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93篇靈修| AI時代,我們的出路在哪裡?

讀經:《詩篇》93篇

1耶和華做王,他以威嚴為衣穿上。耶和華以能力為衣,以能力束腰,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

2 禰的寶座從太初立定,禰從亙古就有。

3 耶和華啊,大水揚起,大水發聲,波浪澎湃。

4 耶和華在高處大有能力,勝過諸水的響聲,洋海的大浪。

5 耶和華啊,禰的法度最的確,禰的殿永稱為聖是合宜的。

 

 

AI時代,我們的出路在哪裡?

作者:奇奇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過去的這幾周,大家對AI的討論真的是如火如荼。本以為ChatGPT已經夠厲害了,沒想到又橫空殺出來一個DeepSeek。自己親自試過之後徹底顛覆了我對AI的認知。它對問題的回答竟然可以那麼像真人,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的同時竟然還能做到對提問者共情。我不禁想一年之後的AI會強成什麼樣子,會有多少人直接因此失業。畢竟AI可以不用吃喝不用休息一直不停運轉而且還沒有出錯風險,還不用付它工錢。網絡上也有一些博主發聲擔憂未來AI會全面接管人類。畢竟它的發展速度是指數級變化的,而潘多拉的盒子已經打開,我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在擔憂的同時,我最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在AI可以無所不知又那麼高效的對比下,人類顯得太弱太無能,那作為人存在的意義在哪兒?隨著未來一大部分人將因著AI的發展而失業,人類的出路又在哪裡?

當我讀到詩篇93篇時,我知道是上帝在對我講話了。

這首詩是對耶和華做王的頌贊,開篇詩人就宣告“耶和華已經做王了”,因此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1節)。接著,他特別描述耶和華的寶座從太初立定(2節),祂的威嚴大能勝過諸水(3-4節)、祂的法度不變和祂的殿永稱為聖(5節)。

在3-4節中提到“大水”、“波浪”和“諸水”,這些都是古時候希伯來人喜歡用的詞,以此來形容他們認為最難以控制的事物,也是比喻地上抵擋上帝的勢力。詩人借著這些用詞指出,這一切的勢力與耶和華的能力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因祂的能力在高處,遠勝過這地上一切的喧鬧。

如今我們身處的世界如同大水滔天,動蕩不安,我們有一千個理由擔憂害怕:經濟大環境差,AI的發展勢必導致失業潮,未來全人類的走向都很難說….但這篇詩篇提醒我們,祂的能力遠超這一切的環境,我們可以仰望和信靠祂。我們所信的耶和華,祂才是真正的王,祂掌管一切。因著祂掌權,世界就不得動搖。也讓我再次思想,若祂不允許,任何事情都不會發生。

回到前面的問題,AI時代,人存在的意義在哪兒?我們是祂按著自己的形象造的,是祂所寶貝的兒女,並且是耶穌用重價贖買回來的,這就是我們的獨特價值,所以我們要看自己為寶貴,要更加為祂而活,活出豐盛的生命。那我們的出路在哪裡呢?我想,問題的重點是更加認識我們的上帝祂是誰,不要為著明天的事情過分憂慮。我們大能的上帝祂做王了,而且祂從亙古到永遠都是王,祂的法度確定,從未改變過,我又為何要為著眼前這個時代看似無解的困難困住呢?有大能勝過萬事萬物的耶和華做我的倚靠,我還要懼怕什麼呢?看似不可控制的AI,依然在我們上帝的掌管之中呀。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亲爱的天父,谢谢祢在今天的经文中提醒我们,祢坐着为王直到永永远远,惟有祢能使世界坚定,不得动摇。我们要来投靠祢,无论世界如何动荡,如何令人忧虑,我知道祢都能保守我在祢里面平安稳妥!为此我们要来赞美祢!祷告是奉耶稣基督得胜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    面对变化如此快速的世界和不确定的未来,你有过哪些忧虑?今天的经文如何对你的心讲话?

2.    这篇诗篇如何让你更加认识上帝?对祂的认识如何坚固你的信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 92 | 主日就是安息日嗎?

讀經:《詩篇》92篇

安息日的詩歌。

1 稱謝耶和華,歌頌祢至高者的名,

2 用十弦的樂器和瑟,用琴彈幽雅的聲音,早晨傳揚祢的慈愛,每夜傳揚祢的信實,這本為美事。

4 因祢耶和華借著祢的作為叫我高興,我要因祢手的工作歡呼。

5 耶和華啊,祢的工作何其大!祢的心思極其深!

