徒中,約有80%是單身。我並不是說單身不好(因為單身真的很棒!),但據報導,這些年輕人單身得很不開心,不敢約任何人出去,只是在默默地渴望一個伴侶。

單身人士似乎都不顧一切地追隨《雅歌》第8章第4節所說的:“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囑咐你們,不要激動愛情,等他自發。”他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讓自己對任何一個不是你未來丈夫的男人產生感情。”是的,箴言4章23節也說我們要保守我們的心。但這些經文並不是說我們要尋找那個把我們指向 “對的人”的大指示牌。

我們想要一個“合乎聖經”的婚禮

我們中的一些人陷入了想要一個“合乎聖經”婚禮的陷阱。

但問題是,《聖經》中的婚姻關係有點“奇怪”,雖然結婚的意圖和最終的婚姻結合是很清楚明瞭的——婚姻是一種聖禮,是基督和教會結合的美麗預表,但我們要如何到達那裡卻不是我們可以直接從《聖經》中剪切粘貼出來的。

以撒之所以能遇見他的妻子,是因為他的父親派了一個僕人去他們的故土為他找一個妻子,這個女孩必須給僕人的駱駝倒水喝(創世記24章)。

大衛遇到了他的一個妻子亞比該,因為她在前夫被殺之前,幫助大衛緩和了和她前夫之間的關係(撒母耳記上25章)。

雅各遇見了他的妻子,一見鍾情,然後被她的父親欺騙,娶了她稍微不那麼漂亮的姐姐,然後又等待和工作了七年,才娶了他最心儀的女孩(創世記29章1-30節)。

這些故事與我們中一些人所崇尚的“一年之內訂婚,三個月內結婚”的模式相去甚遠。

儘管我們對聖經中這些婚姻可能教給我們的東西很感興趣,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婚姻故事僅僅是聖經中記載下來作為敘述的,而不是有道德或指導意義的寓言故事。

最終,婚姻是兩個人盡他們最大的努力去愛對方,以上帝為這種動態關係所設計的方式——最終是為了表明祂對我們的愛。

我們想要完美

有時候,我在想,我們對走錯路的厭惡是不是因為我們緊緊地抱著一種期望,即一切都需要完美無缺。也許我們已經發展出並頑固地持有一種聖經中不存在的世界觀。

我想說的是,我們許多基督徒(包括我自己)已經對漫長的道路產生了厭惡。我們不喜歡低谷,只喜歡高山。我們希望上帝呼召我們走的道路沒有掉頭或彎路,即使那會是一條風景優美的路。

最好是能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的捷徑。

這種心態會轉化為我們對待約會的方式:如果我們做得對,我們就不需要約會多次就能找到“那個人”。如果我們找到了完美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他們就會成為完美的配偶,我們就會有一個美好的婚姻,幸福地生活下去。

我並不是說我們應該隨便約會,或者隨意對待約會中的界限和我們純潔。

但也許,我們需要坦然接受我們只是人,我們並不完美,就像我們潛在的愛人也是人,並不完美一樣。

我們“虛構”了我們的愛情生活

在這一點上,我想說的是,我們也有可能在試圖虛構我們的愛情生活——我們希望它們是直截了當的。所以當事情變得複雜時,我們把它等同於罪或因為我們做錯了事情上帝給我們的審判。

有時候,我覺得在我們的愛情生活中,我們也面對同樣的考驗。我們需要的不是尋找指示,而是尋求智慧和有分辨力。我們需要學會理智判斷。

我們大多數人都奮不顧身地想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像電影或書一樣。我們已經接受了我們的理解,即生活(以及其中的一切)都不是完美的,但我們的一部分仍然抱有希望——認為生活可以而且應該模仿藝術。

最近,我就在試圖虛構化我的生活。我丈夫看著我,告訴我不要過多地考慮那些讓我感到很大壓力的決定。

“你犯罪了嗎?”他問我。“沒有?所以邁出這一步吧。停止過度憂慮。”

你在犯罪嗎?沒有?所以邁出這一步,不要想太多。所以,去約你喜歡的人出去喝杯咖啡吧,你不需要知道你們將來是否會結婚。

朋友們,生活可能不是一條直線,有時事情並不像我們期望的那樣發展,但它們仍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美好結果。

也許,我們不需要害怕漫長的道路,或把它們看作是上帝缺乏供應和仍在掌權的標誌,相反,要把它看作是我們的自由意志和上帝在其中參與的相互作用。

我喜歡箴言第16章第9節,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我們可以信靠祂,而不必害怕自己把事情搞砸,陷入僵局。

上帝為我們的生命安排了美好的事情,到最後,這些都將成為祂故事的一部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