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靈修 | 慷慨的禮物(有聲中文)

作者:Michele Ong,紐西蘭

翻譯:熱水,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14-17節

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地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我並不求什麼饋送,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歸在你們的賬上。

如今,我們仍會在家裡談起17年前收到的一個食物籃。

那時候,我剛從紐西蘭星船兒童醫院(Starship Children Hospital)做完大型脊柱手術。因為我的父母幾乎一直在醫院陪我,我家的日常事務已經完全停止,食品櫃也空了。所以可以想到當易牧師和他的家人帶著食物籃敲開我家的門時,我們有多麼驚訝和開心。

我家那時剛搬到紐西蘭,所以我們是教會裡的新人,沒有太多親密的朋友。當易牧師帶著食物出現的時候,我們很震驚,有人會花時間、經歷和金錢來祝福我們,即使他幾乎都不認識我們。這個行為向我們展示了成為基督肢體——一群彼此支持和關心需求的人——的一部分是怎樣一種體驗,也在困難時期帶給我們許多安慰。

我們對易牧師慷慨行為的感激心情就像保羅寫信感謝腓立比教會分擔他的患難時一樣(第14節)。

保羅傳福音的事工雖然艱苦但有回報。但是保羅也是人,我能想像到他有被供應的需要——比如食物和衣服。聽說了他面臨的掙扎後,腓立比教會是唯一一個給他供給的教會(第15節)。我相信那一定鼓勵了保羅,知道他在他們生命上的投資沒有白費,因為有人與他同行。

事實上,腓立比的教會不止一次供給保羅,而是許多次(第16節)。他們的理由很簡單:他們是保羅事工的受益人,想在經濟上幫助他更好地傳福音(腓立比書1章5節)。

我相信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做這件事並不容易。這需要他們的獻上。然而,易牧師和腓立比教會的榜樣提醒我,這樣樂意的奉獻是關心基督肢體利益的一個辦法(腓立比書2章3-4節)。

保羅因他們的慷慨感動,但他更想要的是在腓立比有大的豐收。無論他們在他的生命中播撒了什麼,保羅祈禱「果子不斷增加,歸到他們的賬上」(第17節)。在地上可能沒有物質的回報,但保羅希望他們知道他們對他生活的任何幫助都是有永恆價值的投資——有一天他們會收到靈里的賞賜。

我曾經因捨不得自己的金錢而掙扎不已,但是易牧師的慷慨激勵我開始不再計較。所以,當我開始我第一份作為銷售助理的兼職工作時,我會用自己一部分(Salvation Army』s Christmas appeal)工資給救世軍的聖誕節呼籲活動買禮物,這已經成為了我每年的傳統。

這可能只是一個小的行為,但是我希望它能來祝福別人,分擔他們的困難。

問題反思

1.思考自己曾被別人祝福的一段時間。給他們寫一封信、郵件或是簡訊來感謝他們的祝福。

2.你周圍有沒有人有需要,你能夠用實際行動幫助誰——經濟上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

3.我們會因自己的慷慨行為收到永恆的獎賞,這能怎樣鼓勵你更多地祝福別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你的力量從何而來?(有聲中文)

作者:Caleb Young,紐西蘭

翻譯:悅,中國

有聲播讀:MZ,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13節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腓立比書第4章13節也許是在我的國家——斐濟最出名的經文了。這節經文是由斐濟一位最偉大的運動員英雄Waisale Serevi宣揚開的。他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七人制橄欖球運動員之一。

之前因為個子太小而被認為不適合打橄欖球的Serevi卻帶領斐濟的橄欖球隊在國際獲得了一席地位,贏得了兩屆七人制橄欖球世界盃賽和多場國際錦標賽。廣為人知的是,他每次打比賽都會在靴子或腕帶上寫下腓立比書4章13節的經文。在媒體採訪中,Serevi將他的成功歸功於上帝,並引用他最愛的經文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當Serevi的橄欖球職業生涯結束之後,他陷入了困境。不僅遇到經濟危機,還經歷了抑鬱症和酗酒問題。Serevi在一本書中講述了他在那段黑暗時期的經歷。他說那時候自己很孤獨, 「行過死蔭的幽谷」,能依靠的只有上帝。

我很想知道,在那段時間裡Serevi對他在運動生涯巔峰時期如此推崇的經文感受如何。他是仍然相信自己「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一切都能做嗎?