6 畜類人不曉得,愚頑人也不明白:

7 惡人茂盛如草,一切作孽之人發旺的時候,正是他們要滅亡,直到永遠。

8 唯祢耶和華是至高,直到永遠。

9 耶和華啊,祢的仇敵都要滅亡,一切作孽的也要離散。

10 祢卻高舉了我的角,如野牛的角;我是被新油膏了的。

11 我眼睛看見仇敵遭報,我耳朵聽見那些起來攻擊我的惡人受罰。

12 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黎巴嫩的香柏樹。

13 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上帝的院裡。

14 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

15 好顯明耶和華是正直的,祂是我的磐石,在祂毫無不義。

 

主日就是安息日嗎?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許多基督徒信主之後好久,仍舊不太清楚基督徒為什麼要在星期天(或稱主日)和其他基督徒聚在一起禮拜,也不明白守主日的意義,更不用說理解主日和安息日的關係。舊約甚至是到耶穌時代所說的“安息日”(馬可福音2章27節),是怎麼轉變成為“主日”的,而這主日又為什麼偏是在星期天?“在星期天是因為這兩天是週末,不用上班,大家都得空,方便聚集”,如果你的答案是這樣,那可就本末倒置啦,因為歷史上,是因為基督徒要在七日頭一日安息敬拜上帝,周日才被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定為休息日和週末!

詩篇92篇的標題是“安息日詩歌”。在聖經裡面提到的“詩章(psalm)、頌詞(song)、靈歌(hymm)”,雖然詞語不同,但依照“平行用法”,都是指向詩篇。舊約百姓一直到耶穌生活時期,猶太人在安息日敬拜上帝都使用詩篇來敬拜。他們當時遵照摩西律法,在七天的最後一天休息和敬拜。直到耶穌基督在七日頭一日復活之後,新約教會發現耶穌基督總會在七日頭一日向他們顯現,因此他們也漸漸地在七日的第一天,也就是星期天聚集敬拜上帝(約翰福音20章19節;使徒行傳20章7節;哥林多前書16章2節)。由此看來,安息日的意義——安息並敬拜作為十誡中的第四誡並沒有廢掉,只是守日的日期被主耶穌基督的復活更新到了星期天。

上帝在十誡裡吩咐我們守安息日,要為了祂的創造和救贖(出埃及記20章11節;申命記5章15節)來稱頌和讚美祂。而到了新約,一切救贖工作在基督裡完成,我們也在基督裡成為了“新的創造”(哥林多後書5章17節)。因此本首詩篇對新約裡的我們而言就成為了“新歌”。

1-6節特別紀念耶和華上帝是百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耶和華的工作指向上帝的創造和供應。祂用全能托住萬有,換言之,這個宇宙還能按照規律運作,完全是因為上帝在使他們持續地運作。不信主的人看不到這一點,他們只能將這一切精妙的運行和設計付諸於天馬行空的想像。然而上帝的兒女卻清楚地知道,這是因為一位上帝在托住。

7-15節說明上帝是我們的拯救者和救贖主。我們在10和11節裡看見第一人稱“我”,耶和華上帝為這個“我”,這位義人報復仇敵。15節說這位義人毫無不義,同時13節又好似有很多的人。這位義人是一位,他要興盛,好像發旺的棕樹,耶和華要為他打擊仇敵;他也是多位,這多位要得許多的福氣和豐盛的供應。如果我們從耶穌基督的眼光來看就能明白了,基督正是那位全然公義的義人,而教會與基督聯合,是基督的身體,因此祂的百姓連于祂,作為一棵棕樹的枝子,也享受樹所提供的營養和福氣。

主耶穌基督並沒有活到年老,但是祂的百姓卻要在祂裡面一無所缺,得勝有餘,年老卻不衰殘,卻要越來越聖潔,越來越豐盛,滿了汁漿而發青,並要常結果子。感謝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在祂裡面我們能有真正的福氣。願你我都能特別在基督徒的安息日——主日,來喜樂敬拜祂!

讓我們一起禱告:天父,感謝祢賜下舊約和新約聖經,讓我們更加全面完整地從祢的話語中明白祢的心意。你要我們在基督裡能有安息,並能以整體教會來敬拜祢。求祢叫我們不輕看主日,而是珍惜每一次敬拜祢的機會。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主日和安息日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2. 你如何在基督裡過主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91 | 你與上帝之間是利益互換,還是愛的關係?

 

讀經:《詩篇》91篇

1 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

2 我要論到耶和華說:“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

3 祂必救你脫離捕鳥人的網羅和毒害的瘟疫。

4 祂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祂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

5 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

6 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

7 雖有千人僕倒在你旁邊,萬人僕倒在你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你。

8 你唯親眼觀看,見惡人遭報。

9 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你已將至高者當你的居所,

10 禍患必不臨到你,災害也不挨近你的帳篷。

11 因他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

12 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13 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

14 上帝說:“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因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

15 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

16 我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

 

你與上帝之間是利益互換,還是愛的關係?

