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82 | 公義者審判施行審判的人

讀經:《詩篇》82篇

亞薩的詩。

1 上帝站在有權力者的會中,在諸神中行審判,

2 說:“你們審判不秉公義,徇惡人的情面,要到幾時呢?(細拉)

3 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申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

4 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

5 你們仍不知道,也不明白,在黑暗中走來走去,地的根基都搖動了。

6 我曾說:‘你們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兒子。’

7 然而你們要死,與世人一樣;要僕倒,像王子中的一位。”

8 上帝啊,求禰起來,審判世界,因為你要得萬邦為業。

 

公義者審判施行審判的人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兄弟姐妹之間如果起了爭執,由父母判斷和管教;員工犯了錯,由公司高層裁定判斷;公民如果犯了法,有司法人員按照司法審判,這些判斷和審判必須公義公平、不偏私,才能使人信服,也才是按照上帝的標準施行公義。然而如果是這些施行審判的人犯了錯呢?如果大法官自己偏私、屈枉正直,誰有權利來判斷和審判他?是不是就沒人可以來定他們的罪?不,他們必須向那位賜人道德良知之心的、頒佈公義準則給人的上帝交帳。今天這首詩篇,就是一位全然公義的上帝在審判那些審判別人的人。

這首詩和詩篇81篇一樣,由亞薩所寫,他是大衛王執政時期負責歌唱頌贊上帝的利未人。這首詩也算是小有名氣,因為主耶穌曾經引用本詩的第6節:“你們的律法上豈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神’嗎?”(約翰福音10章35節)來回應當時猶太人想要因為祂說的話用石頭打死祂。耶穌在這裡引用這節,不是為了要“刁難”他們,讓他們無話可說,而是要表達他們不應該只是聽了耶穌說的一些話,就要打死祂,因為“話語”是非常容易被誤解的。正如第6節經文,如果只看字面意思,就很容易誤解為耶和華上帝指人都是神。

那既然不是字面意思指人都是神,要如何解釋呢?在這裡其實我們也看見聖經向我們啟示的一個重要觀念:在地上施行判斷和審判的,是要代表上帝來施行公義。因此對於被審判的人來說,這些人是代表神的。

回到這首詩篇我們看見,上帝在審判這些地上的審判官,祂責備他們“不秉公義,徇惡人的情面”(2節),同時警告和提醒他們,地上的審判官必須要為貧窮的人伸冤,要保護困苦的人脫離惡人的手,要為困苦的人施行公義(3、4節)。這些審判官若不秉行公義,不但不保護困苦人,反而偏袒有權勢的人,那麼就連“地的根基都要搖動”(5節)。我們知道,法律是一個國家基本的道德準則,也是維持國家秩序和平的根基,如果司法敗壞,淪為有權勢人作惡的工具,那麼這個國家也會搖搖欲墜,甚至大廈將傾,因為人民無法確定自己的安全和權利被保護和尊重,也就無法在這個國家裡安居樂業,為國家社會發展出力。

然而更重要的是,不公義的國家和司法是違背上帝心意的。那些人間的法官和審判官既作為人代表上帝審判,終有一天也會死亡。到時候他們就要向那位永生公義的上帝交帳。同時,對我們而言,當我們看見這墮落的世界不公義的事橫行,惡人利用司法逍遙法外,甚至自己也遭遇了不公,我們也可以像詩人一樣向那位公義的上帝呼求:“上帝啊,求禰起來,審判世界,因為你要得萬邦為業”(8節)。獨一永活的真神耶和華,必定要公義地審判這個世界,這是我們的盼望,也是我們堅持公義的原因。

毋庸置疑的,唯一的公義審判官只有上帝,天父也把審判世界的工作交給了聖子耶穌基督。唯有祂是完全公義的,祂也應許我們祂必定要再回到世界,公義地施行審判。當我們在頌唱這首詩篇時,願我們都能仰望這位公義王耶穌基督,帶著盼望、正直地度過我們的一生。

讓我們一起禱告:

公義永活的上帝,我相信禰必定會施行公義的審判,求禰叫我不要因世界的不公義就沮喪絕望,而是仰望那位必定再來審判世界的耶穌基督。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見過哪些不公義的審判和判斷?
  2. “伸冤在我,我必報應”,上帝必定會施行公義的審判,這個真理給你帶來什麼安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81 | 我的民哪,甚願你肯聽從我!

