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只有你還單身時…..

 

作者:Charis Heng

翻譯:RuiQi

有聲播讀:佳音

 

“你聽說了嗎……X和Y昨天在一起了!”

“嗯? 他們什麼時候在一起的? 我都不知道他們倆認識!”

我注意到最近這種交流已經取代了“嗨,你最近好嗎?”成為了我和我朋友之間對話的新開頭。 可能我說得有點誇張了,但 “有物件”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真的變得非常重要。 每天,我和我的朋友們都發現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充滿“情侶視頻”(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牽著手,說他們是多麼高興他們擁有彼此)。 當我翻看 TikTok 和 Instagram 的評論時,我經常看到諸如“上帝啊,什麼時候輪到我……”之類的情緒表達,說實話,我在心裡也在這麼問。

每次下課後疲憊地走出校園,看到到處都是情侶——路上、回家的公車上,我內心的渴望就會變得更加強烈。 於是我會選擇低著頭,戴著耳機走路,希望音樂能淹沒我的憂慮,同時給我的朋友們發消息:“我們快約出來玩兒吧……”儘管我努力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偶爾我也會看看我的手,希望我也有另一隻手可以握住。

朋友的陪伴

我非常感謝這些年來陪伴我的朋友們。 我們共度的時光讓我意識到我並不孤單,也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 我的許多朋友也有同樣的焦慮,我們都在盡力面對——我們會互相傾訴,更加努力地報名參加社交活動,但好像還是沒辦法解決問題。我們雖不是真的孤身一人,但卻是一同孤單著。

當我與孤單作鬥爭時,我想知道這是否源於我想要被某個人專屬地瞭解和愛的渴望。 雖然有朋友可以給我帶來安慰,但我很難指望每個人都隨時有空,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先事項和排程。

我到底有什麼問題?

這是另一個常常在我腦海裡出現的問題:“我沒有那麼不受歡迎吧……?”,然而我“母胎單身”的感情經歷似乎在表示異議。 是我長得有什麼問題嗎?難不成是我的性格有問題?

我發現自己會把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情侶——尤其是那些妝容完美、卷髮、衣著時尚、身材健美的女孩——與鏡子裡的自己、鬆弛的肚子、手臂和長滿痘痘的臉進行比較。 而我家人對我的評論——“你的皮膚怎麼這麼差?”,“我感覺你又長胖了,你有在健身嗎?”就更加打擊我了。

雖然我會假裝不在乎這些評論,但它們確實刺痛了我,我常想,“這也是人們看待我的方式嗎? 也許他們覺得我沒有吸引力,也不討人喜歡。” 我經常想努力每天少吃一頓,並在閒置時間研究不同的護膚品,希望這些事情能幫助我自我感覺更好。

如果我身邊所有人都脫單了只剩下我自己怎麼辦?

當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戀愛,甚至有些人與他們的對象一起申請 BTO(新加坡政府發的預購組屋)時,這讓我感受到有一段戀愛關係是必要的,而我不想落後,成為在這個“戀愛時代”中被“剩下”的怪人。

在我們的人生階段中,似乎每到一個新階段,符合條件的單身人士就會減少一些。 一位剛剛參加工作的好朋友告訴我:“如果你覺得在大學裡都很難找到物件,那麼一旦進入工作就更難了。” 雖然有另一個朋友插話對我進行鼓勵,但我還是忍不住覺得,找到一個有相同信仰,也同樣渴望婚姻的人,非常困難。

在無助之中,我多次向上帝哀歎。 天父,你是不是忘記我了?

