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Ta的愛的語言嗎?(有聲中文)

 

作者:Amanda Vogelei,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在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我和丈夫就努力將基督放在我們婚姻的中心。我們共同建立了像禱告、讀經、去教會敬拜、參加小組活動以及與彼此談論自己的信仰情況等一些列習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關係中沒有沮喪的時刻。

其中一種情況如下:幾乎每個早晨,我的丈夫都會給我做早餐,打包午餐,並在我上班要遲到了衝出門去之前遞給我我的包和一杯外帶咖啡。當我下午下班回家時,廚房的盤子已經洗好,鍋里已經做好了晚餐。但是不知何故,有些時候我仍然感到自己被忽視。

我最初的反應是讓那種自己再熟悉不過的內疚感潛入我的心底。我是怎麼了?我怎麼會這麼自私?這麼不知感恩呢?

我怎麼可以要求如此努力而無私地服侍我的丈夫用另一種方式愛我呢?難道我對他所做的不滿意嗎?

在我和丈夫尋求促進我倆關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由Gary Chapman寫的名為《愛的五種語言》一書。Chapman在他的書中提到了表達愛的方式不止有一種,而是包括言語的肯定、服務的行動、精心時刻、有意義的禮物和肢體接觸。

學習彼此更願意被愛的方式是一種無私。這意味著我們深切關心對方的需要,並且我們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和習慣,以便更好地愛對方。

我和我丈夫不是一夜之間就找到了彼此愛的語言的。我們首先禱告上帝來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彼此,以便我們的愛能夠得以堅固並持久。

我們將創造力與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相結合。

受Chapman《愛的五種語言》的啟發,我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計劃一個有意義的約會,盡量多牽手和擁抱,刻意注意用言語表達對彼此的愛,當知道對方這一天很累時主動做晚餐,或者買一個小禮物來讓對方知道我們在想著彼此。

我們很快了解到,雖然我很感恩我丈夫給我服務的行動(誰不希望自己躺在床上看劇時有人送來吃的 ?),但實際上,當他用言語來誇讚我時我才感覺到最被愛。我丈夫也有類似的經歷,雖然他喜歡我一直鼓勵他,並告訴他我為什麼愛他,但當我們在一起度過美好時光時,他實際上感到最滿足。

我們愛的行為當然不僅限於這幾種方式,但我們要確保在我們給予愛時始終如一地將對方的愛的語言放在自己心中。我們也知道,各自的愛的語言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我和丈夫需要不斷地重新評估和溝通,以便繼續很好地彼此相愛。

以弗所書4章2節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保羅很喜歡愛——他不止一次地寫到了關於耐心、持久和良善的愛。保羅在這節經文中並沒有特別在談論婚姻,而是指的我們與所有人的關係和互動,以及當我們在生活中活出這節經文時,會是多麼美好!當我們在婚姻中或在其他的關係中,用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無條件、永遠不變之愛的一小點來愛他人,都是在榮耀上帝。

如果你在幾個月前問我「對你來說在婚姻中表達愛意味著什麼」,我可能會告訴你「善待對方,尊重對方」,「首先考慮對方的需要」或「關心對方所關心的」。當然這些說法很好也很正確,但在我漸漸地學習和成長中我明白了表達愛並非是「千篇一律」的。以基督為中心的愛意味著用心和一對一,它需要我們有耐心並渴望去更了解自己和對方。而且我們明白,以基督為中心的愛並不僅僅止於這種經歷,而是隨著我們繼續尋求基督,祂將不斷教導我們新的方法來放下我們自己的喜好和渴望,而去愛他人(約翰福音15章13節) 。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疫情之下,戀愛的你可以怎樣保持清潔的心?(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和丈夫結婚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了。但在婚前戀愛的兩年時光里,我們抵擋情慾犯罪的旅程又痛苦又疲憊。

