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接受我的服事 “淡季”

 

作者Sarah Tso 

翻譯:Eric

 

當我和丈夫一起在新教會安頓下來,服事任務比之前少了很多時,丈夫用下面這些令人安心的話很好地總結了我的新階段:“你現在可以休息了,Sarah。”

在我結婚前的幾年裡,我參加了一大堆事工(敬拜、青年團契、短宣等),並認為“最大限度地利用”我的單身階段很重要。雖然我確實在靈性上得到成長,並且不後悔我參與了這些服事,但每當我閑下來時,確實會給我帶來一種不健康的不滿感。有一次,我不得不再次學習“停下來享受做祂的孩子”(我寫的一首歌的名字),而不是被許多的事纏住,卻錯過了那上好的福分(路加福音10章38-42節)。

我很喜歡初為人母的感覺。然而,快樂也伴隨著挑戰。我不得不做出很多我沒有想到的犧牲,比如放棄晚上在教會的服事和有時隨機安排的聚會機會。“媽媽的內疚感”也特別真實,因為我已經回到了全職工作狀態,不能花那麼多時間陪伴我的女兒和幫助她實現重要的里程碑。

有時候我仍然會因此感到很不安,尤其是當我在教會裡看到很多“超人媽媽”和“超人家庭”時。

他們似乎能夠非常高效地平衡事工和育兒,但我經常在漫長的工作周後感到疲憊不堪,只能選擇在家休息或拖著疲憊的自己參加細胞小組,或者猶豫是否在周日參加教會活動,因為這需要調整我孩子的睡眠時間表,而且我還因懷二胎而在在晚間有孕吐反應。

當我反思這個服事減少的新階段時,以下是我學到的三個功課,這三點在過去兩年中指導了我和我的家人:

  1. 謙卑而感恩地接受我們需要休息的事實

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好對我們來說越發重要。我知道當我有足夠的睡眠時,我會是一個更好的媽媽。我更專注,也不會那麼暴躁,也更有可能做出好的決定並記住重要的約定。

然而,除了要去睡覺之外,我很容易被引誘去做其他事情,尤其是當我的個人時間被媽媽的職責佔據,我又有很多其他想做的事情時。把一切瑣事都擱置,只睡一覺,以便得到足夠的休息來照顧家人,這需要我下定決心並且有一個謙卑的心態。

我想起了大衛在被仇敵追捕時安然入睡的情景:“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詩篇 4篇8節)。儘管危險就在眼前,但大衛對上帝的深深信任使他能夠順服身體的需要,真正躺下睡覺。通過這方面反思讓我看到了在休息的選擇上如何反映出我們對上帝的信任。

在這個紛繁喧嚷並催促我們奮起直追卷自己的世界裡,耶穌呼召我們停下來,在祂裡面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謙卑地接受上帝為我們安排的工作和休息的規律,並相信祂在其中的良善計畫。

2.不要比較,而是成為上帝呼召你成為的那個人

“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拉太書 6章4-5節)

“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歌羅西書3章23-24節)

我曾與丈夫交談過,我會將婚前的生活節奏與現在的生活節奏進行比較,我會談論我曾經想像過我們如何作為一對夫妻在一起積極服事上帝,就像其他夫妻所做的那樣。

這讓我意識到,我的不安都是因為我把自己和以前的自己,以及其他“超人媽媽”和“超人家庭”作比較。但是,在認識和完成上帝賦予我們家庭的使命方面,我無法將我們與其他家庭進行比較,因為我們都各有優勢和不足。然而,上帝仍然賜給我們每個人一個獨特的身份、角色和使命,這對於幫助我們在基督裡成為一體同做主工很重要(羅馬書12章3-8節,哥林多前書7章17節)。

從那以後,每當我丈夫在教會服侍時,我都學會了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的服事地點是和女兒一起在嬰兒護理室,即使在那裡,我也可以鼓勵和祝福房間裡的其他父母和寶寶。我們互相介紹自己,鼓勵孩子們一起玩耍,分享他們的玩具。我們互相詢問過去一周的情況,並交流育兒經驗。

