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方法建立以基督為中心的友誼

 

作者:YMI X Barbs Jenjaroentham (@barbsiegraphy)

我們生來就需要友誼。真正的朋友會在我們遇到困難時陪伴我們,在我們疲憊不堪甚至無法禱告時為我們代禱,在我們走偏時溫柔地給我們指出正確方向。有意識地培養一段友誼,尤其是在基督里的友誼,需要我們們投入和犧牲時間,且有時看起來似乎有些不便。然而儘管需要付出代價,一段恆久的友誼確是值得這一切的。你的友誼有多深?請跟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建立以基督為中心的友誼吧。

讓我們嘗試與朋友進行更深入的對話吧。我們可以不只是問「你好嗎?」,而是詢問朋友的屬靈生活或與上帝的獨處時光的景況如何。當我們在屬靈生活中相互鼓勵時,諸如此類的真誠問題會使我們有更深層次的聯結。聖經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這樣的對話就可以使我們彼此相顧。

成為一個願意提供實際幫助的朋友。往往給一個生病的朋友發簡訊「早點康復,好好休息。」很容易,但是如果在周中我們打包一份食物去看望朋友豈不是更好么?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中抽出一兩個小時去看望一個生病的朋友,或者犧牲我們周末的時間幫助朋友搬家並不是容易的事。但是,行動總是比話語更有力,沒有什麼比在困難中實際地幫助朋友更能說明我們在乎他們了。聖經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若是一個人跌倒,另一個人可以扶起他來(傳道書4章9-10節)。

這個世界總是在鼓勵我們做選擇時要「跟隨我們的心」。但是,如果我們跟隨內心而選擇的方嚮導致我們或我們的朋友走上一條毀滅的道路,該怎麼辦?在這樣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溫柔地引導我們的朋友回到與福音一致的正確道路上?同樣地,我們是否願意接受朋友出於對我們關心而給的建議?即使自己可能會感到不太自在。「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箴言27章6節)。接受和給出建議往往會讓人感到不太舒適,但是真正的朋友總是最關心彼此的最大益處。

友誼需要誠實,但是我們經常會找方法隱藏困擾我們的事情。我們更容易在事情並不順利時假裝一切都很完美。也許是出於害怕被朋友看不起,我們才不願在朋友面前下說出全部真相,或者也許我們害怕自己的秘密會被說出去。然而,真誠、誠實和敞開心扉的友誼讓我們可以無需擔心地分享我們的軟弱。讓我們積極努力培養這樣的友誼,在這樣的友誼中我們不怕暴露缺點,彼此認罪,互相代禱(雅各書5章16節)。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朋友的處境。也許我們沒有經歷過他們所經歷的事,或者我們怕自己會說錯話會進一步傷害他們。言語可能無用,但我們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禱告,他們可能已經精疲力竭而無法獨自禱告。最終,我們知道我們中的任何一方都無法解決對方的問題,而禱告就是在承認我們有一位上帝,祂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3章20節)。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約會時該注意什麼?(有聲播讀)

作者:Karen Pimpo, 美國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究竟敬虔的約會是怎樣的呢?雖然聖經里滿有關於什麼是尊榮上帝的婚姻的智慧以及教導,卻沒有循序漸進的步驟告訴我們怎麼做才能進入尊榮上帝的婚姻。有時候這樣的狀況讓我們感到挫折、似乎被遺棄——但上帝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申命記 31章6節)。祂是最有耐心的導師,不管當下的景況為何,祂對我們總是有著良善的計畫。

我想我應該是少數願意承認自己慘痛人際關係經歷的人——我目前單身,經歷過幾次心痛事件。不過儘管當時我的這些失敗經驗讓人心痛,但回首過往,就會發現上帝一直都在,且運用每段關係使我更加成熟。

以下分享是我在過去學到的教訓,幫助我更加釐清並定義何謂敬虔的關係。不管你現在是否單身,都希望每一部分能鼓勵並挑戰你。

1.敬虔的關係清楚其目的

你怎麼知道你正處在一段關係中?這可不是腦筋急轉彎喔! 有時候真的很難說清楚,對吧?!究竟你只是想要一段輕鬆的關係?還是打算認真地在禱告中尋求,看對方是不是可以一同進入婚姻的人?