我們盡一切努力在主面前保持聖潔:閱讀文章、背誦經文、禱告、反思每一次的掙扎並設立身體界限。但幾乎每次只要一見面,所學的東西都被拋之腦後了。

抵擋情慾就像一個巨大的十字架,沉重得讓我們無法在走入婚姻的旅途中背負。然而上帝卻指引我們前行,走上一條充滿恩典和饒恕的道路。聖靈曾耐心地引導我們認識上帝的真理,因此我們每走一步,便更加明白何為要忠於上帝。

如果你也像我們一樣在戀愛中因情慾誘惑而掙扎,並且期待著有一天在封城令解除後終於可以擁抱另一半,但又害怕可能會跌倒,那麼我鼓勵你在如今居家隔離的季節中禱告,並與另一半討論一些在主里追求喜樂、抵擋罪惡的基本原則(我也稱它們為ABCs)。當然這些也適用於情慾之罪以外的任何其他罪。

 

1.在基督里

在戀愛的過程中,試探可能會讓你忘記基督才是生活和人際關係的中心。就經驗來看,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細微的選擇,我們也很容易用其他事物替代祂:選擇與對方見面而非享受與祂的安靜時間,選擇發簡訊或打電話而非禱告,更專註於彼此的生活而非服事他人或參加團契。

然而事實正如約翰福音15章1-17節所說的,離了耶穌,我們就不能做什麼。沒有祂,我們無法設立並持守界限,無法抵禦任何試探,也無法在行動和思想上讓祂喜悅。

只有我們在祂裡面、倚靠祂、屬於祂才能結出基督般的仁愛、信實、節制這些果子(加拉太書5章16-25節)。那麼在基督里到底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要主動了解祂:放開忙碌的雙手,靜靜地坐在祂的腳前,傾聽祂的話語並沉浸在祂的同在里。

這意味著要把與主的時間和關係放在首位;意味著要花時間向祂禱告,獨自或兩人一起閱讀並思考祂的話語,與對方分享個人的禱告和思考;意味著在祂的同在里尋求安靜的喜樂和平安,切慕祂,並在祂裡面得飽足(詩篇63篇1-8節)。

當我和丈夫讓基督居首位並選擇住在祂裡面的時候,才漸漸明白自己對上帝犯了多麼嚴重的罪。因此,我們堅定要把耶穌的愛放在第一位,愛祂並嚴守與祂的關係。

 

 

2.設立並持守界限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8節說,上帝的旨意就是要我們成為聖潔。這在戀愛中意味著要設立身體上的界限。

首先,你們雙方必須同意聖潔是關係中的要素。接著在最終相互見面之前,你們還應該提前討論彼此適合什麼樣的界限。可能每個人,每對情侶的情況有所不同,但一定要尊重對方,因為對你來說不成問題的事可能會對伴侶產生巨大的試探,反之亦然。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會了解哪些界限有用,哪些沒用,可以持守並加強那些有用的界限,消除在實際中適得其反的界限。

例如,我們發現避開黑暗和隱秘的場所比如晚上的公園和電影院很有用。但若完全避開所有身體接觸(比如短暫的擁抱或輕吻臉頰)則讓我們更加慾火攻心。

在一段關係開始之初就達成一致並持守界限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後來才意識到的。而且,要為界限設立相應的後果:例如,如果越過了某個重大界限我們就決定在一個月內互不見面,並單獨悔改尋求主。只有通過設定和持守界限我們才能在上帝的恩典中學會自控和自律。

 

 

3.弟兄姊妹的監督

還記得那個星期天,我們在教會長輩面前承認與情慾的鬥爭。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做,很擔心會受到論斷或被冷眼相待,畢竟他是教會的領袖,在我進入戀愛關係之前就認識我多年。但當我們三人坐下來,我當時的男朋友向他承認我們遇到的掙扎時,這位領袖很平靜。他沒有嚴厲地譴責或責備,而是鼓勵我們並在當下為我們禱告。

我們還找到了教會裡兩對年長的已婚夫婦,兩位太太曾在早期對我有過教導。每當越過邊界,我們會在悔改並尋求上帝和彼此的寬恕後向他們承認所發生的事情,並請他們為我們禱告。事實上,把痛苦的掙扎告訴長輩並沒有直接改變我們處境。但知道我們會並且也應該向長輩說明情況,不知不覺地我們就能慢慢做出正確的選擇了。