除了星期天照顧嬰兒的職責外,只要有可能,我還會儘量帶領我們星期五的小組。雖然聚會不像以前那麼頻繁,而且看起來與我過去的服事方式不同,但上帝讓我看到,此時,我仍然可以以新的方式發揮我的教導恩賜和屬靈關懷的恩賜,尤其是在有了女兒之後。

守護我與主的關係是我建立自我意識的最佳方式,尤其是當我從單身過渡到已婚階段,再到現在為人父母的時候。這有助於我記住祂愛我本來的樣子——所以無論我處在服事的哪個階段,都應該以愛和感恩來服事祂。

  1. 欣然接受每個階段特有的美好

為人父母並不意味著我沒資格服事,相反,它教會我以其他方式服事。我丈夫和我仍然盡可能地參加成人主日學(我們會輪流照看女兒),也仍然在午餐時與朋友團契(根據需要輪流吃飯)。

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專注于向女兒介紹信仰對我來說多麼寶貴(她現在可以在正確的時間說“聖經”和“阿們”了!)。我正在學習珍惜而不是輕視忙碌照顧女兒的寶貴機會,尤其是在個人時間如此有限的情況下。我聽說父母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盡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因為一旦他們長大了,就不再需要父母了。

在我女兒還很小時,我看到和她共處的每一刻都給她帶來了很多歡樂。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永恆的播種,這意味著無論手頭的事務看起來多麼平淡無奇,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是在浪費時間。

在困難時刻帶給我希望的是知道我的孩子在不斷學習和成長。我需要做的就是播下信心的種子,每天用愛澆灌,並相信上帝會叫他生長(哥林多前書3章7-10節)。

在這段時間裡,我目睹了兒女真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篇127篇3節),他們給周圍的人帶來歡樂。我學會了用新的眼光看待創造,並意識到我們在主裡的所有人都像小孩子一樣:我們犯錯,我們學習,我們都會成長。我們對自己和彼此都必須要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伯來書12章1-3節)。

在這段時間的挑戰中,繼續“停下來做上帝的孩子”意味著不斷地在我生命的空閒時刻提醒自己上帝的同在(例如,抓住休息時間聽每日讀經,和孩子一起唱讚美詩歌)。發現我這段時期的使命使我不斷地依靠主,這樣我就可以教導我的孩子們依靠祂,並用從天父那裡得到的愛來為孩子們禱告和愛他們。

我希望能更多地瞭解天父對祂兒女和那些尚未被帶入祂羊群之人的心意,並繼續保持謙卑、孩子般的信仰,完全依靠祂來獲得我所需要的一切,比如我每天的力量和安慰,好讓我能將這些傳遞給我的孩子和我所服事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如何能面對指正,謙卑領受

 

作者 :Jess McDonald Ragg
翻譯:Abby

 

眾所周知,在我國最近的政史上,一名國會議員發表了支持氣候變化法案的演講。25歲的Chlöe Swarbrick是1975年以來紐西蘭議會中最年輕的議員,當另一位比她年長20歲的議員打斷了她的發言時,Swarbrick顯然很惱火,她簡單地回懟了幾個字:“好吧,老人家。”

這個流行詞已經是很多前年就有的了,然而每當我想起成為可教之人的難題時仍會浮現在我腦海。可教性問題使我想起了自己之前參加聲樂課的經歷。那絕對是一個錯誤的時機,因為我當時手頭事太多了,但我還是執意參加。幾節課下來,我幾乎找不到時間練習,因為一個個突發狀況(超額安排的日程表),我不得不在最後一刻取消了幾節課。後來,老師給我發了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表達她很失望,在她看來,我的行為是缺乏承諾的表現,遵照聖經,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如果我不能堅持到底,她無意再教我。

當然,我的第一反應是:“難道她不知道我有多忙嗎?她怎麼敢質疑我的誠信和委身度?她壓根不懂我。”

我確信,我們並不是對長輩歎氣、翻白眼,說“你壓根不懂我” 唯一的一代人。事實上,有一項研究談到了為什麼每一代人都認為自己比前幾代人更聰明、更有意識且更有知識。[1]

我不喜歡別人指正我。也許因為我和很多前人一樣,堅信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需要別人的意見。

