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靈修 | 你定睛在哪裡?(有聲中文)

作者:Rachel Moreland,美國

翻譯:Joy,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3章12-14節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我整個青春期都在等待自己終於「長大」的那一刻,最後卻發現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我不是自己想像中的完美女性。我尚未「達標」,甚至還差的很遠。我仍然有缺點、破碎且罪惡,而且急需恩典。直到如今我仍行在這條路途中。

然而我卻在保羅身上得到了安慰。保羅說他不看自己已經得著了耶穌基督要他得著的,而是仍然在努力。而且,他鼓勵我們忘記「背後」(13節),並定睛在上帝擺在我們面前的目標——與耶穌共度榮耀的永恆。

我們可能會因過去的錯誤而受傷破碎;也可能會被現在面對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可能對未知的未來感到焦慮不安。但是,這幾節經文挑戰我們擴大自己的視野,擁有一個屬天的視角。

兩年前,我失業的經歷粉碎了我成為「成功人士」的理想。因著那次痛苦的經歷,我意識到原來我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建立在我所做的事業上,而非我是誰之上。

顯然保羅可以同理我們所經歷的難題。但他知道,為了我們能真正地長大,我們必須學會從過去中走出來,走進未來。而真正認識耶穌,知道祂在我們今生以及永恆里給予我們的一切豐盛,最終給我們力量拋開過去,成長為「屬天國民」(20節)。

我不知道你在通往終點的路上遭遇了什麼阻礙。也許你在戀愛過程中做了一些糟糕的選擇;也許像我一樣,你的第一份「理想工作」沒有按照你的計划進行;或者你正在這個全天24小時,每周7天的互聯文化社會中尋找你的歸屬感。

但我深知道的是:無論我們過去犯下了怎樣的錯誤或現在如何焦慮,上帝都愛我們並希望我們認識祂。當然上帝並不總是會挪走我們的掙扎。因為最終,要認識基督,就必須認識祂的死和復活的大能(腓立比書3章10-11節)。這意味著我們也將在一生中面對掙扎和經歷苦難。但這些掙扎會幫助我們成長為祂希望我們長成的樣子。

如果我們想要像保羅一樣認識基督,就讓我們把目光從暫時的掙扎中移開,將目光定睛在已經戰勝了每個掙扎的基督身上。讓我們重新得力,因為雖然我們陷在掙扎中,但在未來有一個美好的永恆在等待著我們——到那時我們將與無比愛我們和了解我們的天父在一起。這是一個值得我們追求的目標。

回顧自己的信仰之旅,我看到自己常常失望並要克服許多障礙,但我可以誠實地說,上帝對我生命的計劃比我自己的計劃要好太多。我只需要單單相信祂就可以了。與其把我們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和那捉摸不透的生活上,不如讓我們定睛耶穌和天上更大的獎賞。

問題反思:

1.不可能在此生實現「完美」這一現實,激勵了你還是讓你感到挫敗?為什麼?

2.你過往的哪些事情需要你放手?專註於上帝的永恆賞賜如何幫助到你?

3.目前你的生命中有哪些阻礙是你需要在禱告中向主交託的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讓我們更加認識基督 (有聲中文)

作者:Nelle Lim ,新加坡

翻譯:Eric,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3章7-11節

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里復活。

 

我最小的妹妹對英國演員湯姆·希德勒斯頓有點迷戀。她可以告訴我他在英格蘭時經常乘坐哪條鐵路線和經常光顧哪家咖啡館。她現在還在一直否認他在電影《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死去。

然而,無論妹妹在追星時發現的各種花邊新聞令她多麼興奮,也無法與她在現實生活中與一個真實的人相愛所經歷的感覺相比擬。

最近,她的男朋友在她的生日那天給了她一個驚喜,除了他倆共同的好友們一起準備的一份禮物以外,他還送給了她一件她非常喜愛的禮物和一張精美的手寫卡片。他的體貼和用心深深地感動了她。這是素未謀面的人怎麼也做不到的。

並非所有人都有戀人或已婚。但我們所有人都受邀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祂認識我們,祂對我們的愛無可比擬。在寫信給腓立比的教會時,保羅告訴他們,他非常重視與基督的這種關係,以至於他願意「放棄」他的血統、教育、社會地位和名譽來追求和享受與基督的關係(腓立比書3章5-6節)。

這一定是一種真正讓保羅得到深刻滿足的關係。他絕非僅僅是簡單地了解耶穌——僅僅知道有關某人的事情並不能激起一種渴望分擔對方痛苦的愛(第10節)。當保羅遇見耶穌時,他一定是經歷了翻轉生命的改變並得到了完全的滿足。透過認識基督,保羅不再努力通過他的成就和純正的血統而在上帝面前贏得認可,而是透過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救恩來得到接納和認可。