這些長輩也會主動與我們定期碰面,有時會為我們禱告,講述上帝關於情慾和婚姻的信息,有時只是隨意聊聊近況。同樣,我也會與在基督里的姊妹分享,她們也會和我一起為彼此在戀愛中的掙扎禱告。

如果沒有教會,我們會因為羞愧和內疚而更加痛苦。在生命中與教會長輩連結幫助我們紮根在上帝的話語和祂的教會中,並在語言和行為上體驗何為愛的真理。

列出一些也許能在這段旅程中陪伴你們的屬靈的夫婦和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不要因為害怕承認所犯的罪而不敢向他們求助。作為基督的肢體要如此行:以愛心和行善彼此勸勉(希伯來書3章12-14節,10章24-25節)。

最終,保羅在談到戀愛中的慾火攻心時清楚地表明:嫁娶(哥林多前書7章9節)。

交往了六個月後,教會的領袖在聽了我們面對的掙扎後正是這樣說的。他已經確定我們忠於基督也忠於彼此,所以直白地問出了這個讓我們大吃一驚的問題:「如果你們愛基督也愛彼此,是什麼阻止你們結婚呢?」

現在我們結婚了,也意識到作為一對走向婚姻的年輕情侶來說,這個建議對我們來說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

當然,結婚應該經過深思熟慮和殷切禱告,不僅是彼此間,還要與基督里的肢體一同禱告。

若有任何不確定,你都可以和那些在身邊教導和陪伴你們的弟兄姊妹分享並禱告。現在正是明白上帝如何帶領你,要把你們帶向何處的最佳時機。

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因為疫情隔離,幾周甚至幾個月無法見面,我禱告借著這一次機會你們能在禱告中成長,而非放縱任性。在解除封城的那一天,當你們邁向另一半時,我也禱告你們能在更加堅定的信念和聖潔中擁抱而非心中帶著更深的罪惡和悖逆。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當陌生人向我敞開家門時…..

作者:Kelly Ng, 新加坡

翻譯:Cindy Wang , 澳大利亞

 

「你為什麼還在找房子?不是告訴過你,可以住我們家嗎。我們為你準備了一間房間」,Cheu說。

 

我已經告別紐約這家人回新加坡5個月了,然而她溫和的指責還會迴響在耳邊,讓我想起他們平凡卻不尋常的熱情好客。

在過去的兩年里,我接觸了太多「大蘋果」味道的紐約客——他們冷漠、自負、帶著敵意。從未想到我會在這裡第一次經歷「philoxenia」,希臘語里的「好客」(直譯就是「陌生人的朋友」)。

 

當Loh家人邀請我去他們家住的時候,我剛完成一所常春藤盟校的碩士課程,付完高昂的學費,真是窮困潦倒,既無工作,也無方向。對他們來說,我只是個陌生人,雖然在曼哈頓上城區的同一個教堂聚會,我們可能也只聊過三次。

也許是新加坡人之間的某種親近感吧。

 

Cheu和她的丈夫Ji Meng也來自新加坡,不過已經在美國生活了20多年,兩個孩子Ashley和Isaac從小在這裡長大。

但我覺得他們對我的熱情款待,是因為相信基督里的家人比血緣關係更親。

Rosaria Butterfield在她的書《敞開家門的福音(The Gospel Comes with a House Key)》中寫道,那些非比尋常,熱情待客的普通人家「完全沒有把他們的家視為自己的,而是看作上帝的厚賜,是要用來拓展祂國度的。」

希伯來書13章2節敦促基督徒「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並提醒我們,如此行會有深遠的、國度的意義——「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

我在Loh家的經歷正是如此。他們單獨為我準備了房間,這可能是我在寸土寸金的紐約市蝸居的兩年里擁有的最大空間;而且暖心地讓我「隨便」享用儲物櫃里的食物;並成為每天餐桌上家庭聚會的一員。

