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靈修|今生和永生的糧(有聲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6章22-40節

 

22 第二日,站在海那邊的眾人知道那裡沒有別的船,只有一隻小船,又知道耶穌沒有同祂的門徒上船,乃是門徒自己去的。23 然而有幾隻小船從提比哩亞來,靠近主祝謝後分餅給人吃的地方。24 眾人見耶穌和門徒都不在那裡,就上了船,往迦百農去找耶穌。25 既在海那邊找著了,就對祂說:「拉比,是幾時到這裡來的?」 26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跡,乃是因吃餅得飽。27 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證的。」 28 眾人問祂說:「我們當行什麼,才算做上帝的工呢?」 29 耶穌回答說:「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做上帝的工。」 30 他們又說:「你行什麼神跡,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你到底做什麼事呢?31 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如經上寫著說:『祂從天上賜下糧來給他們吃。』」 32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33 因為上帝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34 他們說:「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 35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36 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37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38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39 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40 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有一位作家談到,當我們走在人生的荒漠時,要記住上帝和我們的關係——「祂關心,且背負;祂承諾,就履行;祂開始,必成就;祂原諒了,便遺忘了」。而這些都包含在耶穌的一句話里,「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章35節)。

 

也就是說,耶穌是我們生命中每一個階段唯一需要的嗎哪。不管我們所處的狀況如何,是否面臨危機、難處,我們都可以依靠祂。在耶穌眼中,沒有無關緊要的小事,如果關係到我們,就關係到祂。祂的眼目常看顧我們,又將我們銘刻在祂掌上(以賽亞書49章16節)。

 

以色列民靠著嗎哪,在曠野存活40年,摩西告訴他們,上帝賜下嗎哪是為了讓他們知道「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

 

耶穌再次告訴以色列人,「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翰福音6章49-51節)。耶穌知道我們最深切的需要不是在身體上,而是在靈魂上。入口的食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耶穌自己,祂是屬靈生命的源頭,祂賦予生命,並讓我們這走天路的人靠祂這天上的靈糧活著。

有時,我們陷在眼前的困境中,以至於忘記了我們在世上是寄居的,是過客。我們高度集中於即刻的需要, 應付眼前的狀況,以至於忽視大局, 就是我們已得的福音。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祂復活。」(約翰福音6章54節)。祂來,獻出身體,為我們死, 灑凈寶血,寬恕我們的罪, 並將永生賜給我們。那賜永生的主,也是我們在危機中,需要搭救時,可以指望的主。如果祂應許永恆,怎麼會不看顧我們眼前的需要呢?

無需煞費苦心地找尋嗎哪,我們無法預知行事奇妙的上帝的一舉一動。因此我們只管將所求告訴祂,然後專心於該做的事情,祂會照顧我們的所需。因祂是生命的糧,吃這糧,必不餓;信靠祂,必永遠不渴。

讓我們把眼光放遠,來面對當下,並「信上帝所差來的」(約翰福音6章29節)。在每個決定上,選擇信靠耶穌,因祂親自承諾,「……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章37節)。

 

問題反思:

 

1. 你會如何形容你跟上帝的關係?

 

2.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你對這節經文的理解為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 我沒有遇到仙女,卻遇到了耶穌(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5章1-18節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做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 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他卻回答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 他們問他說:「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什麼人?」 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因為那裡的人多,耶穌已經躲開了。後來耶穌在殿里遇見他,對他說:「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厲害。」 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是耶穌。所以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事。 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祂不但犯了安息日,並且稱上帝為祂的父,將自己和上帝當做平等。

 

 

遇到耶穌前,我就像那個躺在畢士大池水邊的病人,對現實充滿著無能為力。我很小的時候,家裡經歷了驟變。那時候,不認識耶穌、喜歡閱讀神話故事的我覺得世界一定有仙女。我默默地在心裡許下願望,希望我的生活會像神話故事一樣,某一天會遇到仙女下凡,把我從一堆困境中解救出來。當然,仙女沒等到,生活的難題每天還是得咬著牙挨。

約翰福音第五章的那個病人,他病了三十八年。當耶穌問他是否要痊癒時,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那個病人想必很無奈,因為好像方法就在眼前,可是他卻一直得不到。

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世界說著各式各樣的方法,承諾給我們帶來生命的突破——網路上無數「突破自我,讓生活變得精緻充實」的方法,更有一串串生命清單,應許只要我們完成,人生就可歸列為成功。而我們,卻常常好像卡在一處,自己沒有力氣去夠著這些靈丹妙藥,也沒人可以推我們一把,直接把我們推到解藥里。

 

那我們的盼望在哪裡呢?

