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系列-箴言》第二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第二天

閱讀 箴言1章8-33節

 

【箴1:8】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
【箴1:9】因為這要作你頭上的華冠,你項上的金鏈。
【箴1:10】我兒,惡人若引誘你,你不可隨從。
【箴1:11】他們若說:「你與我們同去,我們要埋伏流人之血,要蹲伏害無罪之人。
【箴1:12】我們好像陰間,把他們活活吞下;他們如同下坑的人,被我們囫圇吞了。
【箴1:13】我們必得各樣寶物,將所擄來的裝滿房屋。
【箴1:14】你與我們大家同分,我們共用一個囊袋。」
【箴1:15】我兒,不要與他們同行一道,禁止你腳走他們的路,
【箴1:16】因為他們的腳奔跑行惡,他們急速流人的血,
【箴1:17】好像飛鳥,網羅設在眼前仍不躲避。
【箴1:18】這些人埋伏,是為自流己血,蹲伏,是為自害己命。
【箴1:19】凡貪戀財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
【箴1:20】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寬闊處發聲,
【箴1:21】在熱鬧街頭喊叫,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
【箴1:22】說:「你們愚昧人喜愛愚昧,褻慢人喜歡褻慢,愚頑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
【箴1:23】你們當因我的責備迴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
【箴1:24】我呼喚,你們不肯聽從;我伸手,無人理會。
【箴1:25】反輕棄我一切的勸戒,不肯受我的責備。
【箴1:26】你們遭災難,我就發笑;驚恐臨到你們,我必嗤笑。
【箴1:27】驚恐臨到你們,好像狂風,災難來到,如同暴風,急難痛苦臨到你們身上。
【箴1:28】那時,你們必呼求我,我卻不答應,懇切地尋找我,卻尋不見。
【箴1:29】因為你們恨惡知識,不喜愛敬畏耶和華,
【箴1:30】不聽我的勸戒,藐視我一切的責備,
【箴1:31】所以必吃自結的果子,充滿自設的計謀。
【箴1:32】愚昧人背道,必殺己身;愚頑人安逸,必害己命。
【箴1:33】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

 

自從上帝創造伊甸園聖經里就記載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是造物者上帝的聲音,一是對立者魔鬼的聲音。在箴言的這一段落里,我們又再次聽見這兩種聲音 。兩者都對年輕人說:「我兒,」 ( 10節)。

其中一種是惡人(10節)、愚昧人、褻慢人(22節)的聲音。這聲音充滿誘惑,引誘年輕人罔顧後果去追求不義之財(11-13節 還與損友結為同黨 ( 14節)。

另一種聲音,是來自智慧的父母(8-9節),以及智慧女士的聲音(20節 ),它揭露了惡者的陰謀詭計,並且揭示了真實的情況,即網羅(17-18 節),也就是最終會讓人們賠上自己生命的一個陷阱(19節)。

智慧往往反映真相:它戳破謊言,警惕人不要屈服於誘惑。它敦促年輕人和愚昧人聽取並服從正確的教導(8節),不屈服於惡人的聲音(10節)。智慧警告我們:要考慮後果!如果我們聽從智慧的聲音,就必安然居住(33 節);如果我們反向而行,就必自食惡果(31節)。智慧叫我們敬畏耶和華 (29節),而愚頑的抵抗就只有死路一條(32節)。

智慧的聲音讓我們想到耶穌基督的聲音,就是上帝的智慧成為肉身的樣式。耶穌揭示了上帝的真實形象,又讓我們知道祂要人類如何過生活 。祂呼籲我們要遠離愚昧,不可褻慢(22節),並認罪悔改。

這是義正詞嚴的警告 。耶穌告訴我們如何認識上帝,如何與祂建立友好的關係 。其他的生活方式,不論看起來是多麼誘人,最終都導致毀滅。愚昧人恨惡知識,不敬畏上帝(29節);而聰明人願意聽從,並敬畏上帝,他必得享平安寧靜,不怕災禍 ( 33節)。

 

– 反思 –

1、在8-33節中刻畫了兩種聲音,但只有一種是我們應該聽從的。請分享你在生活中如何分辨這兩者,讓自己聽從那個正確的聲音?

2、根據8-33節,愚昧的人有什麼樣的下場?這是他的過錯,還是他的命定?請為我們能得著智慧禱告,不只是知道對的道路, 也要能夠行在其中。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箴言》第一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洋瀾,中國

 

第一天

閱讀 《箴言》1章1-7節

1 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

2 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

3 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

4 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

5 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

6 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

7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根據1章1節的介紹,所羅門王是箴言的主要作者,他是大衛的兒子也是以色列王,曾向上帝祈求智慧,因此被恩賜非常了不起的智慧,以致四方的國王們爭相遣送使者前來聆聽學習,示巴女王更是為之驚艷不已(參列王紀上3章6-9節,4章29-34節,10章6-9節)。

遺憾的是,所羅門王最終被他眾多的異族妻妾影響而偏離正道(參列王紀上11章1-13節)。顯然,單單知道正確的事,是無法取代真實行動的!