上帝在哪裡

仁慈的是,聖靈輕輕地將我遊蕩的心推向祂自己的話語,特別是馬太福音6章28-33節: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上帝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馬太福音 6章28-33節)

上帝仿佛在告訴我,祂看透了我憂慮的心——祂知道我一直在追求什麼(“有物件”的狀態),也知道我一直在極力逃避的(孤獨感)。 自始至終,祂想讓我定睛在祂身上,讓我看到,如果連祂造物中最小的那個都被祂看顧,那麼祂肯定會更加看顧我這個祂心愛的孩子的。

在我渴望陪伴——被認識、被記得、被愛的過程中——祂向我保證,我已經完完全全獲得了祂豐盛的愛(約翰福音3章16節)。即使我渴望獨一無二的瞭解,祂也提醒我,創造我內心深處的那位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加瞭解我(詩篇 139篇2-4節, 13節)。

當我與自己的不滿足感作鬥爭時,我想起我是按照祂的形象被造,並且我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 139篇14節)。 當我意識到我已經被基督深深地愛著並且因著祂變得有價值時,我的心裡充滿了安慰。

被煉淨的季節

這段在單身中博弈和等待的時期,是對我煉淨的季節。 當上帝向我揭示我內心深處渴望被需要、被人喜歡和被浪漫地追求時,祂也引導我思考:如果我們是按照祂的形象造的,也許我們的這種渴望也是祂對祂子民渴望的一瞥。 祂的心也想念祂的子民。 祂也渴望與我們建立親密關係!

因為祂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8節),所以只有祂才能完全徹底地滿足我們對於被愛的渴望。

因此,在我的等待中,祂賜予我喜樂和盼望,因為我知道我可以將憂慮卸在祂腳前,並在祂裡面得安息。 當我再次被提醒祂是誰時,我就想起祂使我成為那個值得被愛的人。 我想起了約翰·埃爾德雷奇和斯塔西·埃爾德雷奇所著的《迷人》一書中的話:

一個充滿榮光的美麗的女人,是不用去努力追求外表美麗、和證明自己有價值和值得的女人。 因為她知道,上帝內住在她內心,祂認為她很美麗,認定她有價值,在祂那裡,她是完全的。

孤獨的感覺仍然時不時地爬進我的心底,尤其是當我在深夜獨自一人走出校園時。 但我內心也有一種飽足的平安感,當我張開和合上我的手,想知道握住別人的手是什麼感覺時,我想像上帝在握著我的手。 我將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交在祂手中,因為我知道祂已應許會看顧我,從現在直到永遠(詩篇 121篇5-8節)。

同時,我會花時間享受單身生活,因為這也是上帝的恩賜!我可以繼續在生活中走下去,笑著,哭著,和我所愛的人在一起。 當上帝帶領我去往祂為我預備的地方時,我祈禱祂能使我繼續學會安息,並在祂的豐盛和喜樂中成長。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當約會不成功時,上帝如何幫我振作起來

 

作者:Rachel Tso,根據 Emma*口述記錄

翻譯:秋雨

有聲播讀:Joya

 

 

當他(暫且叫他約翰吧),約我出去時,我激動不已。

我們相識已久,一同參與服事。他有一顆愛上帝、愛人和宣教的心,和他相處非常愉快。朋友們覺得我們之間很來電,我也想盡辦法多和他待在一起,有時甚至提議一起組織一些活動。

後來,他主動提出是否可以和我獨處以瞭解彼此,因為之前我們都只是在集體場合互動。這段約會期是為了確認我們之間是否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我們在幾個月內接連約會了幾次,每次我都非常享受與他一起的時光。後來,有一天晚上,他說他並不確定對我的感覺,而且他那陣子也很忙。他的這一番話搞得我一頭霧水,因為這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約會,因此我覺得他至少是喜歡我的。但他說想先分開幾個星期。

然而,分開幾個星期後,他決定徹底結束這段感情。最讓我崩潰的是,他說他對我沒有心動的感覺。我從未有過如此被拒絕的感覺。

那次經歷讓我非常痛苦。但在痛苦中我與上帝奇妙地相遇,並且永遠地改變了我與祂的關係。

  1. 祂幫助我完全誠實地面對祂

因為我想讓上帝更多地參與到這段經歷中,因此我決定從一開始就把約會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