我們需要克服的點是什麼呢?是驕傲。當被他人指正或批評時,我們的自尊會受到傷害,有人看到我們所做的(無論說的對與否),說:“你錯了。”這就如同我在聲樂老師面前感到如何受挫和難堪一樣。

我們不喜歡犯錯,也不喜歡失敗,因為我們想高舉自己。實際上,驕傲也是人類最早的罪。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和驕傲鬥爭。面對指正,驕傲使我們生氣又退縮。

但是,箴言12章1節中有一些嚴厲的話:“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憎惡責備的,卻是畜類。”

謙卑順服

正如彼得前書向教會長老們致辭,勸誡他們要成為好的牧者,不要淩駕於受託給他們的人之上,要成為他們羊群的榜樣,我們在第5章5節中也發現了這段小插曲:

“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

“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我們如何能做到用可教的態度,獲取一切對我們有益的建議,滿心感激地接受批評或指正呢?

就在幾天前,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訓斥女兒——“不要那樣做。不要這樣做。”——晚上我們都筋疲力盡了。這很不容易,但後來,當我看到這節經文的時候,我深覺安慰:“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言19章18節)。

我不願任由人死亡,如果我能想到那些指正我的人也有同感,那被人指正的痛苦就會減輕很多。

我們信心的一個標誌是參與團契——投資在用愛心說誠實話的關係,就如同我們願意如何對著其他人說話(以弗所書4章15節)。“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章17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尋求這樣的關係:他們真的在乎我們是誰,在乎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為我們提出建議,即便冒著惹我們生氣的風險。

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為這種關係做好準備。尋找那些有智慧和在乎我們的朋友。請他們誠實說出他們的想法。祈禱上帝加給我們這樣的分辨力。

克制讓自己看起來更好的衝動

我有一位大學講師,他總是說,“留心你所關注的”,同樣,面對指正的反應,值得我們關注。

當有人指正你時,你的本能反應是什麼?你會氣憤的想要還擊嗎?面對指正,你會倉促拼湊一堆不適用,不相關的藉口嗎?面對聲樂老師,我注意到我的第一反應是辯解。

我想起了我最近做的一些傻事,於是我打電話給一個“大姐姐”,她是我最明智的朋友。起初,我想“掩飾”錯誤——輕描淡寫,使我看起來不那麼傻以及錯得不那麼離譜。但正如我的講師所說,我留心了我所關注的,於是我省去了藉口。最後這次談話非常有價值。

驕傲是我們罪惡本性的一部分,只有當我們邀請上帝幫助我們對付它時,我們才能真正戰勝它。我們請祂幫助我們警覺並能清楚注意到我們想要高舉自己的時候。

讓我們拋開議程、自我形象和面子工程,在祂面前真實敞開自己。

幾年前,教會敬拜負責人邀請我帶青年組的敬拜讚美,儘管我會彈鋼琴,但卻從未唱過合聲,更不用說帶領敬拜了。那段時間擔任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是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歷,我很榮幸能擔任這一職務,當我回想那週五的晚上,當時一切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我一直認為那些酷酷的人都是用吉他來帶領敬拜讚美的。那周我們剛好缺少一名吉他手,於是我開始在網上自學吉他,我相信我能填補這個空缺。(我當時想像著彈吉他的自己看起來得有多酷啊!)

當晚的敬拜我們進入了音樂間奏,我示意樂隊降調,然後我用吉他彈了一個低橋段。接著…..我完全忘記了和絃和曲調是什麼,現場一片尷尬的沉默。

我們很容易專注於建造自己的巴別塔——傳揚自己的名而不是邀請上帝幫助我們戰勝驕傲,即使對於一個信奉聖經真理的基督徒也一樣。肉體想要在我們內心做主,要靠著自己去取得成功,我想這就是我們很難被指正的原因。

基督徒的生命是被呼召要謙卑的一生,基督作為我們的榜樣,他從來沒有指向自己,總是指向父。因為一切生命都是為上帝而活,而不是為我們的名譽和榮耀。

當我們持續邀請上帝幫我們與驕傲戰鬥時,我們就能夠接受他人帶來果效的指正。

牢記誰才是真正的MVP

最終,我們曉得上帝是在透過我們的人際關係實現祂國的計畫。因此,我們需要意識到,我們只是榮幸地參與其中而已,我們不是最終的重點和中心。我們只是即將到來的上帝國度的同工(哥林多前書3章9節)。