那段時間,我低調地成為了這個家庭的一員。我有時會,並漸漸喜歡上幫忙用洗碗機清理碗碟;有一次我也嘗試幫Isaac拍交給學校的視頻,結果兩個人笑成一團;我還會在每次去唐人街的時候幫忙買蔬菜和包子。

這家人陪我走過無數平凡也不乏波動的日子,聆聽我無休止的猶豫不決:是接受這份實習呢,還是那份工作?當我腳上長了膿腫時,他們深夜帶我去看病,找藥店。農曆新年時,他們還邀請了我那幫不想在異鄉獨自過節的留學生朋友們共聚晚餐。

對於這家人,款待客人是這麼正常,順其自然地融入生活的日常,不會為準備精美的飯菜,或保持房間一塵不染而煩惱,而是總有空間,或騰出空間,邀請他人一同進餐。

我從小被灌輸「管好自己的事」,並且我生長的地大家都幾乎不一起吃飯,這些對我來說太不尋常了。

Loh家是我唯一被真心問及「你今天過得如何」的地方。這些真心的詢問、傾聽、陪伴,讓我體驗到了基督與罪人坐席時的那份愛(馬可福音2章13-17節)。

如果用金錢來回報,我將永遠無法「償還」他們的款待。但與這家人的相處鼓勵我去思考,如何成為一個無私地給予他人時間和空間的人。

雖然不像曼哈頓,但新加坡也是空間局限,但我從這段經歷學到,基督徒的好客並不需要一個裝飾精美的家,甚至不需要有了家才能款待,可以是一杯茶,陪著看醫生,或者只是傾聽和祈禱,重點是,我們願意付出,並騰出時間。

這需要勇氣。

耶穌從不拒絕和受傷害的人做朋友,願意和被厭棄的人交往。祂醫治眾人迴避的麻瘋病人(馬太福音8章3節),和被人憎惡的稅吏吃飯(馬可福音2章13-17節),和一個有罪的婦女成為朋友,不忌諱她的背景和地位(約翰福音4章4-26節)。

這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新加坡的處境。逢年過節,是否可以邀請一個無法慶祝的人一起吃飯?

難道在我周圍沒有養老院或日托中心,住著渴望陪伴的老年人嗎?那些因為語言不通,無法維權而受到不合理對待的農民工呢?如何與他們做朋友,就像耶穌怎樣對待我們這樣的罪人,如同Loh一家視我為家人一樣?

耶穌在路加福音14章12-14節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耶穌讓人們靠近祂。他們空著手來,卻豐盛而歸。這就是福音里接待的標準——對於墮落的世界是激進的,對於永恆國度卻是普通的。

 

上帝會呼召我們中的一些人,拋開一切去陌生的異國他鄉。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只是讓我們敞開大門,在餐桌上多加一份碗碟,幫助一些人扛起他們背負的十字架。

在等待羔羊的婚筵時,讓我們也在自己的家裡預演天國的盛宴,不是在美酒佳肴上追求完美,而是極盡所能歡迎各族各方的人,那些流離失所的,受傷的,孤獨的人——那最動人的畫面。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我沒有時間參加小組聚會(有聲中文)

作者:Kelly Wiarda, 美國

翻譯:Abby , 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生活並是不只有周日。我們希望你們同教會的人聯結,並肩同行。」

多年來,在教會裡總會聽到這些話,我通常選擇忽略它。畢竟,作為兩個小孩子的母親,我要工作,又要做好妻子的職責。還有社交生活,朋友,和家庭聚會。同很多人一樣,我們真的很忙。我們無法參加小組(也稱為團契,生命小組等)的理由也順理成章。這就是我準備的話術,以防有人問我。但通常,沒人會直接詢問,而僅僅是在教會講道結束後的一個很容易就可以忽視掉的呼召。

秋季的一天,我和兒子們正一起為丈夫負責訓練的球隊加油,這時教會的一個朋友問我,是否考慮參加今年秋天的小組。

我大吃一驚。思緒頓時飛馳起來,她怎麼可能在參加小組呢?她有工作。她丈夫在教會任職,另外還在擔任主教練。再說,他們的孩子比我們的還多。我只能尷尬地笑著回答:「你的意思是賽季結束後?」 因為運動季是我們一年中最忙的時候,我無法想像在如此繁忙的時刻再加任何一件事。