保羅在說「我想認識基督」」(第10節)時使用的「認識」一詞來自希臘語單詞ginosko。聖經用相同的詞來描述丈夫和妻子在性親密中達到的那種彼此認識(見馬太福音1章25節)。

令人驚訝的是,與上帝建立如此的親密關係是可能的。這樣的關係讓我們得到完全的滿足和喜樂,我們可以完全敞開卻完全被愛、被接納,這種深刻的親密關係讓我們合而為一。

但這就是上帝呼召我們進入的關係,祂要我們再次享受與祂合一的美好。這種關係治癒了人類在墮落以後與上帝分離所帶來的的痛苦,使我們有幸成為上帝的親密朋友並分享基督受難所做成的救贖(第10節)

在與基督合而為一的過程中,我們「效法祂的死」——向我們的罪性死並降服於上帝(第10節),然後「從死里復活」——在祂的愛和恩典中享受永恆(第11節)。 正是認識基督與被基督認識使我們完全活過來。

讓我們真正地認識耶穌,不是用那種對電影明星式地遠遠地通過收集信息的了解方式。當我們閱讀聖經時,讓我們邀請祂開啟我們的雙眼啟示我們祂是誰以及祂是如何看待我們的。讓我們祈求與上帝有無比深刻和親密的關係,以至我們的目光能夠轉離世界,且不再依靠自己,而更貼近基督。

問題反思:

1. 在詩篇139篇中,作者驚嘆於上帝如何認識自己,向他的意念「比海沙更多」(18節)!求上帝向你顯明祂對你的意念。

2. 你有時會發現有什麼事物比認識耶穌更有吸引力嗎?坦誠地面對上帝,求祂賜給你恩典讓你更多渴慕祂。

3. 你將先前以為有益的「因基督都當做有損的」嗎?你怎樣可以「得著基督,並且得以在祂裡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你是個敬虔的基督徒嗎? (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蔣冠華,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3章4-6節

其實,我也可以靠肉體;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

讓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讓我們可稱為一個敬虔的基督徒?

是我們在非基督徒朋友、親戚和同事眼中和善友愛、不罵人?是我們口裡說著的基督教術語?教養我們的基督教家庭?還是我們無缺席地參加聚會、做基督教事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經文?我們自己也是這樣看待身邊的基督徒的嗎?當我們看上去「更聖潔」時,我們就會不自覺地為自己點贊?

坦白地講,滿分是10分的話,我可能會在「敬虔基督徒」的評分表上給自己打個8分。我是在標準的「基督教」環境中長大的。小時候我去上主日學,後來又去讀衛理公會中學。我每周都去聚會和參加查經。我幾乎每天禱告讀經。我受了洗,並按月履行十一奉獻和領聖餐。我甚至還在為一個基督教網站寫文章。

但是保羅警告我們不要靠肉體誇口(腓立比書3章3節)。畢竟,若論到誰有純正的基督信仰,非保羅莫屬了。然而在3章第4-6節中,他列舉了所有他反對靠肉體稱義的理由。

保羅的身世很好也名聲在外。在他出生的第八天,他的父母就遵照亞伯拉罕的約給他行了割禮(創世記16章11-12節)。他是以色列人,是唯一忠於猶大和大衛家的便雅憫支派中的純正猶太人。此外,他也是「希伯來人中的希伯來人」,他從小就被教導遵守猶太人的習俗,講希伯來語,學習希伯來語聖經。

而且,作為一個法利賽教派的人(一個嚴格遵守猶太律法的精英正統教派),保羅的履歷簡直堪稱完美。他是如此熱衷於傳統的猶太教,以致他逼迫基督徒至死,並贊同司提反被石頭打死(使徒行傳7章58節)。他遵守法利賽人解讀的所有律法上的誡命,在律法面前是無可指摘的。如果給保羅的敬虔打分的話,他的得分絕對應該在10分以上。

然而,保羅並不以這些為他的榮耀,反而把它們當做是「有損的」和「糞土」,而單單「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3章8節)。

這也是保羅想讓我們做的。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把信心放在記錄我們好行為的「基督徒履歷」上。這並不是說它們不重要——它們很重要,但它們不能拯救我們,也不能使我們與上帝和好。我們一切的好行為,都是因著我們信靠祂而自然生髮出來的。

說到底,我們不是靠著多去教會聚會、讀很多聖經解經書稱義的,而是因著耶穌完美的獻祭。耶穌為我們成為贖罪祭,好叫上帝不再計算我們的罪(羅馬書3章23-25節)。只有藉著祂的血,我們才能被上帝原諒和接納。