當我們明白,最終我們只是基督的僕人,我們就能夠謙卑地定位自己。

冒險分享每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尷尬事,另一次,我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周日敬拜,當時負責敬拜的主牧師正在參觀我們的中心,每個人都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敬拜帶好。

那天,吉他手彈錯了和絃,整首歌的前奏變成一場災難。而我也找不到合適的調,最後整首歌,來回變調。

值得慶倖的是,這件事發生在週五青年組的事故後,我從之前吸取了教訓,所以我能夠以更好的方式回應。我沒有尷尬退縮,而是想起這不是關乎我的。

我在全會眾面前看起來很傻嗎?是的。但我看起來怎麼樣重要嗎?不重要。因為我的一生,無論唱得好,還是完全跑調,都是對上帝的獻祭和讚美。

“也許你應該多練習?”後來有人建議道。但我已經練習了,而且我已經盡力了。因此,我沒有那麼在意這一評論,也沒有覺得丟臉或無禮回應。

面對指正,我們需要有同樣的態度。這是關乎上帝的榮耀,而不是我們自己的。

我從此不再受驕傲或被指正的困擾而變得又謙卑又有基督樣式了嗎?當然不是。面對指正,我仍然痛苦,但我會有覺察。並且我會盡我所能,努力過好每一天,傾聽上帝可能通過周圍的人對我說什麼,並最終為祂而活。

註腳:
[1] Jessica Stillman,“一項揭示為什麼每一代人都抱怨‘現在的孩子’的驚人原因的新研究”,澳聯,2019年10月25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當我信任的教會領袖傷害了我…..

 

作者:Marissa Luk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枝子

 

 

免責聲明:本文不涉及任何身體或性傷害。如果你有相似經歷,請務必向當局報告(可以是教會的高層領袖,甚至是警員)

 

六年前,我剛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一個新城市,便立即著手尋找教會。一位當地的朋友把我帶到了他們的教會,在我最初的參觀中,我很快就感覺到信徒之間真摯的、兄弟般的愛,

並看到福音似乎是他們所做一切的中心。所以我決定把它當作我的新教會家庭,並在那裡呆了三年。

隨著我對這間教會越來越熟悉,我開始在不同的領域做志願者,比如行政工作和敬拜團隊。我很愛這個我覺得自己已經融入的家庭,並且認真在那裡委身服侍。

我和領袖團隊的關係也很好。

這些教會領袖們有宣教心志,專注于門徒訓練,看起來真誠地關心他們的成員。他們像僕人一樣的態度非常吸引我,讓我想向他們學習。

我與其中一位年輕的牧師關係特別密切,並與他和他的妻子建立了友誼。當我與心理健康問題作鬥爭時,我覺得自己很有安全感,可以向他們敞開心扉,並在他們的指導中感受到了他們諸多的慷慨、良善和愛。最後,我請這位牧師來牧養我,並成為了教會的實習生,在他手下工作。

當事情開始變得不對勁…..

大約在同一時間,我遇到了一個同樣在教會服侍的弟兄。我們很快就開始約會,並開展了一段認真的關係(我們現在結婚了)。

然而,我的牧師認為由於我們的文化(他是亞洲人,我是拉丁裔)和性格差異,我們不是很適合彼此,他公開表達了他對我們的不滿。但他沒有解釋這些差異如何或為什麼會對我們戀愛有不利影響,只是說他認為我們的關係註定會失敗。

雖然我當時的男朋友和我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我們的心因為基督和宣教工作的緣故很合一,我覺得沒有任何靈性上或道德上的理由可以來反對我們的關係。然而即便如此,那位牧師還是不斷地表達他的不滿,以至於我不得不與他對峙,要求他不要和別人談論我的個人生活。

那次會面之後不久,我本以為事情就和平結束了,但牧師叫我去開會,告知我他向領導層報告我「叛逆,不適合事工」。我被從實習項目中除名,理由是我不是一個「順服的」志願者,也因為我在工作責任上的懈怠——這兩個問題在我服侍的其他時間裡都從未被提及過。