但是,那天,一粒種子被播下了。被如此直接地邀請後,我的內心開始涌動。我們清楚,養家糊口和發展事業的忙碌不可能很快就慢下來,但聯結的機會在叩門。

長話短說,季後賽結束後,我們加入到一個小組,與其他五對來自我們教會的夫妻,開始了每周聚會。最後我和丈夫意識到我們真的很想在周內有機會和大家互相聯結,渴望我們在生活、婚姻和家庭中,能有更多的屬靈互動。

這感覺像是一次信心的飛躍。我們要面對很多未知因素。我們需要在兒童託管上尋求額外的幫助,希望有人可以幫我們看管孩子入睡。我們只認識小組裡的另一對夫妻,所以我們要經歷尷尬的相互介紹,希望我們能有一些共同點。我還是不太明白上帝為什麼要安排我們到一個幾乎都是陌生人的小組,使我們原本就很繁忙的生活更加忙碌。

然而,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加入小組後不久,我們發現自己真的很關心這些人,甚至在還沒能記住他們所有的名字之前。你看,他們的生活也很忙,有些人還有遠遠超出了我之前任何借口的健康和生活問題。但幾周後,我和丈夫發現我們加入到了與他們並肩同行的路程上。

我們的心慢慢被改變了。我們不再把精力聚焦在撫養一個新家庭的事務和困難上,而是開始為我們的健康、為我們有幸能夠養育自己的孩子而感恩。我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我們有什麼或能掙多少錢上,而是被挑戰去尋找給予的方式。

甚至在小組時間之外,我發現自己還會談論這些夫妻和他們的情況。就好像我的心在和這樣一個事實搏鬥:在我的城市,我的教會,這群和我同齡的人,正在經歷收養、生育、癌症和慢性病等現實生活中的困難。我不確定自己是對他們的處境感到更驚訝,還是對他們在人生風暴中仍有盼望,感到更被鼓勵。這成了我們家和我密友圈裡的一個話題。

在心靈成長的同時,我發現自己面臨著挑戰,要審視自己的生活,尋找更能用心對待孩子、丈夫和親密圈子的方法。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去幫助所有人,但我聽從了上帝的召喚,去關心他們、為他們祈禱、並尋求祂的指引,當祂呼召我時,我會做出行動去傾聽他們。

為什麼我要與你分享這些?我並不是想讓你出於愧疚去做一個承諾,而是鼓勵你換一種方式思考。有時,我們會在自己的懷疑和借口之中耽誤了過長的時間。我知道我曾經就是這樣。

也許對你來說,上帝一直在以一個想法或者一個機會來敲你的心門,你卻一直沒有回應。對我來說,那就是去參加小組的呼召。這不僅僅意味著每周多打開一次聖經(儘管讀聖經很有幫助)。而是一個提醒,提醒我有意識地參與到祂子民的生命中,並明白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希伯來書10章24-25節,提到了對教會的勸勉: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我之所以喜歡與其他基督徒聚在一起,是因為我們可以被他們的信仰見證以及他們在當今社會如何活出信仰所啟發和鼓勵。我從小組中得到的收穫來自上帝的話語,也來自於目睹上帝的子民如何在現實和困難的情況下,活出有信心的生命。

即使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當下,我仍然在小組裡面,我會和小組的其他妻子們發簡訊,在面對未來的未知情況下,我們一起交流近況、互發照片、經文並互相鼓勵。這也激勵著我去接觸和關心那些小組之外的人群。想起那些可能孤獨或陷在沮喪的人們,為他們祈禱,問問他們過得怎麼樣。既然團契不僅限於某個小組,我們可以在我們的圈子內拓展,使用各種平台來實現團契的延伸。

我希望你能回應上帝的呼召,邁向在祂裡面的更美好、更豐盛的生命。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