寫下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幫助我將某一時刻的情緒和心思用文字表達出來,使我能夠請求上帝進一步顯明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或想法——我內心藏的到底是什麼(恐懼、懷疑還是來自魔鬼的謊言),也讓我悔改,祈求上帝重新調整我的內心和動機,與祂保持一致。

在與約翰“分手”期間,我更加親近上帝,向祂傾訴那種被拒絕和配不上別人的感覺(我不夠好、不夠有吸引力、不夠可愛),在祂面前流了許多眼淚。我如此坦誠地向祂述說因著祂沒有賜給我我所想要的而來的憤怒與失望,對此我並不感到羞愧。我意識到,在那位瞭解我的本相(詩篇 139篇4節),完全愛我的上帝面前,我不需要任何偽裝。

向上帝傾訴並沒有改變我的處境,但這一過程卻改變了我,因為祂提醒了我兩件事:一是祂是誰,二是祂創造我的旨意是怎樣的。

向祂表達我內心深處的需求,讓我比以前更靠近祂。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會了誠實地面對他人,不掩蓋自己脆弱的一面,由於害怕別人的論斷,這些是我以前難以做到的。

我也經常去跑步,這樣我思考和禱告時頭腦可以保持清醒。有一天,我沿著熟悉的路線跑步,在一個休息區停了下來。附近有一棵樹,當我坐下來凝視這棵樹時,腦海中浮現出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的畫面。我覺得這是上帝邀請我到十字架前安息,耶穌為我獻出了生命,現在又在我痛苦時與我相遇,我得到了極大的安慰。

承認痛苦是得療愈的第一步。正是通過這次經歷,我親身體會到詩篇147篇3節: “他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 這節經文的含義。

  1. 祂在我周圍安置了關愛我的一幫朋友

就在約翰決定和我結束關係的當天晚上,我打電話給教會裡的好友,告訴他們所發生的事。我驚恐無助時,他們的傾聽和理解讓我倍受安慰。朋友們甚至組織了一次郊遊,陪伴我、安慰我、幫我厘清思緒,振作起來。

通過和朋友們交談,我更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情況,於是鼓足勇氣與約翰見了最後一面。

見面時,我坦率地講出了對我們約會的看法,以及對他處理我們之間關係的感受。這樣做幫助我瞭解他是如何作出分手的決定,也讓我將我的想法一吐為快,從而為此事做出了結。

幾個月後,我通過交友軟體認識了一個人,我們決定約會。然而,那天晚上,我感到迷茫和傷感。我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完全忘掉約翰,於是給我的一個朋友打了通電話,朋友安慰我說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我向剛認識的男士解釋了我情緒波動的原由,幸好他對此表示理解。

反思這次約會,我一個朋友的真知灼見讓我獲益良多,那就是不要在饑餓、憤怒、孤獨或疲憊時做決定。

與約翰的過往仍讓我感到有些憤怒和孤獨,這種感覺促使我在還未完全從上一段感情走出來之前就重新開始約會。

我非常感謝那些在我身邊,陪我渡過人生低谷的朋友,他們成為上帝安慰我,享受祂同在的重要管道。

  1. 祂幫助我與單身的朋友產生共鳴

目前,我在一個專門針對單身慕道友的事工中服事,也經常幫助單身的基督徒弟兄姐妹。

 

我熱衷於説明他們擴大社交圈,於是參與組織各種聚會。當看到人們走出舒適區,參加這些活動時,即便活動是他們自己組織的,我也倍受鼓舞。在這些活動中,他們不僅結識了可能成為他們人生伴侶的人,還建立了新的友誼,真是太棒了。能夠陪伴他們,傳遞我從上帝和朋友那裡得到的愛和鼓勵,我感到無比喜樂。

因著能夠與單身朋友們產生共鳴,我竭盡所能地幫助他們。作為過來人,我理解他們的掙扎,儘量鼓勵他們在信仰上不要動搖(或者不要退而求其次),在這方面繼續依靠上帝。我還喜歡與他們分享一些關於單身生活指南的好播客或書籍。