讀經:詩篇81篇

亞薩的詩,交於伶長。用迦特樂器。

1 你們當向上帝我們的力量大聲歡呼,向雅各的上帝發聲歡樂!

2 唱起詩歌,打手鼓,彈美琴與瑟!

3 當在月朔並月望,我們過節的日期吹角!

4 因這是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上帝的典章。

5 他去攻擊埃及地的時候,在約瑟中間立此為證。我在那裡聽見我所不明白的言語,

6 上帝說:“我使你的肩得脫重擔,你的手放下筐子。

7 你在急難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隱密處應允你,在米利巴水那裡試驗你。(細拉)

8 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誡你!以色列啊,甚願你肯聽從我!

9 在你當中不可有別的上帝,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

10 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

11 “無奈我的民不聽我的聲音,以色列全不理我。

12 我便任憑他們心裡剛硬,隨自己的計謀而行。

13 甚願我的民肯聽從我,以色列肯行我的道!

14 我便速速制伏他們的仇敵,反手攻擊他們的敵人。

15 恨耶和華的人必來投降,但他的百姓必永久長存。

16 他也必拿上好的麥子給他們吃,又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

 

我的民哪,甚願你肯聽從我!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我們肯定都聽過或者說過類似的話:“你要是早聽我的話,今天就不會這樣了!”“早就跟你說過了,你偏不聽”。聽到這樣話的人心裡肯定不好受,也許還有對說話人的厭煩;但是說這話的人其實心裡也很難受,因為他也許已經預見了可能發生的壞事,提前告知,卻無人聆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情朝著所預見的情況發展。自古忠言逆耳,小到兩三歲的孩子,大到花甲年齡的老人,大家普遍都不聽勸,人有罪的本性裡面總是傾向相信自己判斷或是體貼自己的喜好過於別人的勸勉。詩篇81篇裡我們看見上帝特別呼召百姓要聽從祂“甚願你肯聽從我!”,然而百姓仍舊按照自己的想法違背上帝。

這首詩篇由亞薩所作,他是在大衛王執政期間負責聖殿裡歌唱事宜的利未人(歷代志下29章30節)。本詩的第3和4節說:“當在月朔並月望,我們過節的日期吹角!因這是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上帝的典章”,因此這首詩的寫成有可能是為了紀念逾越節,或是為了過住棚節(馬丁·路德的觀點)而寫的。當以色列人過節日的時候,他們不只是為了聚在一起歡慶快樂,更是為了紀念那位親自定下節日的耶和華上帝。因此本詩是1-節是歌唱者呼籲百姓要稱頌上帝,因為上帝引領百姓出埃及,使他們脫離埃及的奴役,分別為聖成為上帝自由的百姓。

8-16節是上帝對以色列百姓的警告。上帝像個苦口婆心的父親,對自己心愛的百姓說:“甚願你肯聽從我!”上帝能如此說,是因為祂愛自己的百姓,祂是那位對百姓說“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的上帝。同時,“祂也必拿上好的麥子給他們吃,又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上帝是“巴不得”把好東西都給百姓,祂也希望百姓能夠在祂裡面有豐富、滿足,同時上帝也會擊敗敵人。而只有從心底愛耶和華上帝,並且聽從祂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在祂裡面的滿足喜樂。但是那些不願意轉向上帝,反而去拜外邦神祗的,就是那不專一、不忠心的人,最終將在那些外邦假神裡嘗盡苦楚。

我們的本性因著罪惡而墮落,因此我們看屬靈和永恆的事,看本質的世界的眼光總是顛倒的。我們因著敗壞的肉體裡仍殘留著罪的勢力,因此常常不由自主地去愛那些不健康的、沒有營養的、甚至是有害於我們屬靈生命的東西。那些東西符合我們墮落的本性,我們以為做了就能得到“快樂”,讓我們“舒服”。然而那份“快樂”和“舒服”只是撒旦的謊言,它是如此的短暫、虛無縹緲、轉瞬即逝,一點都沒辦法“解渴”。然而真正的快樂是永恆的,就如主耶穌所說的:“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4節)。願我們都能在聖靈的光照下打開屬靈的眼睛,看清擺在我們眼前的是“垃圾”還是“美食”,什麼才是真正的“好東西”,並且相信愛我們的上帝給我們的一定是好東西。我們會看錯,但是上帝不會給錯。只有在祂裡面我們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美好。