許多人,尤其是運動員,非常喜歡腓立比書4章13節。這節經文經常被用來暗示球隊會贏,或者靠著上帝的力量,我們做什麼都能成功。當我們取得了在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時,會很容易相信和接受這樣的想法。但是如果事情並不是我們希望的那樣呢?

就如之前的經文,保羅告訴腓立比人,他知道「處豐富」或者「處缺乏」意味著什麼(第12節)。他知道生命中「贏」的滋味,也知道「輸」是如何。然後,保羅講述了自己在馬其頓和帖撒羅尼迦的不同經歷,當時情況並不容易,但是上帝供應了他的需求(腓立比書第4章第15-16節)。經歷了這一切,保羅知道他真的能靠著耶穌「凡事都能做」。

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自己足夠蒙福時,相信基督是我們力量和供應的源泉非常重要。然而,同樣重要的是,當我們面對艱難的時刻,我們要依靠耶穌來引導和堅固我們的心,使我們在艱難的環境中能找到自己。

就像Severi,他公開感謝上帝給了他力量擺脫抑鬱和酗酒。從那以後,他在美國開了一家橄欖球培訓學校,在那裡,他教別人他所熱愛的運動以及支撐他度過艱難的價值觀。

腓立比書4章13節並不是在向我們承諾世上的幸福。保羅和其他眾使徒最終都會殉道。教會歷史記載,保羅於公元64年在羅馬被斬首,儘管我們無法確定,但是我相信保羅堅持了他所相信的——他靠著基督能夠勝過這一切,並一直在仰望他的救主賜給他力量,直到他生命的末了。

所以說,不管我們感覺自己是在生命的高峰還是低谷,我們總是可以充滿信心地去宣告,靠著那位充滿愛的全能救主加添力量,我們可以勝過一切。這並不是說我們會一直「贏」,但是我們要抱持一種信念,耶穌會陪伴我們生命的每一步,並且祂會供給我們所需的力量,使我們能信實地把比賽進行到底。

問題反思:

1.回想某一次你感到特別的被上帝加添力量的經歷。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上帝是如何幫助你解決的?

2.你現在有什麼困難嗎? 今天的學習如何鼓勵你向上帝求助?

3 .你覺得是否很難相信,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把你的擔心交託給上帝,並祈求祂給你力量,使你不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都始終與祂同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你對所擁有的滿足嗎?(有聲中文)

作者:Charmain Sim,馬來西亞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10-12節

我靠主大大地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

 

當我的兒子開始學習溝通交流時,我教他用手勢來幫助表達他的需要。其中一個手勢是當他還想吃的時候告訴我他「還要」。當他做這個手勢時,我就會給他更多的食物。

但有時候,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如果沒有更多食物了,或者我在控制他的進食量,我就會回復他一個手勢「沒有了」。起初,他不明白我為什麼要這麼說。他會哭個不停地要求:「我還要,還要,還要!」這時,我必須給他看證據——空盤子。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通常認為自己很講道理。但很多時候,面對所處的環境,我們會有和我兒子一樣的反應。我們可能是遇到了經濟上的缺乏,也可能遇到了困難的景況,比如失去工作,或者資源不足。亦或許一切都很好,我們有一份好工作,舒適的家,漂亮的車,足夠未來花的存款,我們可能還是不相信這些已經足夠了。我們會認為只有當我們擁有更多,一切才會好起來!

當保羅寫信給腓立比教會時,他正在監獄裡。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給他送了一個愛心包裹(腓立比書4章10節),他很感激他們的幫助。然而,保羅也解釋說,無論有沒有幫助,他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因為他已經學會了這樣做(11節)。

保羅可以自信地這樣說,因為他經歷過患難。他被逮捕、監禁、毆打、經歷沉船,又接受審判。但他也經歷過更安定、安全、被照顧,有信徒們陪伴的美好時光。在經歷了快樂並艱難的時光之後,保羅學會了在任何環境中都可以心滿意足。

他的秘訣是什麼?