我相信如果上帝沒有讓我經歷約會方面的失敗,我的服事就不會如此富有成效。上帝的確在我們的每一次困境中都有祂的美意。

仍然感到苦惱也無妨

最近我又開始上交友軟體,但這一次我有了全新的視角,如果對方不鐘意我,那就沒有必要強求交往。我還認識到,我覺得自己配得一個喜歡我並有意追求我的人,這並沒有什麼錯。

有時,我仍為單身而苦惱,有時甚至會感到很絕望。當我看到身邊的朋友成功地找到另一半時,一方面我會為他們高興,但另一方面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久而久之,我因為總是流連于交友軟體,卻仍然沒能找到追求我的人而產生約會疲勞。

在這種時候,我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在接受單身的命運,和盼望上帝總會結束我的單身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要找到這種平衡真的很難,因為我很難接受自己會一直單身下去。

但也許這兩種願望都不錯,因為它們都指向我們內心深處對上帝的渴望——不僅僅在關係中,也是在整個生命中(羅馬書 8章22-23節)。

透過這些疑惑,上帝總是安慰我。祂創造了我——以及整個宇宙——祂深愛著我,以永不改變、永無止境的愛愛我。

當我學習安息在這樣的確信中時,我會竭力信靠祂,無論處於什麼狀態或是人生的哪個階段,都盡情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我雖然仍希望上帝會為我預備另一半,但我已不把這種願望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了。

我屬靈導師的忠告讓我深受啟發:“不要等到結婚後才開始生活。現在就去做你喜歡的事情。”我有一份喜歡的工作,我在教會和單身事工的服事中深得其樂,我也喜歡和我那一幫總是很有趣又鼓勵我的朋友們一起玩。如果上帝呼召我進入婚姻,我一定會做好準備。在那之前,我現在就要找到喜樂。

我相信上帝的旨意和計畫比我想的更好。即使另一半不會出現,我祈求在我獨身的歲月裡,在我需要的時候能夠經歷上帝的恩典。

詩篇給了我許多盼望和鼓勵。閱讀詩篇27篇13節的經文讓我更加堅信上帝的美善: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在等待的季節,祂與我同在,永遠不撇棄我。

Emma*為化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如何安慰深陷離婚哀痛的朋友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翻譯:秋雨

有聲播讀:小七

 

 

編者按:雖然離婚在現今社會時有發生, 甚至連基督徒的婚姻也不能幸免,但是上 帝設立婚姻時並不希望我們離婚。本文只 是側重探討當不幸發生時,同理和關愛深 陷離婚哀痛之人的重要性。

吉納維的聲音從電話那端一股腦地傳到我 的耳朵里。她此時正處於一場可怕的離婚 大戰之中,法庭的各種程序還未走完。聽 著她所講述的——丈夫出軌、情婦懷孕、 她自己幾乎精神崩潰,以及丈夫對她的情感操縱——等等各種情節,我的腦海中仿 佛浮現出一副乾坤顛倒、劇烈晃動、混亂 不堪的可怕畫面。

她的婚姻生活已經分崩離析,不復存在了 :她失去了共同面對人生艱難的隊友—— 他不僅是兒子們的父親和後盾、是幫她接 送孩子、修理洗衣機、搞定賬單的那位、 也是噩夢驚醒後讓她平復心緒的臂彎和愛 戀她的人。

有些事情再也無法輓回了——孩子們的安 全感和信任感、夫妻間的友誼、教會兄弟 姐妹的尊重、她待在家裡照顧孩子做全職 主婦的夢想……

我的腦海裡忽然閃現出曾經聽過的一句話 「離婚就像是家裡死了人卻無人來安慰 。」 用吉納維的話來說就是 「我親密的、完整的、起初的家永遠地死去了」

情緒萬花筒

哀痛,包括離婚的哀痛,與通常的悲傷不盡相同。

有時哀痛會呈現這樣一些特徵:保持表面 的形象、孤獨、憤怒、否認、焦慮 純粹 的恐懼等。

我清晰地聽到吉納維描述自己的感覺時反 復重復著一個詞 骯髒 這個詞不時地出 現,就像露在毛衣外面脫線的線頭一樣非 常難看。而我在「骯髒」這個詞的背後聽到 的是羞恥。