戀愛應該要有趣又令人興奮,但同時它也代表著一個神聖的目的和潛在的誓約。以弗所書第五章的後半部皆在談論教會作為基督新娘的意象。主耶穌對我們無私奉獻和犧牲的愛,應該作為我們在關係和婚姻上的學習藍圖,這份愛看重委身(以弗所書5章21-33節)。

在我這些慘痛的經驗里,最心痛的一段就是因為雙方沒有給予對方明確的定位。

當時我跟一位朋友正從「真正的好朋友關係」漸漸轉向更進一步的關係,不過整個過程對我來說似乎有點太慢。我很急著要更進一步,但他總是拖拖拉拉。坦白說我很沮喪,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說清楚。

有一天我忍不住跟媽媽訴苦,儘管她小心翼翼地回應,卻依然讓我感到震驚。她認為或許這個年輕男生還沒有像我一樣準備好要進到一段關係里。我覺得很受傷,拒絕再跟她提任何有關這個男生的事。結果,這段關係就這樣交錯了幾個月後,最終以雙方分道揚鑣告終。

因著缺乏明確的定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但延長雙方的痛苦,更導致關係癱瘓。為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絕對不要掉以輕心地約會,也不要以為你們雙方有著相同的想法。

 

2.敬虔的關係懂得聆聽他人的智慧

當你開始對某人產生興趣時,通常容易忽略很多事。我完全懂那樣的感受!那真的是令人感到興奮!而且如果你像我一樣,應該會直接略過開頭,開始想像美好的未來願景。但這樣做就像馬兒帶著眼罩跑完整場戀愛一樣,周圍的視線都被擋住了。其實在新關係中,你必須去做一件珍貴而重要的事——諮詢比你年長、值得信任且真的愛你的人。

對我來說,最優先的選擇一定是我的父母。通常他們擅長判斷人的性格,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很知道我的個性。當然,年長的兄姊、阿姨、叔叔,或是教會裡的屬靈前輩也是很好的選擇。有一個充滿愛心而成熟的信徒能夠對於你當前或者是將來的潛在關係給予重要的誠實意見,真是太重要了。

我大學有幾次相親,其中一次在幾次短暫的約會後結束了。剛好有一次我的父母來探訪我,我於是邀請我當時的相親對象跟我父母一起吃冰淇淋。坦白說,那天晚上有點尷尬。

幾周後,當我們正式分手時,我媽媽說:「喔!對!其實我當下便覺得他不適合妳。」她的回應讓我覺得很吃驚,同時也對沒有立即詢問她的意見感到後悔。她所持的觀點比我當時的清晰很多……當然啦!當媽的通常都是這樣。所以,尋求智慧真的很重要。那些愛你的人,會給你什麼樣關於戀愛的看法?他們又會提醒你什麼?箴言15章31節說道:「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應用到我的例子里,就可以避免很多人際關係上的痛苦啦!

3.敬虔的關係能夠擁有深度的對話

一切始於那年初夏。我和朋友群裡面的一個男生開始有不一樣的接觸。他個性風趣、充滿魅力、人也很好。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們開始互傳訊息,並約定即使沒有碰面,也要保持聯絡。被他關注我感到受寵若驚,也很享受跟他這樣的互動。但老實說我內心深處並不認為這是浪漫的曖昧,而是友情。

我們的對話持續了幾個星期,他甚至大老遠開車到我父母家拜訪我。但之後,我感到的卻是內疚與困惑。他是個很棒的男生,但我不想要擁有超越朋友的關係。在夏天結束前的幾個星期,我對於似乎該做些什麼感到苦澀。在我們開學前,我是不是應該把事情說清楚?要少傳訊息給他?還是要裝作沒事,繼續這樣的關係?