在五個廊子里,耶穌看到了那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問他「你要痊癒嗎?」那位病人沒有迫切地回應,只是說了自己一直躺在那裡的原因,並竟,這個時候水沒動。沒想到,耶穌直接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就這樣,那個病人真的有力量起來走了,他痊癒了! 從此,他一定像童話里的主角一樣,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吧?他會如何度過自由的新生呢?

後來,耶穌和這位病人在聖殿重遇,耶穌吩咐他不要再犯罪,否則將遭遇更嚴重的疾病(約翰福音5章14節)。很可惜,這位身體獲得痊癒的病人好像沒有聽進去。他轉身告訴之前責問他的猶太人,是誰在安息日醫治了他,讓他拿著褥子走了,「所以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事。」(約翰福音5章16節)

好可惜,當上帝的獨生子用上帝的獨生子才可能有的能力和權柄醫治他,並告知他「不要再犯罪」時,畢士大池水邊的資深病人沒有對耶穌的身份有更多的思考和回應,只是滿足了身體疾病的痊癒。

很感恩,我沒有遇到生命中的仙女,只解決我當下的問題,而是遇到了耶穌。祂不僅有能力讓我拿起褥子走,更賜我全新的生命。

 

問題反思:

 

1. 你是否也有長久積壓的問題或重擔希望有人醫治分擔?從約翰福音5章14節,我們可以看出,耶穌要給我們的是怎樣的改變?是生命某個問題的解決還是生命從根本上的更新?

 

2. 根據約翰福音5章17節,耶穌的真實身份是什麼?這樣的認知可以給你的生命帶來怎樣的影響?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超越時空的醫治者(有聲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4章43–54節

 

過了那兩天,耶穌離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因為耶穌自己作過見證說:「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見祂在耶路撒冷過節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祂,因為他們也是上去過節。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祂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有一個大臣,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就來見祂,求祂下去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兒子快要死了。耶穌就對他說:「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那大臣說:「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耶穌對他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正下去的時候,他的僕人迎見他,說他的兒子活了。他就問什麼時候見好的。他們說:「昨日未時熱就退了。」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這是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跡,是祂從猶太回去以後行的。

 

因為冠狀疫情,墨爾本幾乎不間斷地封城六個多月,這回不是以全球最佳居住城市上榜,而是封城的時間了。自三月起,主日就開始以線上視訊進行。

 

上周日敬拜一開始,我就注意到何阿姨憂鬱的面容。她來自澳門,說話時帶著濃濃的當地口音,是一位溫文爾雅,榮辱不驚的老太太。分組禱告時,我禁不住問道,「何阿姨,您還好嗎」?

 

她這才回過神來,貼著屏幕問道,「Cindy啊,我想問一下,我們可以為不信主的朋友禱告嗎」?

 

「可以的,阿姨」。

 

她抑制著自己的情緒,理了理頭髮說道,「我有一個上海的好朋友叫阿船,她得癌了,她很優秀的,照顧一大家人,可是她得癌了,我聽了後,晚上睡不著覺。」

大家靜靜地聽著。

 

何阿姨終於掩不住淚水,聲音有些發顫,「最近啊,她不想大家擔心,所以她不和任何人聯繫了。」

 

那一刻,大家似乎都感受到阿船的絕望和阿姨的焦慮。是的,有一些間隔,我們無法跨越。新冠病毒將每個人困在了家裡;墨爾本與上海,海一般的距離;癌症,生與死的面對;失聯、絕望讓人選擇封閉。

 

曾有一位身為權貴的大臣,有著萬貫家財,卻無法挽回兒子的生命。他聽說耶穌所行的神跡,所以不遠長途跋涉,來求這位施神跡者。他不是來找救主,而是尋求神跡,一個醫治他兒子的神跡。

 

主責備大家,「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翰福音4章48節)。

 

他滿心焦慮,聽不進任何話語,只是再求:「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4章49節)。

 

然而耶穌沒有排斥這個希律王的大臣,沒有計較他只是來求神跡而非救主的動機,沒有不滿他求主親自下去,而不是完全相信。主耶穌滿懷憐憫地對他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4章50節)

 

聽了這帶著權柄、能力的命令,大臣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耶穌說話的那一刻,醫治穿越時空,臨到他兒子的身上。(4章52節)