離婚似乎常常與失敗及羞恥聯繫在一起 ——尤其是對基督徒而言。她從小在教會 里長大,而「離婚」就像教會里的一個禁區 ,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此時她承受著不 被接受的壓力,彷彿有人在她耳邊不停地 低語著:你離婚了、你是個失敗者。

這個時刻對於我們這些作為朋友的人來說 是一個重要的時機:那就是無條件地、以 堅定不移的愛與接納來彌補人們對離婚的 偏見所帶給當事人的傷痛。這是我們向朋 友顯明耶穌如何愛他們的機會——這種愛 與前任的愛迥然有別。

耶穌如何對待被厭棄的人

想想耶穌如何對待井邊的撒瑪利亞婦人( 約翰福音4章1-26節 還有那個犯了姦淫 的女人(「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 不要再犯罪了」 祂在約翰福音8章中如此 說。

羞恥 那種對於被孤立,認為「我不配」的 恐懼 的解藥,正是福音的根本所在。

或許你的朋友說 「我很失敗 」

但耶穌說 「你要靠著我得勝 」(加拉太書2 章16節, 20節)

離婚意味著:「我不想和你在一起。」 耶穌卻說 「我接納你,使你與我親近。」( 羅馬書15章7節, 以弗所書2章13節)

離婚意味著:「我不知如何繼續活下去。」 而耶穌說 「我為你存留了盼望和未來。」( 羅馬書5章5節, 8章23-24節) 離婚意味著:「我對你的愛不足以讓我堅 持下去。」

耶穌卻說 「我永遠愛你 」 (哥林多前書13 章4-8節 「我一直和你在一起,昨日今日 一直到永遠 」 (希伯來書13章8節)

幫助朋友也能讓你從耶穌的角度看待福音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 就完成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書6章2節)

我們如何才能幫助朋友走出哀痛重新振作 起來呢?

1. 要做長期準備

離婚的哀痛與其它哀痛類似,事情發生後 的頭六個月,以及接下來的一整年(節假 日、家人的生日及令人心碎的各種紀念日 )都是最艱難的時刻。把這種哀痛想象成 聲波也許更容易理解——波峰和波谷緊緊 連在一起,而且一波一波連綿不斷。

陪伴朋友適應離婚後的新日常,會佔用我 們大量的時間——而且, 這種陪伴並不 總是輕鬆愉快的時光。你可能會親眼看到 朋友最不堪的一面:痛哭流涕、無端指責 、忘恩負義、尖酸刻薄、驚慌失措……

愛並非易事,但卻總是值得我們在這上面 投入時間。

你也許在想:「如果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怎 麼辦 」

但是請永遠不要低估陪伴的力量——僅僅 陪在其左右就有作用 實際上,當約伯的 朋友們沈默不語時才是對約伯最大的幫助 。朋霍費爾寫下以下這段睿智的話語,提 醒我們總是急於給出所謂正確答案的危險之處。

正如我們對上帝的愛始於聆聽祂的話語一 樣 對他人的愛也應該從學會聆聽開始…… 很多時候,基督徒,尤其是傳道人,認為 他們與他人在一起時唯一能給予的幫助就 是要 「提供」某些東西。他們忘記了聆聽可 以是一種更好的服侍。

因此,請一邊聆聽一邊禱告——即使你對 於朋友是否能夠輓救她的婚姻充滿了好奇 和疑問。使用以弗所書4章29節中的四條准則過濾 你將要出口的話語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 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 見的人得益處 」