他還要求將我從教會的所有事工中徹底除名,並聲稱我不是會眾效法的好榜樣,甚至我在教會裡的友誼都是為了利用別人為我謀取私利而建立的——我和我的朋友們根本無法理解這些毫無根據的指控。

我無法描述當時的我有多麼震驚。在接下來的幾周和幾個月裡,我感覺自己陷入了絕望和困惑的黑洞。

收拾殘局

事後,其他領袖們似乎都不太關心我的情況。我得到的唯一回應是,「這只是政策決定」,或者「對不起,但我們也無能為力……」雖然他們對我的看法和那位牧師的不一樣,但由於當時沒有其他人可以監督我,他們無法讓我繼續做實習生。

我崩潰了。牧師的觀點也讓我嚴重懷疑自己的呼召。我在想,也許他是對的,因為他是教會領袖,肯定看得更清楚。

但是當我和我祖國的牧師以及曾經和我一起參與事工的領袖交談時,他們勸我不要對這裡牧師說的話照單全收。他們鼓勵我繼續努力,這樣我就可以繼續接受上帝為我預備的一切,完成祂在這個特定時期給我的使命。儘管如此,我還是花了一段時間才接受所發生的事情。

我知道我不能到處談論這件事,因為可能會對教會造成傷害,但我確實認真考慮過離開教會。我感到不安全,因為領袖的行為沒有得到監督。然而,我還是決定留下來,因為我仍然很珍惜資深牧師的教導。我決定留下來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從那間教會的友誼中找到了力量,這些友誼拯救了我,幫助我度過那段動盪的時光。

我非常想弄明白我的痛苦和困惑,想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樣我就可以把它完全放下,繼續生活。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反思自己的內心,並確定哪些是需要向主交托和被祂改變的。

我看到我掙扎的一部分原因是我潛意識裡更想要取悅人,而不是取悅上帝。因此,我請求主糾正我的錯誤,讓祂成為我生命的中心。

這花了我不少時間,但我最終能夠完全原諒那位傷害我的領袖和教會裡那些讓我失望的人。

更明白上帝的心

在那之後,我和丈夫作為宣教士搬到了另一個國家,並與其他教會一起工作。通過這些經歷,我對上帝和教會有了更深的瞭解。

以下是上帝對我說的話:

惟獨祂是我真正的家,永遠的避難所(詩篇90篇1節)。

耶穌,作為一個經歷過各種批評和攻擊的人,祂理解我們的痛苦,祂把一切都交給了天父,相信祂會拯救我們(彼得前書2章23節)。也是耶穌教導我們要饒恕(馬太福音6章12節,14-15節)。

上帝設計我們生活在團契中。作為教會的一員,我們不僅可以彼此勸勉(希伯來書10章24-25節),還可以在饒恕中成長(這反映了祂的心——詩篇86篇5節),並操練彼此關心(使徒行傳2章42-47節)。所有這些都是榮耀上帝的(羅馬書15章5-6節)。

基督徒,包括領袖們,仍然是人。所以,不和諧的情況在教會中將是常見的。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教會或領袖都會以同樣的方式行事,上帝確實使用許多不同的人來賜福和使我們成長。

一個領袖被呼召過謙卑、正直和僕人式的生活(彼得前書5章3節,提摩太后書2章24節,雅各書3章1節,提多書1章7-9節)。關注一個領袖是否有基督的生命特質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需要分辨自己是在順服誰的權柄 (例如,擁有“教會領袖”的頭銜並不意味著給了一個領袖控制他人或傲慢的權利,這一點不應該被忽視)。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更傾向于遵守文化規範,而不是聖經,這可能意味著過分強調尊重(不允許質疑)權威及過分看重羞恥和榮譽——如果你直言不諱,尤其是反對「更高」職位的人,就會出現害怕被排斥(和感到羞恥)的心理問題。當教會過分重視這一點時,品格問題最終會被忽視,而非被對付。

雖然聖經的確命令我們尊重權柄,但它也提到了對教會的要求,包括需要直面教會中的罪惡和不法行為。

在恩典中前行

當一個人在教會中受到傷害時,他能做什麼?