讓我們一起禱告:

愛我們的天父,請饒恕我們總是不願意聽從禰、只相信自己的判斷,卻忘了禰是如此愛我們的上帝。求禰使我們回轉,並且忠心愛禰。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是否有過“聽勸”或是“不聽勸”的經歷,這段經歷讓你學習到什麼?
  2. “愛我們的上帝給我們的總是最好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80|求祢使我們回轉

讀經:詩篇80篇

亞薩的詩,交與伶長。調用為證的百合花。

1領約瑟如領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啊,求祢留心聽!坐在二基路伯上的啊,求祢發出光來!

2在以法蓮、便雅憫、瑪拿西前面,施展祢的大能,來救我們。

3上帝啊,求祢使我們回轉(“回轉”或作“復興”),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

4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啊,祢向祢百姓的禱告發怒,要到幾時呢?

5祢以眼淚當食物給他們吃,又多量出眼淚給他們喝。

6祢使鄰邦因我們紛爭,我們的仇敵彼此戲笑。

7萬軍之上帝啊,求祢使我們回轉,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

8祢從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樹,趕出外邦人,把這樹栽上。

9祢在這樹跟前預備了地方,它就深深紮根,爬滿了地。

10它的影子遮滿了山,枝子好像佳美的香柏樹。

11它發出枝子,長到大海;發出蔓子,延到大河。

12祢為何拆毀這樹的籬笆,任憑一切過路的人摘取?

13林中出來的野豬把它糟踏;野地的走獸拿它當食物。

14萬軍之上帝啊,求祢回轉,從天上垂看,眷顧這葡萄樹,

15保護祢右手所栽的和祢為自己所堅固的枝子。

16這樹已經被火焚燒,被刀砍伐;他們因祢臉上的怒容就滅亡了。

17願祢的手扶持祢右邊的人,就是祢為自己所堅固的人子。

18這樣,我們便不退後離開祢;求祢救活我們,我們就要求告祢的名。

19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啊,求祢使我們回轉,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

 

求你使我們回轉

 

作者:Reed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詩篇80篇的作者是亞薩,他是猶大國的一位詩人。他之所以寫下這首詩篇,很可能和北國以色列被亞述帝國擄走那一歷史事件有關。相關的記述在《列王紀下》18章9-12節。這一事件必定震動了以色列的近鄰——南邊的猶大國。對亞薩而言,這沒有什麼值得幸災樂禍的。雖然此前南北兩國的關係一直很緊張,但是他的視野早跨越了地上的政治版圖。透過上帝的心意,亞薩明白以色列和猶大本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以色列遭難所帶來的苦痛,就如猶大失去手足一般劇烈難忍。與此同時,這次北國遇難,又何嘗不是一次振聾發聵的警告呢?亞薩知道,猶大若不回轉,也必要如此滅亡。

 

“回轉”這個詞在詩篇80篇總共出現了四次,四次都落在了副歌的片段裡。副歌的內容大體一致。有些微變化的,也可看作是 “萬軍之上帝啊,求祢使我們回轉,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3節)的變體。借助副歌,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給這首詩篇劃分段落。順著副歌,我們也可以試著去思想”回轉“這個被反復強調的主題。

 

詩篇1-3節,詩人呼求耶和華帶來拯救。詩人知道自己呼求的對象是誰。他不是哪一位剛好路過的綠林好漢,也不是有點權力在手的地方官員,乃是“領約瑟如領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1節),是“坐在二基路伯上”(1節)的那一位。詩人不是一上來就述說自己的慘狀,他首先認清了自己到底在和誰說話——一位牧人,更是一位宇宙級別的君王。詩人可能想起了許多代代相傳的故事,從約瑟被差遣進埃及,到後來以色列已然成為了大族,在出埃及的路上,上帝就在會幕中顯明與以色列人同在。這些事都足以證明詩人所認定那一位沒有一點虛假。他呼求帶來拯救的對象是上帝。問題是以色列人究竟為什麼陷入了死亡的境地,以至需要解救?《列王紀下》18章12節的解釋可作為參考,“都因他們不聽從耶和華─他們 上帝的話,違背他的約,就是耶和華僕人摩西吩咐他們所當守的。”

 