你的目標是幫助朋友度過這個最煎熬的階 段。幫助他們緊緊依靠上帝(而不是倚靠 你),因為祂是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 、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章6節;詩篇18章1-3節)。

2. 提出正確的問題

幾年前,我正在開會時接到一個電話,告 知我的房子著火了。

有關房屋損失的評估,顯然必須得等到火 被撲滅後才能進行。即使滅火的水——在 這個比喻中可與離婚程序相比——也會造 成毀滅性的損害。

開始修繕之前,必須對房屋進行全面的清 理,清除房子里積存的霉菌及水漬(會需 要多次清理)。若不這樣清理,就會造成 新房的不穩固。

提出能夠幫助朋友深入思考的好問題,可 以防止苦毒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你可以幫 助朋友找出並根除必須去除的東西,使他 們遠離怨恨和絕望。

你可以問以下這些問題:

——你此時留戀的是什麼? ——難以原諒的是什麼? (在表達真切的同理並且認真瞭解情況之 後說 「我和你一起為此禱告吧」

——有哪些負面的聲音和讓你深受傷 害的對話「片段」在你腦海中反復播放?上帝的哪些真理可以戰勝它們?
——目前有哪三項實際的幫助會使情形有 重大的改觀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你的朋友 思考解決方案,而不是陷入絕望之中)。
——你的身份認同受到何種影響?(這個 問題是向你的朋友講述耶穌如何對待被厭 棄之人的好機會——內容參見前文)。

目前什麼樣的未來會帶給你希望?你能朝 著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是什麼?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 里」(箴言25章11節)。作為一個引導者 你擁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幫助經歷哀痛的 人重塑自我。當你聆聽時,用上帝的臉光 照他們。接受他們,與他們一起哀痛,坦誠相見。

3. 打好根基

你的朋友處在一個重建的過程中。吉納維 如是說 這一經歷 「動搖了我的信心,但 也深化了我的信心。」

這意味著你要引導你的朋友不要對前任 ——或是前面的房子比喻中已經腐朽的內 部結構——產生怨恨。使用鼓勵孩子時的 平和語氣(而不是像對一個憤怒的大人一 樣需要你站隊。

希伯來書勸誡道:「也要為自己的腳,把 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腳,反得痊癒 」(希伯來書12章13節)

打好根基並不意味著幫你的朋友找到新對 象,這可能更像抹平那些仍然散髮著霉味 的破洞。

如何才能打好根基?你可以嘗試幫助他們 達成以下目標。

建立可持續的日常活動,可以讓孩子們多 參與家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時也認 可他們的哀痛)。

讓你的朋友享受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和 定期的體育鍛鍊 但要避免陷入成癮帶來 的虛假安慰。 用充實的工作轉移注意力,但要適可而止 。

循序漸進地每天邁出一小步:「我今天完 成了簡歷,然後又想出一個托兒計劃」 「 明天算算汽車貸款還欠多少」。當發現無 法處理更多事情的時候就停下來。

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全都列出來,並就一些 有難度的問題,例如財務、育兒問題、是 否準備買房子等尋求一些好的建議。

4.尋求心理輔導

找一個離婚關懷小組,加入一個支持網絡。

不要再把時間花在「當初我應該那麼做、 或是如果我這麼做了會怎樣……」等假設 情形的反復推演上。作為朋友,你所提供 的幫助是否能夠賦予他們生命力,使他們 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你是否能夠鼓勵 他們思考什麼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 、可愛的(腓立比書4章8-9節)。

每當哀痛再次浮現時 選擇寬恕並主動地 有意識地去自我療癒。

吉納維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深切的盼望。 她對我說 「我對自己的個人成長感到驚訝 ……經過這樣可怕的事情卻得到了如此美好的結果。」她能夠重新獲得並重新體驗 諸如孩子的安全、靈里的平安以及對全新 未來的盼望。

就像詩篇126篇所描寫的:「當耶和華將那 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歌收割」(第 1 5節)