所羅門王創作了三千則智慧語錄和一千零五首詩歌(參列王紀上4章32節)。在箴言裡,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道德訓誨和智慧。這卷書能給人通達和分辨的能力(2節),使人領受智慧做仁義、公平、正直的事(3節)。簡單地說,它能使愚人靈明(4節);對少年人而言,使他們有知識和謀略;對智慧人而言,能增長學問(5節);對聰明人來說,能得著智謀(5-6節)。不論你屬於哪一種人,這卷書是寫給你的;它能使你的心智通達,並且塑造你的生命。

不過箴言並不只是一卷關於擷取智慧的書。這卷書的關鍵在於1章7節:「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這意味著我們要尊崇上帝,謹記祂是創造並救贖我們的主,認清祂完全的能力、掌管萬有的權柄,並且承認祂是我們全然的倚靠。

所有的知識,不是來自對萬物的觀察,就是來自造物者的啓示。然而,觀察無法告訴我們造物者的形象是什麼,祂創造萬物的目的為何,如何能認識祂,我們是誰,以及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上述這些問題,只有透過上帝的啓示(我們藉此知曉上帝的偉大圖像),才能找到答案。因此祂呼籲我們聆聽祂的話語,因為這將是掌握真知識的關鍵。另一方面,愚昧(不見得是缺乏文化或智商)的人否定上帝的權柄,藐視祂的啓示,並且拒絕祂知識的管教。

反思:

1、從4-5節中,我們得知箴言可以帶給以下四種人益處:愚人、少年人、智慧人,以及聰明人。請分享你是屬於哪一種人?你能從箴言這卷書中獲得什麼益處?

2、1章提到兩種生活方式:一是敬畏上帝的智慧人,聽取祂的啓示,活在祂的話語中;另一種則是拒絕上帝智慧和教導的愚昧人,這類人只依靠自己的觀察。請分享當你看到箴言中所描述的這兩種生活方式,你會如何回應呢?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提多書靈修 | 熱心行善

作者:Jessie,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提多書3章6-15節

6 聖靈就是上帝借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
7 好叫我們因祂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 [或作:可以憑著盼望承受永生。]
8 這話是可信的。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地講明,使那些已信上帝的人留心做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這都是美事,並且於人有益。
9 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
10 分門結黨的人,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
11 因為知道這等人已經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還是去做。
12 我打發亞提馬或是推基古到你那裡去的時候,你要趕緊往尼哥波立去見我,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裡過冬。
13 你要趕緊給律師西納和亞波羅送行,叫他們沒有缺乏。
14 並且我們的人要學習正經事業[或作:要學習行善],預備所需用的,免得不結果子。
15 同我在一處的人都問你安。請代問那些因有信心愛我們的人安。願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由於持續嚴重的新冠疫情,馬來西亞的人民生活變得愈加艱難,許多家庭因為長時間沒有收入而陷入生活困境。因此從六月份開始,民間自主發起「白旗運動」。那些缺乏糧食或者日常需用品的家庭可以在自家門外掛上白布,相關組織或者善心人士就會支援那個家庭。另外,許多商家企業也紛紛響應「食物銀行」(Foodbank)行動,在門市門口或角落擺放糧食和需用品,讓那些有需要的人自取。民間社會互相幫助,希望能藉著這樣的善事彼此扶持挺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像這樣慈惠的善事,基督徒更應該留心去做。不只是出於同情和彼此互助的精神,更是因為我們已經被上帝救贖(提多書3章5節),同時有聖靈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聖靈就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好叫我們因祂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或作:可以憑著盼望承受永生]」(提多書3章6-7節)
三位一體上帝拯救的作為,使無知、受迷惑、貪戀宴樂又充滿惡毒嫉妒的我們,能夠被稱為義,並且憑著盼望稱為後嗣,我們成了能夠承受永生的上帝的兒女!世間萬物都屬於主,我們又是與主聯合的,可想而知我們在基督里的福分是多麼地豐富!

正是為了這個緣故,保羅特別提醒提多,那些已信上帝的人要「留心作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14節保羅再次提醒:「並且我們的人要學習正經事業[或作:要學習行善](提多書3章14節)。不只如此,在2章14節保羅提到要因為耶穌基督的救贖熱心為善;3章1節保羅囑咐提多要提醒眾人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善事是美事,可以給人帶來益處。

保羅知道,克里特的人有懶惰的惡習,並且會在一些無意義和荒謬的爭論中失了焦點。但真正要緊的是去行善,結果子(提多書3章14節),而不是在一些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中爭論,甚至分門結黨。尤其是分門結黨的人,明知不對仍要去做,這樣的人警戒一兩次若仍舊不願意悔改就要棄絕他,免得繼續惹是生非,使基督的教會蒙羞。