後來我發現,我的沉默只會讓他繼續。儘管面對面交談比較好,但距離也讓我們無法這樣做。我打了個簡訊,寫下「不是你的問題,是我。」的草稿並寄出。那一瞬間,我的心感到輕鬆,沉重的感覺終於落下。我為自己給他造成的任何傷害感到遺憾……但是我心裡知道必須展開這場艱難的對話。

他和藹地回應我並問了幾個問題。最後,我想我們達成了和平的共識。

回頭想想,我只希望我當初可以早一點展開這場對話。我甚至應該開車去找他進行當面的交談。 艱難的對話不一定是關於分手,可以關於任何讓你不安的事情。艱難的對話有可能讓你趨向和別人對談,而不是和另一半。不過箴言19章1、8、9、22節提醒我們要懂得選擇真理、誠實和智慧。就算是讓人感到困難的對話,但在愛里說誠實話永遠是對的。

以上這些經驗中的每一個學習,都代表了我生命中某段不愉快的時光。這些經驗有的尷尬、有的激動、有的恐怖…不過約會就是這樣子的,不是嗎?

好消息是,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祂可以利用每個時期和每段關係來榮耀祂。所以,要闡明你的約會目的,向周圍的人尋求智慧,並且不要害怕進行艱難的對話。

要了解什麼是敬虔的關係,還有太多太多需要學習的了!剩下的大家自己去發掘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被生母遺棄的我相信自己並沒有被忘記(有聲中文)

作者:Ryan Zies ,美國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若是有人不再關心你……

有人離你而去……

有人不再認你……

若是你的親生母親從你的生活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你要怎麼辦呢?

被遺棄

老實說,我一直在努力思考這個詞——「被遺棄」。在我的出生證明上很醒目寫著這個詞。「被遺棄」一詞在字典上的解釋是「沒有必要的保護、照料或支持而被遺棄」。或是「由主人留下的,不再持有或想起的。」

定義中描述的一切都與我的經歷吻合,但我認為我最需要思考或深究的部分是它說的「不再持有或想起」。……不再想起?哎喲!這個字眼太讓人難受了。

你能想像,一個懷胎九月的母親,通過剖腹產把孩子生下來,然後就再也不會想起自己的孩子是怎樣的一幅場景。我很難相信我的生母從1984年11月13日起就再也沒有想過我。事實上,我全心全意地相信她有想起我,還有她在那時所做的決定。

儘管如此,我的故事卻還是以「放棄」開始,這是我故事的一部分,但它並不是我故事的結束。1984年11月13日,我被留在韓國首爾郊外的一家診所里,這只是上帝在我還沒來得及呼吸的時候就為我的故事發展所設計的一個細節。

Ryan的出生證明

 

 

人生的艱難抉擇

那時,在韓國首爾,墮胎是被人們所接受的。有統計數據指出,當時有超過50萬人墮胎,只有超過65萬嬰孩能來到人世。這意味著,每懷一個孩子,孩子實際出生的幾率只有57%。我是43%的流產率中倖存下來的少數幸運兒之一。

1984年11月13日,我的生母在首爾郊外的一家診所分娩。她把我遺棄在現場,當時也沒有留下任何關於她是誰的痕迹或記錄。

我的出生證明上赫然顯示著:「生身母親在(首爾市江東區松奈堂的東銀診所)生下孩子後,掩蓋了自己的行蹤。診所試圖與親生父母取得聯繫,但她走了。」於是,我便被放在領養院了。

慢慢回家路

在我出生前,同時,在世界的另一端——芝加哥郊外一個幾乎全是白人的小鎮上,上帝已經開始精心設計我人生故事的細節。

傑夫和莎莉是高中情侶,在傑夫18歲莎莉20歲時,他們結婚,但婚後多年來卻一直沒有孩子。直到莎莉無意中聽到一位同事談論領養問題後,他們才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找到Bethany Christian Services。雖然那時領養不是件易事,而且親戚們也都建議不要收養另一個種族的孩子,但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

最終意見達成一致,決定收養。當他們在芝加哥申請和提交收養文件時,世界的另一邊,我被懷上了。上帝知道我會成為傑夫和薩利的孩子,於是安排好時間讓它發生。

1985年2月14日(情人節),我從韓國首爾飛往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那時我才三個月大。當時的收養程序比較簡單。收養機構Bethany Christian Services和HoltInternational把我和其他嬰兒放在韓國的一架飛機上,每個嬰兒手上戴了兩個手鐲,一個手鐲上是出生醫院信息,另一個手鐲上是養父母的名字。隨後,我們在空乘和空姐細心的照顧中,開始了長達13個小時的「空中飛行」,最後,終於抵達芝加哥。