5.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幫助朋友

專業提示:心力耗盡會使得你能夠給予朋 友的幫助大打折扣。保持可持續的節奏, 留有足夠的餘地,有些事情可以完全委託 給其他人去做!肢體配合共同幫助哀痛之 中的朋友——不要把自己當作超人。

單親家庭常常需要整個社區的幫助。當深 陷哀痛的朋友不能獨自走得更遠的時候, 你和你的小夥伴們可以(臨時)充當「訓 練輪」 為朋友送個披薩,如果他們要搬家 的話 舉辦一個打包聚會,安排一次按摩 ,或者引導他們遠離錯誤的,報復行為。

當你的朋友行在死蔭幽谷時,你和你的小 夥伴們要把他們帶到耶穌面前。手輓著手 地陪伴他們重獲新生,告訴他們耶穌會與 他們同行,祂滿有慈愛和憐恤,也不會指 責他們。幫助你的朋友從怨恨、苦毒或受 害者的心態中走出來,成為一個擁有未來 和盼望的得勝者(啓示錄2章7節 11節17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從帶領青年事工中學到的三件事

作者:Yap Jie Ying

翻譯:秋雨

有聲播讀:洋瀾

 

 

電梯門剛一打開,女孩兒們的喧鬧聲夾雜著橡膠玩具雞發出的刺耳尖叫聲一下子灌進了我的耳朵裡。她們從教會兒童室裡偶然發現了這個玩具,玩得興致勃勃。

刺耳的噪音讓我皺起了眉頭。看到我的反應,她們又得意地捏了它幾下。然後,我們相繼走進那間通常使用的教室,開始當天的聖經學習。

多年來,我嘗試過各種不同的事工,但始終無法找到一個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服事。在教會裡經歷過一次非常令人失望的事件之後,我有感動想再嘗試一次,希望對服事能夠有新的認識,也慢慢恢復與弟兄姐妹在一起時的熟悉感和舒適感。

在我苦思冥想該參加哪項事工時,上帝迅速地開了一扇門,派教會的一位同工來問我是否願意負責下一年的青年門徒訓練。

起先,我感覺這不太可能,因為我感覺自己與年輕一代已經脫節了。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他們的怪誕與幽默,以及那些對於我來說似外語一樣的時髦詞彙,無不將我們之間的代溝顯露無疑。

同時我也很惶恐,因為一直是別人在訓誡和教導我。我沒有教導或帶領查經的經驗,要如何在基督信仰上激勵年輕的信徒呢?

有很多次我都想退縮。但是總有一個聲音提醒我說:是否要參與這項事工沒有絕對 “正確 “或 “錯誤 “而言。我只需要決定開始,全然憑著信心參與其中,上帝會在適當的時候向我揭示一些真理和看待這項事工的新角度。

自從我開始服事和關愛這群女孩兒以來,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她們給我原本按部就班的周日和生活帶來了嶄新的視角和快樂。以下是我在這段時間裡獲得的一些反思:

  1. 帶領人的屬靈健康很重要

我們的牧師在上一次青年門徒帶領人聚會上,提醒我們注意靈命停滯的問題。我們每天忙於工作和必要的休息,與上帝獨處的時間和屬靈方面的成長往往會被忽略。因此,我們需要提醒自己“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希伯來書2章1節)。

作為教導上帝話語的帶領人,我們需要不斷努力應對挑戰,幫助這些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聖經教義的實際意義。

面對年輕人提出的關於上帝的問題,不僅迫使我深入挖掘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思考為何這麼多年後我仍然堅持信仰,也敦促我閱讀更多的書籍,探尋這些棘手問題的答案。這一切都讓我深受啟發。

我學到的另一件事是辨別自己的屬靈油箱何時處於低位。

我們有一長串的任務清單需要“完成”:為查經做準備,想出有創意的方法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還要承擔確保他們每週出席的無言壓力。這些付出雖然很好也很重要,但卻會損害我們,導致我們的靈命與成長變得不溫不火。