 

作者:清晨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古人常說“落葉歸根”,人就像是一棵樹,就算茂葉繁枝頂天立地,家卻仍然在最初紮根的地方。一片土地,也是伴隨一個人一生的身份。而在屬靈層面,在上帝眼中,那些因信稱義的人,無論在地上屬￿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基督耶穌的枝子,這身份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宣告需要我們知道,更是一種需要我們不斷歸回與深化的關係。我們必須不斷地提醒自己,我們的根不在地上,不是屬世界的子民,我們的家在天上,屬￿至高的上帝。一棵樹是否紮根在沃土,決定了其能否茁壯成長,一座房子是否奠基于磐石,決定了其能否抵禦風雨,而一個基督徒是否居住在與上帝的緊密關係之中,則決定了他在這場屬靈爭戰中能否靠著上帝唱響凱歌。

這首詩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將自己的一切都牢牢紮根在上帝之中的人,是如何在仰望和信靠中與上帝交通互動的。詩人在詩篇中不斷地重申著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地位,並非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此身所寄的全部。世界以網羅、瘟疫、驚駭、弓箭、毒病窮追猛打,魔鬼緊抓著人心中的軟弱發動攻擊,這世界是何等的兇惡猙獰!我們活在世上,會遭遇數不盡的意外和困難,世界的謊言常欺哄我們人生無常,人的命運只不過就像是狂風駭浪中浮沉的一隻小船;哪怕我們獨處靜室,魔鬼的謊言和內心的私語仍會驅之不盡,就算外界的惡被隔絕在外,人的內心也仍舊是一潭漆黑的泥沼,不斷地發出毒箭,攻打心靈的平安。然而面對這一切,詩人沒有轉向人的能力或是幫助,也沒有陷在絕望之中怨天尤人,而是不斷地強調著自己與那一位上帝之間的關係:自己以上帝為居所,上帝是自己的保護者。上帝的蔭下、避難所、山寨、翎毛、盾牌,豈不比世界的惡意,更加堅不可摧嗎?上帝的應許比世界的虛謊更加值得反復提說,靜心聆聽。

世界的謊言之一,就是騙我們說塵世是生命的全部,此生此世的歡愉就是一切,激起我們心中對這個世界的眷戀和貪心,製造出一個個令人目眩上帝迷的偶像,甘心樂意在此地為奴。但是在這篇詩篇之中,上帝卻告訴我們,這世界並非安樂鄉,而是充滿兇殺和毀壞的戰場,因為魔鬼的意念就是讓人死。離開上帝,奔向他途,在前方迎接的絕非幸福,而是無盡的痛苦。只有上帝是那片我們應當投奔和居住的城池,只有祂是我們的盼望和倚靠。也願上帝開啟我們屬靈的眼睛,讓我們透過浮華表像,看見世界的本質,在這個非黑即白沒有轉圜餘地的生死之爭中,投靠上帝,逃避死與罪的殘害。

魔鬼也會利用人的私欲來試探誘惑,將美好的人與上帝的委身關係歪曲為利用關係,詩中所展現的,是上帝對人的慈愛看護,人對上帝全心的愛與信,上帝與人之間不是你來我往的利益互換,也不是人可以為所欲為的免死金牌,而是彼此甘心的愛的委身。魔鬼曾經就用這詩篇中的話來試探耶穌:“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就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但耶穌卻識破了撒旦的謊言:“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馬太福音4章5-10節)。愛裡沒有懼怕,愛裡也沒有算計,魔鬼的本意是挑撥人對上帝的信心,但是耶穌在愛裡,選擇無條件的全心相信。唯有紮根於上帝之中,才能結出這樣美好的信心果實。

我們雖在地上,卻是客旅,我們真正應該居住的地方是耶和華的殿宇,需要時刻銘記的是屬天的身份。根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有了屬天的眼界,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願上帝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讓我們在這個敗壞墮落的世界上,經歷祂裡面的平安,見證祂的榮耀與華美。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感謝祢自己降卑,在與我們的關係中向我們啟示祢自己,在世界的狂風驟雨中,應許我們穩固的磐石與遮蔽,讓我們在這個無所依託的世界可以在祢裡面的盼望中安息在平安裡。求祢保守祢的百姓,常能看清世界的欺哄,常能回到祢裡面與祢相交。願祢親自成就祢的應許,凡仰望祢的,都要稱為有福。祈求感謝是奉靠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反思問題:

1.你有沒有在患難中經歷上帝救恩的經歷?

2.你身邊有哪些世界的謊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詩篇靈修90 | 你想過死亡的問題嗎?