我不再用法利賽人的標準來衡量其他信徒和我自己,我知道,我在上帝面前的信心、身份、價值和地位是完全建立在認識耶穌基督是我的主、我的救贖者的基礎上的。

若是只按表現來排名,我肯定是在榜尾。然而因著祂的恩典,耶穌卻給了我滿分。因為,最終讓我們與上帝和好的不是我們的行為,而單單是我們對基督的信靠:這也是使我們成為虔誠的基督徒的標準。

問題與反思:

1.你在哪些方面把信心建立在肉體上,而不是基督已經做成的救贖上?

2.你在哪些方面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比其他基督徒更好?

3.花點時間將上面的問題交給主,請祂幫助你重新調整你的眼目。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留心徵兆 (有聲中文)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亞

翻譯:冠英,台灣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3章1-3節

弟兄們,我還有話說,你們要靠主喜樂。我把這話再寫給你們,於我並不為難,於你們卻是妥當。應當防備犬類,防備作惡的,防備妄自行割的。因為真受割禮的,乃是我們這以神的靈敬拜、在基督耶穌里誇口、不靠著肉體的。

幾年前,我開始了人生第一次一個人的露營之旅。在一整天的長途跋涉後,我終於到達了紮營的地方——一片被群山和大海圍繞的寧靜海灘。眼前的景色使我無比震驚,所以搭妥帳篷後,我便在附近散了散步。

眼前的美景令我著迷到無暇理會遠處傳來的犬吠聲。沒過多久,我就開始奮力奔跑,身後追趕我的是一群充滿敵意的惡犬。

我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居住在安全的城郊區域。以往每當我聽到狗叫,都可以確定它們被關在柵欄以內,而且我不會有絲毫被攻擊的危險。

因此,我對凄厲的犬叫聲變得不再敏感。那天,當我沿著海灘漫步時,很明顯犬吠是它們企圖攻擊的前兆,而我卻漠視了它們的警告,以至激怒了它們向我發起了領地保護性的攻擊。

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保羅也曾提及關於犬類的訊息,暗喻那些假教師是犬類,意圖迷惑腓立比教會在基督以外尋求公義。

假教師教導腓立比信徒,單單相信耶穌基督是無法在上帝面前稱義的,還必須遵從猶太人的宗教習俗,例如割禮儀式。保羅在書信的第三章第二節中提到「妄自行割的」,在第三節中他使腓立比信徒確信他們才是「真受割禮」的。

正如我們在腓立比書第三章所讀到的,基督徒稱義的唯一途徑就是信耶穌基督。事實上,保羅告訴我們,當我們談論義時(腓立比書3章3節),真基督徒的特徵之一是:不靠肉體稱義。然而,在我追隨基督的旅程中,我發現我必須不斷地與這種想要靠肉體稱義的誘惑爭戰。

或許我們可以不受割禮和猶太人飲食習俗的誘惑,但我們卻很容易誇口自己的行為。比如,當我們更多參與教會服侍及更自律地進行每日靈修時,會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以為自己是依靠這些行為而在上帝面前稱義的陷阱。

這一路上會有警示。往往都是從一個很小的念頭開始,可能是在查經會後,你受到了聚會弟兄姊妹的讚許與認同,而後開始對自己的表現和見解感到自豪。但我們若不去處理這些想法,就是在冒險,我們會對這些意念所導致的後果逐漸麻木和不再敏感。

慢慢地,我們會允許這樣的想法更多地佔據我們的生命。就如同我那天在沙灘上的經歷,我們不正視危險的初期徵兆。不知不覺地,我們就會陷入保羅提醒腓立比教會要警惕的陷阱:依靠自己的血氣。

我那次旅程最後的結局是,屁股上被狗咬傷了兩處。海灘似乎也不再像先前抵達時那麼吸引我了。隔天,我便回到舒適文明的環境,在那之後,我總是保持警戒,留意身邊任何的狗叫聲。

同樣地,身為基督徒,當我們將信心從基督身上轉移到我們所做的工上時,就應當格外留心。當這些想法出現時,我們必須及時阻止,並持續地調整眼光轉向基督,看到祂已在十架上成就的。這是我們這一生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取代的。

問題反思:

1.你是否曾相信你的哪個成就或行為讓你得到救贖?將它們一一寫下來。

2.把寫下的清單帶到上帝面前,祈求祂幫助你將信心單單放在基督為你做成的工上。

3.有哪些實際方法可以幫助你堅守信仰,遠離謬誤的教導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