雖然上帝悅納我們服事祂所付出的努力,但祂也同樣重視我們與祂的關係。

我們需要學習識別屬靈枯竭的跡象,例如經常對教導聖經感到疲倦,或是在談論基督時不再感到喜樂。

作為帶領人,當我們感到枯竭,離開服事一段時間是完全可以的,這樣我們可以專注於自己的屬靈成長,當感到休整好後再回來帶領。因為我們無法從空杯子中倒出東西來。

  1. 培養熱愛上帝的年輕人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自從加入這項事工以來,我很幸運地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他們是不同年齡段和性別的青少年事工帶領人。儘管我們帶領不同的小組,但我們面對的爭戰在本質上是相似的,比如說參與度低,還有在回答棘手神學問題時我們的無能和無助。

每當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我就會覺得自己像在走鋼絲。好像我的一個錯誤回答就會使這些年輕人完全陷入懷疑之中。我竭盡全力做好功課,閱讀了大量有助我向那些對信仰有疑問的年輕人解釋基督信仰的書籍。

我與同工商量,考慮留出專門的時間來解決那些通常被問到的棘手問題,希望能幫助這些年輕女孩意識到,為了走好信仰之路,很多問題值得她們認真思考。

帶領者的經驗共用幫助我們形成了一個互助的團體,可以鼓勵並提醒我們有責任彼此幫助,並幫助年輕人在基督裡長大成熟。

我們聚在一起吃午餐的時候,一些帶領人就會利用這個機會分享課堂上的軼事,提供一些對青少年所思所想的深入洞見。

這些即興分享提醒我們,應當牢記我們向這些年輕生命播種的目的,以及我們為建立上帝教會所做的一切其內在的聖潔性。

我們相信,為此需要調動全教會,“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成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章16節),讓上帝的愛在我們各人的生命中彰顯出來。

  1. 只有上帝能軟化剛硬的心

生活在一個以結果為導向的社會中,我們期望得到與我們付出的努力相應的回報。這就是為什麼每當她們對我語重心長的話語和精心準備的課程置若罔聞時——比如每週都在反復重複的話題她們居然能夠忘得一乾二淨——我就會感到非常灰心。

然而,當我產生懷疑時,總是有個聲音提醒我:只有上帝有改變人心的大能。(箴言21章1節)。對於那些相信祂的人,祂已經應許賜給他們 “新心,新靈…… 並從他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以西結書36章26節)。

雖然我在教會聽道已經多年,我發現自己對於心硬這件事仍然無法完全免疫。當我嘗試解釋什麼是罪,以及為什麼它嚴重到足以使上帝與人之間永恆隔絕時,我痛苦地意識到我的聖經知識是多麼膚淺。這使我看到其實自己也忘記了這些簡單的聖經真理有多重要。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使我謙卑下來,並提醒我能夠理解真理其實也是上帝的恩典。因此,每當我感到灰心時,就會提醒自己,這些年輕人每週選擇來上課,就是選擇了又一次聆聽上帝對我們說話的機會,也給了我展示基督之愛的機會,我應該繼續努力與她們建立關係,伴她們同行。

很多時候,我需要阻止自己根據經驗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她們,在她們需要宣洩不滿的時候積極傾聽,並抓住機會在課堂上與她們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

我還向她們保證,她們不必害怕提出尖銳的問題,或是分享對上帝和基督信仰的任何疑慮。即使我們作為帶領人不能回答所有的問題,但她們每週能來參加學習,便意味著她們給自己和彼此一個更深認識信仰的機會,歸根結底這是上帝的工作。

在信仰中與人同行,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需要耐心和忍耐。有時,結果可能並不總是我們所期望的,但我們也會逐漸認識到,我們自己才是從中受益最多的那個人。

我們終會得到安慰,因為知道上帝看到了我們的忠心,一切都會在祂的時間裡得到成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