讀經:《詩篇》90篇

神人摩西的祈禱。

1 主啊,祢世世代代做我們的居所。

2 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祢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祢是上帝。

3 祢使人歸於塵土,說:“祢們世人要歸回。”

4 在祢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5 祢叫他們如水沖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

6 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

7 我們因祢的怒氣而消滅,因祢的憤怒而驚惶。

8 祢將我們的罪孽擺在祢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祢面光之中。

9 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祢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

10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11 誰曉得祢怒氣的權勢?誰按著祢該受的敬畏曉得祢的憤怒呢?

12 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13 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祢轉回,為祢的僕人後悔。

14 求祢使我們早早飽得祢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15 求祢照著祢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16 願祢的作為向祢僕人顯現,願祢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

17 願主我們上帝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祢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祢堅立!

 

你想過死亡的問題嗎?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我爸爸退休有好幾年了,年過六旬的他按照社會的標準已經算是個享受各種優惠的“樂齡人士”了。雖然如此,大部分時候他都是不認老的,所謂“老人”一詞包含的軟弱、依賴子女、需要被照顧……這些在他身上通通都看不見,他積極而滿足地生活著,甚至比年輕的時候更快樂。然而他衰老的身體總給他帶來“掃興”,快樂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自己膝蓋已經磨損退化;不得不每天乖乖地吃藥抑制高血壓,然後感歎一聲“老了,老了”。這樣的他,一個矛盾的“老人”,非常喜歡詩篇90篇,甚至說是沒來由的喜歡,從來都不怎麼愛看書的人甚至可以背誦這其中的一些詩句。我想他應該是體會到了這篇詩篇與他心境同頻共振的微妙之處吧。

這首詩篇的“老”也不僅僅只是因為作者是年老的摩西,學者們也相信這是全本詩篇最老的一首。摩西大概是在他人生的最後四十年,和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時候寫下的。以色列人因為悖逆,不順服上帝,就在曠野漂流,被上帝以瘟疫、地吞人等方式擊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大約有兩百萬人,但最後進入迦南地的卻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將近一百萬以色列人死在了曠野。上帝明確地說,只有當時以色列人的下一代(還有約書亞和迦勒)才能進入迦南地(民數記32章12節)。四十年,一百萬人死亡,也就是說當時以色列人平均每天都要埋葬將近60具屍體。摩西作為當時的領袖,每天都要親眼見證這些死亡,因此對於生死之事,沒有人能比他有更深的體悟。

眼見人的有限,就更對比出上帝的永恆和無限,因此第1-2節說明上帝的是從亙古到永遠的上帝,並且祂世世代代為百姓的居所。對上帝的百姓來說,無論是曠野裡的帳篷,還是之後又根基的城,都不是他們真正的居所,唯有上帝自己才是保護他們的安居之處。3-6節,摩西緩緩闡述人的脆弱、渺小、有限,人的生命實則在上帝手中,然而人卻還總是悖逆不順服,崇拜外在的偶像和內心的偶像。“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的愁苦必加增”(詩篇16篇4節)。

第7-11節,因此人一生總是有許多勞苦愁煩,那些汲汲營營去爭取的東西,人前的稱讚,呼天喚雨的權勢,到最後都是虛空。肉體最終回歸塵土,靈魂卻要永存在上帝面前,要嘛面對上帝的慈愛,要嘛面對上帝的忿怒。面對這樣的真理和事實,摩西祈求上帝紀念教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好使人得到智慧,這智慧就是認識這世界的真理,明白上帝造我們的目的,以及認識並敬畏造我們的上帝。摩西也祈求上帝施慈愛和憐憫給百姓,雖使百姓受苦和遭難,卻也能從中因著上帝有盼望和喜樂。如此,百姓的生活和工作,就不再是虛空的,而是蒙上帝堅立的。

有的人要到年老的時候才明白真理,明白自己這一生所追求的都是虛空,最後轉向尋求生命真正的安慰。也有的人即使年歲增長,倚老賣老,認為自己“什麼東西都見識過了”,“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多”,心裡就越發頑梗迷糊,最終在自我封閉和孤獨中了結此生。死是眾人的結局,而我們經常忘了,它不是老年人人的專屬,而是每個頭頂懸著的一把劍。因此不管年輕還是年老,但願我們都能早日看清真相,明白靈魂之事是真正重要的事,從而積極去尋求真正的平安,就是在那位賜靈魂給我們的主面前安息。

讓我們一起禱告:

創造肉體和靈魂上帝,求祢指教我們如何數算自己的日子,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在祢手中,因此我們此生要敬畏祢,在祢的恩典中活。並且因著救恩,靈魂能在你裡面永遠安息。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思想過死亡嗎?你如何看待死亡?
  2. 今天的詩篇如何改變你對“年老”和“死亡”的觀念和態度?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