上帝有恩典,有慈愛,醫治從祂而來。傷害帶來的痛仍然會持續一段時間,這是一個我們不能阻止的過程。但當我們讓上帝參與進來,並把一切交托給祂時,祂會在我們裡面動工,帶來醫治(詩篇107篇20-21節),即使這或許需要我們在幾個月或幾年裡不斷禱告。但在祂溫柔的愛裡,祂最終將恢復我們並為我們伸張正義 (詩篇147篇3節;耶利米書9章24節)。

如果有可能,我們可向能夠提供指導和支援的智者求助,以便我們能與人進行和解。每個教會都會有它的缺點,但只要有溝通和勸勉的意願,就有和睦的空間。(哥林多後書13章11節)。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我們需要換一間教會,才能在一個安全的、以上帝為中心的環境中進行團契,重要的是,要為我們能夠有足夠智慧分辨來禱告,尋求從祂而來的建議,並相信上帝會為我們開路,使我們與對的教會建立聯繫。即使我們還在學習饒恕,也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讓上帝通過其他教會來愛我們吧(希伯來書10章25節)。

自從搬到臺灣宣教以來,我丈夫和我有幸與幾個教會一起工作,這些教會對我們來說就像家一樣,在那裡,上帝讓我們與祂有更親密的關係,並教導我們如何服事他人。我們現在的教會領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健康的屬靈成長環境。通過他們生命的榜樣,我們看到教會內外有效的事工是什麼樣子,這一切都源於謙卑地委身跟隨基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從帶領青年事工中學到的三件事

作者:Yap Jie Ying

翻譯:秋雨

有聲播讀:洋瀾

 

 

電梯門剛一打開,女孩兒們的喧鬧聲夾雜著橡膠玩具雞發出的刺耳尖叫聲一下子灌進了我的耳朵裡。她們從教會兒童室裡偶然發現了這個玩具,玩得興致勃勃。

刺耳的噪音讓我皺起了眉頭。看到我的反應,她們又得意地捏了它幾下。然後,我們相繼走進那間通常使用的教室,開始當天的聖經學習。

多年來,我嘗試過各種不同的事工,但始終無法找到一個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服事。在教會裡經歷過一次非常令人失望的事件之後,我有感動想再嘗試一次,希望對服事能夠有新的認識,也慢慢恢復與弟兄姐妹在一起時的熟悉感和舒適感。

在我苦思冥想該參加哪項事工時,上帝迅速地開了一扇門,派教會的一位同工來問我是否願意負責下一年的青年門徒訓練。

起先,我感覺這不太可能,因為我感覺自己與年輕一代已經脫節了。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他們的怪誕與幽默,以及那些對於我來說似外語一樣的時髦詞彙,無不將我們之間的代溝顯露無疑。

同時我也很惶恐,因為一直是別人在訓誡和教導我。我沒有教導或帶領查經的經驗,要如何在基督信仰上激勵年輕的信徒呢?

有很多次我都想退縮。但是總有一個聲音提醒我說:是否要參與這項事工沒有絕對 “正確 “或 “錯誤 “而言。我只需要決定開始,全然憑著信心參與其中,上帝會在適當的時候向我揭示一些真理和看待這項事工的新角度。

自從我開始服事和關愛這群女孩兒以來,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她們給我原本按部就班的周日和生活帶來了嶄新的視角和快樂。以下是我在這段時間裡獲得的一些反思:

  1. 帶領人的屬靈健康很重要

我們的牧師在上一次青年門徒帶領人聚會上,提醒我們注意靈命停滯的問題。我們每天忙於工作和必要的休息,與上帝獨處的時間和屬靈方面的成長往往會被忽略。因此,我們需要提醒自己“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希伯來書2章1節)。

作為教導上帝話語的帶領人,我們需要不斷努力應對挑戰,幫助這些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聖經教義的實際意義。

面對年輕人提出的關於上帝的問題,不僅迫使我深入挖掘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思考為何這麼多年後我仍然堅持信仰,也敦促我閱讀更多的書籍,探尋這些棘手問題的答案。這一切都讓我深受啟發。