但詩篇第4節所揭示的答案,更令人警醒。當以色列人自以為在向真神敬拜的時候,反倒是他們口中的禱告引來了耶和華的震怒(4節)。這和北國的開國君主耶羅波安建造金牛犢的事件如出一撤。口頭的屬靈話語和外在的敬虔行為都無法拯救我們擺脫上帝的烈怒。若沒有真正回轉,我們最終都只會陷入類似4-6節所描述的那種悲慘的境況當中。

 

詩篇8-18的前幾節,詩人非常巧妙地借助葡萄樹為喻體,將耶和華上帝從前帶領以色列出埃及入迦南的歷史娓娓道來(8-11節)。整個畫面和諧而美麗。然而,詩人的筆鋒一轉,就道盡了現今以色列所經受的毀滅。沒有籬笆的保護,被走獸踐踏,被火焚燒,被刀砍伐,最可怕的是被上帝臉上的怒容驚嚇(12-13節,16節)。詩篇8-18的後幾節,詩人就來到上帝的面前,迫切地呼求祂的憐憫和拯救。這最後一句話——“求祢救活我們,我們就要求告祢的名”(18)——讀起來似乎邏輯不通。到底是先求告上帝,才能被救活呢?還是救活以後,才能求告上帝呢?

 

讓我們看向詩篇80篇的副歌,就能發現事情的真相。我們並不熟悉“求祢使我們回轉”的講法。回轉怎麼是上帝的工作呢?回轉難道不是我們能自主選擇的嗎?(這裡的“回轉“有多重含義,既有“帶來復興”的意思,又有“歸回上帝“的意思。這篇文章側重第二種解釋。)不,詩人要表達的意思很明顯:在回轉這件事上,我們無能為力。和北國的以色列人一樣,我們罪惡的本性正把我們推向更深的罪惡。我們可以努力擺正自己的理性認知,可以強迫自己禱告到被膨脹的情感充滿,可以立志順服以致在各樣行為上接近完全。但是誰能改變我們的心呢?原來,承認我們無法回轉,這才是我們能夠在心靈深處真正回轉的大前提。讓上帝拿掉我們心裡的剛硬,救活我們,我們就要求告他的名。

 

讓我們一起禱告:

我們的父,我們從前也是毫無盼望的人,是野葡萄樹上的枝子,如今卻得以接在基督耶穌的葡萄樹上,生長髮旺。聖靈已經做了更新的工作,但我們活在世上,就仍有不完全。求你繼續翻轉我們的全人,破除我們內裡隱秘處的剛硬,叫我們更深地回轉歸向你。感謝你藉著詩篇80篇叫我們更多地知道自己的不能,我們就因此更多地看到你的恩典。如此禱告,是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是否切身地經歷過,回轉本質上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上帝恩典的作為?
  2. 詩人開篇就表達了自己對上帝的名的認識。在你禱告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有類似的讚美?其次,你是否果真相信他就是你口裡所讚美的那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79 | 在絕望之地我仍要呼求上帝的名

讀經:《詩篇》79

1 上帝啊,外邦人進入祢的產業,污穢祢的聖殿,使耶路撒冷變成荒堆,
2 把祢僕人的屍首交於天空的飛鳥為食,把祢聖民的肉交於地上的野獸,
3 在耶路撒冷周圍流他們的血如水,無人葬埋。
4 我們成為鄰國的羞辱,成為我們四圍人的嗤笑譏刺。
5 耶和華啊,這到幾時呢?祢要動怒到永遠嗎?祢的憤恨要如火焚燒嗎?
6 願祢將祢的憤怒倒在那不認識祢的外邦,和那不求告祢名的國度,
7 因為他們吞了雅各,把他的住處變為荒場。
8 求祢不要記念我們先祖的罪孽,向我們追討。願祢的慈悲快迎著我們,因為我們落到極卑微的地步!
9 拯救我們的上帝啊,求祢因祢名的榮耀幫助我們,為祢名的緣故搭救我們,赦免我們的罪。
10 為何容外邦人說:“他們的上帝在哪裡呢?”願祢使外邦人知道祢在我們眼前,申祢僕人流血的冤。
11 願被囚之人的歎息達到祢面前,願祢按祢的大能力存留那些將要死的人。
12 主啊,願祢將我們鄰邦所羞辱祢的羞辱加七倍歸到他們身上。
13 這樣,祢的民,祢草場的羊,要稱謝祢直到永遠,要述說讚美祢的話直到萬代。