人人都能出於各種目的和動機行善,但是上帝的兒女行善卻有所不同。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已經蒙了憐憫,所以更要去憐憫別人;因為成了後嗣有了一切豐富,所以更能捨棄自己擁有的去分享給別人。我們的上帝是看顧孤兒寡婦的上帝,他們的呼求常常被上帝垂聽,因此基督徒要在善事上格外留心去作,不是為了要自己行義,而是因為上帝的拯救。

問題思考:
1.上帝的拯救如何成為你行善的動機和目的?
2.在你目前的生活中,哪些善事是你可以去做的?哪些人是你可以幫助或代禱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提多書靈修:活出真實的順服與溫柔

作者:洋瀾,中國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今日經文:提多書3章1-5節

1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做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 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

3 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侍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或作:陰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

4 但到了上帝我們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

5 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一些與信仰相關的社交媒體賬號或應用程序找不到了,這一度令我十分苦惱。但從某種角度看,這或許也是對我們的一種保護。網路上的信息紛繁複雜,缺少分辨能力的人也容易被一些缺乏真實性或者偏異端的信息攪擾。更重要的是,保羅在給提多的書信中也寫道:「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做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多書3章1節)。

類似的信息也曾出現在羅馬書第十三章。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提多將要去服侍的克里特島為羅馬管轄,那麼當時的羅馬政府是怎樣的呢?從聖經中我們不難發現,羅馬政府不僅向人民收取極高的稅,同時也是反對基督教,逼迫基督徒的。甚至耶穌基督也是在羅馬政權下被釘十字架,保羅也是在羅馬政權下殉道。面對這樣的政權,保羅為何還要提多提醒克里特島的基督徒們去順服執政掌權者呢?讓我們再次回到聖經,「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羅馬書13章1節)。作為基督徒,我們要明白,執政掌權者的權柄同樣來自我們的上帝,違抗他們也是在違抗上帝給他們的權柄,所以在堅守我們信仰的前提下也應當去順服他們。

耶穌基督被捕時,跟隨祂的人里有人砍了大祭司的僕人一刀,削了他一個耳朵。而耶穌是怎麼說的呢?「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馬太福音26章52-54節)毫無疑問,作為聖子的耶穌有超乎人想像的能力來反抗這次的捉捕,但祂沒有。祂知道自己再不多時將要面對什麼,但為了應驗經上對彌賽亞的應許,為了拯救我們這幫罪人,祂選擇了順服,這是主對我們極大的愛,同樣也給了我們一個極度「柔和謙卑」的榜樣,一個「溫柔」的終極標杆。

我們應當順服掌權者,向眾人大顯溫柔。所謂溫柔是言語上的輕聲細語嗎?不是的,真正的溫柔乃是像基督一樣,有極大的忍耐。我曾聽一位傳道人這樣比喻「溫柔」:溫柔就像是船身上的輪胎。船要靠岸時,就放下輪胎。若是不放輪胎,船靠岸時就會和岸產生巨大碰撞,但因為這個輪胎,形成了一個緩衝,讓這碰撞變得安全穩妥。主說:「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馬太福音11章29節)在世上,我們也應當儘力活出基督如此溫柔的樣式來。

但也有人覺得這很難,的確。上周日,我的先生在給主日學的孩子們講課,講的也是要效法耶穌基督溫柔的樣式。在馬太福音5章38-42節中,耶穌講了一系列「以善報惡」的表現:有人打你右臉,要把左臉也給他打;要拿你裡衣,外衣也給他拿去等等。當我的先生問孩子們遭遇不公的對待時自己會如何處理,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有以善報惡的經歷。這樣的結果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我們自己幾乎也沒有或者極少有這樣的經歷。甚至我在心裡發怵,等我的孩子長大了,我和我先生會以這節經文去教導我們自己的孩子嗎?毫無疑問,這樣的價值觀與現今社會的文化格格不入,但同樣毫無疑問的是,當一個人真的能活出這種「以善報惡」的溫柔時,那能力一定是從主而來的。

在給孩子們建議了更溫和的解決方式後,我的先生對孩子們說:「如果靠我們自己,要做到和經文中一樣確實太難太難,但我們有一位愛我們的主,我們可以靠著祂做到很多超乎我們想像的事情。」是的,若論行為,這世界上沒有一個義人,上帝也絕非是因為我們比周圍人行得更好才揀選我們。

如何才能活出第一、二節的順服與溫柔呢?靠著我們自己做得到嗎?我們唯有靠著上帝,靠著救恩。保羅再一次在書信中提到這「救恩」,可見救恩的根基對我們來說多麼重要。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回想我們從前是如此不堪: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樁樁件件,哪一件能榮耀上帝的名?哪一件值得祂來愛我們?但上帝的憐憫就是這麼偉大,救恩的大能就是如此有功效。因著這份愛,我們可以「披戴」基督。願我們靠上帝的愛,活出真實的順服與溫柔。

 

問題反思:

1、你是否在生活中常有不願去順服的人(例如對家人或者上司等),今天的經文如何改變你對待他們的態度?
2、默想主耶穌柔和謙卑的樣式,受到不公的對待時你會如何效法祂的榜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