我學到的另一件事是辨別自己的屬靈油箱何時處於低位。

我們有一長串的任務清單需要“完成”:為查經做準備,想出有創意的方法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還要承擔確保他們每週出席的無言壓力。這些付出雖然很好也很重要,但卻會損害我們,導致我們的靈命與成長變得不溫不火。

雖然上帝悅納我們服事祂所付出的努力,但祂也同樣重視我們與祂的關係。

我們需要學習識別屬靈枯竭的跡象,例如經常對教導聖經感到疲倦,或是在談論基督時不再感到喜樂。

作為帶領人,當我們感到枯竭,離開服事一段時間是完全可以的,這樣我們可以專注於自己的屬靈成長,當感到休整好後再回來帶領。因為我們無法從空杯子中倒出東西來。

  1. 培養熱愛上帝的年輕人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自從加入這項事工以來,我很幸運地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他們是不同年齡段和性別的青少年事工帶領人。儘管我們帶領不同的小組,但我們面對的爭戰在本質上是相似的,比如說參與度低,還有在回答棘手神學問題時我們的無能和無助。

每當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我就會覺得自己像在走鋼絲。好像我的一個錯誤回答就會使這些年輕人完全陷入懷疑之中。我竭盡全力做好功課,閱讀了大量有助我向那些對信仰有疑問的年輕人解釋基督信仰的書籍。

我與同工商量,考慮留出專門的時間來解決那些通常被問到的棘手問題,希望能幫助這些年輕女孩意識到,為了走好信仰之路,很多問題值得她們認真思考。

帶領者的經驗共用幫助我們形成了一個互助的團體,可以鼓勵並提醒我們有責任彼此幫助,並幫助年輕人在基督裡長大成熟。

我們聚在一起吃午餐的時候,一些帶領人就會利用這個機會分享課堂上的軼事,提供一些對青少年所思所想的深入洞見。

這些即興分享提醒我們,應當牢記我們向這些年輕生命播種的目的,以及我們為建立上帝教會所做的一切其內在的聖潔性。

我們相信,為此需要調動全教會,“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成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章16節),讓上帝的愛在我們各人的生命中彰顯出來。

  1. 只有上帝能軟化剛硬的心

生活在一個以結果為導向的社會中,我們期望得到與我們付出的努力相應的回報。這就是為什麼每當她們對我語重心長的話語和精心準備的課程置若罔聞時——比如每週都在反復重複的話題她們居然能夠忘得一乾二淨——我就會感到非常灰心。

然而,當我產生懷疑時,總是有個聲音提醒我:只有上帝有改變人心的大能。(箴言21章1節)。對於那些相信祂的人,祂已經應許賜給他們 “新心,新靈…… 並從他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以西結書36章26節)。

雖然我在教會聽道已經多年,我發現自己對於心硬這件事仍然無法完全免疫。當我嘗試解釋什麼是罪,以及為什麼它嚴重到足以使上帝與人之間永恆隔絕時,我痛苦地意識到我的聖經知識是多麼膚淺。這使我看到其實自己也忘記了這些簡單的聖經真理有多重要。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使我謙卑下來,並提醒我能夠理解真理其實也是上帝的恩典。因此,每當我感到灰心時,就會提醒自己,這些年輕人每週選擇來上課,就是選擇了又一次聆聽上帝對我們說話的機會,也給了我展示基督之愛的機會,我應該繼續努力與她們建立關係,伴她們同行。

很多時候,我需要阻止自己根據經驗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她們,在她們需要宣洩不滿的時候積極傾聽,並抓住機會在課堂上與她們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

我還向她們保證,她們不必害怕提出尖銳的問題,或是分享對上帝和基督信仰的任何疑慮。即使我們作為帶領人不能回答所有的問題,但她們每週能來參加學習,便意味著她們給自己和彼此一個更深認識信仰的機會,歸根結底這是上帝的工作。

在信仰中與人同行,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需要耐心和忍耐。有時,結果可能並不總是我們所期望的,但我們也會逐漸認識到,我們自己才是從中受益最多的那個人。

我們終會得到安慰,因為知道上帝看到了我們的忠心,一切都會在祂的時間裡得到成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