 

 

在絕望之地我仍要呼求上帝的名

 

作者:奇奇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最近網絡上都在關注和討論網名沙白的女生去瑞士接受安樂死的事件。從沙白發佈的視頻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並且過著豐富多彩的一生。她會說多國語言,彈一手好的鋼琴,去過40多個國家,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極限運動和生活方式。然而她20歲確診了紅斑狼瘡,因著無法接受傳統激素治療帶來的增重和浮腫等副作用選擇了另一種沒有被證實有效的治療方式,病情穩定5年之後又復發惡化,導致腎衰竭不得不靠每週2-3次的透析維持生命,極其痛苦,所以沙白決定去瑞士接受協助自殺。

網絡上的聲音呈現兩邊倒的趨勢。一部分人覺得沙白是英雄,生之絢爛,為了自由,不願苟活,勇敢面對和選擇死亡。而另一部分人認為她極其自私,為了外在形象不遵醫囑接受治療,也絲毫不在乎父母的感受。

在看沙白的一些視頻時,雖然她在視頻中似乎很冷靜,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我讓然覺得這是一個極其悲哀的事情。我分明看到她沉著冷靜的表面下隱藏的絕望和不舍。若是有盼望,有誰會主動選擇死亡嗎?一邊是熱愛的生活的樣子——想要有健康和美好的身材,有對生活各樣選擇和嘗試的可能。一邊是難以忍受的病痛,身體的衰殘和看不到盡頭的治療…..

詩篇79篇就是一首絕望中寫的詩。本詩的背景是主前586年巴比倫軍隊攻佔耶路撒冷,聖殿被毀、猶大亡國、百姓被擄(列王記下25章9節)。當時發生了2-4節所描述的這些可怕的場景——橫屍遍野,無人埋葬,耶路撒冷成為了荒堆。在如此絕望的境地中,詩人卻沒有放棄。並轉而去呼求上帝(5-7)。詩人知道並非是因為上帝的無能和無情才致使他們遭遇這樣的事情,而是因著他們自己的罪和悖逆。耶路撒冷遭遇的一切,正是上帝的憤怒和管教。歷史的經驗讓詩人很清楚,當百姓順服上帝的時候,耶路撒冷就得興旺;當百姓悖逆上帝的時候,耶路撒冷就會蒙羞。另一方面看,看似上帝“任由”的管教,乃是出於愛,是為了讓以色列民回轉。

雖然我們無法套用這個說法在現在的信徒身上,不能簡單的判斷遭遇苦難就是悖逆和罪的結果,但在遭遇自己力不能勝的困境時,我們應當像詩人那樣去仰望呼求上帝,知道在任何環境中,祂仍然是掌管一切的那位。並相信,一切的環境都是於我們的生命有益的。

在8-10節中,詩人知道自己不配蒙恩,所以只能向上帝認罪,求上帝為了祂自己的名和榮耀而搭救、赦免百姓。雖然落到了“極卑微的地步”(8節),但詩人還是盼望上帝能為祂自己的名和榮耀發熱心(9節),也為祂的百姓發熱心(8、11節)。因為詩人知道自己所信靠的是誰,他知道這位上帝不但是公義、聖潔的造物主,也是慈愛、信實的大牧者。這也是詩人沒有完全落入絕望而選擇自毀的原因。當我們把眼目向上看,注視在上帝和永恆之上時,就能夠有力量在絕境和看似無邊的痛苦中依然為祂的名得榮耀而稱謝和讚美(13節),在極大的痛苦中,還能在禱告中以讚美結束。如今的我們更有理由讚美和感謝祂,因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因著愛我們,背負了我們一切的罪,並讓我們披戴祂的義,給了我們更新和真自由的生命。

我不禁想,如果沙白能夠真正認識這位上帝,並且把盼望放在祂的身上,又會做出怎樣不同的選擇呢?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感謝你是我們慈愛信實的牧者,不向我們永遠發怒,給我們救贖和盼望。求你幫助我們,在困境中能夠仰望你並從你支取力量去面對一切的絕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問題反思:

1.你此刻面對的困境是什麼?這首詩給了你怎樣不同的看法?

2.認識上帝讓你對盼望有了怎樣不同的認識?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