最近,當我說「沒有了」時,我兒子明白並可以接受了。他可以接受是因為他知道並且信任我。他知道:作為他的母親,我會替他著想,而且我永遠不會不把他真正需要的東西給他。

同樣的,保羅認識上帝,並相信祂會為他的好處著想。他知道他所擁有的一切(無論是少是多)——甚至連腓立比教會給的供應——都是從上帝而來的。所以,即使他周圍的環境似乎表明情況很糟,保羅也知道他的天父在看顧他,而且他將永遠不會缺乏。

在馬太福音7章11節中,耶穌祂親自給我們指出了父上帝的美善:「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在整本聖經中,我們都能看到作者們對上帝會供應他們的肯定。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句經文是:「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

最終,保羅的秘訣在腓立比書4章13節中被闡明出來,「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保羅對生活的滿足不依賴於他的經濟狀況如何——而是根植於他與上帝的關係,上帝「……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作為祂的兒女,我們永遠都可以相信祂對我們的愛。

保羅的信心多麼大呀!願我們被保羅激勵,以同樣的方式與上帝同行,信靠祂的美善和祂的供應。讓我們學會知足,因為我們知道上帝會供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即使在我們看來祂所供應的微不足道。

因為事實是上帝已經把祂自己給了我們。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禮物了。

問題反思:

1.你對你生活中的哪一個方面不滿意?今天的文章怎麼能鼓勵你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它呢?

2.在你有需要的時候別人是如何關心你的?

3.你身邊有哪些需要幫助的人?你可以怎樣去關心一下他或她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你在思想些什麼?(有聲中文)

作者:Nelle Lim, 新加坡

翻譯:悅,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8-9節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上帝就必與你們同在。
每次都是由微不足道的小事引發的。我看著本周自己各種兼職工作的安排,感到心累。然後無數次的希望可以像朋友那樣,有個穩定的全職工作。接著我開始因為自己收入不穩定而擔心——如果這些兼職突然中斷,我從哪兒可以賺到房租和買東西的錢呢?我對自己沒在努力工作而焦慮不已,並開始找辦法去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接著我就開始嫉妒我的朋友們,他們有不斷攀升的職業發展路徑,曾經的努力都會得到豐厚的獎賞,自己的影響力也能逐漸提升。

在我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我負面的思維模式便使我陷入了篤信必須靠自己自力更生的想法中無法自拔。最後我會怨上帝不給我更多幫助,最終影響了我如何回應祂。

其實一切只源於一個想法,但當我消極地沉溺其中時,就會轉變成一種態度,最終便會決定我的行為。如果持續處於這種狀態,就像我20多歲那樣,它甚至有能力改變我的性格,並破壞我與上帝的關係。

保羅知道保守我們心思意念的重要性。他知道,其根本是在於我們是否迫切地「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4節)。我們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在腓立比書最後一章中,保羅給了我們關於如何建立能夠幫助我們活出基督里豐盛生命的思維模式的建議。保羅鼓勵我們不要去反覆回想恐懼和挫折,轉而要去思想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有德行的,讓人稱讚的事物。所有這些都源自於上帝完全的美善。

換言之,當我們的思維模式根植於上帝的屬性時,我們就可以分辨出哪些事符合上帝的旨意,哪些不是。我們會知道哪些是通向生命的道路,並選擇行在其中。

即便是很微小的事情,當它是真實、可敬、公義的時,就是上帝恩典的流露。有人做了什麼事使我們的生活更好嗎?我們做過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事情嗎?當我們在經歷這樣的時刻,就是上帝在動工。

接著保羅勸勉我們,要實踐這些我們在別人身上「所學習、所領受、所聽見的」可敬的、有基督樣式的行為(第9節)。我們不是簡單地去思想上帝所做美好的事,而是要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行出來。當我們活出這樣的生命,我們會更加真實地感受到上帝的同在。這使得我們的生命更合祂心意,並使我們堅定地相信祂在做工。

默想上帝給我的恩典開始改變我的人生觀。也使我在感到焦慮或懷疑時,能夠定睛在永不改變的真理上:我沒有被遺忘。我可以安息下來。

帶著這樣的信心和確信,我們可以活出一個與上帝美善相稱的生命,並將這樣的美善向周邊的人彰顯出來。

 

問題反思:

1.你常常沉溺於哪些不符合上帝真理的想法呢?請寫下來並為之禱告。

2. 你的這些想法讓你看到你生命的哪些方面還沒有經歷到從上帝而來的平安?求祂幫助你全然交託。

3. 有沒有哪些真實、公義、可愛的想法你可以思想,用來替代這些消極的想法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