當飛機降落在芝加哥時,我的養母莉莎和其他四位養母登上飛機,找到帶著相配識別手鐲的嬰兒,他們第一次見到了他們的孩子。

我媽媽總說我是她收到過的最棒的情人節禮物。每年她都會通過給我寫一張卡片,送一份禮物來慶祝我的「回家日」。我的收養故事確實是一個令人驚異和美麗的故事,但這背後則是指向了一件更大的事——一個關於愛、目的和遠見的偉大故事。

Jeff 、 Sally 和小Ryan

 

 

握著我們的手

我開始逐漸認識到,我們的上帝對祂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計劃和旨意。當我被懷孕並在生母子宮裡成長時,是祂一直在保護我。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篇139篇13-16節)

我生母受孕 、懷孕的故事可能永遠不會被人知道。但我卻知道,上帝是如何保護我的生命的。

是上帝給了我生母勇氣來保護和挽救我的生命(我的生母差點就成為43%墮胎者中的一員。)在祂的幫助下,生母忍耐了九個月的懷孕之苦——痛苦、失眠、情感依戀、心靈的撕裂以及為了留下我而與他人發生的衝突等等。生母考慮到她在生活中無力撫養和支持我,但同時,她希望我能被好人家收養,所以做了放棄我的決定。

我的生母為了我能有更好的生活放棄我。她給了我一個機會。

我的人生故事本來很可能是被遺棄在韓國的那家診所。但我的命運被上帝反轉。我的生命被存留是為要成就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馬太福音22章37節總結了祂對我們的旨意,「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

看到上帝如何將一個充斥著失望、悲傷、掙扎和痛苦的局面反轉成一個被選擇和擁有歸屬感的結局,這讓我能夠自由地生活,同時,也讓我知道上帝可以利用任何環境來成就祂的目的。

是的,上帝可以利用任何環境來成就祂的目的。

當我回首往事時,我深知自己是為著一個特定目的而「獨特並奇妙地被創造」的。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我相信上帝會使用我的經歷去榮耀祂自己的名。

我希望無論是誰,當你讀到這裡時,請務必知道這一真理——這世界總是想定義你是誰。你很可能會被世界誘惑,憑著你的處境和經驗,去決定要相信什麼或者思考自己該如何生活。

但我想讓你知道,上帝看見了你。祂認識你。你並不孤單。從你生命的開始上帝就認識你。環境會誘惑你,讓你不再定睛耶穌,但是當你選擇真正信任你的天父時,你就知道沒有什麼能奪取你真正的身份。你是被愛著的。你是被珍惜的。你是上帝的孩子。祂永遠不會離開你。祂現在就坐在你旁邊,對,這才是真正的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

真正的永遠幸福下去的婚姻(有聲中文)

作者:Charmain Sim,新加坡

翻譯:悅,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歡快的鐘聲響起。隨著大門猛然打開,空中飄散起彩帶,新郎新娘走進來,滿面的笑容和幸福。灰姑娘和白馬王子親吻彼此,與賓客揮手告別,駕著馬車駛進陽光里。

我時常想起這一幕。我和很多女孩兒一樣,是看著迪士尼的公主主題電影、愛情劇和簡·奧斯汀的作品長大的。再加上我父母感情很牢固,所以不難想像,在成年後,我生活的一大重心就是找到讓我從此過上幸福生活的另一半。

然而我的第一段浪漫史在開始的時候就以驚人的速度結束了,我完美的愛情夢想也破滅了。

雖然我禱告了,且自以為在尋求上帝的帶領,但那段關係的結束讓我覺察到自己是何等的陷入一種淺薄的愛情觀里。那時候我心心念念的全是浪漫。

上帝不得不重塑我對親密關係的認知,並且修正我渴望的最終婚姻的樣子。祂幫助我學會如何在我做的一切事情上去榮耀祂,包括親密關係和婚姻。

正是因為那段草草結束的浪漫故事,我懂得了一些愛的道理,我想要告訴年輕時的自己:

 

1.婚姻的中心不是你自己或者你想要什麼

 