 

我們來到上帝面前,常常帶著有限的信心,也會焦急只求神跡,忘了仰望救主,也可能只看到時間、空間、疾病的攔阻,而落在絕望里。但主祂滿有憐憫、恩典,和能力。祂不僅醫治身體,更醫治靈魂。信靠耶穌需要信心,而這份信心,也需要耶穌格外的憐憫。祂知道我們的軟弱,因此祂也給予人信心信靠祂。從祂過去的神跡,現在話語的教導,以及未來的應許,聽見並聽進去的人,就得著了信心!因此大臣去時雖焦慮、憂愁;返回,卻有了平安和盼望。因為他做了最重要的事,就是未看到神跡就相信,然後回去了。最後他的信心因得知兒子康復的結果而得到堅定。求神跡時的信心之苗,此時已長成信心之樹。最後他自己和全家都信了主(4章53節)。

 

所以,無論情況如何,我們都可以來到祂面前向祂祈求禱告,這是信心的第一步。

「何阿姨,讓我們一起來為阿船禱告!」

 

問題反思:

 

1.你也常常為了尋求神跡而向主禱告嗎?今天的經文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2.你可以如何增加對上帝的信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約翰福音靈修| 我開始渴望永生(有聲中文)

作者:鍾林君,中國

有聲中文:楊瀾,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3章1-21節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 這人夜裡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 上帝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 上帝同在,無人能行。」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 上帝的國。」 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上帝的國。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 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尼哥底母問他說:「怎能有這事呢?」 耶穌回答說:「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還不明白這事嗎?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我們所見證的是我們見過的;你們卻不領受我們的見證。 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 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因為 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上帝獨生子的名。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 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 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 上帝而行。」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我清楚地記得,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經文的時候,心裡好像暖流涌過,帶來一股前所未有的安慰。「上帝愛世人」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概念。上帝怎麼可能愛世人呢?在我成長的背景知識里,神明與世人的關係跟「愛」似乎相隔了十萬八千里。神明是來盯著世人的,如果世人表現不好,就要懲罰世人,不是嗎?我的奶奶和媽媽帶我去廟裡拜菩薩的時候,我們要跪在墊子上,要磕頭,要買香火進貢,還要準備水果零食,要誠懇地祈求,菩薩神明才會聽我們的祈願,神明怎麼會愛我們呢?但我卻被這位說「愛世人」 的上帝暖到了。我想要這份愛。

聖經接著又說:「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約翰福音3章16節)。說實話,當時的我並不渴望16節中所提到的永生,因為畢竟我不知道永生是什麼樣的。如果只是永遠活著,這對我來說吸引力不大。每天的煩惱夠多了,要是永遠這樣,實在是太讓人絕望。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這個概念卻像是一道光,照進了我找不到出口的心。雖然當時的我也並沒有完全明白聖經中「罪」的概念,但我很清楚我是一個罪人。因為我知道我應該做什麼,也很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但我不管怎樣努力,就是做不到。我總會犯錯,總在犯錯,沒有辦法做到不犯錯。知道我的「罪」可以被這位「愛世人」的上帝赦免,對我來說,真的是人生最大的好消息。因此,毫不猶豫地,當我第一次聽到約翰福音3章16-17節里講的這個好消息時,我就相信了。我的整個身體從裡到外都彷彿在渴望相信,渴望歡迎這位上帝的兒子進入我的生命。

 

猶太人的官尼哥底母深夜來見挑戰了他所在群體權威的耶穌,就是因為他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跡只有上帝同在才能行得出來(約翰福音3章1-2節)。尼哥底母渴望知道關於上帝國度的事情,耶穌用尼哥底母作為猶太人中的法利賽人所應該明白的話語和典故來告訴他,「從水和聖靈重生」才能進入上帝的國度(約翰福音3章3-15節)。可惜,尼哥底母好像並不是很明白。好在耶穌後來用更直白的語言說出來:「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3章16節)。相信耶穌,就能得永生,進入上帝的國度,這麼明晰的指引,完全不用像尼哥底母那樣去猜,我們還等什麼呢?如果永生等於進入「愛世人」的上帝的國度,等於罪被赦免,你不渴望得到永生嗎?

 

 

問題反思:

1.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通過閱讀約翰福音3章1-21節之後,你對永生有什麼新的認識嗎?
2.根據約翰福音3章16-18節,我們如何才能獲得永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