當我十幾歲的時候,我有個理想伴侶清單。它看起來非常合理:基督徒,勤奮,高大…..等等。

但是我並沒有列出對自己的要求——我渴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伴侶。

我反而專註於尋找滿足我要求的人。「那個人」將會令我非常幸福,他能使我完全。我的初戀男友好像很符合這個標準,但是由於我們都太自我中心了,這段感情註定要失敗。

我仍然相信應該要有基本的標準,這樣才能防止愛上你遇到的任何一個會甜言蜜語和送禮物的傢伙。但是不能僅止於此。我顯然忽略了一個事實,婚姻是由兩個人組成的。對雙方都同樣重要。

所以,我嘗試不再只關注個人的需求,而是思考如何通過我跟未來另一半的關係來榮耀上帝。我怎麼去給予而不是一味索取?

 

2.婚姻就是無條件地去愛

 

我明白了我們能給予的是愛。我說的不是指情慾、浪漫的愛,儘管這些也很重要,而是指那種維持我們與他人日常一起生活的愛,是上帝那種無條件和持久的愛。

這種靈性之愛將會幫助我們將關係建立在永恆的價值觀之上,並將其牢牢地根植於上帝裡面。

當上帝重塑我的婚姻觀時,祂教導我如何做到無條件地愛他人。說實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只看這些人是否是我的「潛在候選人」或者他們中是否有人「適合」我。

但當我加入大學的基督徒團契時,上帝開了我的眼,讓我看見他們首先是我的弟兄。那時候我才學會怎樣做一個真正的朋友。傾聽,支持,鼓勵,寬恕與給出恩典,無私地去先求他人的益處(腓立比書2章1-4節)

當然,我對姊妹們也是如此。只是,用正確的方式愛我的男性朋友,有助於解構我自我為中心的認知,讓我在結婚時有正確的心態。

在我畢業的時候,我的婚姻觀得到了改善,我也有幸擁有了真誠而牢固、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友誼。

 

3.婚姻展現了上帝的愛

 

婚姻反映了上帝和祂子民的關係,是在愛中與另一個人一同生活。耶穌把自己比作新郎,把教會比作新娘。以弗所書5章25-27節明確指出我們要像基督愛教會一樣去愛。既然我們知道基督為教會捨命,這也就是我們應該練習的那種愛。(約翰福音15章13節)。

上帝把婚姻設計成為一個讓無條件的愛真實展現的地方。每當我和丈夫之間有人犯了錯誤,我倆就會學到這一點。有一次,我們在假期出門兩個星期回到家後,發現冰箱里滿是發霉和發臭的食物。猜猜是誰不小心把冰箱關了?我丈夫本可以大聲責備我的不稱職,而我也活該被他如此罵。

但是他沒有。他嘆了幾口氣,然後開始清理冰箱。

這反映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我們經常會犯錯,但是上帝不輕易動怒,反而快快地原諒我們,並且樂意救我們脫離我們本應陷入的困境。如果按照上帝的心意行,婚姻會是上帝之愛的最偉大的見證之一。如果我們在婚姻中愛地無私,就會結出約翰福音13章35節所說的果子:「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更好的旨意

 

如果上帝沒有改變我的思想,我將會對婚姻的日常瑣碎毫無準備。諷刺的是,如果我和丈夫都只尋求各自的利益,我們將會面臨更多的衝突,幸福是最不可能的了。

沒錯,婚姻中是有幸福的,我們要為此感恩。但是婚姻中的幸福要遠比灰姑娘和王子的那種幸福多得多。

陳恩藩(Francis Chan)夫婦在他們的書《你和我一輩子:從今世到永遠》(Youand Me Forever)里寫到:

許多家庭都會犯下這樣的錯誤。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關注自己和對方,卻很少花時間定睛上帝。當他們成為了彼此的焦點時,他們自然而然地開始花時間構建在地上彼此生活幾十年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永生中與主同在的千百萬年。這些人活著好像以後不會死一樣。他們活得好像永恆的君王不回來一樣。

這是我現在的婚姻觀:婚姻是一個呼召,讓我們與另一個相愛的人生活在一起,我們擁有同樣的目標——那就是在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上榮耀上帝,並堅定地根植於上帝,使我們的喜樂源於永恆之物。

這才是真正的永遠幸福下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愛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